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威理陪同下,光绪参观了定远舰全部的设施舱房。特别是弹药舱、锅炉舱、炮塔、指挥舱等等重要的设施,连水手住宿的地方都去看了。虽然琅威理解释的很详细,但光绪必竟是第一次如此详细的了解还有很多地方一时不能明了,总算是知道个大概。这一周走马观花下来也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等回转至主炮塔时,丁汝昌、刘步蟾正穿着皱皱巴巴的官服站在炮塔下。
“回皇上,炮管已经擦拭干净了。”
“好,朕要看看。”说完光绪就爬上了梯子。光绪这样做,无非是说一件事要有始有终。既然让别人去做,最后做下检查,也是对一件事表示完结,另外核实下结果,也是对别人工件的一种肯定。光绪从梯子上下来,拍拍手:“还不错,把梯子摆到下一炮塔。”
“皇上,这……”
“朕让你们擦哪个就只擦哪个呀。”光绪把脸一沉:“是不是敌人来时也只用一个炮塔应战呀。如此行事,战事一起,你们让朕让大清能放心吗?”光绪转身走向舰桥:“跟上吧。”
“回皇上,各舰已发来信号,可以起航了。”
“那就按战时的要求开始吧。”
舰队缓缓开出刘公岛,站在定远舰桥上的光绪心潮澎湃。庞大的舰队,远东第一的海上武力。有着最强大的火炮,最厚实的装甲,也有着最精锐的人员。回想起前世对这支舰队的种种讨论和假设。光绪想说:如果这支舰队有着足够的弹药,充分的保养,优良的燃料,再加上严格的训练和敢战的思想。甲午海战就不会败。海战不败甲午就能赢。可在如今的体制这样能做到吗?且不说李鸿章将北洋视为私兵,就是京城的那位老太太能让自已掌兵吗。这肯定是不行的,这次私调琅威理回清,老太太那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不想了,顶住了甲午,就是死也认了。
这时丁汝昌下达左满舵,其它各舰跟随的命令。这时舰桥除了几位指挥人员,就没一个人说话的,也许是皇上在的原因吧。
“朕如果没记错,指挥官下达左满舵的命令,作为舵手应该回答一句满舵左吧。”
“是的,陛下。”琅威理肯定的回答,让光绪安了心。太多了,从后世电视中看来与现实不符的地方太多了,多到光绪认为那拍电视都是为了某种宣传。
等了一下,没人回应。光绪问道:“丁大人,那定远的舵手在哪?”
光绪直勾勾的看着这位舵手,而舵手的手都在打抖。可光绪就这么看着。
“满舵左。”终于在丁汝昌、刘步蟾不断打演示下,定远的舵手终于发出声。
“啊、什么、没听见、大点声、没吃饭呀、用点底气。”在光绪不断追问下,舵手最后深呼吸,气沉丹田,底气十足的说出来“满—舵—左—。”
光绪点了点头,这只是想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不须要过多的顾虑。光绪举起望远镜向前方望去,并不断下令变换队型。从进攻队型到巡航队型到防御队型,凡是光绪能想到的都来了一遍。这直让琅威理不停的摇头。
这时,远处有一个突起海面的礁石出现在光绪的望远镜里。光绪指着就问:“那块礁石看到没,以那块礁石为目标。命令舰队在3500米处发起进攻。”
丁汝昌连忙下令,舰队开始转换队型。向目标靠近。这个时候和各国海军由于考虑舰炮命中率的问题。往往让舰队在接近3000米时才开始作战,特别是曰本,他们严格遵守3000米交战原则。那我们能在3500米就开火,特别是定镇的305mm火炮的声音。也许会打乱曰本的气势吧。当然只能是也许。
咚咚咚咚,一连串杂乱的开炮的声音。北洋舰队第一次在皇上面前全面开火。巨大的炮声展示了巨舰重炮的威力。光绪强作镇静,待三轮炮火过后,光绪大声喊着:“丁汝昌,你这火炮齐射可真够整齐的。命令舰队向前至3000米处接敌。火炮不停。”不是光绪发火了,而是炮声太响,不大声喊别人听不听得见光绪不知道,反正不喊光绪自己听不见。
3000米处,光绪再下次下令:“定镇保持距离,其余各舰向2500米处左右包抄。”
