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语言的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语言为载体的话语,依社会文化约定而成,具有各自民族的特征和意义。在语文教材中,这种积淀了传统文化的话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作者以称呼、谦称、谦称、穿着、座次、讳饰、信仰等为例揭示话语背后所隐含的情感或意义,促进学生对相应文本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话语文化 传统文化
在话语风格方面,中国人多依赖暗示性的陈述,避免直接阐述,并偏爱使用比喻和类推解释阐明观点。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中国人在陈述、解释、阐明、辩论其观点时是循环性的,缺少英美人那种复杂而有力的辩论方法和辞令。在批评或劝告对方时,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语、双重否定、低调陈述或历史典故,虽然间接,但很有效;在提出请求时,中国人会尽力避免说出伤面子的话,避免表现出妄为、渴望、自私的语气和态度。汉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这种积淀了传统文化的话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常体现为:
称呼。《阿q正传》中阿q宣布“造反了”之后,赵太爷为何要叫他“老q”?赵白眼也要叫他“q哥”?而假洋鬼子在未庄人面前为何要称“革命党”为“洪哥”?这里便有一种文化的意义:在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称“老”意味着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称兄道弟则说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在欧美,“老”则是衰弱、无用的同义词,人们最忌讳称老。只有了解了这些称呼背后所隐含的意思,才能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把握。
谦称。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但很多时候,谦称的背后表现出的是说话人的高高在上和虚情假意。《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说话的语气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她对迎春姐妹们的念书态度不以为然,谦称“不是睁眼的瞎子”的背后反映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文化观念牢牢地盘踞在她的内心深处。对此,聪敏乖巧的黛玉也听懂了。所以,后来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便答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可见,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是多么的脆弱敏感、小心谨慎。
穿着。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子,为何湿的是“青衫”呢?这就涉及古代衣服的质料、颜色表示地位高低的服饰文化。古代“白衣、白丁”是指平民百姓,穿红着绿者是有品位的官员,而黄色则只有帝王才能用,“黄袍加身”即是登基为帝。依唐制,朝廷命官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知晓了这种服饰文化背景,我们才能深切地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的情感内涵:他由一个朝廷谏官一贬再贬为着“青衫“的九品小官,心中该有多少郁愤和凄苦,“青衫湿”也就不足为奇了。
座次。《鸿门宴》中有这样的描述:“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俗,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地位差别的。以东向(坐西面东)的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鸿门宴是在军帐中举行,排席次,同室内。依礼,刘邦为客人,本应居首席,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坐了,项伯因是项羽的叔父,辈分高,故与之同坐首席,次席也安排自己的谋士范增坐了,而把客人摆在了第三等的位置,连范增也不如。至于刘邦的谋士张良,则只有“西向侍”的资格。这种座次安排是颠倒的,由此反映出项羽对刘邦的轻辱。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性格。
讳饰。《礼记?曲礼上》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讳饰作为礼数渗透了汉民族文化。《药》中华大妈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儿子“痨病”,便感到不快。《祝福》中祥林嫂在别人的祝福时离开人世,短工用“老了”代替“死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通过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回避“死”字,既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不愿承认“马克思已死”这一残酷事实的极度悲痛心情,又表明了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的心里。“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中的“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作为最亲密战友的恩格斯,内心悲痛欲绝又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而对于读者和听众来说,经过作者这么一“讳饰”,就感觉刺激小多了,情调也缓和了,并且与追悼会的氛围相吻合,更便于人们接受,这在教学中应加以细辩。
信仰。以下两例可看出东西方的信仰的差异:一是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窦娥冤》);二是父亲,父亲,看在圣母的面上,看在十字架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看在我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守财奴》)。
总之,话语的文化意义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学习时要结合课文语境和汉文化传统对教材中话语的文化意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深入发掘,促进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和思想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1.
[2]阎志芬.古典诗歌意象的叠加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话语文化 传统文化
在话语风格方面,中国人多依赖暗示性的陈述,避免直接阐述,并偏爱使用比喻和类推解释阐明观点。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中国人在陈述、解释、阐明、辩论其观点时是循环性的,缺少英美人那种复杂而有力的辩论方法和辞令。在批评或劝告对方时,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语、双重否定、低调陈述或历史典故,虽然间接,但很有效;在提出请求时,中国人会尽力避免说出伤面子的话,避免表现出妄为、渴望、自私的语气和态度。汉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这种积淀了传统文化的话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常体现为:
称呼。《阿q正传》中阿q宣布“造反了”之后,赵太爷为何要叫他“老q”?赵白眼也要叫他“q哥”?而假洋鬼子在未庄人面前为何要称“革命党”为“洪哥”?这里便有一种文化的意义:在汉民族文化传统中,称“老”意味着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称兄道弟则说明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在欧美,“老”则是衰弱、无用的同义词,人们最忌讳称老。只有了解了这些称呼背后所隐含的意思,才能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刻的把握。
谦称。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但很多时候,谦称的背后表现出的是说话人的高高在上和虚情假意。《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说话的语气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她对迎春姐妹们的念书态度不以为然,谦称“不是睁眼的瞎子”的背后反映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文化观念牢牢地盘踞在她的内心深处。对此,聪敏乖巧的黛玉也听懂了。所以,后来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便答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可见,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是多么的脆弱敏感、小心谨慎。
穿着。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子,为何湿的是“青衫”呢?这就涉及古代衣服的质料、颜色表示地位高低的服饰文化。古代“白衣、白丁”是指平民百姓,穿红着绿者是有品位的官员,而黄色则只有帝王才能用,“黄袍加身”即是登基为帝。依唐制,朝廷命官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知晓了这种服饰文化背景,我们才能深切地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两句的情感内涵:他由一个朝廷谏官一贬再贬为着“青衫“的九品小官,心中该有多少郁愤和凄苦,“青衫湿”也就不足为奇了。
座次。《鸿门宴》中有这样的描述:“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俗,室内的席次是有等级、地位差别的。以东向(坐西面东)的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鸿门宴是在军帐中举行,排席次,同室内。依礼,刘邦为客人,本应居首席,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坐了,项伯因是项羽的叔父,辈分高,故与之同坐首席,次席也安排自己的谋士范增坐了,而把客人摆在了第三等的位置,连范增也不如。至于刘邦的谋士张良,则只有“西向侍”的资格。这种座次安排是颠倒的,由此反映出项羽对刘邦的轻辱。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性格。
讳饰。《礼记?曲礼上》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讳饰作为礼数渗透了汉民族文化。《药》中华大妈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儿子“痨病”,便感到不快。《祝福》中祥林嫂在别人的祝福时离开人世,短工用“老了”代替“死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通过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回避“死”字,既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不愿承认“马克思已死”这一残酷事实的极度悲痛心情,又表明了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的心里。“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中的“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作为最亲密战友的恩格斯,内心悲痛欲绝又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而对于读者和听众来说,经过作者这么一“讳饰”,就感觉刺激小多了,情调也缓和了,并且与追悼会的氛围相吻合,更便于人们接受,这在教学中应加以细辩。
信仰。以下两例可看出东西方的信仰的差异:一是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窦娥冤》);二是父亲,父亲,看在圣母的面上,看在十字架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看在我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守财奴》)。
总之,话语的文化意义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学习时要结合课文语境和汉文化传统对教材中话语的文化意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深入发掘,促进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情感状态和思想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1.
[2]阎志芬.古典诗歌意象的叠加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