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于老师拉出挂在脖子上的一个小布袋,递了过来。李皓接过布袋,想起此物正是当初在采石场装白玉的布袋。只见袋口用布绳扎紧,李皓随手想要解开,可是费了好半天劲儿,也不见袋口松动。于老师伸出手指,使劲按在绳结一处凹陷的地方,说到:“你再拉绳子两端试试!”

    李皓按于老师吩咐,抓住两个绳头,用力一拉,果然,袋口打开。李皓心中好奇地抬起头。

    于老师解释到:“此绳结俗称拴死牛,是黄河边古老的撒拉族人留下的系绳方法。其奥妙就在于系绳的人可以设置一个结点,作为解绳的关键。而这个结点又可以根据系绳人的想法调整,所以这种绳结起到了锁的作用,被撒拉族人用来拴牛羊,防止丢失。我一时忘记了这回事,所以让你白忙活一阵。不过也看出来,此绳结还真是有些作用。”

    李皓将袋中之物小心翼翼倒在手中,还不看清楚袋里掉落的是什么,李皓就已经感觉一股冰寒,顺手而上,直达头顶,不自觉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李皓提神看去,只见手中之玉形如虎牙、拇指粗细,通体透亮、细嫩晶莹,托在手中,仿佛冬夜弯月,寒光如雪。

    “此物虽然被称为玉,其实只是一种奇石,因其珍贵,而被称为玉。传说是水神共工死后牙齿所化,后被世人做为葬玉,埋于地下,阴气极重,所以寒气逼人。你看现在屋内温度骤降,就是此物作用。我用来装它的这个布袋也不是凡物,是用金、银、铜结丝编织而成,才能阻碍其阴气外泄。水神所留牙齿并非这一颗,流传至今,已经是外形、大小各不相同了,而这块通灵之玉保留了原貌,实在难得啊。”

    李皓摇头晃脑地观看着通灵之玉,似乎根本没感觉到自己已经冻得瑟瑟发抖。

    于老师连忙将玉装入布袋中,霎那间,屋内温度上升,而李皓更是感觉明显,看着手中放玉之处微白冰凉,啧啧称奇。而后转入正题,将眼镜男说给他的秘密内容重复了一遍。并说到:“根据我的理解,手稿原有的顺序必然与现在不同,如果我们按现在的状况来找线索,只能被误导。所以,必须先找到一种方式,确定书稿顺序。而这种方式,绝不会是我们普通思维所能想到的。不如咱们三个人各拿一部分来分析,最后再综合意见。看谁的方式合理,就按谁的办法找线索。”

    何飞和于老师表示赞同。于是将手稿分成三份,每人一份,开始研读起来。李皓和何飞两人将手稿翻来覆去,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个头绪。却见于老师将手中的一页书稿托起到灯光下,使光源、纸面和人眼在同一平面内,不时地微微调整角度,然后笑道:“果然有字迹的印痕!”

    于老师开始向二人解释:“作者书写钢笔字的力度刚好透过一层稿纸,而且这份手稿很少被翻动,保存完好,所以印痕至今清晰,虽然无法完全识别出全部内容,但是如果一页一页对照的话,还是可以确定手稿每一页先后顺序的。”

    接下来,三人按于老师定的分工,开始分头忙碌起来。李皓负责手稿上钢笔字印痕的识别,从而确定手稿顺序。何飞负责将手稿扫描进电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存进电脑,可何飞还是牢记于老师的嘱咐,清晰地扫描了每张稿纸。而于老师则研究起黄河流域的地图来,貌似旅行前的规划准备。

    整整一白天过去,李皓一张接一张地仔细观察了所有的手稿,终于通过稿纸上的印痕鉴别出了手稿原始顺序。何飞将电子版手稿照片按李皓所排列的顺序在电脑上拼凑起来。每行十二张,恰好摆了九行。何飞将图片一张张拼接紧密地摆好,于老师随后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将全图缩小,直到可以在屏幕内可以浏览全图为止。此时,图片内的文字小得已经无法辨认,每行文字都只能显示成一个线条,而文字段落的缩进和断句又巧妙地将线条彼此连接起来。大大小小段落的连接又组成了不同弧度的曲线。有的地方字迹密集,在图片缩小后,就成了模糊的一片。

    于老师将一本地图册拿了过来,找到显示黄河全景的一页,与屏幕上的照片对比起来。只见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山西、河南及山东,最后流入渤海。而手稿照片中文字连成的线条呈“几”字形,正是黄河走向形状,甚至支干流也能被清楚的表现出来。

    于老师欣喜地说到:“当我研究手稿时,就发现了文章段落、行距和字词安排的随意性,而这种对布局进行的调整,一定是为了达到平面构图的要求。果然手稿拼成的大图和我猜想的一样,是寻灵地图。这张图中包含了时间、地点等寻灵线索。”于老师将鼠标点在了地图一处,不断地放大。“你们看,这里缩小时可以看得出来,是黄河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而通过不断的放大,就能看清组成山脉的文字内容,正是子章――小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小年祭灶之日的子时赶到黄河源头,就有可能成功寻灵。再来看,此处缩小看应该是龙门所在,而放大后,就显出了三月三辰时等信息。依此类推共有十二处地点,涵盖了黄河从源头到入海的全过程,而且每个地点都有详细的信息供我们从中查找线索。有了这份手稿地图,我们寻灵之事就已经算是成功了一半啊。”

    何飞听得高兴,一付猴急的样子说到:“照您这么说,有了这张地图,我们这几天就可以出发了!明天我就去买几套户外的行头去。”

    于老师连忙阻止:“此事还不能急。据师傅所说,寻灵是一件系统之事,必须循序而进,由首及尾,不可半途插入。前人寻灵未果者,多半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掌握了片面的信息,便开始寻灵,自然是无果而终。根据图上所示,探访源头之时应该在小年,所以,我们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始寻灵。”

    何飞失望地说到:“那企不是浪费了今年剩下这几个月时间。”

    于老师胸有成竹地说道:“不会浪费的,我准备带你们俩个人出去旅游一趟。”

    李皓问到:“去哪里?”

    “你把印刷品的《黄之河》拿出来,看看书中所写离现在最近的节日是什么?”

    “是中秋节。”李皓查看过书录之后说到:“书上记录的是中秋节辰时,地点是在龙门。可是书上的时间地点搭配应该是错的,我们有了手稿拼接出来的地图,能够显示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顺序,为什么还要看书上的呢?”

    “就按书上所说,我们中秋节去龙门。”于老师解释到:“书上的所写与我们被偷的假手稿是一致的,偷我们手稿之人不知道手稿顺序的秘密,必然按其所写,在中秋节去龙门寻灵。如果我们将错就错,也在中秋节去龙门,就会遇到他们,也就知道了他们的身份。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人在我们背后捣鬼。而且,龙门正是松涛先生所需草药金灵水玉的产地,如果此行能够为高人得到草药,也算是我们一件功绩。况且李皓身上的灵气有增无减,也希望通过这次去龙门的旅行过程中,能够走近黄河,寻一些机缘,释放灵气。”

    李皓和何飞恍然大悟,看来此行还真是意义重大啊。

章节目录

黄河寻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离近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离近瞧并收藏黄河寻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