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正好衙门休沐,黎元方照着地址坐人力车找到潘祖荫府上。(云来阁小说文学网www.yunlaige.com)车子停在潘府门口一看,真是气派,高大的朱门加上威武的石狮,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来到什么衙门门口了呢。只见四扇门的门楼上挂着潘府的匾额,匾额的上方及左右还有一个状元牌匾和两个探花牌匾,以此昭示着府内人家文事的兴盛,和官运的亨通。
黎元方让陈平去敲门,很快有门房从侧门出来问道:“两位什么事?”问的是两位,但眼睛看的只是陈平,至于黎元方,被忽略了。
黎元方上前一步说道:“可是潘祖荫大人的府上?贵府潘祖荫潘大人的同年吴嘉善吴先生托在下送封信来,不置可否禀报一声?”
“两位请在此稍坐,我这就进去禀报。”一听是自家老爷的同年托人来送信,门子就客气的让黎元方两人到门房坐下,让仆人上茶照顾,自己进去通报。
片刻之后门子回来,说是潘祖荫答应见黎元方了,于是黎元方随着入内。
黎元方被引进一间客厅,在那里见到了年近不惑的潘祖荫。
潘祖荫先当面阅读了黎元方送来的信,之后问道:“子登现在可好?”
“子登先生一切都好,也很喜欢上海制造局的环境,一直翻译外国著作不辍。”黎元方说了这几句话,然后看潘祖荫的反应。他若是个守旧派,听了这话肯定会不太高兴的。
潘祖荫点头笑道:“是啊,当年在翰林院子登就经常用心钻研西学,现在想来已经学至大成了,也难得他能教出你这样的好学生。去年老夫在京城风闻广东出了位不世出的神童,到了福州船政局就进献新式船舶制造图纸,到了上海制造局又进献新式洋枪的制造图纸。如今看了子登信上的介绍,再看本人,果然不凡。”
“大人过奖,学生不过是略通西学罢了,学生的本质还是儒家子弟的,从不敢忘记圣人教导。”黎元方明白自己此次进京是做什么的,所以不在西学上多扯,只说自己的道德文章。
先说明白自己儒家子弟的身份,然后又点明道:“另外学生汗颜,现在还不是子登先生的弟子,学生与子登先生是有共同爱好的忘年交,子登先生并未提过要收学生入室。”
“哦?原来如此,没想到子登对于一个不是自己弟子的人也如此推崇,信上说你小小年纪就一取了举人功名,想来是对四书五经也深有研究了,可否与老夫问对一番?”潘祖荫来了兴致,开口问道。
黎元方点头:“大人请问。”
潘祖荫沉思片刻,问道:“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又见《中庸》,黎元方思索片刻,便开始口述自己的见解。
潘祖荫听完就给作了点评,然后勉励黎元方用功读书,告诉黎元方会试之前课业有疑难可在休沐日来找他,他会帮着指导,接着就端茶送客了。
黎元方带着陈平离开潘府,回去的路上买了两个煎饼果子吃。进草厂胡同路过湖广会馆的时候看见有人正在会馆门口烧一个匾额,匾额上写‘湖广会馆——曾国藩题’。这是要扫除一切牛鬼蛇神啊,半年不到,曾国藩的名声在朝廷有意的引导下就臭成这样了,连同乡都要烧他的名。
也不知道一直很重乡情的曾大人听闻此事之后会不会被气出个好歹来。
回到广东会馆之后,黎元方开始闭门读书,一读就读到了过年。
过了年赴京赶考的举子更多了,听说外面客栈都住满了人,一些京城居民开始出租自己家里的空房间。黎元方的小院里也挤进来三个人,都是同乡实在不好往外面赶,而且其中一个还是梁耀宸的五哥。梁耀宸就是在黎元方考童生试的时候帮着向官府签保证书出具甘结的那位秀才,梁耀宸的五哥叫梁耀枢,早在八年前就考中了举人,但一直在家里跟着朱九江学习顺便蓄养声望。
黎元方和梁耀枢接触没几天,就发现梁耀枢的学问是非常高的,于是便不再隔十天半个月的就往潘祖荫府上跑了,跟着梁耀枢学习起来。
很快就到了同治十年的阳春三月,三年一科的春闱开始了。
此前黎元方已收到父亲的来信,李三蛟在年前和清军对峙两个月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条件,一部分海盗被改编进入了广东水师的序列,一部分编入潮州镇兵马。虽然接受了改编但原来义军的兵马还是归义军将领带,这也是防止清军事后清算的手段,‘崔明福’在南洋集结的一批人名义上归潮州镇总兵管辖。
不过现在的潮州镇总兵不是方耀了,方耀最终因为伤口恶化而死,在家丁母忧的郑绍忠被夺情起复任命为新一任潮州镇总兵。
