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城南,丹水北岸码头,几辆推车正在卸货,一个个木箱装到靠泊的小船上,待得装船完毕后就顺着丹水一路南下入汉水,再转大船入长江最后抵达黄州西阳城。
宇文温站在码头上和几人低声交谈,他派人随船去西阳,顺便将家书送回府,当然家书可不止他自己那几封。
出征在外已经数月,正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船回西阳的信装了几箱,都是军中将士写给家人的。
没能在家过年,战事何时结束也没个头,也许还要再过数月或者半年,甚至一年都有可能,将士们离家越来越远,只有靠写信来缓解思乡之情。
虎林军将士的识字率很高,即便是大头兵也能写一些简单的字句,所以书信数量特别多,借着丹水之利,这些书信大约半月就能抵达西阳,至于回信,就不知何时能收到了。
宇文温交代了许多事情,不是因为他是话唠,而确实是需要交代一些细节,此次随船南下的不光有家书,还有一些山货,需要让府里产业出售,好歹回笼一些资金。
昨日大捷,他心情很好所以“上街扫货”,上洛城没什么像样货物出售,不过本地特产――丹参倒是不错,城中能收购的丹参都被其一扫而空。
运到西阳出售好歹能赚一笔钱补贴家用,贴钱打仗的宇文温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小买卖都不放过。
船只启程顺着丹水向下游而去,宇文温刚想回城却见几名传令兵赶到码头,其中有一人倒是颇为面熟,前几次俱是这位奉宇文亮之命带消息给他。
“宇文黄州,方才在军营未能见着面,这是大行台的书信。”
“长安那边如何了?”
“城外隋军越来越多,据说那什么晋王也到了,正在组织大军反扑,不过我军的兵力也在增加,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事关机密,公众场合不方便说太多,宇文温也就是随口一问,对方自然也是含糊的说一下。
见着紧随而至的吏员在张罗船只,而这几位传令兵似乎是要登船,宇文温又问道:“你们这是去安陆么?”
“是的,还要去西阳。”
“去西阳?”宇文温摸了摸下巴,“接下来是要去邺城么?”
“只是去西阳,前几日抵达上洛的那些‘客人’,大行台决定安置在西阳了,在下奉命前往总管府衙,将大行台的命令传达给长史,黄州如今领军在此,就不敢劳烦了。”
“不错,西阳是个好地方...嗯?”
宇文温愣住了,前几日抵达上洛的李渊一行人,已经在码头登船南下,据说是要到安陆“暂居”,这本来与他无关,结果...
特么这一大帮子人在西阳住下来,大约身上也带没几个钱,衣食住行的安排大约就是府衙或州衙包了?
说是暂住,实为软禁,还得安排人手去盯着,这些人不要花销的么?
不要说唐国公李渊,其他几家也都是长安大户,日常花销不能差,免得有烂舌头的说我虐待客人,那么这帮人的花销也是府衙或州衙包了?
男女老少那么多人,白吃白喝的,招待费能不能报销的啊!
都已经贴钱打仗了,还安排一堆人来家里白吃白喝,有没有搞错啊喂!
。。。。。。
中军帐,宇文温看着一张舆图发呆,父亲的来信他看过了,隋国的晋王杨广已经抵达灞水以东,整顿军队准备攻城,长安和蓝田的周军也严阵以待,长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隋军决战要是失败,那杨家要江山就没什么希望,若是周军失败,只能灰溜溜逃入武关道,隋国也许能苟延残喘,但宇文氏翻盘的愿望也很难实现了。
这场仗双方都输不起,所以都十分慎重,杨广在协调各部隋军,没有急着攻城,毕竟周边勤王的军队越多,他成功的把握也越大。
但不能拖太久,久则生变,一支偏师都搞不定的话,许多墙头草会抛弃隋国的。
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在长安的周军主帅宇文亮才咬牙坚持着,不光调集援兵经武关道入关中,还拉拢长安城里各家权贵,发动这些人和族里子弟联系,争取“反正”。
世家门阀政治的利弊,在这场明争暗斗中显现的特别明显。
无论是当年的周军,还是现在的隋军、周军,各世家门阀、权贵豪强的子弟、族人、部曲均遍布军中,统率这样的军队,关键时候会不会让人背后捅刀子都说不准。
而如今就是关键时刻,人心向背,就看各方开的价码如何了,说白了就是一场买卖,价高者得。
周军主帅宇文亮要收买人心,既往不咎是最起码的门槛,接下来还得许好处,但又不能随意封大官或爵位,毕竟朝廷还是尉迟丞相说了算,宇文亮许下的好处能有多大程度实现,还得打个问号。
可杨坚已经死了,局面对周国极为有利,按着后世炒股的说法,买涨不买跌,大隋集团继位的富二代看起来没一个靠谱的,所以大隋集团股票有变成垃圾股的趋势,前景暗淡。
相比之下,行情看涨的大周集团股票,众人有强烈购买的欲望。
所以隋国晋王杨广面临的问题更多,他名义上是长安周边隋军最高统帅,可那些军队实际是只听自家主将命令,未必听他姓杨的。
而这些将领的利益核心是自己和家族,隋国的存亡和他们关系不大,杨广想要让诸将出工又出力,得有好处给别人。
如今形势,隋军将领卖了杨广,好处大大的有,而杨广要想将领们为隋国出力,首先要自己手上有兵,别让人铤而走险。
接下来要攻打长安,得弥补将领们的损失,收益要比宇文亮给的价高,还要更实惠,就像做买卖一样。
收复长安后得犒赏,三日不封刀什么的不太现实,但对于士兵的“轻微”劫掠行为,只能是装作没看见。
将士们把周军从长安赶出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各级将士得加官进爵,入了长安,要想众人拥护自己登基,杨广还得封官许愿。
打跑了周军,这些好处会有么?
