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言找了个最便宜的大通铺,这种大通铺睡一晚只要三文钱。当然价格如此低廉,就绝谈不上优质服务。房间光线是最差的,被褥是最脏的,气味是最难闻的,最重要的一点,安全是最没有保障的。
许慎言跑到柜台,说了几句好话,使了一文钱,换得了小二的一盏小油灯……的暂时使用权,就着柜台,他将下午的调查报告也写了出来。
小二看到他会写字,而且写的是那么漂亮的一手字,差点把眼珠子给瞪了出来。
我的爷呀,敢情这位还是个秀才公呢。秀才公住大通铺,可是第一回听说。
不怪小二,秀才公对他来说那也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大通铺什么时候接待过这么高级的人物了?
接下来事情容易许多了。许慎言将包裹寄存到小二的柜台上,他可不敢将包裹带到大通铺,即使里面没有几个钱。那样的话,第二天包裹铁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他没有忘记让小二给打个收条。小二不会写字不要紧,按个手印更有效。
于是他心情愉快地睡觉去了。环境差?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
一夜安全无话。
早上,许慎言到小二柜台取了包裹,验明无误,给了小二一个铜钱。出了大通铺。
…韩十三是山里人,他个头矮小、粗壮,黑得象根木炭,相对于他身材的比例来说,双手有点长,骨节突出,看起来极有力量。
他其实没有名字,因为十月初三出生,别人就叫他韩十三。这并不奇怪,很多穷人都没名字。
韩十三住在山里,房子是他爷爷盖的,他家祖辈都守着这片山,这里离山脚其实并不远,不到两里路,可是只有一条弯弯的小石子路,扯直了得有五里,所以没什么人来。
他一个人住,离他最近的邻居只有半里,注意,这是直线距离,无聊的时候,他会和邻居互相喊话,两家人就这样坐在家门口的门槛上聊着天,当然,声音是大了点,毕竟隔着半里呢,声音小了听不见。好在山里人少,不用担心吵到别人。
什么?去邻居家做客?韩十三坚决否定此提议。开玩笑,两家距离二十里都不止,得下了山再上山啊!
韩十三的生活其实很幸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时去山里打打兔子,杀杀野猪。山里有一样萍城特有名的野味,叫冬毛老鼠,又叫竹鼠,逮上一两只,既可自己吃,又可拎到城里的馆子里卖钱。
不过逮野味毕竟是机会主义,有时十天半月不见得能逮到一只。因此韩十三最拿手的其实是采中草药,他认识几十种中草药,知道该到哪里去采,什么时候采。他每个月进一次城,将晒好的中草药卖到药铺中去。
他在这一带很有名,就因为他每次卖的中草药比别人的好,卖出的价钱比别人的高。
韩十三其实也有烦恼,三十几岁的人了,还没讨婆娘。他长得虽然黑丑了点,但心地着实不坏。可是山里又穷又寂寞,没有女人愿意嫁进来。
山里人的婚姻问题着实是大事,可以说,许多山里人,终其奋斗一生,冒着生命危险,爬悬崖,过草甸,与凶猛野兽搏杀,采名贵药材,去换那么可怜的一点钱,为的就是能够讨一个好的婆娘,或者给自己的儿子讨一个好的婆娘。关于山里人讨婆娘的问题,若要详述起来,完全可以重开一部小说加以论述。
简而言之,婆娘不是那么好讨的。山里的女孩都想往外跑,山外的女孩不愿嫁进来。虽不排除有些女子深明大义,自愿到山里进行扶贫开发,可这毕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讨婆娘需使些其他手段,诸如坑蒙拐骗之类。都说山里人纯朴善良,就这一点来说,他们其实比很多人都要狡诈,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小聪明。
除此之外,买婆娘也是山里人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自古以来,人口买卖的生意就非常兴旺发达。乱世不用说,人命贱如草,即使是盛世,这门生意也很好做。娼楼妓馆,大户人家的丫环,犯官逆臣家的儿女等等,都是人口买卖的好资源。山里人多年挣下的碎铜钱,不花在这上面,更待何时?
韩十三坏就坏在心善上面,坑蒙拐骗不会做,买婆娘又于心不忍,这样的人,你不打光棍谁打光棍?
