沈问有两个贴身侍婢,一唤怀楼,一唤思久,均在双十年纪。如今是两人在沈问身边伺候的第四年,事事妥帖周到,能写字、会算账,气度不凡。姜满这几日就在书房候着,跟随怀楼、思久见习,杂务不重,偶尔闲下来,她还发现两人对诗词均略有心得。
姜满在闺中认识的那些小姐,也不过就是识得账本,不至于给那敢于欺主的恶奴哄骗了去;好一些的,学过女学、四书,但也只是囫囵吞枣。建康闺秀中,能吟唱诗词的,在商贾之家相当罕见,多是士人家庭出身才有这份闲情。
三人熟络得快,她两个虽谨守本分,数日下来,因志趣相近、谈得到一处去,言语间便亲切了许多。但对沈问习惯、好恶,便是无意问到了,她二人也是一句都不肯提。
这等做法却叫姜满心生好感。
沈问虽是个阴晴不定的主家,这手下人,却一个比一个懂得进退、颇有实干。
沈问待在园中的时候很少,通常用过早膳就出门,有时能在申时以前回来,有时则要等到入了夜才能听见动静。以姜满身份自然万不敢打探她的行踪,但那思久爱说话些,若怀楼不在,姜满偶尔便能听到几个地名,知道沈问常常出城到那西湖边去,城中还有什么坊什么巷的,也是沈问时常光临的地界。
姜满来了临安已有七日,至今还未出过门,自是认不得路的。
她这七日,清闲得很,所担的事情较之于家中还要少:说起来,不过是沈问在时,为她奉一盏茶,听几句极轻巧的差遣罢了。
姜满人是一直在书房候着的,沈问常有大篇大篇的文章要读,磨墨洗笔之事多由两个侍女代劳。姜满不愿凑到她跟前去,万一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就不好了,于是便长久地伫于帘外,眼观鼻鼻观心,倒不觉得腻,只是两条腿遭不住罪,每每活动,仿佛操纵着一双莲藕那般。
谢郎中来给姜满把过一次脉,药仍按此前的方剂吃;吴游倒也见过两次,就是那只有一面之缘的董提辖,未曾出现在园中。
她那堂兄姜伦不知道在沈问手底下谋了个什么差事,如今也到临安来了吗?
这日沈问回来得早,用过茶,便遣退左右,只留姜满在书房伺候,此刻正翻看一部半新的手抄本。那书封上写着“州县提纲”四个字,明显是官箴戒规,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得来的。
吃午饭时,姜满禁不住思久的劝,尝了块她二人口中脂肉淋漓、肥而不腻的东坡肉,结果不舒服到现在。原本她是想去讨盏清口的茶水来喝的,适逢沈问归来,只得打消主意。
却听里间有人道:“出的是个什么神,叫了你两声了,还不应话?”
“是。”姜满匆匆朝内去,腿肚子胀得很,只是强忍着,掀开珠帘,福了福,“女史有何吩咐?”
沈问不知在书上瞧到了什么有趣的,眉眼带笑,看向姜满,却又有两分冷意:“你倒真会偷闲。”
姜满闻言,不敢起身,也不知如何接话,只垂首行礼,一边忍耐她那莲藕似的腿忽然发作,酸痛不已。
“这几日将你留在此,你也不说朝那两个机灵的讨教讨教。”沈问视线挪回纸面上,翻了页书,“起来吧。”
“是。”姜满谨慎着站直了,怕动作快一些,摔个踉跄,少不了挨一通教训。
不知回台州过年的日子是否真让这人心绪低落,沈问待她没什么笑意,这却是真的。今日她难得脸上颜色好看了些,顿了顿,姜满便问:“还未曾请教女史,妾身应当学些什么呢?此前也朝董管事打听过,妾身不敢吃白食,辱没了女史的恩义,原本是想寻份差遣的。那董管事却话,一切事务,听从女史吩咐——因而今日便斗胆请教一句。”
沈问放平了书:“你就没发觉,思久、怀楼她们两个在此间伺候时,时不时便换茶、拨炭,擦桌拭炉,掸掸书架落的灰?若是桌明几净了,连那灯笼罩子内壁的油都要清理一空,怎么,人家寻得着差事,你寻不着?”
姜满稍感为难。正是因为这一屋子的活计都被包揽了,她才无事可做,动作又快不过那二人,她要想寻个什么事情干,只能去案前整理,那岂不是徒惹沈问心烦吗?
