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谁来发行流通券”(如何监管发行)的问题,王越早已胸有成竹,他作为邾国公宇文温的代言人,自然是对如何推广流通券研究了许久。笔&趣&阁www..info
“诸位,大家明人不说暗话,流通券的纸张和印刷,自然是鄙号来负责,但必要的监督是要有的,将心比心,鄙号也不想看见流通券肆意超发的情况出现。”
“正所谓监守自盗,鄙号既然负责发行,那么肯定不能自己监督自己,鄙号东家身份尊卑,要是霸道些想来大家觉得难办...”
在场诸位东家听到这里赶紧连声说“不会不会”,虽然他们心中就是这么想的。
王越也不客套,直接切入主题:“流通券的发行必须有人监督,而且是大家一起监督,这样各位睡觉才能睡得踏实些。”
“流通券的发行,原则是各家合计出产多少精织布,那就发行多少面值的流通券,所以也涉及到统计各家产量的问题。”
“布匹的产量有波动,流通券在流通券过程中难免损坏,如何回收、补发调整市面上流通券的数量,也需要专门组织来管理。”
“还有兑换问题,如何调动布匹应对某家布坊遭遇的大量兑现,这也要有人居中主持。”
“所以,鄙号的建议,发行流通券,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或称机构,参加联保的东家们,就是其中成员,指定各类条条框框,按着约定管理流通券。”
说到这里,王越表明了态度:“流通券的发行量,须得这个机构认可才行,鄙号承担印刷职责,所以愿意让参与联保的东家派人入驻印刷作坊监督。”
“一旦诸位发现鄙号有未经许可滥发的情况,可以立刻退出联保,拒收流通券!”
‘谁敢退啊...’
在座诸位东家如是想,不过王越都把话说到这份上,诚意已经是很足的了,加上邾国公的信誉一贯良好,流通券也确实好处多多,所以没人杯葛。
“请问王掌柜,这机构怎么称呼?如何组成?如何运转?”
“王某建议,这机构称之为‘柜坊’,具体细则,且听王某细细道来...”
。。。。。。
邾国公府后院,听涛院内,宇文温化身“叫兽”,开始对试图“保研”的三位“女学生”进行循循善诱,让她们放开思想,大胆的踏出“那一步”。
“要说何为柜坊,首先得知道何为邸店。”
“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处为店...”
邸店,一开始分为邸和店,在东晋时出现,南朝经济活跃,借着长江水利之便,商人们往返于大江东西,住宿、存放货物需要“邸”,售卖货物需要“店”。
南朝历经宋、齐、梁数代以后,到了此时邸、店已经联称,邸店是这个时代集商店、住宿还有仓库于一体的设施,是随着商业兴盛演化出来的产物。
而黄州如今发展商业,邸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客商带着货物住进邸店后﹐邸店主人为客商作中间人﹐将货物卖出﹐或再购买货物。这样邸店又发展为客商交易的场所﹐具有仓库﹑旅舍﹑商店多种性质。
邸店收取邸值(栈租),获利丰厚﹐邸店主人的实力越雄厚,就愈发暴利,既然有利可图,宇文温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商机的。
“那么柜坊又是何物?”
杨丽华适当的提出疑问,让宇文温引出接下来的话题。
‘柜坊,出现于唐代...’宇文温差点脱口而出,好歹忍住了,否则就得解释何为“唐代”。
“柜坊,这是为夫的称呼,大家都知道,商人外出经商,携带铜钱、布帛多有不便,尤其大宗货物交易,那钱帛可是要以多少车、多少船来计的...”