这一天,韩十三正在家门口晒草药,就看到小石子路那里来了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件粗布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很干净。肩上垮着个蓝布包裏,小小的,很不起眼。身材瘦削,个头中等,相貌颇为清秀,但对韩十三而言,这人太白了,白得简直没道理啊。
这人就是许慎言,他在山里已经转了二十多天,找到了不少矿石,包括事先计划好和事先没计划好的。收获挺不错,而且开采位置也好,基本都离山脚不远,运输方便,矿石品位也不错,生产时可省不少力气。
许慎言对辨别矿石颇有经验,一方面他是学材料专业的,物理和化学都很精通,理论知识丰富。另一方面他本就生在农村,老家山也不少,自小在山上玩耍,对很多矿石都很熟悉。当然,他不可能认识所有东西,部分矿石得以后实验室予以确认。
他也认识了不少山里人,交了很多朋友,这些人以后都得组织起来。办实业不是他一个人干得起来的,需很多人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有组织永远比一盘散沙强大许多。
能够利用他人,花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利益,这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许慎言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他今天走到这里,是想再找一找石英砂矿,石英砂是生产玻璃最主要的原料,占总重量七成以上。前些天他找到几处,品位差强人意,他想再多找找看。
他来到韩十三房子前,这是一栋位于半山腰的木房子,极其粗糙简陋,建房子用的木头未经任何修饰,显得极为原生态。房子共三间,每一间都不大,四面透风,冬天未必暖,夏天一定凉,实乃消凉纳暑的良好场地。最难得的是屋子前还有一小块空地,用碎石和土夯得很紧实。屋子前后有几块小菜地,绿油油的菜叶在山风中招摇。
韩十三看到许慎言走近,急忙站起身。搓了搓手,憨憨地笑了笑。山里少有人来,他一时忘了待客之道。
“老表,你好!”许慎言主动打招呼。
“好。好。小哥从哪里来?”
“小弟是城南贺家村人,姓许名慎言。前年考中秀才,为增长见识,出门游历。看此山风景好,就来走走。”
他故意说出考中秀才,此招甚是好使,这一路下来没少用,百试百灵。连大通铺小二都心动,何况山里人呢?
韩十三果然肃然起敬,秀才公上门,这是贵客啊。这个时代的百姓都实诚,并不怀疑许慎言的话。
他赶紧从屋内端出一张小桌子,又端出瓜盘果碟,都是从山里摘来的新鲜水果,加上几样下酒食物。又拎出一壶酒,请许慎言喝。
许慎言谢了,也不推辞。两人喝酒聊天,颇为爽利。许慎言详细问了韩十三的情况,韩十三也不隐瞒,一一说了。
眼看酒喝得差不多了,许慎言从包裏里拿出一块石英砂矿石,问韩十三有没有见过。
韩十三接过矿石,细细分辨一番,说道:“老虎坳那里有很多这种石头,不过样子有点不同。”
“老虎坳远吗?”
“得翻过前面那道山脊,有三里多路,路不好走。”
许慎言有些犹豫,这样路就太远了,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不过既然来了,总得去看看。
他请韩十三当向导,约好十个铜钱为报酬。
韩十三答应了,他本来就要去采草药,恰好老虎坳下有一片草场,他经常去那里采药,对那一带熟悉。
等韩十三背上药篓,带上药铲和药锄,两人便出发了。
“秀才公要看那个石头干什么?山里这种石头太多了,一点都不稀奇。”
“我要用这石头做一样东西,要是老虎坳的石头好,我以后会要好多。”
“要好多?要不要一石米那么多?”
许慎言笑了起来,这韩十三有点意思,言语间是想挣这个钱了。他说道:“你那间屋大不大?”
“不算大。你要一间屋这么多的石头?”
“要一千间屋、一万间屋那么多。”
韩十三倒吸一口冷气,许慎言要是说几千几万吨,他铁定不知有多少,可要说一千间屋、一万间屋那么大,那他太知道了。我的爷,秀才公这是要搬山啊。那得多大的神通?
许慎言看着他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又不是一天搬完,得好几十年呢。”
韩十三尴尬地挠了挠头,心里想:“这倒也是,这秀才公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不像是有神通的人。这么说,要是秀才公经常到这里来找石头的话,我岂不是帮得上忙,顺便也可以挣上一笔钱了?”