姜满不知如何答话,心想着为自己辩驳总是要不得的,可又怕请罪的话一出,当真显得她是个偷奸耍滑的人了。
这时,却听沈问道:“你没有吃过苦,不知道如何忙里偷闲,叫自己好受一些。她们里外收拾,却不是表现给我看。”
姜满恍然:原是在活动腿脚吗?
不想这样细微的心思,连寄人篱下的姜满都未发觉,做主人的沈问倒是将秋毫给洞察了去。
她今日心情一定极好,竟愿指点于她。姜满抬起头,发觉沈问一本书已要翻完了,想起她平常习惯,便悄悄过去取了蝇头小笔,预备着将其润开。沈问也不说话,又翻过一页,全神贯注。
到底是什么官箴,能有趣到此种地步?姜满心生好奇,时不时便偷看一眼。
只见这一页条目写着“受纳苗米勿频退”,寥寥数语,教人如何筛选合乎规范的受纳好米,穷极无聊,没有一处谈得上有趣的。
她先前并非是因这官箴而发笑吗?姜满左思右想,后知后觉,红了脸。
她已是再三强忍,却未料自己的不适早就写在了脸上。
她又悄悄看沈问,只一眼,立刻又垂下头。
细想起来,沈问行为举止虽癫狂无常了些,可到底有其猖狂的资本。
她会不会原本就是个好心肠的人呢?
沈问合了书,甩在案上,忽道:“你左手边有几卷青皮书,是《论语集注》。找出来。”
姜满回过神:“是。”
沈问的书房所藏不过千数,以她的身份,谈不上多。但这房中,几乎每一本书均被翻阅得纸张都蜷了起来,有的书封簇新簇新的,一看侧面,纸张卷曲,怪得就像是才从水里捞出来晒干了一般。
姜满依言在左手边的架子上寻找,动作尽量放轻了些,生怕吵着沈问。可对于这书架上都放了些什么典籍,姜满一无所知,接连抽出十余本查看,耗费相当工夫,仍旧一无所获。
木椅擦过石板,却听一声轻叹,沈问走过来,食指搭在姜满面门前的一本书上:“这不就是了?”
她的话语仿佛羽毛那样轻轻撩拨于姜满的耳畔。
姜满分明已屏住了呼吸,而沈问的暗香,那份神采,几度风情,不经意时已将人包围。
眼前是她的衣袖,可转瞬间,姜满回忆起的,却是沈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眉眼。
好近。
姜满在闺中认识的那些小姐,也不过就是识得账本,不至于给那敢于欺主的恶奴哄骗了去;好一些的,学过女学、四书,但也只是囫囵吞枣。建康闺秀中,能吟唱诗词的,在商贾之家相当罕见,多是士人家庭出身才有这份闲情。
三人熟络得快,她两个虽谨守本分,数日下来,因志趣相近、谈得到一处去,言语间便亲切了许多。但对沈问习惯、好恶,便是无意问到了,她二人也是一句都不肯提。
这等做法却叫姜满心生好感。
沈问虽是个阴晴不定的主家,这手下人,却一个比一个懂得进退、颇有实干。
沈问待在园中的时候很少,通常用过早膳就出门,有时能在申时以前回来,有时则要等到入了夜才能听见动静。以姜满身份自然万不敢打探她的行踪,但那思久爱说话些,若怀楼不在,姜满偶尔便能听到几个地名,知道沈问常常出城到那西湖边去,城中还有什么坊什么巷的,也是沈问时常光临的地界。
姜满来了临安已有七日,至今还未出过门,自是认不得路的。
她这七日,清闲得很,所担的事情较之于家中还要少:说起来,不过是沈问在时,为她奉一盏茶,听几句极轻巧的差遣罢了。
姜满人是一直在书房候着的,沈问常有大篇大篇的文章要读,磨墨洗笔之事多由两个侍女代劳。姜满不愿凑到她跟前去,万一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就不好了,于是便长久地伫于帘外,眼观鼻鼻观心,倒不觉得腻,只是两条腿遭不住罪,每每活动,仿佛操纵着一双莲藕那般。
谢郎中来给姜满把过一次脉,药仍按此前的方剂吃;吴游倒也见过两次,就是那只有一面之缘的董提辖,未曾出现在园中。
她那堂兄姜伦不知道在沈问手底下谋了个什么差事,如今也到临安来了吗?