“陛下。”琅威理实在看不过去了,光绪这哪里是检说军队,这就是小孩子过家家。舰队打仗不是这样的:“海军作战一但接近2500米,特别是轻型军舰。2,500米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错了?3500米打不得,2500米就成送死了?看来后世的电视剧还是少看的好。“朕知道,朕只是想看看舰队的机动能力罢了。”光绪是这样掩饰自己的不懂。不过话说回来,也就是琅威理这个外国人。就在大清,就算是皇上说错了,也没人敢当面指出来。
海面上硝烟滚滚,一发发炮弹的爆炸将原本平静的海面,炸起一根根最巨大的水柱。每次开炮时的带来的震动和巨大的声响,让光绪心潮澎湃。如今光绪就站在正在开火的战舰上,这种感觉岂能是后世看无数次海战的电影所能比拟的。终于,实射完成了。各舰也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禀皇上,北洋水师实弹射击完成,请皇上训示。”丁汝昌下令停止射击后向光绪报告。
“你说什么?”光绪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大声喊道:“朕的耳朵里嗡嗡作响,听不清,大点声。”
“回禀皇上,北洋水师实弹射击完成,请皇上训示。”
“哦,开出这片硝烟区。朕要看看效果。”
战火的停滞,让还在炮火声中回味的光绪有些不能适应。那是一种年青人都向往的激情澎湃,光绪一时有了在甲午时亲自指挥海战的冲动。当然那只是一种冲动,他是皇帝,一个立志要中国摆脱近代百年耻辱的皇帝。光绪深吸了口气,平复下激动的心情,举起望远镜。望远镜里,远处有礁石在饱满的炮火覆盖下依然顽强的竖立在海面上。
光绪抓着丁汝昌衣领,一把将丁汝昌拉到近前,怒喝到:“打个小半个时辰,耗费弹药无数。你告诉朕,那块破石头怎么还在那里。你是怎么带的队。”这时,丁汝昌的脸离光绪的脸,不到5公分。
这么近的距离,丁汝昌可以看见光绪鼻子上的黑头。可天威震怒,一句措辞不当就可能人头落地,哪有心情看光绪长什么样。被皇上拉着衣领也跪不下来。丁汝昌巍巍颤颤的说:“微臣领军不利,还请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呀。”
“陛下,我想您错怪丁提督了。”且不论琅威理对丁汝昌及北洋各官员的个人恩怨。作为一个专业的海军指挥官,琅威理对光绪这种外行装内行的行为很是不解:“一艘战舰和那块礁石相比,就好像一座房子和一张椅子一样。在臣看来,这次北洋水师的命中率应该在20%上下。以臣的专业水准来看,是很不错的。就命中率而言,可以和大英帝国海军相提并论。”
“哦,这么利害?”光绪松开丁汝昌的衣领,拍拍手:“你确定?”
“是的陛下,那毕竟只是块礁石,它太小了。要想完全摧毁它,须要仅仅是一点运气罢了。”
“是这样呀。看来是朕错了。”光绪回过身来:“丁提督朕错怪你了。虽然你非海军出身。但可能看出你是用了心的。朕是外行,不懂海军之事,见谅呀。”
没等光绪说完,丁汝昌噗的跪倒在地:“臣不敢。”自古来哪有皇上给臣子道歉的。
“有什么不敢。”光绪有些不悦:“朕本来就是外行,错了就是错了。好了不说这个,你也起来吧。现在是什么时刻了?”
“回皇上,已至午时。”
“是该用膳了,那就传令开饭吧。”
“皇上,兵舰之上无什菜色。不如稍候回到刘公岛,再行用膳。”丁汝昌谨慎的问道。
“不必了,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讲究。你们吃什么朕也吃什么就行了。”
“回皇上,兵舰之吃食本是一般兵勇吃食,恐难入皇上之口。不如让微臣等知会岛上厨师备下可口饭菜,待皇上回岛再行进膳?”刘步蟾也说了一句。皇上就是皇上,怎么能如一般兵勇进食。这可是几千年来的习惯。
“一般兵勇吃得,朕就吃不得了。朕在此站了一上午都有些饥饿,那忙了一上午的兵勇怎么不饿。等开回岛上还在等到何时。不必了,通知开饭吧。”
“皇上……”刘步蟾还想说什么被光绪立刻打断。
“朕要检查军舰上的伙食,你等百般阻挠,是何意思?”