宇文温所说,正是这个时代甚至近代以前经商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商人携带巨额钱财长途跋涉多有不便,就如同一只肥羊般,让所到之处的各种“好汉”垂涎三尺。
腰缠万贯是常见的成语,形容一个人有很多钱,但较真些算起来,这就是夸张的形容词了,一贯铜钱大约三到六斤不等,即便是按一贯钱三斤算,万贯钱的重量,不是正常人类能承受得起的。
大宗货物交易,要用到的钱以万贯计很正常,即便换算成布帛其分量也很重,所以运输如此多的钱帛是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柜坊出现了。
柜坊是由邸店进一步演化而来,也是钱庄的前身,简而言之就是古代的银行。
历史上柜坊出现于中唐时期,唐时兴盛的商业活动,大宗货物贸易导致巨额钱帛运输不便的问题愈发明显,能够“存取”钱帛的柜坊应运而生。
柜坊出现之后,另一样东西随之现身,那就是“飞钱”,这就是早期的汇票雏形,省去了运输钱币的劳累及高风险。
“瑞兴号的汇票,一如鸟儿般在各地飞翔,也可以叫做飞钱,有了这东西,商人往返黄州和山南各地,就不再为沉重的钱帛运输问题烦恼。”
“而流通券的发行,替代钱帛流通,那些商人需要地方兑换,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布匹,所以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也就是柜坊,而柜坊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存取铜钱以及借贷,也是重要的业务。”
“柜坊和汇票连在一起,可以让商人更加方便往来各地,到了西阳城,用柜坊发行的流通券则会更方便,当然,他们要为这种方便付出适当的费用。”
说到这里,宇文温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柜坊、汇票、流通券,就是提供一种名叫“方便”的货物,购买这种货物的人要付费。
宇文温以典型的经商流程举了个例子。
江陵的商人,将巨额铜钱带到城里的柜坊分号,开了汇票之后轻轻松松登船,来到黄州之后在西阳城柜坊将汇票兑现,不是兑现为铜钱,而是兑现为“流通券”。
凭着流通券在西阳城大肆采购一番,这期间经手的都是轻飘飘的流通券,不需要扛着沉重的铜钱或者布帛,如果还有剩余不要紧,离开前在柜坊办理汇票即可。
带着货物回到江陵,凭着汇票兑现铜钱,从出发到回来整个流程不再用到沉重的铜钱,这期间需要打交道的就是纸质的汇票和流通券。
“用一张纸代替铜钱,别人凭什么相信你?所以关键就在‘信用’二字。”宇文温说的就是关键问题。
“为夫集中黄州布商的力量,以布匹为兑换基准,创办柜坊,不但可以存取大额铜钱,还开通汇兑业务,在西阳城发行流通券,对流通券进行联保,所有布商保证其信用,而这信用具体来说就是那热销的黄州布。”
“这就是所谓的‘布本位’,如何,没听说过吧?”(未完待续。)
“诸位,大家明人不说暗话,流通券的纸张和印刷,自然是鄙号来负责,但必要的监督是要有的,将心比心,鄙号也不想看见流通券肆意超发的情况出现。”
“正所谓监守自盗,鄙号既然负责发行,那么肯定不能自己监督自己,鄙号东家身份尊卑,要是霸道些想来大家觉得难办...”
在场诸位东家听到这里赶紧连声说“不会不会”,虽然他们心中就是这么想的。
王越也不客套,直接切入主题:“流通券的发行必须有人监督,而且是大家一起监督,这样各位睡觉才能睡得踏实些。”
“流通券的发行,原则是各家合计出产多少精织布,那就发行多少面值的流通券,所以也涉及到统计各家产量的问题。”
“布匹的产量有波动,流通券在流通券过程中难免损坏,如何回收、补发调整市面上流通券的数量,也需要专门组织来管理。”
“还有兑换问题,如何调动布匹应对某家布坊遭遇的大量兑现,这也要有人居中主持。”
“所以,鄙号的建议,发行流通券,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或称机构,参加联保的东家们,就是其中成员,指定各类条条框框,按着约定管理流通券。”
说到这里,王越表明了态度:“流通券的发行量,须得这个机构认可才行,鄙号承担印刷职责,所以愿意让参与联保的东家派人入驻印刷作坊监督。”
“一旦诸位发现鄙号有未经许可滥发的情况,可以立刻退出联保,拒收流通券!”
‘谁敢退啊...’
在座诸位东家如是想,不过王越都把话说到这份上,诚意已经是很足的了,加上邾国公的信誉一贯良好,流通券也确实好处多多,所以没人杯葛。
“请问王掌柜,这机构怎么称呼?如何组成?如何运转?”
“王某建议,这机构称之为‘柜坊’,具体细则,且听王某细细道来...”
。。。。。。
邾国公府后院,听涛院内,宇文温化身“叫兽”,开始对试图“保研”的三位“女学生”进行循循善诱,让她们放开思想,大胆的踏出“那一步”。
“要说何为柜坊,首先得知道何为邸店。”
“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处为店...”
