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唐代是一个社会制度变动剧烈的时期,文中所提到的各种事物也不断随时间发展变化,再加上作者水平有限,填坑很懒,文章篇幅不想弄太长,就不可能详细全面地加以叙述。★笔.趣.阁
www。biquke。com★这系列文章的内容,只能保证涵盖到该事物60%以上的面貌,如果您穿越过去后不幸遇到了那40%并因此发生了不愉快事件,作者深表同情,精神支持,概不负责。
一、对不住,本朝不供应“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天我们来八卦什么内容呢?
先八一八对国家至关重要的“圣旨”吧。
当您成功穿唐后,首先奔赴首都长安的太极宫或者大明宫正殿,列席参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壮观朝会场面,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是如果您期待着在朝会上有一个大太监手捧背面写着“圣旨”二字的金装玉轴,站在台阶上尖声尖气地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lablablabla——钦此”,那您可就要失望了。
唐代的“圣旨”,其实更常用的称呼是“敕旨”,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种七小类,无论哪种,都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和“钦此”结尾。
那么唐代敕旨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么说吧,如果您的穿越质量高、效果好,直接穿成了皇帝本人,再乱斗一番坐稳了皇位,下一步应该做啥?
应该先大肆封赏自己的亲属死党有功之臣对吧?顺便再把旧有规章制度里看不顺眼、对自己不利的重大条文修改修改?
这时候发出的敕旨,就是第一大种“制书”。具体说,下面还要再分三小类,立皇后立太子、封亲王和三品以上大官的,叫“册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对,很有范儿的仿古风竹简——第二小类正经叫“制书”,用来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重大旧制度、赦免战俘什么的,写在不会生虫虫的绢黄纸上;第三小类叫“慰劳制书”,是颁发给大臣们的表扬信和奖状,应该也是写在绢黄纸上。
这三类敕旨,内容和格式大同小异,所以可以统称为“制书式敕旨”。一般格式如下:
——————胡编圣旨内容的分割线——————
门下:【这里填圣旨内容,如:我老婆很彪悍我要封她当皇后/张三跟我jq浓厚我要拜他为宰相/那个不准老子赖床上朝迟到的旧规章太坑爹了我要废掉,等等】。主者施行。
a年b月c日(这个c的数字,有时候原件要皇帝亲笔填写)
中书令臣【赵阿大】宣
中书侍郎臣【钱阿二】奉
中书舍人臣【孙阿三】行
侍中臣【李阿四】
黄门侍郎臣【周阿五】
给事中臣【吴阿六】等言:
制书如右,请奉
制付外施行,谨言
d年e月f日
制可(这个“可”字原件由皇帝亲笔签署)
h年i月j日
尚书省负责实施政务的具体部门
尚书左仆射臣【郑阿七】
尚书右仆射臣【王阿八】
某部尚书臣……某部侍郎臣……(以上是尚书省一堆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签名)
告【政务内容当事人冯阿九】
奉被
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陈阿十】
令史【褚十一】……(以上是负责抄写制书和存档的低级办事员签名)
x年y月z日下
——————圣旨结束的分割线——————
您说什么?看得眼圈圈了不明白什么意思?唉,作为刚穿越过去新上手的皇帝,这也是正常的。多解释几句吧。
如果对中学历史课本内容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唐代的政治制度一般是叫做“三省六部制”的,对不?三省就是中书省(里面的官员是大大小小的皇帝秘书)、门下省(里面官员是大大小小的审查员)、尚书省及其下属六部(相当于国务院和下属的各部各司,真正落实政策干活的地方)。
那么这个“制书式敕旨”的出台流程是这样的:
1.某天有人提醒皇帝你,或者你睡醒了自己想起来,有个人要封拜啦/有件大事要办啦,你就叫来中书省的官员,也就是秘书们,叫他们写个关于这事的公文。
2.这件公文呢,因为按制度写好以后要送门下省审查,所以公文开头都是“门下:(当然那时候没有标点哈)”,后面接政务内容,一般要写得骈四俪六文辞华丽用典深奥,以显示我这个食堂班子是有文化滴。然后署上起草文件的日期“a年b月日”,“日”之前的数字空着,写好以后,把文件先送给皇帝你过目。
3.皇帝看后,感觉可以,就提笔蘸朱砂把“日”之前的数字c填上,作为“我看过了这是我的意思”的凭证,这个步骤叫“画日”,随后发回中书省。
4.中书省秘书们接到皇帝你发回来的文书,要照抄一份,而把有你亲笔“画日”的原件存档留起来(以防止你耍赖说这个公文我没看过你们欺君造假==)。
5.原样抄好的文件,中书省的秘书们要在后面签名。一般是三个等级的秘书按照官大官小依次签,就是“中书令臣【赵阿大】中书侍郎臣【钱阿二】中书舍人臣【孙阿三】”这样。“宣、奉、行”都是政务套语,不详细解释了哈。签完名以后的文件,发到门下省去审核。
6.门下省的各位审查员大佬们看完,如果没啥修改意见,就也按官大官小依次签名,再写上审查意见和审查日期,就是制书里“侍中臣【李阿四】黄门侍郎臣【周阿五】给事中臣【吴阿六】等言: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意思是上面的内容没问题,拿给尚书省各部门去执行吧)d年e月f日”这部分。
7.门下省把签完意见的文书,再次上送给皇帝你看,你想批准,就提笔在文书后面写一个“可”字,这个步骤叫“画可”,再发回门下省。
8.门下省官员把你发回来的文书,照抄一份,有你亲笔“画可”的原件存档留起来(还是为了防止你耍赖说这个公文我没批准过你们欺君造假==)。原件上由你亲笔写了一个“可”字的地方,抄件上是由门下省的大头头侍中写两个字“制可”,意思是“皇帝在这里签字同意了”,再把抄件发给尚书省里具体负责实施这项政务的部门。
9.尚书省里的具体部门接到这份公文后,先在上面注明收文时间和承办单位,如“h年i月j日左司郎中”,然后从尚书省大头头到具体办事员,排队来签名一遍==
10.尚书省的签名完毕,办事员拿着这份公文,跑去向封拜/表彰的当事人宣读,并在公文上写明:“告【当事人冯阿九】奉被制书如右,符到奉行”,意思是“已经向当事人告知了圣旨内容,现在圣旨生效,他已经被封拜表彰了”。
11.最后,负责抄写这份制书并存档的几个低级办事员,也要签名并注明抄写、存档时间,即“主事【陈阿十】令史【褚十一】……x年y月z日下”
啥?你说这圣旨上签名太多真麻烦,问能不能省省?对不起,不能,当官的公务员们拿着国家俸禄,严禁空岗旷工不打卡不签名……当然,如果确实有特殊情况,那也可以特事特办,比如:
如果三省的大头目官位空着,发敕旨的时候皇帝你还没任命中书令、侍中、左仆射等大官,那就由三省工作人员在本该由大官签名的地方写一个“阙”字;如果大官们休假了不上班,就写个“假”;如果大官们出差了不在官署办公,就写个“在某地”;如果……总之可以没人签名,但是官职不能少,格式不能乱,否则这件“制书”的合法性、严肃性、神圣性就降低了。
唉,您不要扶额捏头一脸痛苦像嘛,上面说过了,唐代的“圣旨”或曰“敕旨”可以分为两大种七小类,咱们这刚刚才说完第一大种“制书”,还剩另一种咱没说呢。
“制书”其实是应用在一些所谓意义重大、但实际程序简单的事务上,比如立个皇后封个宰相啥的,只用相关部门准备好东西办个仪式就行了。在治理国家中,最复杂、最占精力、数量也最大的,是那些无穷无尽的事务性工作,比如行政区划调整啦,任免中低级官员啦,审判罪犯啦,准备打仗啦,纳粮收税赈灾济民啦……处理这些工作的圣旨,统称为“敕书”,大部分是写在“黄麻纸”上。
与“制书”相比,“敕书”的特点是:程序简单、环节少、实质内容丰富。
比如某天皇帝您上朝了,正坐在御床上发呆梦游,忽听某宰相出班启奏:“不好啦,草原十八部(==)又在边疆攻打俺们的城堡烧杀抢掠来啦,陛下您说怎么办?”
这时候,按惯例您要学习韦公小宝,反问回去:“你们说怎么办?——各位宰相你们商议一下拿个办法,写成奏状给我看。”
于是“敕书”的制作流程开始启动,半天后,您收到了宰相们联合递上来的公文:
————敕书内容的分割线——
【官职名甲】臣【姓名甲】、【官职名乙】臣【姓名乙】、【官职名丙】臣【姓名丙】等言:
【此处写政务处理意见,如:草原十八部欺人太甚,俺们要狠狠打,把战场周围的各部驻军都调过去增援,限他们什么时间赶到,粮食从哪个仓库运送,兵器从哪个武库调拨……】奉状以闻,伏听敕旨。
a年b月c日
——————敕书内容暂时结束的分割线————
你把这篇公文看了几遍,提笔批复。如果你想偷懒,表示完全同意宰相们的意见,叫他们直接去办理,那写个【依奏】【宜依】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同意,需要他们修改处理办法,或者虽然同意但有很多话想吐嘈,也可以长篇大论地写一堆朱砂红字批复回去,比如:【喵了个咪的草原十八部年年都来打,你们年年头痛医头只想着混过去就行,就不能想个长远办法解决一下嘛。你们说的办法我同意实施,但是还要另外选兵培养将领,争取三年内打出关外直踹十八部老巢,做不到你们几个就给我集体辞职让贤你妹的>_
宰相们接到了写满你吐嘈的批复,一边擦汗,一边拿黄麻纸重抄一份,如下:
————敕书升级版内容的分割线——
【官职名甲】臣【姓名甲】、【官职名乙】臣【姓名乙】、【官职名丙】臣【姓名丙】等言:
【政务处理意见:草原十八部欺人太甚……】奉状以闻,伏听敕旨。
a年b月c日
敕旨:【喵了个咪的草原十八部年年都来打……让贤你妹的>_
——————敕书主要内容结束的分割线————
老规矩,有皇帝御笔的原件存档收藏防你耍赖,抄件经中书省官员签名【宣……奉……行】后发门下省,门下省审核签名后直接发尚书省执行,既不用再向皇帝你复奏,也不用那么多官员排队签名(只有与此件政务直接相关的人员需要签名办理)。
以上说的这两种圣旨,“制书”和大部分“敕书”,都是需要皇帝亲笔签字,才能下发办理的。但是“敕书”里还有一小类叫“敕牒”的,用来处理大量不重要的、有前例可循的琐碎政务,这种就不需要皇帝亲笔签名,而由宰相注上一句“此事我们已经告知皇帝他同意我们的意见【奉敕依奏】”完事。
行文至此,如果您觉得穿越过去做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累死个人又拘死个人了,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以上说的这些制书、敕书什么的,其实都是国家正式公开的文件,所以程序要求很严格。但是事实上皇帝和高官重臣处理政务的时候,并不都是使用这些正式公文来办事,而是经常写一些无格式要求的简单小纸条私相传递、指挥各部门人员,如【某某:有件事你帮我办一下,这么这么回事……敕】
但是严格来说,这些由皇帝手写、没经过宰相审核商议的小纸条,不是国家正式公文,不能叫“圣旨”或“敕旨”,也不具备法律效力。收纸条的人按不按纸条上的意见办事,全看他跟皇帝之间的个人交情好不好了(有不好的吗?==)
最后说两个细节问题:
第一个是有人问,这一份圣旨喵的动不动需要n个部门的大几十个人签名来签名去,这办公效率得多慢啊?这个,其实也要看官员们的个人素质和整体工作氛围。比如昭陵出土的一件封临川公主制书,十几个人签名办事,但是制书从启动到办完,也就用了两天。
第二个,俺们听惯了所谓的“君主**的封建社会”,但是从上面圣旨的产生过程中您就能感觉到,至少在唐代的大部分时期,皇帝的权力还是很受制约的。三省中“门下省”的核心工作,就是约束皇帝。在唐代前期特别是贞观时代,理论上,如果门下省的官员审核不过关不签名,这份圣旨就发不出去,哪怕皇帝在公文上亲笔画了“可”,门下省官员照样有权把这份公文打回中书省叫秘书们重拟,甚至自己提笔上阵,在皇帝已经批准的敕旨上乱改一气再扔回去,制度上也是允许的。
本篇附图: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制书刻石
本文主要参考书&深度了解推荐: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刘后滨著
二、“王大人!”“哎?你要认我当义父?”
在上一篇唐穿指南里,我们了解了穿越成皇帝以后“发圣旨”的过程。有些同学提出来,穿越成皇帝技术要求太高、难度太大,能不能讲点更普世的唐穿知识?