“臣等不敢。”光绪一怒,哗的一下,舰桥内跪了一地。
“不必多说了,传令开饭吧。朕也饿了。”
这时候的军舰上还远远没有后世的那种大食堂。而军舰上最多也就有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军官的餐厅。几乎所有的水手都在甲板上随意的坐着就开始吃上了。光绪在甲板上随意行走查看。他每走一处所有的水手们都跪下迎接。光绪没有说话,心想如果甲午能打下来,这军中的跪拜之礼还是废了的好。
光绪随意拿过一个水手的饭食:“只有馒头、土豆和这些素食吗?一点肉食都没有怎么补上兵勇的体力。”
“有的皇上,只是今曰出航匆忙未能带齐。”
“那就好,回航吧。”
“回皇上,炮管已经擦拭干净了。”
“好,朕要看看。”说完光绪就爬上了梯子。光绪这样做,无非是说一件事要有始有终。既然让别人去做,最后做下检查,也是对一件事表示完结,另外核实下结果,也是对别人工件的一种肯定。光绪从梯子上下来,拍拍手:“还不错,把梯子摆到下一炮塔。”
“皇上,这……”
“朕让你们擦哪个就只擦哪个呀。”光绪把脸一沉:“是不是敌人来时也只用一个炮塔应战呀。如此行事,战事一起,你们让朕让大清能放心吗?”光绪转身走向舰桥:“跟上吧。”
“回皇上,各舰已发来信号,可以起航了。”
“那就按战时的要求开始吧。”
舰队缓缓开出刘公岛,站在定远舰桥上的光绪心潮澎湃。庞大的舰队,远东第一的海上武力。有着最强大的火炮,最厚实的装甲,也有着最精锐的人员。回想起前世对这支舰队的种种讨论和假设。光绪想说:如果这支舰队有着足够的弹药,充分的保养,优良的燃料,再加上严格的训练和敢战的思想。甲午海战就不会败。海战不败甲午就能赢。可在如今的体制这样能做到吗?且不说李鸿章将北洋视为私兵,就是京城的那位老太太能让自已掌兵吗。这肯定是不行的,这次私调琅威理回清,老太太那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不想了,顶住了甲午,就是死也认了。
这时丁汝昌下达左满舵,其它各舰跟随的命令。这时舰桥除了几位指挥人员,就没一个人说话的,也许是皇上在的原因吧。
“朕如果没记错,指挥官下达左满舵的命令,作为舵手应该回答一句满舵左吧。”
“是的,陛下。”琅威理肯定的回答,让光绪安了心。太多了,从后世电视中看来与现实不符的地方太多了,多到光绪认为那拍电视都是为了某种宣传。
等了一下,没人回应。光绪问道:“丁大人,那定远的舵手在哪?”
光绪直勾勾的看着这位舵手,而舵手的手都在打抖。可光绪就这么看着。
“满舵左。”终于在丁汝昌、刘步蟾不断打演示下,定远的舵手终于发出声。
“啊、什么、没听见、大点声、没吃饭呀、用点底气。”在光绪不断追问下,舵手最后深呼吸,气沉丹田,底气十足的说出来“满—舵—左—。”
光绪点了点头,这只是想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不须要过多的顾虑。光绪举起望远镜向前方望去,并不断下令变换队型。从进攻队型到巡航队型到防御队型,凡是光绪能想到的都来了一遍。这直让琅威理不停的摇头。
这时,远处有一个突起海面的礁石出现在光绪的望远镜里。光绪指着就问:“那块礁石看到没,以那块礁石为目标。命令舰队在3500米处发起进攻。”
丁汝昌连忙下令,舰队开始转换队型。向目标靠近。这个时候和各国海军由于考虑舰炮命中率的问题。往往让舰队在接近3000米时才开始作战,特别是曰本,他们严格遵守3000米交战原则。那我们能在3500米就开火,特别是定镇的305mm火炮的声音。也许会打乱曰本的气势吧。当然只能是也许。
咚咚咚咚,一连串杂乱的开炮的声音。北洋舰队第一次在皇上面前全面开火。巨大的炮声展示了巨舰重炮的威力。光绪强作镇静,待三轮炮火过后,光绪大声喊着:“丁汝昌,你这火炮齐射可真够整齐的。命令舰队向前至3000米处接敌。火炮不停。”不是光绪发火了,而是炮声太响,不大声喊别人听不听得见光绪不知道,反正不喊光绪自己听不见。
3000米处,光绪再下次下令:“定镇保持距离,其余各舰向2500米处左右包抄。”
“陛下。”琅威理实在看不过去了,光绪这哪里是检说军队,这就是小孩子过家家。舰队打仗不是这样的:“海军作战一但接近2500米,特别是轻型军舰。2,500米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错了?3500米打不得,2500米就成送死了?看来后世的电视剧还是少看的好。“朕知道,朕只是想看看舰队的机动能力罢了。”光绪是这样掩饰自己的不懂。不过话说回来,也就是琅威理这个外国人。就在大清,就算是皇上说错了,也没人敢当面指出来。