邸店,一开始分为邸和店,在东晋时出现,南朝经济活跃,借着长江水利之便,商人们往返于大江东西,住宿、存放货物需要“邸”,售卖货物需要“店”。
南朝历经宋、齐、梁数代以后,到了此时邸、店已经联称,邸店是这个时代集商店、住宿还有仓库于一体的设施,是随着商业兴盛演化出来的产物。
而黄州如今发展商业,邸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客商带着货物住进邸店后﹐邸店主人为客商作中间人﹐将货物卖出﹐或再购买货物。这样邸店又发展为客商交易的场所﹐具有仓库﹑旅舍﹑商店多种性质。
邸店收取邸值(栈租),获利丰厚﹐邸店主人的实力越雄厚,就愈发暴利,既然有利可图,宇文温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商机的。
“那么柜坊又是何物?”
杨丽华适当的提出疑问,让宇文温引出接下来的话题。
‘柜坊,出现于唐代...’宇文温差点脱口而出,好歹忍住了,否则就得解释何为“唐代”。
“柜坊,这是为夫的称呼,大家都知道,商人外出经商,携带铜钱、布帛多有不便,尤其大宗货物交易,那钱帛可是要以多少车、多少船来计的...”
宇文温所说,正是这个时代甚至近代以前经商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商人携带巨额钱财长途跋涉多有不便,就如同一只肥羊般,让所到之处的各种“好汉”垂涎三尺。
腰缠万贯是常见的成语,形容一个人有很多钱,但较真些算起来,这就是夸张的形容词了,一贯铜钱大约三到六斤不等,即便是按一贯钱三斤算,万贯钱的重量,不是正常人类能承受得起的。
大宗货物交易,要用到的钱以万贯计很正常,即便换算成布帛其分量也很重,所以运输如此多的钱帛是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柜坊出现了。
柜坊是由邸店进一步演化而来,也是钱庄的前身,简而言之就是古代的银行。
历史上柜坊出现于中唐时期,唐时兴盛的商业活动,大宗货物贸易导致巨额钱帛运输不便的问题愈发明显,能够“存取”钱帛的柜坊应运而生。
柜坊出现之后,另一样东西随之现身,那就是“飞钱”,这就是早期的汇票雏形,省去了运输钱币的劳累及高风险。
“瑞兴号的汇票,一如鸟儿般在各地飞翔,也可以叫做飞钱,有了这东西,商人往返黄州和山南各地,就不再为沉重的钱帛运输问题烦恼。”
“而流通券的发行,替代钱帛流通,那些商人需要地方兑换,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布匹,所以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也就是柜坊,而柜坊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存取铜钱以及借贷,也是重要的业务。”
“柜坊和汇票连在一起,可以让商人更加方便往来各地,到了西阳城,用柜坊发行的流通券则会更方便,当然,他们要为这种方便付出适当的费用。”
说到这里,宇文温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柜坊、汇票、流通券,就是提供一种名叫“方便”的货物,购买这种货物的人要付费。
宇文温以典型的经商流程举了个例子。
江陵的商人,将巨额铜钱带到城里的柜坊分号,开了汇票之后轻轻松松登船,来到黄州之后在西阳城柜坊将汇票兑现,不是兑现为铜钱,而是兑现为“流通券”。
凭着流通券在西阳城大肆采购一番,这期间经手的都是轻飘飘的流通券,不需要扛着沉重的铜钱或者布帛,如果还有剩余不要紧,离开前在柜坊办理汇票即可。
带着货物回到江陵,凭着汇票兑现铜钱,从出发到回来整个流程不再用到沉重的铜钱,这期间需要打交道的就是纸质的汇票和流通券。
“用一张纸代替铜钱,别人凭什么相信你?所以关键就在‘信用’二字。”宇文温说的就是关键问题。
“为夫集中黄州布商的力量,以布匹为兑换基准,创办柜坊,不但可以存取大额铜钱,还开通汇兑业务,在西阳城发行流通券,对流通券进行联保,所有布商保证其信用,而这信用具体来说就是那热销的黄州布。”
“这就是所谓的‘布本位’,如何,没听说过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