根据作者的有限了解,穿越回古代的一众男女,除投胎成皇帝以外,投成后妃、皇子、公主、贵族子弟的概率最大。那么今天俺们来讲讲您投成王子公主贵族男女以后,睁开眼看到面前的人,都应该叫啥。
假如说您跟原宿主的灵魂斗争胜利,占据了他/她的身体,醒来时感觉到自己躺在一张被褥柔软华丽的大床上,鼻子里闻到浓烈的熏香味和煎药味。床前屏风外面有人喊:“皇后,郎君/公主终于醒转啦!”随后床帷掀起来,一位穿戴华贵的妇女俯身来看你——
这时候,您亲热地喊“阿娘”也行,严肃地喊“皇后”也行,最好不要喊“母后”——这个词在唐代不用作当面称呼,她老人家没准儿会以为您烧糊涂了orz
唐代儿女当面呼唤母亲的用词,现代人倒是不陌生,以“娘”的衍生称呼“阿娘”“娘娘(不是用来专门称呼后妃的,只是普通的儿女叫自己母亲)”等为主。如果您觉得自己是个有身份的成年人,在母亲面前需要规矩严肃,那么就叫“母亲”或者——注意——称呼父母的专用名词“大人”。
如果被您穿越上身的那位皇子或公主,跟皇后感情很亲密,那在非正式场合可以象普通平民人家一样直接叫“阿娘”,唐代宫廷里的礼法规矩并不象后世那么冰冷严格。如果是正式场合,或者你惹皇后生气了需要小心陪罪,那么就得跟着外人一起,当面称她为“皇后殿下”——不是“皇后陛下”。只有皇帝可以称“陛下”,俺们是穿唐,不是穿茜茜公主==
您叫了“阿娘”,皇后答应一声,叫你的小名,或者“儿啊”之类,娘俩儿正谈心,外面奴婢通报:“圣人至。”
来的不是孔夫子,也不是关二爷,是你亲爹当朝皇帝。
唐代一般人等对皇帝的当面称呼,较流行的有“圣人”“主上”“大家(皇帝身边人用,大臣一般不用)”等,传统的“陛下”当然也可以使用。至于“皇上”这个穿越流行词,在唐代似乎是一个书面用语,没看到活人这样当面称呼皇帝的例子。“万岁”则是群众情绪激动时给皇帝拍马屁用的,日常并不把这个词当作一种称谓。
至于您这个刚穿越上身的王子公主嘛,不建议叫“父皇”,这个词在唐代也未见作为称呼语出现。同样,如果感情亲密,您就象平民家庭一样直接叫唤“父亲”或者“阿耶”就行了。
跟叫母亲的“娘”系列相比,唐代对父亲的称呼,俺们看上去会觉得比较陌生、比较乱,也比较坑爹。最流行的称呼是“耶(爷)”的各种衍生,如“耶耶(爷爷)”“阿耶(阿爷)”。父母合称“耶(爷)娘”很常见,如老杜《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但是还有一种对父亲的称呼,是“哥哥”_《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曰:‘四哥仁孝’。”这里的“四哥”,指的是玄宗的父亲睿宗(在同母兄弟中排行第四)。《棣王琰传》:“惟三哥辨其罪。”这里的“三哥”也是指他父亲玄宗(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李世民有一封写给儿子李治的信,文末署名也自称为“哥哥”。
“哥哥”这称呼,在唐代既指父亲,又指兄长,如唐玄宗还曾经在公开场合称他长兄宁王为“大哥”“宁哥”。据说这称呼是从草原民族传过来的,在唐代还没有定型。所以作者俺郑重建议各位穿越者,不要随便管路人甚至自己亲兄长叫“大哥”“哥哥”,这称呼很容易让人家在辈份上沾您的便宜——唐代对兄长的安全称呼是“阿兄”“(排行)+兄”,建议使用。
咱回来还说对父亲的称呼,口语上可以亲热地叫“耶耶”“哥哥”,书面语或者严肃场合,自然要叫“父亲”或者“大人”。
“大人”作为一个当面的口头称呼语,在唐代,只用来呼父母,个别情况下可用来呼直系血亲尊长,绝不能用来“张大人、王大人、李大人”地称呼各种官员==比如李世民在太原劝他爹李渊起兵反隋时说:“大人受诏讨贼……”,敦煌变文《舜子变》里也有:“舜子叉手启大人:若杀却阿娘者,舜元无孝道,大人思之。”
其实用“大人”来称呼父亲,直到近代,还一直保存在书信习惯当中。举个例子,俺们可以从《红楼梦》里看到清代人在口语上已经不叫父亲为“大人”了,贾宝玉叫他爹“老爷”,贾环和贾蓉是叫“父亲”,但是一写书信,比如认了宝玉当干爹的贾芸,就写“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至于“大人”是什么时候变成对官员的称呼语的?具体的时间,作者俺也说不清,但是“大人”和“爷”的称呼演变过程一样,都是从“称父亲”逐渐扩大、外延,一种叫做“亲属称谓语外化”的现象与谄媚风气相结合,最后“大人”的语义变化为称呼官员,“爷(老爷)”变化为称呼主人、贵人。
好吧,您这就问了:既然在唐代不能用“张大人”“王大人”来叫官员,那我面前站着姓张姓王这两位大官,我该怎么叫他们?总不能直接叫名字吧?这也太不礼貌了。
嗯嗯,懂礼貌的是好孩子哈……唐代称呼官员呢,大致上有以下这么几种叫法:
一是“姓”+“官爵”。这里的“官爵”不必是全称,比如刘某人任职“散骑常侍”,往往只呼为“刘常侍”。基本上各个官爵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称呼,姓赵的“兵部尚书”和姓钱的“礼部尚书”都被称为“赵尚书、钱尚书”,姓王姓李的“司勋主事、考功主事”被叫为“王主事、李主事”,等等。
二是“姓”+“公”之类的尊称,应用广泛,民间可用,官场也可用。您要是穿越到贞观年间,见了房玄龄说“房公安好”,见了魏征说“魏公万福”,人家会觉得你这孩子挺有教养的。此外称字号、称地望也可通用,“太白今日又得新句未?”“柳州何时动身南行?”这样。
三是“姓”+“官名别称”。比如唐人称县令为“明府”,于是张县令李县令会被叫为张明府李明府,中书舍人和门下省高官都别称“阁老”什么的。
总之,您要想见了什么官员都叫“大人”混过去的话,这种偷懒方法是行不通滴。被叫“大人”者会轻抚你头笑而不语,您的真正大人尊公在旁边听见了,大概会气得拿棍子抽您一顿。
回到您穿越成功的第一现场,皇帝阿耶进来看您了,坐下说说话,室外就有人进来禀报各种事务。进来的这个人,如果是那种明代以后叫做“太监”的,那么在唐代他是被称为“宦官”“宦者”或者“给使”。如果进来的是女的,就是“宫人”“宫婢”“侍女”,倒与后世差别不大。
这些奴婢进来,拜过“大家、皇后”,随后向您行礼。至于他们怎么称呼您,要看您到底穿越成了谁。
如果穿越质量高,成了正式册立的皇太子,奴婢以及官员们会叫您“太子殿下”。如果您当时还只是一个封了王的皇子,下面人一般是叫您“大王”(觉得很山寨很难听好像上了花果山黄风洞?咩哈哈,其实当时的发音,还真就是叫“戴(dai)王”^_^),非皇太子,基本不会被称为“x王殿下”啥的。
至于公主,也是被当面称为“公主”或者“贵主”,变化不大。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进来的是您父母很看重的奴婢,摆出一副“咱们就象普通家庭里那样亲切温馨”的架势,那么有可能他们不叫太子公主,而象普通家庭里一样,叫男性主人“郎君”“(排行)+郎”,叫女性主人“娘子”“小娘子”。
“五郎”“六郎”和“大娘”“七娘”这样的“排行+郎/娘”词组,是唐代社会里,对于男性女性最普遍、最亲切的尊称,上至皇室,下到贱民,通行无阻。
您要到一个普通贵族或者平民家庭里去观察他们的生活的话,会看到奴婢们叫男主人“阿郎”或者“主人”,叫女主人“娘子”“夫人”,叫男女主人的儿子们“郎君”“大郎”“二郎”“三郎”……叫男女主人的女儿们“小娘子”“大娘”“二娘”“三娘”……至于叫男女主人的媳妇、女婿,也是在“娘”和“郎”之前之后加上姓氏、排行等各种修饰限制语,变化很多,就不细说了。
奴婢称男性为“郎”,女性为“娘”的叫法,因为尊卑含义很明显,流传到社会上,就变成了广泛应用的尊称,大家都相互称对方为“x郎”“x娘”,以显示自己有礼貌有修养。
比如穿越者您某天自己偷偷溜出来上街迷了路,要找人问路,如果面前这个人是有年纪的老人(男),就叫人一声“丈人”“老丈”,是老女人的话,称一声“阿婆”“老夫人”;是青壮年男子,叫“郎君”,青壮年女子叫“娘子”,少年男女叫“小郎君”“小娘子”这样。
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太熟的人,您不要象现代社会一样随便叫人家“大哥”“大姐”“叔叔”“阿姨”,这种“亲属称谓语外化”的现象,在唐代并不普及,被叫者说不定会吓一跳,以为您要分他的家产什么的==
那么对于很熟的、亲人以外的朋友怎么叫呢?
除了“郎”以外,“君”“卿”“公”“足下”之类的一般尊称,都可以作为当面称呼语。如果您跟这个朋友的感情亲密到了某种程度,还可以直呼他的“姓+排行”,双方都会觉得这是一种关系非同寻常的表示,比如大量唐诗诗题中的《送元二使安西》、《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送韩十四江东省觐》、《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夏日南亭怀辛大》……这就跟现代人给朋友打电话,一开口“老六”“猪头”“老狗,你在哪儿呢?”意思差不多^^|||
叫唤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比如子侄,可以直接叫他的大名、小名,当面说话时用“你”“汝”“尔”。叫自家奴婢,也是叫名字,生气起来可以骂“狗奴”“贱婢”等,但是不要叫“奴才”。您家的奴婢也不会自称为“奴才”,这个词在唐代虽然已经出现,但还不是一个称呼语。奴婢的自称有“贱奴”“婢子”等。
最后说说您穿越过去以后,跟不同人说话,都应该自称为啥。
跟尊长或者平辈说话,要表达对对方的尊敬,自己就应该用谦称。比如跟皇帝说话当然要自称为“臣”,您穿越成王子公主了也可以对着皇帝皇后自称为“儿”,但是不要用“儿臣”,唐代未见此称呼。
另外比较普遍的是称呼着自己名字回话,“回大人:阿穿喝过药了”“张公莫恼,阿穿在此赔罪”之类。《隋唐嘉话》里有一条八卦:“太宗……初嗣位,与郑公语恒自名,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意思就是李二刚当皇帝的时候,跟魏征(后封郑国公)说话,总是“世民(见识浅陋敬待公以教我)”“世民(快要累死了魏唐僧你少唠叨几句行不行)”这样非常谦恭有礼地做秀,于是公共知识分子们大为激动,认为“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
男性用的谦称还有“仆”“愚”“鄙人”“下走”等历代通用词,不详说。想说说的是比较有唐代特色的“某(某甲、某乙)”,这个算是谦称里语气较为不卑不亢的那种,全社会上下通用。如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杨坚启言皇后:‘某缘力微,如何即是?’皇后问言:‘阿耶朝廷与甚人诉(素)善?’‘某与左右金吾有分。’”——这里杨坚是皇后杨丽华的父亲,但皇后份位比杨坚尊贵,二人说话,称呼上比较尴尬,于是杨坚用了“某”这个万能自称。
女性用谦称除了一般的“婢”“妾”之外,具有唐代特色的是自称为“儿”,而且不必对着父母,对一般尊长平辈客人也这么自称。在各篇敦煌变文里,女性自称“儿”的占大多数,如《伍子胥变文》:“女子答曰:‘儿闻古人之语,盖不虚言……儿家本住南阳县,二八容光如皎练……’”等等。
还有一个您大概听着非常别扭的自称语,是“奴(阿奴)”,唐代男女上下尊卑都能用_《韩擒虎话本》:“时有金璘陈王,知道杨坚为军(君),心生不负(服)。宣诏合朝大臣,□在殿前,当时宣问:‘阿奴今拟兴兵,收伏狂秦,卿意者何?’”——这里的“阿奴”是南陈皇帝陈叔宝自称——“皇帝宣问:‘阿奴无得(德),槛(滥)处为军(君),今有金璘陈叔古(宝)便生为(违)背,不顺阿奴,今拟拜将出师剪戮,甚人去得?’”——这里的两个“阿奴”,都是杨坚自称==。宋代以后,“奴”系列自称才演变为女子专用,男性一般不再使用。
唐代的“奴”含意非常广泛,而且是各种阶层人士的小名、闺名常用字,可以用来骂人表贬义,做父母的也经常用来称呼子女,表示怜爱。
以上说的是对着尊长们的谦称语,下面来说对着下属子侄的自称。
首先要说您穿越成皇帝、太子、诸王以后,其实不必在所有场合都自称为“朕”“寡人”“孤”等等。史官们写史的时候喜欢按照礼制加工帝王言论,使之尽量往“朕、孤、寡”上靠拢,但是大量笔记小说和一手史料里,都有帝王在不那么严肃的非正式场合里自称“我”“吾”甚至“奴”的记载。
举一条很有代表性的材料,唐代一手史料、记述魏征进谏故事的《魏郑公谏录》里,有这么一段:有人对李世民说很多高官大臣都看不起他的宝贝儿子李泰,性子爆耳根软的李二就大怒跳脚,把三品以上大臣叫来骂:“我有一口语,欲向卿等道: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时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儿是天子儿,今天子儿即非天子儿邪?我见隋家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踬顿,我自不许儿子纵横,卿等何为蔑我儿邪?我若教之,岂不能折辱卿等?”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抱怨大臣们不够尊敬他这个天子,以及他的儿子们(当然后果是被魏征一顿板砖抽回去蹲墙角反省)。虽然内容其实是跟皇家礼制很有关系的,但因为开篇点明了“口语”,即“不论君臣礼节的大实话、心里话”,他就通篇都用“我”,而不是“朕”。
所以一般人在一般场合,对着下属子侄说话,无论男女,自称为“我”“吾”就可以了。对儿女可以自称为“阿耶”“阿娘”,祖父母对孙辈可以自称“阿翁”“阿婆”(孙辈也这么叫祖父母)。
综上,您穿唐之后,容易用错、最好避免出口的称呼语有:皇上、父皇、母后、儿臣、大人、爷(老爷、少爷)、小姐、奴才,建议使用:奴(自称),郎君、娘子。
本篇附图:《淳化阁帖》中收入的唐太宗李世民写给儿子李治的亲笔家信《两度帖》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以及……其实手头有一本牛志平、姚兆女著《唐人称谓》,但是……以这书第一章第一节列了八个称呼、其中七个考证错误的水准,俺实在是不敢推荐t_t。只好请有意深入了解的读者自己去翻《唐人笔记合集》以及《敦煌变文集新书》
三、茶里不加葱姜盐果汁,让人怎么入口啊掀桌!