黎仁超的亲家,一直想做掌印官的陈善圻重回澄海县被任为县令。
‘仁爱善堂’筹款七千两白银作为潮汕地区的战后重建经费,帮助百姓重建家园,黎仁超在家乡名声大震。
至同治十年的正月,潮汕战乱就已经彻底平息,潮汕地区被间接把持在黎家及其亲属附从手里。
黎仁超也因为招抚有功被升为了实职参将,再招了一批家乡子弟参军后,仁字营兵员达到八百。
除了父亲升官之外,会试第一天来到京城贡院后黎元方又得到另一个让他欣喜的消息,潘祖荫是考官之一。
黎元方是看到潘祖荫与其他三位主考官在考生被搜检前小露了一面,才猜测到这件事情的,潘祖荫成为考官岂不是说明自己被取中的机会大增。黎元方高高兴兴的被搜检之后领了试卷进入了考场,一边幻想着自己成为进士时的威风一边等待着时辰到来领试题答卷。
清代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四人被称总载,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各部和督察院请求派充。潘祖荫就是吏部右侍郎,十几分之一的机会没想到会被选中,在此之前潘祖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担任主考官。
会试另有同考官十八人,多由翰林充当。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与乡试一样。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三月初九,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都与乡试差不多。
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各省被录取的名额,以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也就是说绝对不是按照考试成绩从上至下录取的,否则的话像浙江、江苏这样文治兴盛的大省会把一些小省压的一个都考不中的。考官从各省选人的时候黎元方的试卷就有机会被潘祖荫看到,这就大大增加了他中式的几率。
会试揭榜后,中式进士须于下月应殿试。
等待发下了试卷,心情激昂的黎元方前三篇四书文执笔一挥而就,接着毫无心理负担的躺下来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继续做五经题。
题目全部做完,还是照以前的规矩检查、修改,然后誊抄到答题纸上,最后交卷回会馆大睡一觉休息两天。
接着考了第二场和第三场,之后在会馆好好休息了几天才和其他同乡同年正式的逛了逛京城,当然主要就是逛胡同品尝京城小吃。
要说这些考生们如果考中了不是还有一场殿试吗?怎么这么快就放松了?其实正经说起来,会试比殿试重要多了,只要会试能中,剩下的殿试就只是排名赛而已。而且这个排名赛除了看考生自己的文笔外,还要看皇帝本人的个人喜好。
另一方面刚刚考完会试的考生们也要缓解一下自己的心情,会试的榜文需要十多天才能出来,这段需要耐心等待的时间如果不调试好自己的情绪的话会显得很漫长,漫长的让人发疯。
话说成败在此一举,能不能领个在籍某某官员的名头回家就看这几天了。拿到在籍官员的名头回家做生意,那绝对是无往不利,只要不扯旗造反就算是包倡庇赌官府都不太管你的。至于那些胥吏官差、街头混混,更是不会轻易招惹有正经官身的人,可以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这也是为什么广州十三行的商人这么热衷于科举,却又不当官的原因了。有了官身,不论是官场还是江湖的人都不会骚扰,同时他们做生意比当官还要赚钱。
黎元方的想法同样是这样,另外再比行商们多做一件事,就是借着办洋务之名掌握自己的武装。
现在他百步的目标已经走了九十九了,就看这最后一哆嗦。
若是成功,他这些年小心保存的先进技术就会全部展露出来,为黎家积蓄更大的实力而发光发热。
若没有官身撑着,这些技术一旦暴露就会被猛虎饿狼盯上,那绝非是黎家之福。
黎元方让陈平去敲门,很快有门房从侧门出来问道:“两位什么事?”问的是两位,但眼睛看的只是陈平,至于黎元方,被忽略了。
黎元方上前一步说道:“可是潘祖荫大人的府上?贵府潘祖荫潘大人的同年吴嘉善吴先生托在下送封信来,不置可否禀报一声?”