这日沈问回来得早,用过茶,便遣退左右,只留姜满在书房伺候,此刻正翻看一部半新的手抄本。那书封上写着“州县提纲”四个字,明显是官箴戒规,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得来的。
吃午饭时,姜满禁不住思久的劝,尝了块她二人口中脂肉淋漓、肥而不腻的东坡肉,结果不舒服到现在。原本她是想去讨盏清口的茶水来喝的,适逢沈问归来,只得打消主意。
却听里间有人道:“出的是个什么神,叫了你两声了,还不应话?”
“是。”姜满匆匆朝内去,腿肚子胀得很,只是强忍着,掀开珠帘,福了福,“女史有何吩咐?”
沈问不知在书上瞧到了什么有趣的,眉眼带笑,看向姜满,却又有两分冷意:“你倒真会偷闲。”
姜满闻言,不敢起身,也不知如何接话,只垂首行礼,一边忍耐她那莲藕似的腿忽然发作,酸痛不已。
“这几日将你留在此,你也不说朝那两个机灵的讨教讨教。”沈问视线挪回纸面上,翻了页书,“起来吧。”
“是。”姜满谨慎着站直了,怕动作快一些,摔个踉跄,少不了挨一通教训。
不知回台州过年的日子是否真让这人心绪低落,沈问待她没什么笑意,这却是真的。今日她难得脸上颜色好看了些,顿了顿,姜满便问:“还未曾请教女史,妾身应当学些什么呢?此前也朝董管事打听过,妾身不敢吃白食,辱没了女史的恩义,原本是想寻份差遣的。那董管事却话,一切事务,听从女史吩咐——因而今日便斗胆请教一句。”
沈问放平了书:“你就没发觉,思久、怀楼她们两个在此间伺候时,时不时便换茶、拨炭,擦桌拭炉,掸掸书架落的灰?若是桌明几净了,连那灯笼罩子内壁的油都要清理一空,怎么,人家寻得着差事,你寻不着?”
姜满稍感为难。正是因为这一屋子的活计都被包揽了,她才无事可做,动作又快不过那二人,她要想寻个什么事情干,只能去案前整理,那岂不是徒惹沈问心烦吗?
姜满不知如何答话,心想着为自己辩驳总是要不得的,可又怕请罪的话一出,当真显得她是个偷奸耍滑的人了。
这时,却听沈问道:“你没有吃过苦,不知道如何忙里偷闲,叫自己好受一些。她们里外收拾,却不是表现给我看。”
姜满恍然:原是在活动腿脚吗?
不想这样细微的心思,连寄人篱下的姜满都未发觉,做主人的沈问倒是将秋毫给洞察了去。
她今日心情一定极好,竟愿指点于她。姜满抬起头,发觉沈问一本书已要翻完了,想起她平常习惯,便悄悄过去取了蝇头小笔,预备着将其润开。沈问也不说话,又翻过一页,全神贯注。
到底是什么官箴,能有趣到此种地步?姜满心生好奇,时不时便偷看一眼。
只见这一页条目写着“受纳苗米勿频退”,寥寥数语,教人如何筛选合乎规范的受纳好米,穷极无聊,没有一处谈得上有趣的。
她先前并非是因这官箴而发笑吗?姜满左思右想,后知后觉,红了脸。
她已是再三强忍,却未料自己的不适早就写在了脸上。
她又悄悄看沈问,只一眼,立刻又垂下头。
细想起来,沈问行为举止虽癫狂无常了些,可到底有其猖狂的资本。
她会不会原本就是个好心肠的人呢?
沈问合了书,甩在案上,忽道:“你左手边有几卷青皮书,是《论语集注》。找出来。”
姜满回过神:“是。”
沈问的书房所藏不过千数,以她的身份,谈不上多。但这房中,几乎每一本书均被翻阅得纸张都蜷了起来,有的书封簇新簇新的,一看侧面,纸张卷曲,怪得就像是才从水里捞出来晒干了一般。
姜满依言在左手边的架子上寻找,动作尽量放轻了些,生怕吵着沈问。可对于这书架上都放了些什么典籍,姜满一无所知,接连抽出十余本查看,耗费相当工夫,仍旧一无所获。
木椅擦过石板,却听一声轻叹,沈问走过来,食指搭在姜满面门前的一本书上:“这不就是了?”
她的话语仿佛羽毛那样轻轻撩拨于姜满的耳畔。
姜满分明已屏住了呼吸,而沈问的暗香,那份神采,几度风情,不经意时已将人包围。
眼前是她的衣袖,可转瞬间,姜满回忆起的,却是沈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眉眼。
好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