不说这韩十三心思涌动。两人翻山越岭,不多久就来到老虎坳。
许慎言跑到柜台,说了几句好话,使了一文钱,换得了小二的一盏小油灯……的暂时使用权,就着柜台,他将下午的调查报告也写了出来。
小二看到他会写字,而且写的是那么漂亮的一手字,差点把眼珠子给瞪了出来。
我的爷呀,敢情这位还是个秀才公呢。秀才公住大通铺,可是第一回听说。
不怪小二,秀才公对他来说那也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大通铺什么时候接待过这么高级的人物了?
接下来事情容易许多了。许慎言将包裹寄存到小二的柜台上,他可不敢将包裹带到大通铺,即使里面没有几个钱。那样的话,第二天包裹铁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他没有忘记让小二给打个收条。小二不会写字不要紧,按个手印更有效。
于是他心情愉快地睡觉去了。环境差?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
一夜安全无话。
早上,许慎言到小二柜台取了包裹,验明无误,给了小二一个铜钱。出了大通铺。
…韩十三是山里人,他个头矮小、粗壮,黑得象根木炭,相对于他身材的比例来说,双手有点长,骨节突出,看起来极有力量。
他其实没有名字,因为十月初三出生,别人就叫他韩十三。这并不奇怪,很多穷人都没名字。
韩十三住在山里,房子是他爷爷盖的,他家祖辈都守着这片山,这里离山脚其实并不远,不到两里路,可是只有一条弯弯的小石子路,扯直了得有五里,所以没什么人来。
他一个人住,离他最近的邻居只有半里,注意,这是直线距离,无聊的时候,他会和邻居互相喊话,两家人就这样坐在家门口的门槛上聊着天,当然,声音是大了点,毕竟隔着半里呢,声音小了听不见。好在山里人少,不用担心吵到别人。
什么?去邻居家做客?韩十三坚决否定此提议。开玩笑,两家距离二十里都不止,得下了山再上山啊!
韩十三的生活其实很幸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时去山里打打兔子,杀杀野猪。山里有一样萍城特有名的野味,叫冬毛老鼠,又叫竹鼠,逮上一两只,既可自己吃,又可拎到城里的馆子里卖钱。
不过逮野味毕竟是机会主义,有时十天半月不见得能逮到一只。因此韩十三最拿手的其实是采中草药,他认识几十种中草药,知道该到哪里去采,什么时候采。他每个月进一次城,将晒好的中草药卖到药铺中去。
他在这一带很有名,就因为他每次卖的中草药比别人的好,卖出的价钱比别人的高。
韩十三其实也有烦恼,三十几岁的人了,还没讨婆娘。他长得虽然黑丑了点,但心地着实不坏。可是山里又穷又寂寞,没有女人愿意嫁进来。
山里人的婚姻问题着实是大事,可以说,许多山里人,终其奋斗一生,冒着生命危险,爬悬崖,过草甸,与凶猛野兽搏杀,采名贵药材,去换那么可怜的一点钱,为的就是能够讨一个好的婆娘,或者给自己的儿子讨一个好的婆娘。关于山里人讨婆娘的问题,若要详述起来,完全可以重开一部小说加以论述。
简而言之,婆娘不是那么好讨的。山里的女孩都想往外跑,山外的女孩不愿嫁进来。虽不排除有些女子深明大义,自愿到山里进行扶贫开发,可这毕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讨婆娘需使些其他手段,诸如坑蒙拐骗之类。都说山里人纯朴善良,就这一点来说,他们其实比很多人都要狡诈,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小聪明。
除此之外,买婆娘也是山里人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自古以来,人口买卖的生意就非常兴旺发达。乱世不用说,人命贱如草,即使是盛世,这门生意也很好做。娼楼妓馆,大户人家的丫环,犯官逆臣家的儿女等等,都是人口买卖的好资源。山里人多年挣下的碎铜钱,不花在这上面,更待何时?
韩十三坏就坏在心善上面,坑蒙拐骗不会做,买婆娘又于心不忍,这样的人,你不打光棍谁打光棍?
