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国默默的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他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去上海市市民中心,而是选择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自己的荣誉奖状还有全家福的照片默默发呆。

    苏建国摩挲着全家福的照片,周围的镜像像是倒转,回到了他十八岁的时候,那年是1990年,那一年他正在看放映的《末代皇帝》,那一年,成为他立志要做中国钢铁路人的引导电影。

    可那一年空有一生梦想,却没有真才实学,空有满腔热血,却没有货真价实的本事。

    可是,谁没有自己的梦想呢?尽管一无所有,尽管就是个普通人。

    但是,那个时候,凭借着一腔热血,还是选择了报考铁路技术。

    可是后来……高考落榜……那个时候真的有一死了之的伤感……

    那个时候,满心都是失望,对自己的不认可,恍惚之中没有意识到也许这也是一种人生。

    待到认识了赵城,才明白自己选择技校生活后,生活给了他什么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机会。

    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苏建国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苏建国永远忘不了跟赵城和崔进去申请,申请见张宇的情景。

    他更忘不了,跟张宇做的第一次对话,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关于希望工程,关于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制度。

    那个时候,苏建国隐约知道国家将教育当做了基本国策,也隐约明白再穷不能穷教育。

    苏建国打开相框,在这个全家福的下面是另外一个照片,相比较于彩色的全家福,下面的这一张是黑白色的,磨出毛边相片上是十八岁的苏建国。

    这个时候的苏建国脸上是忧郁的,对未来一无所知,因着前途未卜,所以整个人处于双目无神的游离状态。

    伴随着这个状态之外,苏建国还能从照片上的自己,那略显乱的发丝里面,看到一个人的颓废。

    是啊,那段时间是颓废的,颓废的只看到了贫穷和无望,却没看到周围人们的神态。

    苏建国嘴角带着笑,仿佛欣赏的不是自己的照片,而是过去那段有意思的岁月,一幕幕,在脑海里回转。

    在这张照片的下面,是苏建国和成建军十九岁的合影,西湖边的合影,那个时候,苏建国因着听到成建军说出教授关于新干线的想法而激动,并得到了赵城和张宇的帮助。

    十九岁的时候,虽然还是贫穷,可是已经被知识所吸引,有了沉入知识海洋中的快乐和欣喜。

    那是一种求知若渴的感觉,不,还有一种知识获得以后,酣畅淋漓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万方数据库进入了他的生命,让苏建国第一次感知到国家对于教育的终重视,张宇和赵城这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和铁路领导人对于年青一代的期待和栽培。

    是的,就是十九岁的这一年,他才能够明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只是那个时候的他只能明白科教兴国的基础模样,那就是赵城老师非常重视,崔进校长非常重视,张宇教授非常重视。

    只知道是老一辈的领导人非常重视,对于向学、好学的年轻人,非常非常的稀罕和呵护。

    直到……苏建国翻到下一张照片的时候,他的眼中缓缓有了笑意,这是他二十一岁的照片。

    这一年他选择留校还是选择去上海市铁路局发展,梦想与面包,婚姻与事业,交织在他年轻的岁月里。

    犹记得当初姓郭的小姑娘对自己的指责,曾经认为是高价彩礼,刁难自己的指责。

    是啊,一个穷小子,有再多的知识也只是徒劳,谁让他一穷二白,俩妹妹都辍学务工呢?

    所幸……苏建国摩挲着自己与李英的合影,所幸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女子为妻。

    在二十一岁到二十五岁的岁月里,是李英协助自己,搀扶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了;学习无用论的谬论里,更是李英帮助自己认清了什么才是知识的本质。

    这一年,他见到了舍友,方毅和梁飞,是他们带着自己重新认识了工作与事业,重新审视了知识与财富。

    苏建国看着下一张照片,笑容越来越大,在那个时代,伴随着中国知网的搭建成功,他有幸成为了上海市铁路局的一员,有幸开始了原理技术与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他很难忘记,难以忘记当时的模样。

    是的,那个时候,他开始第一次有了人生要起飞的感觉。

    起航的路上,苏建国认识了很多伙伴,很多迄今为止,都在与他风雨同舟的伙伴。

    在与这些伙伴的切磋与合作之中,第一次苏建国明白1972年出生的这批年轻人,不仅是受益于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更受益于在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从浩瀚的论文中,苏建国和他的伙伴们形成了对技术的认知,对技术原理的出色理解。