春天来了,不管各位是活在当前还是已经穿越成功了,大家都多出门走动走动吧^_^
如果您现在正在玄宗开元年代之前的唐朝溜达观光,那么本文作者奉劝您一句,出门最好自带茶水。否则,您在巨大的长安城里逛得口干舌燥双腿酸软以后,好不容易走到东西二市,拣了个看上去还不错的酒楼食肆进去坐定,拍着桌子大喊:“博士,上壶茶!”那店里的伙计过来,一开口——
“郎君要什么?茶?——茶是神马,能吃吗?(瞪啥瞪,哥也是穿过来的行不行啊)”
您要是觉得这些干杂活的小博士既无礼又没见识,一怒叫来店主,店主八成会满脸陪笑地告诉您,贵人恕罪,他知道“茶”是一种很高贵很有文化很装十三的饮品,但是小店档次太低,日常不准备这种东西,建议您到寺庙里或者那几位南方来的高官贵人家里去装十三……啊呸,去品茗。
在唐玄宗时代以前,中国北方地区,不但街上的饮食店里没茶水,您就是跑去普通贵族官员或者平民百姓家里,也不要指望谁家能动不动给您端杯茶上来。您问为什么?咳,难道您以为我国人民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就开始喝茶一直至今的?
这么说吧,假如您在穿越之前已经养成了天天喝茶的习惯,那西汉之前的年代,您最好都不要穿过去——穿过去要想喝口茶,那得装病,求医生给您开药方的时候把一味叫“茶”或者“荼”或者“茗”的树叶子加进去,然后让家人花大价钱去药铺买来这味药,自己煮水喝。
如果您很想穿越到西汉,又要坚持天天喝茶,那作者俺建议您落地时找好坐标,一定降落在西汉的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里。伟大的味觉特别发达的四川人民,从西汉时代就开始全民饮茶了,但也仅限于此地。您要是落点不准穿到了别的地方,就只能跟群众一起嘲笑“那些瓜娃子好好的没事成天喝药干啥”。
您要是穿到南北朝,落点范围可以扩大到整个南方,但最好是投胎上层贵族社会,跟乌衣巷的王谢子孙们一起挥挥拂尘喝喝茶水谈理想谈人生谈世界。顺便说,您如果爱喝酸奶爱吃冰淇淋,可以考虑穿越到这时候的北朝那边,那边日常饮料是以乳制品为主,而且保证纯天然不添加人工化学成份╮(╯_╰)╭
回到正经的唐穿部分,必须说,如果您又想去围观李世民或武则天,又想在首都长安或者东都洛阳里喝到茶,那还真有点技术上的难度。您知道隋唐都是继承了北朝的政权和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对吧?所以在初唐社会里,乳制品的普及程度比茶类饮料高得多,您去人家里讨一杯酸奶酪或者米酒都比讨茶喝容易得多。
所以说要想喝茶的话,要么去那些保持了南方生活习惯的江东华族家里,要么去寺院里——僧人是普及饮茶习惯比较早的群体之一,因为茶水有兴奋作用,能帮助他们保持头脑清醒多念几卷经。
不过呢,且慢,就算您到寺庙里讨到了一杯茶水,您确定您能咽得下去?
请先把鼻子凑到杯上,深吸一口气——
您能闻到的,除了茶叶的涩香味外,还可能有:葱、姜、胡椒的麻辣味,大枣、苏桂的甜香味,桔皮薄荷的清凉味,酥酪的奶香味,牛羊猪肉的油腥味……
好吧,就算您运气特好,一闻除了茶味没有别的奇怪味道,于是仰头喝入口——很好,这茶水百分之九十九是咸的,至少肯定要加点盐,要不然算什么煎茶嘛啊哈哈哈哈哈……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喝茶的习惯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开来,从那之后,普通人家和饮食饭店大多都能供应茶水了。但是,终唐之世,很多人——甚至有说是大部分人——喝茶的时候,习惯往茶里加入以上所说的种种佐料。
这些人的“刘姥姥式熬茶法”,大致步骤是这样的:
1.拿茶叶,茶叶是用鲜叶蒸焙烘干加工出来的,有可能是零散叶状,但更多的是紧压成饼状,比较象现代的生普洱饼;
2.把茶叶掰碎了,上火烤……烤得又红又干,捣碎了倒进瓷瓶里;
3.烧水,水开之前,往锅里加入上述种种佐料;
4.水开后,把茶叶末倒进水里,跟佐料一起煮啊煮啊煮,煮成一锅“茗粥”,倒出来分好杯,开喝。
您觉得这么着煮出来的茶水根本没法喝?嗯,显然这么想的不止您一个人,比如有一个叫陆羽的家伙就会跟您并肩站在一起,对着“茗粥”跺脚大骂:“这泥马玩意儿只配倒阴沟里冲马桶,我凸凸!”
陆茶圣大力倡导的、高雅清新有文化有品味的、被泥轰人学走部分保留至今的正宗唐式煎茶法,如下:
1.掰碎茶饼,丢容器里上火炙烤,至少火力均匀地烤两回,越干燥越好,据说这样可以使茶味增厚;
2.把烤好的茶叶趁热放进纸袋子里,防止香气外溢,放凉;
3.把茶叶倒进专用的茶碾子里的,碾得越细越好。碾成菱角那么大的碎屑不成,至少要碾成细米状,能碾成松花粉状最佳;
4.碾碎的茶屑再倒进茶罗子,用罗筛一遍,反正我就是要细细细细细的茶粉;
5.茶粉收好,可以开始烧水了。陆茶圣认为用山泉水煎茶最好,江河水较差,井水最差(自来水的话……==);
6.用特制的风炉、上好的炭、专用的小锅釜烧水。水面有鱼眼纹,微微发声的时候,叫“初沸”,这时候加盐;
7.锅边缘如涌泉连珠冒泡,叫“二沸”了,这时候用瓢舀起一瓢水出来,放旁边备用;
8.一边用竹具搅动锅里的沸水,一边往水中心撒茶粉……很快水又开了,汹涌激荡,于是把刚才那瓢水倒回锅里,压一压火头,别让茶粉迸到外头;
9.“腾波鼓浪”的“三沸”一出现,这茶就算煎好了,赶紧离火别再继续煮,端着锅往那些高贵的青瓷白瓷茶碗里分倒吧;
10.分茶的要诀,在于把茶水上的浮沫(茶粉不是速溶咖啡粉,大部分在水里呈飘浮状)艺术地倒进各个茶碗里,最基本的要求是:厚薄均匀,看着舒服,高手甚至能把这些浮沫酙成各种图案各种造型来比试“斗茶”。
11.煎一釜茶最多只能倒五碗,限量版才值钱,再多了就不够高贵冷艳,而是“饮牛饮骡的蠢物”了。
陆氏煎茶法公布以后,很快作为上流社会贵族人士玩高雅的标准之一,风行全国,传至后世,祸延东瀛,经久不衰。所以如果您是嗜茶者,推荐唐穿要选开元天宝之后(友情提示:差不多也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在民间乱逛的时候至少可以喝到味道奇怪的八宝乱炖茶,在皇室贵族家里就可以享受正宗茶道伺候了。
附送唐代精美茶具一套:
本篇参考资料&深度阅读推荐:王赛时《唐代饮食》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
四、别装纯了,请我吃晚饭不就等于一起过夜么?
当您成功穿越到长安城或者各地城市里以后,睁开眼睛,注意,请先看看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如果运气不错,天上有明晃晃的太阳,您可以放心地深情赞美一下毫无污染的瓦蓝瓦蓝的天空,纯白纯白的云,清新清爽的空气……如果您不幸赶着落到了深夜里,自己还正在长安城的三十八条主要大街上晃荡,那就快别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了,麻溜的,赶紧找个犄角旮旯躲起来吧!
您问不躲起来又怎么样?这……没怎么样,只不过隔一会儿就有城管骑着马一队一队过来到处巡查抓人。您就算躲过了在明处的,还有在暗处探访的片儿警呢,当时叫“武侯”的那群家伙。
落到他们手里,给您一顿耳光打落几颗牙齿,那算赶上人家心情好、下手轻。要遇上个刚跟娘子吵完架跪完骰子盆的,一时发狠把您乱棍打死甚至乱刀砍死,都算正常执行公务,没准儿还能立个小功得点赏钱。
活该,谁叫你小子“犯夜禁”的。╭(╯_╰)╮
您如果想穿越回唐朝,在长安城里逛逛夜景神马的,那除非是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三天,或者您面子大能弄到特别通行证,才能日落以后在街上合法行走。否则的话,半夜出门,非奸即盗,无论是官是民,抓着了先抽一顿没商量。
怕了吧?您说啥……问能往哪里躲?这个……得好好费心思想想了。
长安郭城被横竖三十八条街道分割成一百多个居住区(坊),每个居住区都由坊墙和坊门围起来。太阳下山以后,所有城门和坊门一起关闭,所以您要想溜进哪个居住区去躲一躲,技术上的难度比较大。
这么着吧,作者俺给您出个主意。首先呢,您尽量顺着大街边往南跑,长安城内的人口集中居住在北部(也是皇宫和官府所在),南部各坊人口稀疏,城管巡查力度不会那么大。然后,确定附近没有巡逻队,您可以尝试爬墙进坊——坊墙都不太高,有的可能还不到人肩膀,努努力翻过去还是可以的。
不过爬墙的时候,切忌用力过猛。因为那些墙都是夯土垒起来的,风吹日晒雨淋的容易松动,您要是不小心蹬塌了一大块土坷垃,稀里哗啦掉地下,这动静没准儿会引来围观群众。每个街角坊里都有“武侯铺”,也就是派出所,片儿警要也出来围观,您这墙就算白爬了。
那么有没有不用爬墙的躲夜禁法呢?嗯……这个……倒也有,不过作者俺怕您更不乐意使用。
长安城内的主要大街都很宽,朱雀大街宽度达150米,而街两边都有又宽又深的排水沟,深度约在两米到三米之间。所以,如果您能捏着鼻子跳进街边排水沟,泡在污水雨水里,蜷在靠近街面那墙下腌一夜,天又黑,又没路灯,估计在大街上跑来跑去的城管们是看不见您的。
当然,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恐怕您走到哪里,群众都能闻见您了。
无论怎么着吧,如果您幸运地逃过了夜禁巡查队,又累又怕又脏又臭地熬到快天亮的时候,将能见证到一个很壮观的景象——全城钟鼓报晓。
冬夜五更三点,夏夜五更二点(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为五点),太极宫正门承天门的城楼上,第一声报晓鼓敲响,各条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随着鼓声自内而外一**传开,皇宫的各大门、朝廷办公区(皇城)的各大门、各个里坊的坊门,都依次开启。同时,城内一百大几十所寺庙,也会撞响晨钟,激昂跳动的鼓声与深沉悠远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唤醒整座长安大城,共同迎接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朝阳。
报晓鼓要敲多少声呢?有记载是300声,还有记载是3000声。不过无论多少声,都不是一气敲完的,而是敲敲停停分好几波,持续时间比较长。作者俺估计,如果居民们在睡梦里被第一波鼓声惊醒,慢慢腾腾起床穿衣服,洗脸梳头出门,走到坊门口,可能正是第二、三波鼓声响着的时候,坊门刚开启不久。要是有喜欢赖床睡懒觉的,四鼓绝时才起床,赶着收拾收拾,没准儿还能在第五鼓敲完之前出坊上班去。
当然,也有那喜欢早起急着出坊赶路的。天还没亮,各坊里往往会有一些人聚集在坊门前,等着“冬冬鼓(长安人对街鼓的口头俗称)”敲响,开门放行。
在他们身边,坊门里的小吃店开始做生意啦。灶下柴火明亮温暖地跳跃着,赤膊的胡人师傅梆梆地打着烧饼,蒸笼里的白气热腾腾上冒,刚出炉的芝麻胡饼金黄酥亮又香又脆,带馅的蒸饼一咬顺嘴流油,大碗的软面片馎饦汤要加酸还是加辣由您随意。忙着赶路也不争这一时半刻的,客人您先吃点早饭吧?您要是急着上朝面圣怕迟到,小店还提供打包外带服务哟!当然,如果您一边上朝一边在马上吞饼子的吃相不幸被御史看到弹劾降职了,那跟小店可没关系╮(╯_╰)╭
说到长安城的商业服务业,您要逛街消费的话,有两种错误印象,那是必须纠正过来的。
一种印象是从近代城镇集市或者《清明上河图》里得来,以为长安城主要大街的两边,也有很多店铺摊位依次排开,向着过往行人招揽生意,街面上一心走路的交通流与购物的客流混杂在一起,显得人气兴旺繁华热闹。
很遗憾,这种景象,您穿越回唐朝以后看不到。
走在长安纵横三十八条主要街道上,您能看见的,是脚下黄土压实的路面,路两边成行遮荫的榆树、槐树,道旁边树下深深的排水沟,沟外就是各坊坊墙,坊墙内有深宅大院寺庙道观的飞檐重楼。偶尔能看到一座气派很大的宅院,在坊墙上开了自家大门,门口列着两排戟架,还有甲士豪奴看守。这是王公贵戚三品以上大官的家,经制度特许,才能对着大街开门,一般人家的门户都只能向着坊内。
大街上不许开店,您要逛街去哪里呢——请打听“东市、西市”怎么走,那是长安城内的两个cbd中央商务区。
被您叫住问路的长安人,挺和善地告诉您,您先到皇城的正南门朱雀门,沿着东西向大街,往东走三坊之地就是东市,往西走三坊之地就是西市——哎,贵人不用慌张,现在天时还早,就算匆忙赶到了东西市,不到日中午后,市鼓不响,那些肆铺也不开张啊。
东西两市都有食堂设立的市场管理委员会(市署),每天中午,两市击鼓三百下,各家店铺开始营业。日落前七刻,敲锣三百下,店铺关门,顾客回家,不准开夜场玩通宵。入夜以后有市场保安巡逻,防火防盗防穿越者。
您说这中央商务区只有下午营业,时间也太短了?咳,这也是因为夜禁嘛。市民们每天早晨才开始活动,公务员上午要上朝上班,商人上午要进货备货,长安城里地方太大,当时又没汽车地铁,住得稍远点的人要走大半天,才能走到东市西市。全社会生活节奏缓慢,24小时营业既没必要也不经济啊。
至于您问下午到东西市都能买到什么?那就多了去了。娘子们逛街喜欢进绸缎衣帽肆、珠宝首饰行、胭脂花粉铺,郎君们直奔骡马行、刀枪库、鞍辔店,举子秀才们可以去坟典书肆,农夫挑着果菜米麦进市卖掉再买走铁锄陶碗,商人拿着钱票去柜坊存入取出……您喜欢看热闹,街上有杂技百戏拉琴卖唱算命卜卦的,走得渴了饿了,有酒楼、食店、果子铺、煎饼团子店等吃货去处,舍不得外食可以到鱼店肉铺去买原料回家自己做饭,生病了有饮子药行,晚上住宿有逆旅邸舍,一睡不起了还有棺材铺凶肆……咳。总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凡人应用的东西,这里应有尽有——顺便说一句,现在俺们用“东西”这个词代指世间万物,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指唐长安的“东市、西市”,二市里包罗万物,所以买什么都是“买东西”。
谈到了东市西市,就要提到很多人对唐长安城商业服务业的第二种错误印象。
有人说啦,既然临街不许开店,商业集中在东西市,而二市又是入夜关门,那么长安就是一座没有夜生活的城市。里坊居民区也没有什么商店,城里冷清枯燥得很,根本没啥繁华气象嘛╮( ̄▽ ̄)╭
别听他们的,咱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商业活动的规模得有多大,两市(面积只占全城一百多坊里的四坊)怎么可能完全满足捏?