“两位请在此稍坐,我这就进去禀报。”一听是自家老爷的同年托人来送信,门子就客气的让黎元方两人到门房坐下,让仆人上茶照顾,自己进去通报。
片刻之后门子回来,说是潘祖荫答应见黎元方了,于是黎元方随着入内。
黎元方被引进一间客厅,在那里见到了年近不惑的潘祖荫。
潘祖荫先当面阅读了黎元方送来的信,之后问道:“子登现在可好?”
“子登先生一切都好,也很喜欢上海制造局的环境,一直翻译外国著作不辍。”黎元方说了这几句话,然后看潘祖荫的反应。他若是个守旧派,听了这话肯定会不太高兴的。
潘祖荫点头笑道:“是啊,当年在翰林院子登就经常用心钻研西学,现在想来已经学至大成了,也难得他能教出你这样的好学生。去年老夫在京城风闻广东出了位不世出的神童,到了福州船政局就进献新式船舶制造图纸,到了上海制造局又进献新式洋枪的制造图纸。如今看了子登信上的介绍,再看本人,果然不凡。”
“大人过奖,学生不过是略通西学罢了,学生的本质还是儒家子弟的,从不敢忘记圣人教导。”黎元方明白自己此次进京是做什么的,所以不在西学上多扯,只说自己的道德文章。
先说明白自己儒家子弟的身份,然后又点明道:“另外学生汗颜,现在还不是子登先生的弟子,学生与子登先生是有共同爱好的忘年交,子登先生并未提过要收学生入室。”
“哦?原来如此,没想到子登对于一个不是自己弟子的人也如此推崇,信上说你小小年纪就一取了举人功名,想来是对四书五经也深有研究了,可否与老夫问对一番?”潘祖荫来了兴致,开口问道。
黎元方点头:“大人请问。”
潘祖荫沉思片刻,问道:“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又见《中庸》,黎元方思索片刻,便开始口述自己的见解。
潘祖荫听完就给作了点评,然后勉励黎元方用功读书,告诉黎元方会试之前课业有疑难可在休沐日来找他,他会帮着指导,接着就端茶送客了。
黎元方带着陈平离开潘府,回去的路上买了两个煎饼果子吃。进草厂胡同路过湖广会馆的时候看见有人正在会馆门口烧一个匾额,匾额上写‘湖广会馆——曾国藩题’。这是要扫除一切牛鬼蛇神啊,半年不到,曾国藩的名声在朝廷有意的引导下就臭成这样了,连同乡都要烧他的名。
也不知道一直很重乡情的曾大人听闻此事之后会不会被气出个好歹来。
回到广东会馆之后,黎元方开始闭门读书,一读就读到了过年。
过了年赴京赶考的举子更多了,听说外面客栈都住满了人,一些京城居民开始出租自己家里的空房间。黎元方的小院里也挤进来三个人,都是同乡实在不好往外面赶,而且其中一个还是梁耀宸的五哥。梁耀宸就是在黎元方考童生试的时候帮着向官府签保证书出具甘结的那位秀才,梁耀宸的五哥叫梁耀枢,早在八年前就考中了举人,但一直在家里跟着朱九江学习顺便蓄养声望。
黎元方和梁耀枢接触没几天,就发现梁耀枢的学问是非常高的,于是便不再隔十天半个月的就往潘祖荫府上跑了,跟着梁耀枢学习起来。
很快就到了同治十年的阳春三月,三年一科的春闱开始了。
此前黎元方已收到父亲的来信,李三蛟在年前和清军对峙两个月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条件,一部分海盗被改编进入了广东水师的序列,一部分编入潮州镇兵马。虽然接受了改编但原来义军的兵马还是归义军将领带,这也是防止清军事后清算的手段,‘崔明福’在南洋集结的一批人名义上归潮州镇总兵管辖。
不过现在的潮州镇总兵不是方耀了,方耀最终因为伤口恶化而死,在家丁母忧的郑绍忠被夺情起复任命为新一任潮州镇总兵。
黎仁超的亲家,一直想做掌印官的陈善圻重回澄海县被任为县令。
‘仁爱善堂’筹款七千两白银作为潮汕地区的战后重建经费,帮助百姓重建家园,黎仁超在家乡名声大震。
至同治十年的正月,潮汕战乱就已经彻底平息,潮汕地区被间接把持在黎家及其亲属附从手里。
黎仁超也因为招抚有功被升为了实职参将,再招了一批家乡子弟参军后,仁字营兵员达到八百。
除了父亲升官之外,会试第一天来到京城贡院后黎元方又得到另一个让他欣喜的消息,潘祖荫是考官之一。