    从不断的实践中,苏建国和他的伙伴们形成了对科技的执着,对科技创新的深刻了解。

    这一年……苏建国看着手里的照片,这是猜测的照片,是2002年,他30岁生日的这一年。

    从这一年开始,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开始想着改善现有技术,开始想着提高现有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日复一日,围读同一个技术,年复一年,研究同一个难点。

    多少次,白炽灯下,是他熟悉的面孔与他一起夜读原理。

    多少天,站台上,是他熟稔的伙伴与他一起实践可能。

    青葱的双手,慢慢黝黑,磨厚的老茧,是岁月的记忆,是他和他的伙伴磨练成中国工程师的印记。

    玉不磨不成器,人不琢不成材。

    苏建国翻过手来,看着自己手上的老茧,这些岁月的记忆,让他的手变得厚实,更变得粗糙横生。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恩师跟他说,要开始人生的另外一个旅途,那就是传帮带,将二十岁的年轻人带过来,帮助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快速进步。

    这一天……苏建国感慨一笑,看着手里的照片,这是他的伙伴,他第一批学生。

    这批学生让他更明白什么叫做为人师表,什么叫做尊师重教,什么又叫做科教兴国。

    看到这样一群朝气的学生,有着当年他的锐气,也有着他这一代人不具备的聪颖。

    他们陪同苏建国参加了CRH1火车的培训,他们快速的吸收着知识,属于国际的先进技术,也在快速的掌握这些技术。

    这些孩子,让苏建国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能力。

    这个时候,赵城老师告诉苏建国,国家一直在准备给年轻人机会,让年轻人学习技术,学习技能,学习一技之长。

    当苏建国和自己的同伴青岛归来的时候,苏建国蓦然发现,曾经学习的习惯成为了自己日渐成材的习惯。

    而这个时候,苏建国的儿子苏聪给他带来了00后的眼光和思索。

    是的,第一次,苏建国发现00后的苏聪已经开始了解中国科技发展,了解中国科技文明的记录。

    当苏聪诉说自己对于一个时代的认识,当苏聪辩驳着说中国近五百年没有科技创新的时候,苏建国第一次发现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何等的重要。

    1970年的那一代的年轻人,只知道尽可能的学习知识,赶上别人的技术水平。

    1980年的那一代的年轻人,已经明白多才多艺,技不压身,更明白创新才有机会让中国弯道超车。

    1990年的那一代的年轻人,开始逐渐清楚中国制造、中国专利、中国核心才是中国崛起的基石。

    自2008年,第一批90后十八岁的孩子考入大学开始,中国在校的学生们,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开始加快自己在科技领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那青少年宫当初的少年们,已经带着新一代的少年人,进入中国少年科技发明的竞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伴随着属于少年的科学院的确立,中国少年人开始卯足力气的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赶英超美已经近在眼前。

    2000年的这一代少年儿童,他们更开始明白知耻而后勇的力量,为少年崛起而读书,不再是1900年代的一个响亮的话,更是2000年代一个重新被记起,甚至重新被铭记的词汇。

    2002年这一年开始,少年儿童开始接触远程科技培训,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无论是高中还是技校,所有的师资力量都朝着将中的科技人才实力建成中国千年来第一的数量!

    举国上下,百分之九十都是读书人!

    泱泱中华,百分之六十都是理科生!

    我们懂数理化,知道九九乘法口诀,知道牛顿万有引力,明白钙与碳酸形成碳酸钙!

    我们懂风雅颂,知道汉隶唐楷,知道诗书礼易春秋,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们懂真善美,知道谦逊若空竹怀古,知道诚信如金子珍贵,知道道义长存,中华浩气长存。

    在近千年世界史,纵观上下五千年,能做到举国读书,举国识字,举国懂科学的,唯有我中国!

    这是何等的荣耀,在这个时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的工程师团队,也拥有世界难以复制的工程师红利。

    而这些,赋予这些的,都是中国政府从1978年制定的科教兴国基本国策,都是中国政府每十五年都要只做一次的科教兴国的计划完善。

    直到看到全民素质培养,全民科技素质培养的计划,苏建国这才明白,当初那白墙上的大字;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真正含义,到底是多么的深渊,多么的伟大,多么的震撼。

章节目录

百年复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大江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江东并收藏百年复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