前面说了,东西二市只相当于北京上海的cbd中央商务区。在全城一百多坊居民区里,各坊都有自己的小型商业服务业设施,相当于各社区的便利店、食堂、裁缝铺、洗衣店、菜市场等等。
而且呢,长安城的“夜禁”主要针对的是三十八条纵横主干道,有城管巡逻队禁止夜里在大街上走动。各个坊门一关,坊里内部的夜禁倒不是那么严格了,您在坊里的十字街上行走,一看对面来了片儿警,赶紧调头往小巷小曲里跑,弯弯折折绕几个圈子,武侯们真未必能抓到您,往往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前面提到的坊里小吃店,天不亮街鼓没响就开门打烧饼营业,那也没人管不是(作者俺估计店主给片儿警们的好处费是免不了的)。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黄昏时候,街鼓响起,大约要分五波击鼓八百下,夜色降临,坊市关门。长安各条大街上唯余月色茫茫,两大cbd里黑灯瞎火人声绝迹,各坊小区里倒还热闹着。一些达官贵人在自家的豪宅里通宵达旦饮宴作乐,住旅舍的客人在同坊酒楼食店里喝点儿酒,跟侍酒的胡姬调**qq视频一下,也不会被公安扫黄。
还有一些里坊,情形更特殊一点,比如东市西侧紧邻的“平康坊”,那是……咳咳……长安城里最著名的红灯区,俗称的“北里名花”集中居住在此坊。唐代没有官员不准**的规定,至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到平康坊探访红颜知已简直就是半官方的活动,哪位要是不去,那不叫洁身自好,那叫土佬村气==所以入夜以后,平康坊坊门虽然关了,坊内秦楼楚馆可还是红烛高照,歌舞蹁跹,出双入对,浅斟低唱……
东市西北的“崇仁坊”,是一个旅店集中地。您穿越以后如果有钱有势但还没在长安买房子,作者俺劝您去崇仁坊找一家邸舍先住下来。这一坊西面就是皇城(食堂机构所在地),去选官考试很方便;东南是东市,逛街方便;南面则是平康坊,找艺妓娘子们谈心方便……因为有这些好处,这一坊就成了外地来长安选官考评和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们的居住集中地,附属而生的酒楼饭店等服务业也异常繁荣发达,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俨然长安城的夜生活中心。
您如果住在这一坊的话,就可以邀请认识的朋友过来吃个晚饭什么的,不愁找不到开门营业的酒店。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您朋友家住别坊,那吃完饭可就回不去了,您得在自己下处给人家准备房间或床位,再不然同榻而眠……望天,长安一片月啊……
本篇附图:唐长安城坊市示意图
本文主要参考书&深度了解推荐:《隋唐两京考》杨鸿年著
五、那家女子真没教养,竟然坐椅子!
今天俺们继续出门逛街的话题。
穿越成皇亲贵胄世家子弟的您,在春和景明的晴朗日子里,骑着骏马,带着仆从,在长安城里上门拜访亲友。到人家门前,叫看门的阍者通报进去,不一会儿主人迎出来啦,彼此长揖礼毕,入门进堂,分宾主坐定——
且慢,主人虽然满口的“请坐请坐”,您举目四望,偌大一间堂屋里,椅子在哪儿呢?
如果您穿到了安史之乱前的初盛唐时代,十有**,擦得锃亮的木地板上,只放着几座扁扁矮矮的架空方型台子,台面上铺着席子褥子,这就是请您坐上去的“榻”了。假如您去拜访的主人,家道比较清寒,或者是复古爱好者,那可能连坐榻都没有,地板上丢几方坐席,请吧。
没奈何,咬咬牙,(在自家奴仆的帮助下)您脱了鞋子,穿着袜子上堂,走到坐榻或者坐席前,再谦让一番,双膝跪下,屁股压住自己小腿肚和脚踝,正襟危坐——哎哟,真难受。
这种跪坐、跽坐、正襟危坐的方式,是最隆重端庄的坐姿。正式场合里,您要在尊长面前坐着,那只能这么自虐。您的尊长上司要是有心整您,就可以一边唠唠叨叨训话,一边命令您保持正坐姿态,眼看着您腿部肌肉压迫血管造成腰膝酸麻头昏目眩,过一会儿栽倒一次,过一会儿又栽倒一次,直到晕过去完事儿。
如果想避免这种惨痛经历,您最好赶紧跟面前的主人套近乎。奉承话说足了,在您跪晕过去之前,主人亲切地提议,咱们熟不拘礼,都松散松散吧(喵的老子也坐得好累了啊)。
于是双方改换坐姿,把双腿从身下抽出来,在身前盘成一团,是为“胡坐”或“趺坐”,就象佛教里众位大菩萨像的那种坐姿。对于大部分古人来说,盘腿打坐已经是一种比较轻松舒适的姿态了,这么着在坐榻或者地上呆几个时辰,鸭梨不大。
可惜您不是个真古人,您是刚穿过去的、坐惯了椅子的现代人。
跟主人又礼貌交谈了一会儿,您的尊臀硌痛了,腰也酸软了,整个人止不住地往下萎。主人看在眼里,一拍手,叫下人给您送个凭几上来。
凭几是什么东西呢?
您眼看着主人家奴仆送上来一具象小板凳似的木制品,上面窄窄的一条木板,下面两条腿或者三条腿,可能是个通体直方的家伙,也可能呈半圆弧型正好能围住您的腰。奴仆把这东西放在您的坐榻或坐席上,注意,是在您身前。您往前一趴,手臂搁上去,全身重量都倚在这种“凭几”上——哎呀,真是舒服。
在中古跪坐时代,人们的身体重心都是习惯往前压的,所以“凭几”一般都是放在身前。当然,如果您往前趴累了,想换个重心斜歪着,而主人又不介意,您也可以把凭几挪到身侧斜靠着。唐代还有一种布做的、类似于现代抱枕的“隐囊”,也是可以用来斜倚着,只不过那个就更私密更不严肃,一般初次见面的主人家是不会拿出来待客的。
如果您跟主人谈得更加融洽了,相见恨晚倾盖如故,时不时拊掌大笑甚至开始称兄道弟,您就可以趁他不注意悄悄挪动双腿,垂下坐榻边,或者一腿蜷着一腿垂着,象某些人坐椅子似的。这种在榻边垂足而坐的姿态,是一种很亲热、很放松休闲的身体语言,主人可能由此会觉得“咱们已经不是外人了”,也可能会认为你这小子好生无礼竟敢冒犯我——您就赌rp吧。
聊天聊到了饭点,主人表示要留您共同进餐。
按照礼貌的传统的方式呢,您两位在室内用餐,主人家会在各人的坐榻前放置一个比榻稍高一点点的小长方桌“食案”,酒菜主食按人分成份,依次往各人面前食案上摆放自己那一份吃食。大手笔的富贵人家,还会请门客们来陪着用餐,命家养的伎人在餐厅中央奏乐歌舞,让客人一边享受物质文明一边享受精神文明。
不过在这个睛朗的飘散着花草香气的春日里,主人兴致勃勃地提议:咱们拉上几个朋友,到户外去野餐吧。
简单点的话,就在主人家后花园里摆上一桌酒食,赏花作乐;要更时尚更小资一点,那咱们去城里最大的野生自然公园曲江池,甚至出长安城到郊外的渭水之滨、终南山脚。春天里,这些个野餐热点地区,到处可见各贵家的围起来的行障帷幕,里面全是出来亲近自然的贵族男女们。
如果一行人里有女眷,那么挑选好野餐地点以后,奴婢们就要动手,用围幕把这块地方围起来,或者围三面,留一面对着河水花树以便欣赏风景。如果全是洒脱风流的郎君们,围幕这种气闷的东西,干脆去掉算了。
当然,不用围幕的后果是,可能招来一堆乡人乞丐密集围观……
不用理他们,人全到了,酒食也准备好了,咱坐下开宴吧……嗯,坐……坐哪儿?
同样,如果主人家是个率性简约的复古爱好者,那席子毯子一铺,各人座位就划定了。或者再高级点儿,给每人发一具“胡床”,也就是俺们现代还在普遍使用的“马扎子”,各人坐着小马扎,面前摆上食案,一边看风景聊天一边各吃各饭。
在唐代以前,郊游群众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入唐以后,西风东渐,群众们觉得这种“各吃各饭”的分食制不够热闹欢乐。于是,唐代最流行的饭局变成了这样子:
当中摆一张很大很大的高足食案,跟俺们现在的餐桌基本无区别了,大家的饭菜全摆在桌上。桌边放置三几条又宽又长又大的坐具,您按传统规矩叫“榻”也行,作者俺觉得直接叫“大板凳”最是直观形象。入席以后,客人们围坐在桌边板凳上,那些守礼节的可以盘腿打坐,洒脱放诞的垂腿而坐,又不守礼又不敢洒脱的盘一腿垂一腿……总之大家是聚在一起,共同吃桌上那些盘盘碗碗里的饭菜,由“分食制”变成了“合食制”,并且延续到今天。
以上说的是在外面做客吃饭的情景。您跟狐朋狗友们玩了一天,晚上喝得醉醺醺回家,家里娘子满脸笑容地迎上来慰问:郎君辛苦了,是跪铁板席还是跪胡床还是跪坐墩,自己选吧……
嗯,关于坐具,唐代前期大户人家内室里,除了坐榻、坐床、坐席以外,还有一种现代常见的坐墩,或瓷或木,圆桶状或月牙状都有,算是最早出现的高足坐具。家中妇女平时在榻、床、席上坐着的时候,都是盘腿的,只有在使用这种坐墩时,才能垂下双腿舒展活血。
不过呢,习俗的力量是强大的。由晚唐至两宋,即使高桌靠背椅已经广泛普及,社会礼制仍然普遍认为,最端庄规矩的坐姿,还是最难受的跪坐法,其次是盘腿胡坐,再次才是显露出腿部线条的垂足坐。特别是对于受礼制要求苛刻的妇女们来说,在外人面前垂足坐椅子,是一种家教不好的表现(凸--凸)。
总之,唐代是一个由坐榻、坐席、低案等矮足家具,向桌子、椅子等高足家具过渡的时代。前期还是以榻、床、案等低矮家具为主,长腿靠背的椅子,基本上您看不到。后期接近五代十国的时候,带靠背的椅子和高腿桌子,才算在全社会普及了,但即使到那时,甚至到两宋明清,供人盘腿坐的“榻”也没有绝迹,还在社会各个阶层里广泛地使用着——现在红木家具市场上大热的“罗汉床”,就是一种供人盘腿趺坐的“榻”。
所以呢,某些古装电视剧里,无论汉唐三国哪个朝代,一律桌椅板凳乱飞,固然是胡编乱造;但某些号称“纪录片风格”的正剧复古复得过了头,贞观开元年代的皇宫里还在坐地席睡地垫,那也是一种误导。矮足家具虽然矮,那也是“家具”对不,有材料有架构的纯天然木料环保工艺纯手工打造。咱祖上不象鬼子棒子那么穷,从皇宫到民间一色榻榻米解决睡卧╮(╯_╰)╭
本篇附图:唐人郊游野餐壁画
本文主要参考书&深度了解推荐:《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高启安著
六、诛九族?拉出去剐了?您这是玩“激情判刑”?