杨广当然会说有,可别人未必信,所以出工不出力是必然,杨广手上名义的兵马众多,但能确实听指挥的,只有他带来的并州军。
听起来很荒谬,可这就是现实,兵临长安的杨广,还在协调己方各部兵马,这需要时间,不长也不短,所以宇文温在想自己应该能做些什么。
父亲让他在上洛坐镇,听命令行事,不过俗话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那又能如何?
昨日史万岁的谏言没错,要是顺着此次南下隋军的路线反推,一路向北兵出瓮峪攻打关中华山郡,也许能威胁杨广的后路,可成功的几率太低,效果也不好。
留仙坪败退的隋兵,会把消息传到拒阳,然后一路向北传到华山郡,对方一定会加强瓮峪的防备,此路不通。
所以奇袭隋军后路立大功的想法,基本没机会实现。
正郁闷间,张鱼来报说有人求见,宇文温闻言觉得奇怪,他在上洛只有军务没有商务,也没什么熟人,谁会来求见?
不会是恶俗的土豪送女求关怀吧?
村姑就算了,可若真是绝世美女,到时收还是不收,是个问题哎...
等一下,万一是女刺客怎么办?(未完待续。)
宇文温站在码头上和几人低声交谈,他派人随船去西阳,顺便将家书送回府,当然家书可不止他自己那几封。
出征在外已经数月,正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船回西阳的信装了几箱,都是军中将士写给家人的。
没能在家过年,战事何时结束也没个头,也许还要再过数月或者半年,甚至一年都有可能,将士们离家越来越远,只有靠写信来缓解思乡之情。
虎林军将士的识字率很高,即便是大头兵也能写一些简单的字句,所以书信数量特别多,借着丹水之利,这些书信大约半月就能抵达西阳,至于回信,就不知何时能收到了。
宇文温交代了许多事情,不是因为他是话唠,而确实是需要交代一些细节,此次随船南下的不光有家书,还有一些山货,需要让府里产业出售,好歹回笼一些资金。
昨日大捷,他心情很好所以“上街扫货”,上洛城没什么像样货物出售,不过本地特产――丹参倒是不错,城中能收购的丹参都被其一扫而空。
运到西阳出售好歹能赚一笔钱补贴家用,贴钱打仗的宇文温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小买卖都不放过。
船只启程顺着丹水向下游而去,宇文温刚想回城却见几名传令兵赶到码头,其中有一人倒是颇为面熟,前几次俱是这位奉宇文亮之命带消息给他。
“宇文黄州,方才在军营未能见着面,这是大行台的书信。”
“长安那边如何了?”
“城外隋军越来越多,据说那什么晋王也到了,正在组织大军反扑,不过我军的兵力也在增加,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事关机密,公众场合不方便说太多,宇文温也就是随口一问,对方自然也是含糊的说一下。
见着紧随而至的吏员在张罗船只,而这几位传令兵似乎是要登船,宇文温又问道:“你们这是去安陆么?”
“是的,还要去西阳。”
“去西阳?”宇文温摸了摸下巴,“接下来是要去邺城么?”
“只是去西阳,前几日抵达上洛的那些‘客人’,大行台决定安置在西阳了,在下奉命前往总管府衙,将大行台的命令传达给长史,黄州如今领军在此,就不敢劳烦了。”
“不错,西阳是个好地方...嗯?”