黎元方是看到潘祖荫与其他三位主考官在考生被搜检前小露了一面,才猜测到这件事情的,潘祖荫成为考官岂不是说明自己被取中的机会大增。黎元方高高兴兴的被搜检之后领了试卷进入了考场,一边幻想着自己成为进士时的威风一边等待着时辰到来领试题答卷。
清代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四人被称总载,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各部和督察院请求派充。潘祖荫就是吏部右侍郎,十几分之一的机会没想到会被选中,在此之前潘祖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担任主考官。
会试另有同考官十八人,多由翰林充当。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与乡试一样。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三月初九,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三场所试项目,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都与乡试差不多。
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录取名额不定,各省被录取的名额,以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也就是说绝对不是按照考试成绩从上至下录取的,否则的话像浙江、江苏这样文治兴盛的大省会把一些小省压的一个都考不中的。考官从各省选人的时候黎元方的试卷就有机会被潘祖荫看到,这就大大增加了他中式的几率。
会试揭榜后,中式进士须于下月应殿试。
等待发下了试卷,心情激昂的黎元方前三篇四书文执笔一挥而就,接着毫无心理负担的躺下来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继续做五经题。
题目全部做完,还是照以前的规矩检查、修改,然后誊抄到答题纸上,最后交卷回会馆大睡一觉休息两天。
接着考了第二场和第三场,之后在会馆好好休息了几天才和其他同乡同年正式的逛了逛京城,当然主要就是逛胡同品尝京城小吃。
要说这些考生们如果考中了不是还有一场殿试吗?怎么这么快就放松了?其实正经说起来,会试比殿试重要多了,只要会试能中,剩下的殿试就只是排名赛而已。而且这个排名赛除了看考生自己的文笔外,还要看皇帝本人的个人喜好。
另一方面刚刚考完会试的考生们也要缓解一下自己的心情,会试的榜文需要十多天才能出来,这段需要耐心等待的时间如果不调试好自己的情绪的话会显得很漫长,漫长的让人发疯。
话说成败在此一举,能不能领个在籍某某官员的名头回家就看这几天了。拿到在籍官员的名头回家做生意,那绝对是无往不利,只要不扯旗造反就算是包倡庇赌官府都不太管你的。至于那些胥吏官差、街头混混,更是不会轻易招惹有正经官身的人,可以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这也是为什么广州十三行的商人这么热衷于科举,却又不当官的原因了。有了官身,不论是官场还是江湖的人都不会骚扰,同时他们做生意比当官还要赚钱。
黎元方的想法同样是这样,另外再比行商们多做一件事,就是借着办洋务之名掌握自己的武装。
现在他百步的目标已经走了九十九了,就看这最后一哆嗦。
若是成功,他这些年小心保存的先进技术就会全部展露出来,为黎家积蓄更大的实力而发光发热。
若没有官身撑着,这些技术一旦暴露就会被猛虎饿狼盯上,那绝非是黎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