今天俺们来玩一次难度比较高的穿越。
您凝神静气,心意合一,两眼一闭,“biu”一声穿过去了。睁开眼,发现身处一座大堂之内,面前地下跪着几个五花大绑的人,两边立着虎视眈眈的衙役们,堂上除了您自己,还坐着几位道貌岸然的高官,正在一起听人陈述案情。
您算是反应快、适应力强,很快就懂了,您好死不死地穿到了正在审案子的唐代刑部官员身上。
www。biquke。com★这系列文章的内容,只能保证涵盖到该事物60%以上的面貌,如果您穿越过去后不幸遇到了那40%并因此发生了不愉快事件,作者深表同情,精神支持,概不负责。
一、对不住,本朝不供应“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天我们来八卦什么内容呢?
先八一八对国家至关重要的“圣旨”吧。
当您成功穿唐后,首先奔赴首都长安的太极宫或者大明宫正殿,列席参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壮观朝会场面,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是如果您期待着在朝会上有一个大太监手捧背面写着“圣旨”二字的金装玉轴,站在台阶上尖声尖气地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lablablabla——钦此”,那您可就要失望了。
唐代的“圣旨”,其实更常用的称呼是“敕旨”,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种七小类,无论哪种,都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和“钦此”结尾。
那么唐代敕旨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么说吧,如果您的穿越质量高、效果好,直接穿成了皇帝本人,再乱斗一番坐稳了皇位,下一步应该做啥?
应该先大肆封赏自己的亲属死党有功之臣对吧?顺便再把旧有规章制度里看不顺眼、对自己不利的重大条文修改修改?
这时候发出的敕旨,就是第一大种“制书”。具体说,下面还要再分三小类,立皇后立太子、封亲王和三品以上大官的,叫“册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对,很有范儿的仿古风竹简——第二小类正经叫“制书”,用来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重大旧制度、赦免战俘什么的,写在不会生虫虫的绢黄纸上;第三小类叫“慰劳制书”,是颁发给大臣们的表扬信和奖状,应该也是写在绢黄纸上。
这三类敕旨,内容和格式大同小异,所以可以统称为“制书式敕旨”。一般格式如下:
——————胡编圣旨内容的分割线——————
门下:【这里填圣旨内容,如:我老婆很彪悍我要封她当皇后/张三跟我jq浓厚我要拜他为宰相/那个不准老子赖床上朝迟到的旧规章太坑爹了我要废掉,等等】。主者施行。
a年b月c日(这个c的数字,有时候原件要皇帝亲笔填写)
中书令臣【赵阿大】宣
中书侍郎臣【钱阿二】奉
中书舍人臣【孙阿三】行
侍中臣【李阿四】
黄门侍郎臣【周阿五】
给事中臣【吴阿六】等言:
制书如右,请奉
制付外施行,谨言
d年e月f日
制可(这个“可”字原件由皇帝亲笔签署)
h年i月j日
尚书省负责实施政务的具体部门
尚书左仆射臣【郑阿七】
尚书右仆射臣【王阿八】
某部尚书臣……某部侍郎臣……(以上是尚书省一堆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签名)
告【政务内容当事人冯阿九】
奉被
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陈阿十】
令史【褚十一】……(以上是负责抄写制书和存档的低级办事员签名)
x年y月z日下
——————圣旨结束的分割线——————
您说什么?看得眼圈圈了不明白什么意思?唉,作为刚穿越过去新上手的皇帝,这也是正常的。多解释几句吧。
如果对中学历史课本内容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唐代的政治制度一般是叫做“三省六部制”的,对不?三省就是中书省(里面的官员是大大小小的皇帝秘书)、门下省(里面官员是大大小小的审查员)、尚书省及其下属六部(相当于国务院和下属的各部各司,真正落实政策干活的地方)。
那么这个“制书式敕旨”的出台流程是这样的:
1.某天有人提醒皇帝你,或者你睡醒了自己想起来,有个人要封拜啦/有件大事要办啦,你就叫来中书省的官员,也就是秘书们,叫他们写个关于这事的公文。
2.这件公文呢,因为按制度写好以后要送门下省审查,所以公文开头都是“门下:(当然那时候没有标点哈)”,后面接政务内容,一般要写得骈四俪六文辞华丽用典深奥,以显示我这个食堂班子是有文化滴。然后署上起草文件的日期“a年b月日”,“日”之前的数字空着,写好以后,把文件先送给皇帝你过目。
3.皇帝看后,感觉可以,就提笔蘸朱砂把“日”之前的数字c填上,作为“我看过了这是我的意思”的凭证,这个步骤叫“画日”,随后发回中书省。
4.中书省秘书们接到皇帝你发回来的文书,要照抄一份,而把有你亲笔“画日”的原件存档留起来(以防止你耍赖说这个公文我没看过你们欺君造假==)。
5.原样抄好的文件,中书省的秘书们要在后面签名。一般是三个等级的秘书按照官大官小依次签,就是“中书令臣【赵阿大】中书侍郎臣【钱阿二】中书舍人臣【孙阿三】”这样。“宣、奉、行”都是政务套语,不详细解释了哈。签完名以后的文件,发到门下省去审核。
6.门下省的各位审查员大佬们看完,如果没啥修改意见,就也按官大官小依次签名,再写上审查意见和审查日期,就是制书里“侍中臣【李阿四】黄门侍郎臣【周阿五】给事中臣【吴阿六】等言: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意思是上面的内容没问题,拿给尚书省各部门去执行吧)d年e月f日”这部分。
7.门下省把签完意见的文书,再次上送给皇帝你看,你想批准,就提笔在文书后面写一个“可”字,这个步骤叫“画可”,再发回门下省。
8.门下省官员把你发回来的文书,照抄一份,有你亲笔“画可”的原件存档留起来(还是为了防止你耍赖说这个公文我没批准过你们欺君造假==)。原件上由你亲笔写了一个“可”字的地方,抄件上是由门下省的大头头侍中写两个字“制可”,意思是“皇帝在这里签字同意了”,再把抄件发给尚书省里具体负责实施这项政务的部门。
9.尚书省里的具体部门接到这份公文后,先在上面注明收文时间和承办单位,如“h年i月j日左司郎中”,然后从尚书省大头头到具体办事员,排队来签名一遍==
10.尚书省的签名完毕,办事员拿着这份公文,跑去向封拜/表彰的当事人宣读,并在公文上写明:“告【当事人冯阿九】奉被制书如右,符到奉行”,意思是“已经向当事人告知了圣旨内容,现在圣旨生效,他已经被封拜表彰了”。
11.最后,负责抄写这份制书并存档的几个低级办事员,也要签名并注明抄写、存档时间,即“主事【陈阿十】令史【褚十一】……x年y月z日下”
啥?你说这圣旨上签名太多真麻烦,问能不能省省?对不起,不能,当官的公务员们拿着国家俸禄,严禁空岗旷工不打卡不签名……当然,如果确实有特殊情况,那也可以特事特办,比如:
如果三省的大头目官位空着,发敕旨的时候皇帝你还没任命中书令、侍中、左仆射等大官,那就由三省工作人员在本该由大官签名的地方写一个“阙”字;如果大官们休假了不上班,就写个“假”;如果大官们出差了不在官署办公,就写个“在某地”;如果……总之可以没人签名,但是官职不能少,格式不能乱,否则这件“制书”的合法性、严肃性、神圣性就降低了。
唉,您不要扶额捏头一脸痛苦像嘛,上面说过了,唐代的“圣旨”或曰“敕旨”可以分为两大种七小类,咱们这刚刚才说完第一大种“制书”,还剩另一种咱没说呢。
“制书”其实是应用在一些所谓意义重大、但实际程序简单的事务上,比如立个皇后封个宰相啥的,只用相关部门准备好东西办个仪式就行了。在治理国家中,最复杂、最占精力、数量也最大的,是那些无穷无尽的事务性工作,比如行政区划调整啦,任免中低级官员啦,审判罪犯啦,准备打仗啦,纳粮收税赈灾济民啦……处理这些工作的圣旨,统称为“敕书”,大部分是写在“黄麻纸”上。
与“制书”相比,“敕书”的特点是:程序简单、环节少、实质内容丰富。
比如某天皇帝您上朝了,正坐在御床上发呆梦游,忽听某宰相出班启奏:“不好啦,草原十八部(==)又在边疆攻打俺们的城堡烧杀抢掠来啦,陛下您说怎么办?”
这时候,按惯例您要学习韦公小宝,反问回去:“你们说怎么办?——各位宰相你们商议一下拿个办法,写成奏状给我看。”
于是“敕书”的制作流程开始启动,半天后,您收到了宰相们联合递上来的公文:
————敕书内容的分割线——
【官职名甲】臣【姓名甲】、【官职名乙】臣【姓名乙】、【官职名丙】臣【姓名丙】等言:
【此处写政务处理意见,如:草原十八部欺人太甚,俺们要狠狠打,把战场周围的各部驻军都调过去增援,限他们什么时间赶到,粮食从哪个仓库运送,兵器从哪个武库调拨……】奉状以闻,伏听敕旨。
a年b月c日
——————敕书内容暂时结束的分割线————
你把这篇公文看了几遍,提笔批复。如果你想偷懒,表示完全同意宰相们的意见,叫他们直接去办理,那写个【依奏】【宜依】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同意,需要他们修改处理办法,或者虽然同意但有很多话想吐嘈,也可以长篇大论地写一堆朱砂红字批复回去,比如:【喵了个咪的草原十八部年年都来打,你们年年头痛医头只想着混过去就行,就不能想个长远办法解决一下嘛。你们说的办法我同意实施,但是还要另外选兵培养将领,争取三年内打出关外直踹十八部老巢,做不到你们几个就给我集体辞职让贤你妹的>_
宰相们接到了写满你吐嘈的批复,一边擦汗,一边拿黄麻纸重抄一份,如下:
————敕书升级版内容的分割线——
【官职名甲】臣【姓名甲】、【官职名乙】臣【姓名乙】、【官职名丙】臣【姓名丙】等言:
【政务处理意见:草原十八部欺人太甚……】奉状以闻,伏听敕旨。
a年b月c日
敕旨:【喵了个咪的草原十八部年年都来打……让贤你妹的>_
——————敕书主要内容结束的分割线————
老规矩,有皇帝御笔的原件存档收藏防你耍赖,抄件经中书省官员签名【宣……奉……行】后发门下省,门下省审核签名后直接发尚书省执行,既不用再向皇帝你复奏,也不用那么多官员排队签名(只有与此件政务直接相关的人员需要签名办理)。
以上说的这两种圣旨,“制书”和大部分“敕书”,都是需要皇帝亲笔签字,才能下发办理的。但是“敕书”里还有一小类叫“敕牒”的,用来处理大量不重要的、有前例可循的琐碎政务,这种就不需要皇帝亲笔签名,而由宰相注上一句“此事我们已经告知皇帝他同意我们的意见【奉敕依奏】”完事。
行文至此,如果您觉得穿越过去做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累死个人又拘死个人了,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以上说的这些制书、敕书什么的,其实都是国家正式公开的文件,所以程序要求很严格。但是事实上皇帝和高官重臣处理政务的时候,并不都是使用这些正式公文来办事,而是经常写一些无格式要求的简单小纸条私相传递、指挥各部门人员,如【某某:有件事你帮我办一下,这么这么回事……敕】
但是严格来说,这些由皇帝手写、没经过宰相审核商议的小纸条,不是国家正式公文,不能叫“圣旨”或“敕旨”,也不具备法律效力。收纸条的人按不按纸条上的意见办事,全看他跟皇帝之间的个人交情好不好了(有不好的吗?==)
最后说两个细节问题:
第一个是有人问,这一份圣旨喵的动不动需要n个部门的大几十个人签名来签名去,这办公效率得多慢啊?这个,其实也要看官员们的个人素质和整体工作氛围。比如昭陵出土的一件封临川公主制书,十几个人签名办事,但是制书从启动到办完,也就用了两天。
第二个,俺们听惯了所谓的“君主**的封建社会”,但是从上面圣旨的产生过程中您就能感觉到,至少在唐代的大部分时期,皇帝的权力还是很受制约的。三省中“门下省”的核心工作,就是约束皇帝。在唐代前期特别是贞观时代,理论上,如果门下省的官员审核不过关不签名,这份圣旨就发不出去,哪怕皇帝在公文上亲笔画了“可”,门下省官员照样有权把这份公文打回中书省叫秘书们重拟,甚至自己提笔上阵,在皇帝已经批准的敕旨上乱改一气再扔回去,制度上也是允许的。
本篇附图: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制书刻石
本文主要参考书&深度了解推荐: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刘后滨著
二、“王大人!”“哎?你要认我当义父?”
在上一篇唐穿指南里,我们了解了穿越成皇帝以后“发圣旨”的过程。有些同学提出来,穿越成皇帝技术要求太高、难度太大,能不能讲点更普世的唐穿知识?