宇文温愣住了,前几日抵达上洛的李渊一行人,已经在码头登船南下,据说是要到安陆“暂居”,这本来与他无关,结果...
特么这一大帮子人在西阳住下来,大约身上也带没几个钱,衣食住行的安排大约就是府衙或州衙包了?
说是暂住,实为软禁,还得安排人手去盯着,这些人不要花销的么?
不要说唐国公李渊,其他几家也都是长安大户,日常花销不能差,免得有烂舌头的说我虐待客人,那么这帮人的花销也是府衙或州衙包了?
男女老少那么多人,白吃白喝的,招待费能不能报销的啊!
都已经贴钱打仗了,还安排一堆人来家里白吃白喝,有没有搞错啊喂!
。。。。。。
中军帐,宇文温看着一张舆图发呆,父亲的来信他看过了,隋国的晋王杨广已经抵达灞水以东,整顿军队准备攻城,长安和蓝田的周军也严阵以待,长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隋军决战要是失败,那杨家要江山就没什么希望,若是周军失败,只能灰溜溜逃入武关道,隋国也许能苟延残喘,但宇文氏翻盘的愿望也很难实现了。
这场仗双方都输不起,所以都十分慎重,杨广在协调各部隋军,没有急着攻城,毕竟周边勤王的军队越多,他成功的把握也越大。
但不能拖太久,久则生变,一支偏师都搞不定的话,许多墙头草会抛弃隋国的。
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在长安的周军主帅宇文亮才咬牙坚持着,不光调集援兵经武关道入关中,还拉拢长安城里各家权贵,发动这些人和族里子弟联系,争取“反正”。
世家门阀政治的利弊,在这场明争暗斗中显现的特别明显。
无论是当年的周军,还是现在的隋军、周军,各世家门阀、权贵豪强的子弟、族人、部曲均遍布军中,统率这样的军队,关键时候会不会让人背后捅刀子都说不准。
而如今就是关键时刻,人心向背,就看各方开的价码如何了,说白了就是一场买卖,价高者得。
周军主帅宇文亮要收买人心,既往不咎是最起码的门槛,接下来还得许好处,但又不能随意封大官或爵位,毕竟朝廷还是尉迟丞相说了算,宇文亮许下的好处能有多大程度实现,还得打个问号。
可杨坚已经死了,局面对周国极为有利,按着后世炒股的说法,买涨不买跌,大隋集团继位的富二代看起来没一个靠谱的,所以大隋集团股票有变成垃圾股的趋势,前景暗淡。
相比之下,行情看涨的大周集团股票,众人有强烈购买的欲望。
所以隋国晋王杨广面临的问题更多,他名义上是长安周边隋军最高统帅,可那些军队实际是只听自家主将命令,未必听他姓杨的。
而这些将领的利益核心是自己和家族,隋国的存亡和他们关系不大,杨广想要让诸将出工又出力,得有好处给别人。
如今形势,隋军将领卖了杨广,好处大大的有,而杨广要想将领们为隋国出力,首先要自己手上有兵,别让人铤而走险。
接下来要攻打长安,得弥补将领们的损失,收益要比宇文亮给的价高,还要更实惠,就像做买卖一样。
收复长安后得犒赏,三日不封刀什么的不太现实,但对于士兵的“轻微”劫掠行为,只能是装作没看见。
将士们把周军从长安赶出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各级将士得加官进爵,入了长安,要想众人拥护自己登基,杨广还得封官许愿。
打跑了周军,这些好处会有么?
杨广当然会说有,可别人未必信,所以出工不出力是必然,杨广手上名义的兵马众多,但能确实听指挥的,只有他带来的并州军。
听起来很荒谬,可这就是现实,兵临长安的杨广,还在协调己方各部兵马,这需要时间,不长也不短,所以宇文温在想自己应该能做些什么。
父亲让他在上洛坐镇,听命令行事,不过俗话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那又能如何?
昨日史万岁的谏言没错,要是顺着此次南下隋军的路线反推,一路向北兵出瓮峪攻打关中华山郡,也许能威胁杨广的后路,可成功的几率太低,效果也不好。
留仙坪败退的隋兵,会把消息传到拒阳,然后一路向北传到华山郡,对方一定会加强瓮峪的防备,此路不通。
所以奇袭隋军后路立大功的想法,基本没机会实现。
正郁闷间,张鱼来报说有人求见,宇文温闻言觉得奇怪,他在上洛只有军务没有商务,也没什么熟人,谁会来求见?
不会是恶俗的土豪送女求关怀吧?
村姑就算了,可若真是绝世美女,到时收还是不收,是个问题哎...
等一下,万一是女刺客怎么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