这一天,韩十三正在家门口晒草药,就看到小石子路那里来了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件粗布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很干净。肩上垮着个蓝布包裏,小小的,很不起眼。身材瘦削,个头中等,相貌颇为清秀,但对韩十三而言,这人太白了,白得简直没道理啊。
这人就是许慎言,他在山里已经转了二十多天,找到了不少矿石,包括事先计划好和事先没计划好的。收获挺不错,而且开采位置也好,基本都离山脚不远,运输方便,矿石品位也不错,生产时可省不少力气。
许慎言对辨别矿石颇有经验,一方面他是学材料专业的,物理和化学都很精通,理论知识丰富。另一方面他本就生在农村,老家山也不少,自小在山上玩耍,对很多矿石都很熟悉。当然,他不可能认识所有东西,部分矿石得以后实验室予以确认。
他也认识了不少山里人,交了很多朋友,这些人以后都得组织起来。办实业不是他一个人干得起来的,需很多人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有组织永远比一盘散沙强大许多。
能够利用他人,花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利益,这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许慎言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他今天走到这里,是想再找一找石英砂矿,石英砂是生产玻璃最主要的原料,占总重量七成以上。前些天他找到几处,品位差强人意,他想再多找找看。
他来到韩十三房子前,这是一栋位于半山腰的木房子,极其粗糙简陋,建房子用的木头未经任何修饰,显得极为原生态。房子共三间,每一间都不大,四面透风,冬天未必暖,夏天一定凉,实乃消凉纳暑的良好场地。最难得的是屋子前还有一小块空地,用碎石和土夯得很紧实。屋子前后有几块小菜地,绿油油的菜叶在山风中招摇。
韩十三看到许慎言走近,急忙站起身。搓了搓手,憨憨地笑了笑。山里少有人来,他一时忘了待客之道。
“老表,你好!”许慎言主动打招呼。
“好。好。小哥从哪里来?”
“小弟是城南贺家村人,姓许名慎言。前年考中秀才,为增长见识,出门游历。看此山风景好,就来走走。”
他故意说出考中秀才,此招甚是好使,这一路下来没少用,百试百灵。连大通铺小二都心动,何况山里人呢?
韩十三果然肃然起敬,秀才公上门,这是贵客啊。这个时代的百姓都实诚,并不怀疑许慎言的话。
他赶紧从屋内端出一张小桌子,又端出瓜盘果碟,都是从山里摘来的新鲜水果,加上几样下酒食物。又拎出一壶酒,请许慎言喝。
许慎言谢了,也不推辞。两人喝酒聊天,颇为爽利。许慎言详细问了韩十三的情况,韩十三也不隐瞒,一一说了。
眼看酒喝得差不多了,许慎言从包裏里拿出一块石英砂矿石,问韩十三有没有见过。
韩十三接过矿石,细细分辨一番,说道:“老虎坳那里有很多这种石头,不过样子有点不同。”
“老虎坳远吗?”
“得翻过前面那道山脊,有三里多路,路不好走。”
许慎言有些犹豫,这样路就太远了,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不过既然来了,总得去看看。
他请韩十三当向导,约好十个铜钱为报酬。
韩十三答应了,他本来就要去采草药,恰好老虎坳下有一片草场,他经常去那里采药,对那一带熟悉。
等韩十三背上药篓,带上药铲和药锄,两人便出发了。
“秀才公要看那个石头干什么?山里这种石头太多了,一点都不稀奇。”
“我要用这石头做一样东西,要是老虎坳的石头好,我以后会要好多。”
“要好多?要不要一石米那么多?”
许慎言笑了起来,这韩十三有点意思,言语间是想挣这个钱了。他说道:“你那间屋大不大?”
“不算大。你要一间屋这么多的石头?”
“要一千间屋、一万间屋那么多。”
韩十三倒吸一口冷气,许慎言要是说几千几万吨,他铁定不知有多少,可要说一千间屋、一万间屋那么大,那他太知道了。我的爷,秀才公这是要搬山啊。那得多大的神通?
许慎言看着他的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又不是一天搬完,得好几十年呢。”
韩十三尴尬地挠了挠头,心里想:“这倒也是,这秀才公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不像是有神通的人。这么说,要是秀才公经常到这里来找石头的话,我岂不是帮得上忙,顺便也可以挣上一笔钱了?”
不说这韩十三心思涌动。两人翻山越岭,不多久就来到老虎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