根据作者的有限了解,穿越回古代的一众男女,除投胎成皇帝以外,投成后妃、皇子、公主、贵族子弟的概率最大。那么今天俺们来讲讲您投成王子公主贵族男女以后,睁开眼看到面前的人,都应该叫啥。
假如说您跟原宿主的灵魂斗争胜利,占据了他/她的身体,醒来时感觉到自己躺在一张被褥柔软华丽的大床上,鼻子里闻到浓烈的熏香味和煎药味。床前屏风外面有人喊:“皇后,郎君/公主终于醒转啦!”随后床帷掀起来,一位穿戴华贵的妇女俯身来看你——
这时候,您亲热地喊“阿娘”也行,严肃地喊“皇后”也行,最好不要喊“母后”——这个词在唐代不用作当面称呼,她老人家没准儿会以为您烧糊涂了orz
唐代儿女当面呼唤母亲的用词,现代人倒是不陌生,以“娘”的衍生称呼“阿娘”“娘娘(不是用来专门称呼后妃的,只是普通的儿女叫自己母亲)”等为主。如果您觉得自己是个有身份的成年人,在母亲面前需要规矩严肃,那么就叫“母亲”或者——注意——称呼父母的专用名词“大人”。
如果被您穿越上身的那位皇子或公主,跟皇后感情很亲密,那在非正式场合可以象普通平民人家一样直接叫“阿娘”,唐代宫廷里的礼法规矩并不象后世那么冰冷严格。如果是正式场合,或者你惹皇后生气了需要小心陪罪,那么就得跟着外人一起,当面称她为“皇后殿下”——不是“皇后陛下”。只有皇帝可以称“陛下”,俺们是穿唐,不是穿茜茜公主==
您叫了“阿娘”,皇后答应一声,叫你的小名,或者“儿啊”之类,娘俩儿正谈心,外面奴婢通报:“圣人至。”
来的不是孔夫子,也不是关二爷,是你亲爹当朝皇帝。
唐代一般人等对皇帝的当面称呼,较流行的有“圣人”“主上”“大家(皇帝身边人用,大臣一般不用)”等,传统的“陛下”当然也可以使用。至于“皇上”这个穿越流行词,在唐代似乎是一个书面用语,没看到活人这样当面称呼皇帝的例子。“万岁”则是群众情绪激动时给皇帝拍马屁用的,日常并不把这个词当作一种称谓。
至于您这个刚穿越上身的王子公主嘛,不建议叫“父皇”,这个词在唐代也未见作为称呼语出现。同样,如果感情亲密,您就象平民家庭一样直接叫唤“父亲”或者“阿耶”就行了。
跟叫母亲的“娘”系列相比,唐代对父亲的称呼,俺们看上去会觉得比较陌生、比较乱,也比较坑爹。最流行的称呼是“耶(爷)”的各种衍生,如“耶耶(爷爷)”“阿耶(阿爷)”。父母合称“耶(爷)娘”很常见,如老杜《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但是还有一种对父亲的称呼,是“哥哥”_《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曰:‘四哥仁孝’。”这里的“四哥”,指的是玄宗的父亲睿宗(在同母兄弟中排行第四)。《棣王琰传》:“惟三哥辨其罪。”这里的“三哥”也是指他父亲玄宗(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李世民有一封写给儿子李治的信,文末署名也自称为“哥哥”。
“哥哥”这称呼,在唐代既指父亲,又指兄长,如唐玄宗还曾经在公开场合称他长兄宁王为“大哥”“宁哥”。据说这称呼是从草原民族传过来的,在唐代还没有定型。所以作者俺郑重建议各位穿越者,不要随便管路人甚至自己亲兄长叫“大哥”“哥哥”,这称呼很容易让人家在辈份上沾您的便宜——唐代对兄长的安全称呼是“阿兄”“(排行)+兄”,建议使用。
咱回来还说对父亲的称呼,口语上可以亲热地叫“耶耶”“哥哥”,书面语或者严肃场合,自然要叫“父亲”或者“大人”。
“大人”作为一个当面的口头称呼语,在唐代,只用来呼父母,个别情况下可用来呼直系血亲尊长,绝不能用来“张大人、王大人、李大人”地称呼各种官员==比如李世民在太原劝他爹李渊起兵反隋时说:“大人受诏讨贼……”,敦煌变文《舜子变》里也有:“舜子叉手启大人:若杀却阿娘者,舜元无孝道,大人思之。”
其实用“大人”来称呼父亲,直到近代,还一直保存在书信习惯当中。举个例子,俺们可以从《红楼梦》里看到清代人在口语上已经不叫父亲为“大人”了,贾宝玉叫他爹“老爷”,贾环和贾蓉是叫“父亲”,但是一写书信,比如认了宝玉当干爹的贾芸,就写“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至于“大人”是什么时候变成对官员的称呼语的?具体的时间,作者俺也说不清,但是“大人”和“爷”的称呼演变过程一样,都是从“称父亲”逐渐扩大、外延,一种叫做“亲属称谓语外化”的现象与谄媚风气相结合,最后“大人”的语义变化为称呼官员,“爷(老爷)”变化为称呼主人、贵人。
好吧,您这就问了:既然在唐代不能用“张大人”“王大人”来叫官员,那我面前站着姓张姓王这两位大官,我该怎么叫他们?总不能直接叫名字吧?这也太不礼貌了。
嗯嗯,懂礼貌的是好孩子哈……唐代称呼官员呢,大致上有以下这么几种叫法:
一是“姓”+“官爵”。这里的“官爵”不必是全称,比如刘某人任职“散骑常侍”,往往只呼为“刘常侍”。基本上各个官爵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称呼,姓赵的“兵部尚书”和姓钱的“礼部尚书”都被称为“赵尚书、钱尚书”,姓王姓李的“司勋主事、考功主事”被叫为“王主事、李主事”,等等。
二是“姓”+“公”之类的尊称,应用广泛,民间可用,官场也可用。您要是穿越到贞观年间,见了房玄龄说“房公安好”,见了魏征说“魏公万福”,人家会觉得你这孩子挺有教养的。此外称字号、称地望也可通用,“太白今日又得新句未?”“柳州何时动身南行?”这样。
三是“姓”+“官名别称”。比如唐人称县令为“明府”,于是张县令李县令会被叫为张明府李明府,中书舍人和门下省高官都别称“阁老”什么的。
总之,您要想见了什么官员都叫“大人”混过去的话,这种偷懒方法是行不通滴。被叫“大人”者会轻抚你头笑而不语,您的真正大人尊公在旁边听见了,大概会气得拿棍子抽您一顿。
回到您穿越成功的第一现场,皇帝阿耶进来看您了,坐下说说话,室外就有人进来禀报各种事务。进来的这个人,如果是那种明代以后叫做“太监”的,那么在唐代他是被称为“宦官”“宦者”或者“给使”。如果进来的是女的,就是“宫人”“宫婢”“侍女”,倒与后世差别不大。
这些奴婢进来,拜过“大家、皇后”,随后向您行礼。至于他们怎么称呼您,要看您到底穿越成了谁。
如果穿越质量高,成了正式册立的皇太子,奴婢以及官员们会叫您“太子殿下”。如果您当时还只是一个封了王的皇子,下面人一般是叫您“大王”(觉得很山寨很难听好像上了花果山黄风洞?咩哈哈,其实当时的发音,还真就是叫“戴(dai)王”^_^),非皇太子,基本不会被称为“x王殿下”啥的。
至于公主,也是被当面称为“公主”或者“贵主”,变化不大。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进来的是您父母很看重的奴婢,摆出一副“咱们就象普通家庭里那样亲切温馨”的架势,那么有可能他们不叫太子公主,而象普通家庭里一样,叫男性主人“郎君”“(排行)+郎”,叫女性主人“娘子”“小娘子”。
“五郎”“六郎”和“大娘”“七娘”这样的“排行+郎/娘”词组,是唐代社会里,对于男性女性最普遍、最亲切的尊称,上至皇室,下到贱民,通行无阻。
您要到一个普通贵族或者平民家庭里去观察他们的生活的话,会看到奴婢们叫男主人“阿郎”或者“主人”,叫女主人“娘子”“夫人”,叫男女主人的儿子们“郎君”“大郎”“二郎”“三郎”……叫男女主人的女儿们“小娘子”“大娘”“二娘”“三娘”……至于叫男女主人的媳妇、女婿,也是在“娘”和“郎”之前之后加上姓氏、排行等各种修饰限制语,变化很多,就不细说了。
奴婢称男性为“郎”,女性为“娘”的叫法,因为尊卑含义很明显,流传到社会上,就变成了广泛应用的尊称,大家都相互称对方为“x郎”“x娘”,以显示自己有礼貌有修养。
比如穿越者您某天自己偷偷溜出来上街迷了路,要找人问路,如果面前这个人是有年纪的老人(男),就叫人一声“丈人”“老丈”,是老女人的话,称一声“阿婆”“老夫人”;是青壮年男子,叫“郎君”,青壮年女子叫“娘子”,少年男女叫“小郎君”“小娘子”这样。
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太熟的人,您不要象现代社会一样随便叫人家“大哥”“大姐”“叔叔”“阿姨”,这种“亲属称谓语外化”的现象,在唐代并不普及,被叫者说不定会吓一跳,以为您要分他的家产什么的==
那么对于很熟的、亲人以外的朋友怎么叫呢?
除了“郎”以外,“君”“卿”“公”“足下”之类的一般尊称,都可以作为当面称呼语。如果您跟这个朋友的感情亲密到了某种程度,还可以直呼他的“姓+排行”,双方都会觉得这是一种关系非同寻常的表示,比如大量唐诗诗题中的《送元二使安西》、《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送韩十四江东省觐》、《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夏日南亭怀辛大》……这就跟现代人给朋友打电话,一开口“老六”“猪头”“老狗,你在哪儿呢?”意思差不多^^|||
叫唤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比如子侄,可以直接叫他的大名、小名,当面说话时用“你”“汝”“尔”。叫自家奴婢,也是叫名字,生气起来可以骂“狗奴”“贱婢”等,但是不要叫“奴才”。您家的奴婢也不会自称为“奴才”,这个词在唐代虽然已经出现,但还不是一个称呼语。奴婢的自称有“贱奴”“婢子”等。
最后说说您穿越过去以后,跟不同人说话,都应该自称为啥。
跟尊长或者平辈说话,要表达对对方的尊敬,自己就应该用谦称。比如跟皇帝说话当然要自称为“臣”,您穿越成王子公主了也可以对着皇帝皇后自称为“儿”,但是不要用“儿臣”,唐代未见此称呼。
另外比较普遍的是称呼着自己名字回话,“回大人:阿穿喝过药了”“张公莫恼,阿穿在此赔罪”之类。《隋唐嘉话》里有一条八卦:“太宗……初嗣位,与郑公语恒自名,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意思就是李二刚当皇帝的时候,跟魏征(后封郑国公)说话,总是“世民(见识浅陋敬待公以教我)”“世民(快要累死了魏唐僧你少唠叨几句行不行)”这样非常谦恭有礼地做秀,于是公共知识分子们大为激动,认为“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
男性用的谦称还有“仆”“愚”“鄙人”“下走”等历代通用词,不详说。想说说的是比较有唐代特色的“某(某甲、某乙)”,这个算是谦称里语气较为不卑不亢的那种,全社会上下通用。如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杨坚启言皇后:‘某缘力微,如何即是?’皇后问言:‘阿耶朝廷与甚人诉(素)善?’‘某与左右金吾有分。’”——这里杨坚是皇后杨丽华的父亲,但皇后份位比杨坚尊贵,二人说话,称呼上比较尴尬,于是杨坚用了“某”这个万能自称。
女性用谦称除了一般的“婢”“妾”之外,具有唐代特色的是自称为“儿”,而且不必对着父母,对一般尊长平辈客人也这么自称。在各篇敦煌变文里,女性自称“儿”的占大多数,如《伍子胥变文》:“女子答曰:‘儿闻古人之语,盖不虚言……儿家本住南阳县,二八容光如皎练……’”等等。
还有一个您大概听着非常别扭的自称语,是“奴(阿奴)”,唐代男女上下尊卑都能用_《韩擒虎话本》:“时有金璘陈王,知道杨坚为军(君),心生不负(服)。宣诏合朝大臣,□在殿前,当时宣问:‘阿奴今拟兴兵,收伏狂秦,卿意者何?’”——这里的“阿奴”是南陈皇帝陈叔宝自称——“皇帝宣问:‘阿奴无得(德),槛(滥)处为军(君),今有金璘陈叔古(宝)便生为(违)背,不顺阿奴,今拟拜将出师剪戮,甚人去得?’”——这里的两个“阿奴”,都是杨坚自称==。宋代以后,“奴”系列自称才演变为女子专用,男性一般不再使用。
唐代的“奴”含意非常广泛,而且是各种阶层人士的小名、闺名常用字,可以用来骂人表贬义,做父母的也经常用来称呼子女,表示怜爱。
以上说的是对着尊长们的谦称语,下面来说对着下属子侄的自称。
首先要说您穿越成皇帝、太子、诸王以后,其实不必在所有场合都自称为“朕”“寡人”“孤”等等。史官们写史的时候喜欢按照礼制加工帝王言论,使之尽量往“朕、孤、寡”上靠拢,但是大量笔记小说和一手史料里,都有帝王在不那么严肃的非正式场合里自称“我”“吾”甚至“奴”的记载。
举一条很有代表性的材料,唐代一手史料、记述魏征进谏故事的《魏郑公谏录》里,有这么一段:有人对李世民说很多高官大臣都看不起他的宝贝儿子李泰,性子爆耳根软的李二就大怒跳脚,把三品以上大臣叫来骂:“我有一口语,欲向卿等道: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时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儿是天子儿,今天子儿即非天子儿邪?我见隋家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踬顿,我自不许儿子纵横,卿等何为蔑我儿邪?我若教之,岂不能折辱卿等?”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抱怨大臣们不够尊敬他这个天子,以及他的儿子们(当然后果是被魏征一顿板砖抽回去蹲墙角反省)。虽然内容其实是跟皇家礼制很有关系的,但因为开篇点明了“口语”,即“不论君臣礼节的大实话、心里话”,他就通篇都用“我”,而不是“朕”。
所以一般人在一般场合,对着下属子侄说话,无论男女,自称为“我”“吾”就可以了。对儿女可以自称为“阿耶”“阿娘”,祖父母对孙辈可以自称“阿翁”“阿婆”(孙辈也这么叫祖父母)。
综上,您穿唐之后,容易用错、最好避免出口的称呼语有:皇上、父皇、母后、儿臣、大人、爷(老爷、少爷)、小姐、奴才,建议使用:奴(自称),郎君、娘子。
本篇附图:《淳化阁帖》中收入的唐太宗李世民写给儿子李治的亲笔家信《两度帖》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以及……其实手头有一本牛志平、姚兆女著《唐人称谓》,但是……以这书第一章第一节列了八个称呼、其中七个考证错误的水准,俺实在是不敢推荐t_t。只好请有意深入了解的读者自己去翻《唐人笔记合集》以及《敦煌变文集新书》
三、茶里不加葱姜盐果汁,让人怎么入口啊掀桌!