海面上硝烟滚滚,一发发炮弹的爆炸将原本平静的海面,炸起一根根最巨大的水柱。每次开炮时的带来的震动和巨大的声响,让光绪心潮澎湃。如今光绪就站在正在开火的战舰上,这种感觉岂能是后世看无数次海战的电影所能比拟的。终于,实射完成了。各舰也回到了各自的位置。
“禀皇上,北洋水师实弹射击完成,请皇上训示。”丁汝昌下令停止射击后向光绪报告。
“你说什么?”光绪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大声喊道:“朕的耳朵里嗡嗡作响,听不清,大点声。”
“回禀皇上,北洋水师实弹射击完成,请皇上训示。”
“哦,开出这片硝烟区。朕要看看效果。”
战火的停滞,让还在炮火声中回味的光绪有些不能适应。那是一种年青人都向往的激情澎湃,光绪一时有了在甲午时亲自指挥海战的冲动。当然那只是一种冲动,他是皇帝,一个立志要中国摆脱近代百年耻辱的皇帝。光绪深吸了口气,平复下激动的心情,举起望远镜。望远镜里,远处有礁石在饱满的炮火覆盖下依然顽强的竖立在海面上。
光绪抓着丁汝昌衣领,一把将丁汝昌拉到近前,怒喝到:“打个小半个时辰,耗费弹药无数。你告诉朕,那块破石头怎么还在那里。你是怎么带的队。”这时,丁汝昌的脸离光绪的脸,不到5公分。
这么近的距离,丁汝昌可以看见光绪鼻子上的黑头。可天威震怒,一句措辞不当就可能人头落地,哪有心情看光绪长什么样。被皇上拉着衣领也跪不下来。丁汝昌巍巍颤颤的说:“微臣领军不利,还请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呀。”
“陛下,我想您错怪丁提督了。”且不论琅威理对丁汝昌及北洋各官员的个人恩怨。作为一个专业的海军指挥官,琅威理对光绪这种外行装内行的行为很是不解:“一艘战舰和那块礁石相比,就好像一座房子和一张椅子一样。在臣看来,这次北洋水师的命中率应该在20%上下。以臣的专业水准来看,是很不错的。就命中率而言,可以和大英帝国海军相提并论。”
“哦,这么利害?”光绪松开丁汝昌的衣领,拍拍手:“你确定?”
“是的陛下,那毕竟只是块礁石,它太小了。要想完全摧毁它,须要仅仅是一点运气罢了。”
“是这样呀。看来是朕错了。”光绪回过身来:“丁提督朕错怪你了。虽然你非海军出身。但可能看出你是用了心的。朕是外行,不懂海军之事,见谅呀。”
没等光绪说完,丁汝昌噗的跪倒在地:“臣不敢。”自古来哪有皇上给臣子道歉的。
“有什么不敢。”光绪有些不悦:“朕本来就是外行,错了就是错了。好了不说这个,你也起来吧。现在是什么时刻了?”
“回皇上,已至午时。”
“是该用膳了,那就传令开饭吧。”
“皇上,兵舰之上无什菜色。不如稍候回到刘公岛,再行用膳。”丁汝昌谨慎的问道。
“不必了,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讲究。你们吃什么朕也吃什么就行了。”
“回皇上,兵舰之吃食本是一般兵勇吃食,恐难入皇上之口。不如让微臣等知会岛上厨师备下可口饭菜,待皇上回岛再行进膳?”刘步蟾也说了一句。皇上就是皇上,怎么能如一般兵勇进食。这可是几千年来的习惯。
“一般兵勇吃得,朕就吃不得了。朕在此站了一上午都有些饥饿,那忙了一上午的兵勇怎么不饿。等开回岛上还在等到何时。不必了,通知开饭吧。”
“皇上……”刘步蟾还想说什么被光绪立刻打断。
“朕要检查军舰上的伙食,你等百般阻挠,是何意思?”
“臣等不敢。”光绪一怒,哗的一下,舰桥内跪了一地。
“不必多说了,传令开饭吧。朕也饿了。”
这时候的军舰上还远远没有后世的那种大食堂。而军舰上最多也就有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军官的餐厅。几乎所有的水手都在甲板上随意的坐着就开始吃上了。光绪在甲板上随意行走查看。他每走一处所有的水手们都跪下迎接。光绪没有说话,心想如果甲午能打下来,这军中的跪拜之礼还是废了的好。
光绪随意拿过一个水手的饭食:“只有馒头、土豆和这些素食吗?一点肉食都没有怎么补上兵勇的体力。”
“有的皇上,只是今曰出航匆忙未能带齐。”
“那就好,回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