春天来了,不管各位是活在当前还是已经穿越成功了,大家都多出门走动走动吧^_^
如果您现在正在玄宗开元年代之前的唐朝溜达观光,那么本文作者奉劝您一句,出门最好自带茶水。否则,您在巨大的长安城里逛得口干舌燥双腿酸软以后,好不容易走到东西二市,拣了个看上去还不错的酒楼食肆进去坐定,拍着桌子大喊:“博士,上壶茶!”那店里的伙计过来,一开口——
“郎君要什么?茶?——茶是神马,能吃吗?(瞪啥瞪,哥也是穿过来的行不行啊)”
您要是觉得这些干杂活的小博士既无礼又没见识,一怒叫来店主,店主八成会满脸陪笑地告诉您,贵人恕罪,他知道“茶”是一种很高贵很有文化很装十三的饮品,但是小店档次太低,日常不准备这种东西,建议您到寺庙里或者那几位南方来的高官贵人家里去装十三……啊呸,去品茗。
在唐玄宗时代以前,中国北方地区,不但街上的饮食店里没茶水,您就是跑去普通贵族官员或者平民百姓家里,也不要指望谁家能动不动给您端杯茶上来。您问为什么?咳,难道您以为我国人民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就开始喝茶一直至今的?
这么说吧,假如您在穿越之前已经养成了天天喝茶的习惯,那西汉之前的年代,您最好都不要穿过去——穿过去要想喝口茶,那得装病,求医生给您开药方的时候把一味叫“茶”或者“荼”或者“茗”的树叶子加进去,然后让家人花大价钱去药铺买来这味药,自己煮水喝。
如果您很想穿越到西汉,又要坚持天天喝茶,那作者俺建议您落地时找好坐标,一定降落在西汉的蜀中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里。伟大的味觉特别发达的四川人民,从西汉时代就开始全民饮茶了,但也仅限于此地。您要是落点不准穿到了别的地方,就只能跟群众一起嘲笑“那些瓜娃子好好的没事成天喝药干啥”。
您要是穿到南北朝,落点范围可以扩大到整个南方,但最好是投胎上层贵族社会,跟乌衣巷的王谢子孙们一起挥挥拂尘喝喝茶水谈理想谈人生谈世界。顺便说,您如果爱喝酸奶爱吃冰淇淋,可以考虑穿越到这时候的北朝那边,那边日常饮料是以乳制品为主,而且保证纯天然不添加人工化学成份╮(╯_╰)╭
回到正经的唐穿部分,必须说,如果您又想去围观李世民或武则天,又想在首都长安或者东都洛阳里喝到茶,那还真有点技术上的难度。您知道隋唐都是继承了北朝的政权和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对吧?所以在初唐社会里,乳制品的普及程度比茶类饮料高得多,您去人家里讨一杯酸奶酪或者米酒都比讨茶喝容易得多。
所以说要想喝茶的话,要么去那些保持了南方生活习惯的江东华族家里,要么去寺院里——僧人是普及饮茶习惯比较早的群体之一,因为茶水有兴奋作用,能帮助他们保持头脑清醒多念几卷经。
不过呢,且慢,就算您到寺庙里讨到了一杯茶水,您确定您能咽得下去?
请先把鼻子凑到杯上,深吸一口气——
您能闻到的,除了茶叶的涩香味外,还可能有:葱、姜、胡椒的麻辣味,大枣、苏桂的甜香味,桔皮薄荷的清凉味,酥酪的奶香味,牛羊猪肉的油腥味……
好吧,就算您运气特好,一闻除了茶味没有别的奇怪味道,于是仰头喝入口——很好,这茶水百分之九十九是咸的,至少肯定要加点盐,要不然算什么煎茶嘛啊哈哈哈哈哈……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喝茶的习惯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开来,从那之后,普通人家和饮食饭店大多都能供应茶水了。但是,终唐之世,很多人——甚至有说是大部分人——喝茶的时候,习惯往茶里加入以上所说的种种佐料。
这些人的“刘姥姥式熬茶法”,大致步骤是这样的:
1.拿茶叶,茶叶是用鲜叶蒸焙烘干加工出来的,有可能是零散叶状,但更多的是紧压成饼状,比较象现代的生普洱饼;
2.把茶叶掰碎了,上火烤……烤得又红又干,捣碎了倒进瓷瓶里;
3.烧水,水开之前,往锅里加入上述种种佐料;
4.水开后,把茶叶末倒进水里,跟佐料一起煮啊煮啊煮,煮成一锅“茗粥”,倒出来分好杯,开喝。
您觉得这么着煮出来的茶水根本没法喝?嗯,显然这么想的不止您一个人,比如有一个叫陆羽的家伙就会跟您并肩站在一起,对着“茗粥”跺脚大骂:“这泥马玩意儿只配倒阴沟里冲马桶,我凸凸!”
陆茶圣大力倡导的、高雅清新有文化有品味的、被泥轰人学走部分保留至今的正宗唐式煎茶法,如下:
1.掰碎茶饼,丢容器里上火炙烤,至少火力均匀地烤两回,越干燥越好,据说这样可以使茶味增厚;
2.把烤好的茶叶趁热放进纸袋子里,防止香气外溢,放凉;
3.把茶叶倒进专用的茶碾子里的,碾得越细越好。碾成菱角那么大的碎屑不成,至少要碾成细米状,能碾成松花粉状最佳;
4.碾碎的茶屑再倒进茶罗子,用罗筛一遍,反正我就是要细细细细细的茶粉;
5.茶粉收好,可以开始烧水了。陆茶圣认为用山泉水煎茶最好,江河水较差,井水最差(自来水的话……==);
6.用特制的风炉、上好的炭、专用的小锅釜烧水。水面有鱼眼纹,微微发声的时候,叫“初沸”,这时候加盐;
7.锅边缘如涌泉连珠冒泡,叫“二沸”了,这时候用瓢舀起一瓢水出来,放旁边备用;
8.一边用竹具搅动锅里的沸水,一边往水中心撒茶粉……很快水又开了,汹涌激荡,于是把刚才那瓢水倒回锅里,压一压火头,别让茶粉迸到外头;
9.“腾波鼓浪”的“三沸”一出现,这茶就算煎好了,赶紧离火别再继续煮,端着锅往那些高贵的青瓷白瓷茶碗里分倒吧;
10.分茶的要诀,在于把茶水上的浮沫(茶粉不是速溶咖啡粉,大部分在水里呈飘浮状)艺术地倒进各个茶碗里,最基本的要求是:厚薄均匀,看着舒服,高手甚至能把这些浮沫酙成各种图案各种造型来比试“斗茶”。
11.煎一釜茶最多只能倒五碗,限量版才值钱,再多了就不够高贵冷艳,而是“饮牛饮骡的蠢物”了。
陆氏煎茶法公布以后,很快作为上流社会贵族人士玩高雅的标准之一,风行全国,传至后世,祸延东瀛,经久不衰。所以如果您是嗜茶者,推荐唐穿要选开元天宝之后(友情提示:差不多也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在民间乱逛的时候至少可以喝到味道奇怪的八宝乱炖茶,在皇室贵族家里就可以享受正宗茶道伺候了。
附送唐代精美茶具一套:
本篇参考资料&深度阅读推荐:王赛时《唐代饮食》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
四、别装纯了,请我吃晚饭不就等于一起过夜么?
当您成功穿越到长安城或者各地城市里以后,睁开眼睛,注意,请先看看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如果运气不错,天上有明晃晃的太阳,您可以放心地深情赞美一下毫无污染的瓦蓝瓦蓝的天空,纯白纯白的云,清新清爽的空气……如果您不幸赶着落到了深夜里,自己还正在长安城的三十八条主要大街上晃荡,那就快别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了,麻溜的,赶紧找个犄角旮旯躲起来吧!
您问不躲起来又怎么样?这……没怎么样,只不过隔一会儿就有城管骑着马一队一队过来到处巡查抓人。您就算躲过了在明处的,还有在暗处探访的片儿警呢,当时叫“武侯”的那群家伙。
落到他们手里,给您一顿耳光打落几颗牙齿,那算赶上人家心情好、下手轻。要遇上个刚跟娘子吵完架跪完骰子盆的,一时发狠把您乱棍打死甚至乱刀砍死,都算正常执行公务,没准儿还能立个小功得点赏钱。
活该,谁叫你小子“犯夜禁”的。╭(╯_╰)╮
您如果想穿越回唐朝,在长安城里逛逛夜景神马的,那除非是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三天,或者您面子大能弄到特别通行证,才能日落以后在街上合法行走。否则的话,半夜出门,非奸即盗,无论是官是民,抓着了先抽一顿没商量。
怕了吧?您说啥……问能往哪里躲?这个……得好好费心思想想了。
长安郭城被横竖三十八条街道分割成一百多个居住区(坊),每个居住区都由坊墙和坊门围起来。太阳下山以后,所有城门和坊门一起关闭,所以您要想溜进哪个居住区去躲一躲,技术上的难度比较大。
这么着吧,作者俺给您出个主意。首先呢,您尽量顺着大街边往南跑,长安城内的人口集中居住在北部(也是皇宫和官府所在),南部各坊人口稀疏,城管巡查力度不会那么大。然后,确定附近没有巡逻队,您可以尝试爬墙进坊——坊墙都不太高,有的可能还不到人肩膀,努努力翻过去还是可以的。
不过爬墙的时候,切忌用力过猛。因为那些墙都是夯土垒起来的,风吹日晒雨淋的容易松动,您要是不小心蹬塌了一大块土坷垃,稀里哗啦掉地下,这动静没准儿会引来围观群众。每个街角坊里都有“武侯铺”,也就是派出所,片儿警要也出来围观,您这墙就算白爬了。
那么有没有不用爬墙的躲夜禁法呢?嗯……这个……倒也有,不过作者俺怕您更不乐意使用。
长安城内的主要大街都很宽,朱雀大街宽度达150米,而街两边都有又宽又深的排水沟,深度约在两米到三米之间。所以,如果您能捏着鼻子跳进街边排水沟,泡在污水雨水里,蜷在靠近街面那墙下腌一夜,天又黑,又没路灯,估计在大街上跑来跑去的城管们是看不见您的。
当然,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恐怕您走到哪里,群众都能闻见您了。
无论怎么着吧,如果您幸运地逃过了夜禁巡查队,又累又怕又脏又臭地熬到快天亮的时候,将能见证到一个很壮观的景象——全城钟鼓报晓。
冬夜五更三点,夏夜五更二点(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为五点),太极宫正门承天门的城楼上,第一声报晓鼓敲响,各条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随着鼓声自内而外一**传开,皇宫的各大门、朝廷办公区(皇城)的各大门、各个里坊的坊门,都依次开启。同时,城内一百大几十所寺庙,也会撞响晨钟,激昂跳动的鼓声与深沉悠远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唤醒整座长安大城,共同迎接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朝阳。
报晓鼓要敲多少声呢?有记载是300声,还有记载是3000声。不过无论多少声,都不是一气敲完的,而是敲敲停停分好几波,持续时间比较长。作者俺估计,如果居民们在睡梦里被第一波鼓声惊醒,慢慢腾腾起床穿衣服,洗脸梳头出门,走到坊门口,可能正是第二、三波鼓声响着的时候,坊门刚开启不久。要是有喜欢赖床睡懒觉的,四鼓绝时才起床,赶着收拾收拾,没准儿还能在第五鼓敲完之前出坊上班去。
当然,也有那喜欢早起急着出坊赶路的。天还没亮,各坊里往往会有一些人聚集在坊门前,等着“冬冬鼓(长安人对街鼓的口头俗称)”敲响,开门放行。
在他们身边,坊门里的小吃店开始做生意啦。灶下柴火明亮温暖地跳跃着,赤膊的胡人师傅梆梆地打着烧饼,蒸笼里的白气热腾腾上冒,刚出炉的芝麻胡饼金黄酥亮又香又脆,带馅的蒸饼一咬顺嘴流油,大碗的软面片馎饦汤要加酸还是加辣由您随意。忙着赶路也不争这一时半刻的,客人您先吃点早饭吧?您要是急着上朝面圣怕迟到,小店还提供打包外带服务哟!当然,如果您一边上朝一边在马上吞饼子的吃相不幸被御史看到弹劾降职了,那跟小店可没关系╮(╯_╰)╭
说到长安城的商业服务业,您要逛街消费的话,有两种错误印象,那是必须纠正过来的。
一种印象是从近代城镇集市或者《清明上河图》里得来,以为长安城主要大街的两边,也有很多店铺摊位依次排开,向着过往行人招揽生意,街面上一心走路的交通流与购物的客流混杂在一起,显得人气兴旺繁华热闹。
很遗憾,这种景象,您穿越回唐朝以后看不到。
走在长安纵横三十八条主要街道上,您能看见的,是脚下黄土压实的路面,路两边成行遮荫的榆树、槐树,道旁边树下深深的排水沟,沟外就是各坊坊墙,坊墙内有深宅大院寺庙道观的飞檐重楼。偶尔能看到一座气派很大的宅院,在坊墙上开了自家大门,门口列着两排戟架,还有甲士豪奴看守。这是王公贵戚三品以上大官的家,经制度特许,才能对着大街开门,一般人家的门户都只能向着坊内。
大街上不许开店,您要逛街去哪里呢——请打听“东市、西市”怎么走,那是长安城内的两个cbd中央商务区。
被您叫住问路的长安人,挺和善地告诉您,您先到皇城的正南门朱雀门,沿着东西向大街,往东走三坊之地就是东市,往西走三坊之地就是西市——哎,贵人不用慌张,现在天时还早,就算匆忙赶到了东西市,不到日中午后,市鼓不响,那些肆铺也不开张啊。
东西两市都有食堂设立的市场管理委员会(市署),每天中午,两市击鼓三百下,各家店铺开始营业。日落前七刻,敲锣三百下,店铺关门,顾客回家,不准开夜场玩通宵。入夜以后有市场保安巡逻,防火防盗防穿越者。
您说这中央商务区只有下午营业,时间也太短了?咳,这也是因为夜禁嘛。市民们每天早晨才开始活动,公务员上午要上朝上班,商人上午要进货备货,长安城里地方太大,当时又没汽车地铁,住得稍远点的人要走大半天,才能走到东市西市。全社会生活节奏缓慢,24小时营业既没必要也不经济啊。
至于您问下午到东西市都能买到什么?那就多了去了。娘子们逛街喜欢进绸缎衣帽肆、珠宝首饰行、胭脂花粉铺,郎君们直奔骡马行、刀枪库、鞍辔店,举子秀才们可以去坟典书肆,农夫挑着果菜米麦进市卖掉再买走铁锄陶碗,商人拿着钱票去柜坊存入取出……您喜欢看热闹,街上有杂技百戏拉琴卖唱算命卜卦的,走得渴了饿了,有酒楼、食店、果子铺、煎饼团子店等吃货去处,舍不得外食可以到鱼店肉铺去买原料回家自己做饭,生病了有饮子药行,晚上住宿有逆旅邸舍,一睡不起了还有棺材铺凶肆……咳。总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凡人应用的东西,这里应有尽有——顺便说一句,现在俺们用“东西”这个词代指世间万物,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指唐长安的“东市、西市”,二市里包罗万物,所以买什么都是“买东西”。
谈到了东市西市,就要提到很多人对唐长安城商业服务业的第二种错误印象。
有人说啦,既然临街不许开店,商业集中在东西市,而二市又是入夜关门,那么长安就是一座没有夜生活的城市。里坊居民区也没有什么商店,城里冷清枯燥得很,根本没啥繁华气象嘛╮( ̄▽ ̄)╭
别听他们的,咱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商业活动的规模得有多大,两市(面积只占全城一百多坊里的四坊)怎么可能完全满足捏?
前面说了,东西二市只相当于北京上海的cbd中央商务区。在全城一百多坊居民区里,各坊都有自己的小型商业服务业设施,相当于各社区的便利店、食堂、裁缝铺、洗衣店、菜市场等等。
而且呢,长安城的“夜禁”主要针对的是三十八条纵横主干道,有城管巡逻队禁止夜里在大街上走动。各个坊门一关,坊里内部的夜禁倒不是那么严格了,您在坊里的十字街上行走,一看对面来了片儿警,赶紧调头往小巷小曲里跑,弯弯折折绕几个圈子,武侯们真未必能抓到您,往往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前面提到的坊里小吃店,天不亮街鼓没响就开门打烧饼营业,那也没人管不是(作者俺估计店主给片儿警们的好处费是免不了的)。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黄昏时候,街鼓响起,大约要分五波击鼓八百下,夜色降临,坊市关门。长安各条大街上唯余月色茫茫,两大cbd里黑灯瞎火人声绝迹,各坊小区里倒还热闹着。一些达官贵人在自家的豪宅里通宵达旦饮宴作乐,住旅舍的客人在同坊酒楼食店里喝点儿酒,跟侍酒的胡姬调**qq视频一下,也不会被公安扫黄。
还有一些里坊,情形更特殊一点,比如东市西侧紧邻的“平康坊”,那是……咳咳……长安城里最著名的红灯区,俗称的“北里名花”集中居住在此坊。唐代没有官员不准**的规定,至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到平康坊探访红颜知已简直就是半官方的活动,哪位要是不去,那不叫洁身自好,那叫土佬村气==所以入夜以后,平康坊坊门虽然关了,坊内秦楼楚馆可还是红烛高照,歌舞蹁跹,出双入对,浅斟低唱……
东市西北的“崇仁坊”,是一个旅店集中地。您穿越以后如果有钱有势但还没在长安买房子,作者俺劝您去崇仁坊找一家邸舍先住下来。这一坊西面就是皇城(食堂机构所在地),去选官考试很方便;东南是东市,逛街方便;南面则是平康坊,找艺妓娘子们谈心方便……因为有这些好处,这一坊就成了外地来长安选官考评和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们的居住集中地,附属而生的酒楼饭店等服务业也异常繁荣发达,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俨然长安城的夜生活中心。
您如果住在这一坊的话,就可以邀请认识的朋友过来吃个晚饭什么的,不愁找不到开门营业的酒店。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您朋友家住别坊,那吃完饭可就回不去了,您得在自己下处给人家准备房间或床位,再不然同榻而眠……望天,长安一片月啊……
本篇附图:唐长安城坊市示意图
本文主要参考书&深度了解推荐:《隋唐两京考》杨鸿年著
五、那家女子真没教养,竟然坐椅子!
今天俺们继续出门逛街的话题。
穿越成皇亲贵胄世家子弟的您,在春和景明的晴朗日子里,骑着骏马,带着仆从,在长安城里上门拜访亲友。到人家门前,叫看门的阍者通报进去,不一会儿主人迎出来啦,彼此长揖礼毕,入门进堂,分宾主坐定——
且慢,主人虽然满口的“请坐请坐”,您举目四望,偌大一间堂屋里,椅子在哪儿呢?
如果您穿到了安史之乱前的初盛唐时代,十有**,擦得锃亮的木地板上,只放着几座扁扁矮矮的架空方型台子,台面上铺着席子褥子,这就是请您坐上去的“榻”了。假如您去拜访的主人,家道比较清寒,或者是复古爱好者,那可能连坐榻都没有,地板上丢几方坐席,请吧。
没奈何,咬咬牙,(在自家奴仆的帮助下)您脱了鞋子,穿着袜子上堂,走到坐榻或者坐席前,再谦让一番,双膝跪下,屁股压住自己小腿肚和脚踝,正襟危坐——哎哟,真难受。
这种跪坐、跽坐、正襟危坐的方式,是最隆重端庄的坐姿。正式场合里,您要在尊长面前坐着,那只能这么自虐。您的尊长上司要是有心整您,就可以一边唠唠叨叨训话,一边命令您保持正坐姿态,眼看着您腿部肌肉压迫血管造成腰膝酸麻头昏目眩,过一会儿栽倒一次,过一会儿又栽倒一次,直到晕过去完事儿。
如果想避免这种惨痛经历,您最好赶紧跟面前的主人套近乎。奉承话说足了,在您跪晕过去之前,主人亲切地提议,咱们熟不拘礼,都松散松散吧(喵的老子也坐得好累了啊)。
于是双方改换坐姿,把双腿从身下抽出来,在身前盘成一团,是为“胡坐”或“趺坐”,就象佛教里众位大菩萨像的那种坐姿。对于大部分古人来说,盘腿打坐已经是一种比较轻松舒适的姿态了,这么着在坐榻或者地上呆几个时辰,鸭梨不大。
可惜您不是个真古人,您是刚穿过去的、坐惯了椅子的现代人。
跟主人又礼貌交谈了一会儿,您的尊臀硌痛了,腰也酸软了,整个人止不住地往下萎。主人看在眼里,一拍手,叫下人给您送个凭几上来。
凭几是什么东西呢?
您眼看着主人家奴仆送上来一具象小板凳似的木制品,上面窄窄的一条木板,下面两条腿或者三条腿,可能是个通体直方的家伙,也可能呈半圆弧型正好能围住您的腰。奴仆把这东西放在您的坐榻或坐席上,注意,是在您身前。您往前一趴,手臂搁上去,全身重量都倚在这种“凭几”上——哎呀,真是舒服。
在中古跪坐时代,人们的身体重心都是习惯往前压的,所以“凭几”一般都是放在身前。当然,如果您往前趴累了,想换个重心斜歪着,而主人又不介意,您也可以把凭几挪到身侧斜靠着。唐代还有一种布做的、类似于现代抱枕的“隐囊”,也是可以用来斜倚着,只不过那个就更私密更不严肃,一般初次见面的主人家是不会拿出来待客的。
如果您跟主人谈得更加融洽了,相见恨晚倾盖如故,时不时拊掌大笑甚至开始称兄道弟,您就可以趁他不注意悄悄挪动双腿,垂下坐榻边,或者一腿蜷着一腿垂着,象某些人坐椅子似的。这种在榻边垂足而坐的姿态,是一种很亲热、很放松休闲的身体语言,主人可能由此会觉得“咱们已经不是外人了”,也可能会认为你这小子好生无礼竟敢冒犯我——您就赌rp吧。
聊天聊到了饭点,主人表示要留您共同进餐。
按照礼貌的传统的方式呢,您两位在室内用餐,主人家会在各人的坐榻前放置一个比榻稍高一点点的小长方桌“食案”,酒菜主食按人分成份,依次往各人面前食案上摆放自己那一份吃食。大手笔的富贵人家,还会请门客们来陪着用餐,命家养的伎人在餐厅中央奏乐歌舞,让客人一边享受物质文明一边享受精神文明。
不过在这个睛朗的飘散着花草香气的春日里,主人兴致勃勃地提议:咱们拉上几个朋友,到户外去野餐吧。
简单点的话,就在主人家后花园里摆上一桌酒食,赏花作乐;要更时尚更小资一点,那咱们去城里最大的野生自然公园曲江池,甚至出长安城到郊外的渭水之滨、终南山脚。春天里,这些个野餐热点地区,到处可见各贵家的围起来的行障帷幕,里面全是出来亲近自然的贵族男女们。
如果一行人里有女眷,那么挑选好野餐地点以后,奴婢们就要动手,用围幕把这块地方围起来,或者围三面,留一面对着河水花树以便欣赏风景。如果全是洒脱风流的郎君们,围幕这种气闷的东西,干脆去掉算了。
当然,不用围幕的后果是,可能招来一堆乡人乞丐密集围观……
不用理他们,人全到了,酒食也准备好了,咱坐下开宴吧……嗯,坐……坐哪儿?
同样,如果主人家是个率性简约的复古爱好者,那席子毯子一铺,各人座位就划定了。或者再高级点儿,给每人发一具“胡床”,也就是俺们现代还在普遍使用的“马扎子”,各人坐着小马扎,面前摆上食案,一边看风景聊天一边各吃各饭。
在唐代以前,郊游群众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入唐以后,西风东渐,群众们觉得这种“各吃各饭”的分食制不够热闹欢乐。于是,唐代最流行的饭局变成了这样子:
当中摆一张很大很大的高足食案,跟俺们现在的餐桌基本无区别了,大家的饭菜全摆在桌上。桌边放置三几条又宽又长又大的坐具,您按传统规矩叫“榻”也行,作者俺觉得直接叫“大板凳”最是直观形象。入席以后,客人们围坐在桌边板凳上,那些守礼节的可以盘腿打坐,洒脱放诞的垂腿而坐,又不守礼又不敢洒脱的盘一腿垂一腿……总之大家是聚在一起,共同吃桌上那些盘盘碗碗里的饭菜,由“分食制”变成了“合食制”,并且延续到今天。
以上说的是在外面做客吃饭的情景。您跟狐朋狗友们玩了一天,晚上喝得醉醺醺回家,家里娘子满脸笑容地迎上来慰问:郎君辛苦了,是跪铁板席还是跪胡床还是跪坐墩,自己选吧……
嗯,关于坐具,唐代前期大户人家内室里,除了坐榻、坐床、坐席以外,还有一种现代常见的坐墩,或瓷或木,圆桶状或月牙状都有,算是最早出现的高足坐具。家中妇女平时在榻、床、席上坐着的时候,都是盘腿的,只有在使用这种坐墩时,才能垂下双腿舒展活血。
不过呢,习俗的力量是强大的。由晚唐至两宋,即使高桌靠背椅已经广泛普及,社会礼制仍然普遍认为,最端庄规矩的坐姿,还是最难受的跪坐法,其次是盘腿胡坐,再次才是显露出腿部线条的垂足坐。特别是对于受礼制要求苛刻的妇女们来说,在外人面前垂足坐椅子,是一种家教不好的表现(凸--凸)。
总之,唐代是一个由坐榻、坐席、低案等矮足家具,向桌子、椅子等高足家具过渡的时代。前期还是以榻、床、案等低矮家具为主,长腿靠背的椅子,基本上您看不到。后期接近五代十国的时候,带靠背的椅子和高腿桌子,才算在全社会普及了,但即使到那时,甚至到两宋明清,供人盘腿坐的“榻”也没有绝迹,还在社会各个阶层里广泛地使用着——现在红木家具市场上大热的“罗汉床”,就是一种供人盘腿趺坐的“榻”。
所以呢,某些古装电视剧里,无论汉唐三国哪个朝代,一律桌椅板凳乱飞,固然是胡编乱造;但某些号称“纪录片风格”的正剧复古复得过了头,贞观开元年代的皇宫里还在坐地席睡地垫,那也是一种误导。矮足家具虽然矮,那也是“家具”对不,有材料有架构的纯天然木料环保工艺纯手工打造。咱祖上不象鬼子棒子那么穷,从皇宫到民间一色榻榻米解决睡卧╮(╯_╰)╭
本篇附图:唐人郊游野餐壁画
本文主要参考书&深度了解推荐:《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高启安著
六、诛九族?拉出去剐了?您这是玩“激情判刑”?
今天俺们来玩一次难度比较高的穿越。
您凝神静气,心意合一,两眼一闭,“biu”一声穿过去了。睁开眼,发现身处一座大堂之内,面前地下跪着几个五花大绑的人,两边立着虎视眈眈的衙役们,堂上除了您自己,还坐着几位道貌岸然的高官,正在一起听人陈述案情。
您算是反应快、适应力强,很快就懂了,您好死不死地穿到了正在审案子的唐代刑部官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