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雪花纷飞,宇文温在温暖的书房里看资料,看着看着入了神,德妃萧九娘在一旁帮忙整理书籍,见他只顾看资料,连放在案边的茶都凉了都没喝一口,赶紧换了一杯。.『『ge.
书案上摆着一本翻开的书,萧九娘无意间瞥见其中内容,为之一愣。
宇文温现在看的资料,内容不涉及什么机要,所以此刻承担秘书职责的萧九娘是可以看的,她看看宇文温,见对方依旧目不转睛看着手中书,于是将案上那本书拿起来。
书其实是一手抄本,或者说手稿,封面写着两列字:
卷八_列传第二_昭明太子_哀太子_愍怀太子
正文,第一页:昭明太子统,字德施,高祖长子也,母曰丁贵嫔。
初,高祖未有男,义师起,太子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y。
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
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
太子美姿貌,善举止。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太子明于庶事,纤毫必晓,每所奏有谬误及巧妄,皆即就辩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
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宫虽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入,危坐达旦。
三年三月,寝疾。恐贻高祖忧,敕参问,辄自力手书启。及稍笃,左右yu启闻,犹不许,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恶“,因便呜咽。
四月乙巳薨,时年三十一。高祖幸东宫,临哭尽哀。诏敛以衮冕。谥曰昭明。
这份手稿,所写内容之中,介绍了梁国昭明太子萧统的一生,而这位昭明太子,是萧九娘的曾祖父。
梁国的国祚,历经侯景之乱、宗室内讧、江陵陷落,已经穷途末路,陈霸先在建康受禅称帝后,虽然还有个梁国西梁以江陵为都,但这个梁国不过是傀儡。
傀儡般的梁国,最后还是消失了,亡国公主萧九娘,却没有太多伤感。
她生于二月,被视为不吉,所以自y长在宫外,公主的身份实际上对她而言很陌生。
只是如今见着曾祖父的生平已被编入史书,不由有些唏嘘。
齐国灭亡,梁国灭亡,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结束,天下归一。
国亡史作,统一天下的王朝都要编写灭亡王朝的历史,其实也是宣布对前朝“盖棺论定”,所以朝廷要修史了。
自明德初年起,历经十余载、许多学者的努力,《北齐书》、《梁书》、《陈书》已有初稿,经吏员誊抄,上呈御览,待得有司校核无误,便可正式成书,刊行天下。
之后,还会有《北史》、《南史》问世,向世人表明,南北对峙的旧时代已经尘埃落定,天下一统的新时代开始了。
萧九娘摩挲着这本手稿,只觉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她已经陪伴宇文温三十多年。
一切,似乎发生在昨日。
“怎么了?发什么呆呢?”
说话声传来,萧九娘见宇文温看着自己,笑道:“没事,看着史书,感慨时光飞逝。”
“可不是么,一转眼,孩子们都长大了。”宇文温说完放下书,让萧九娘坐在身边,端起茶杯,品了j口,说:“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只说这点,朝廷就必须修史。”
“《诗经·大雅·荡》有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我看着手稿,看着看着就无法自拔“
宇文温开始长篇大论,今日他看《梁书》手稿看得入神,不是要做学问,而是要用这个王朝的兴衰来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
梁武帝萧衍,是梁国的开国皇帝,他算是萧氏齐国的远支宗室,年轻时,是齐国的一员大将,两次参与抵御北魏大军的南侵,立下不少战功。
然而齐国政局不稳,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于是萧衍等到了机会。
一如这个时期权臣上位的套路一般,萧衍一步步向目标接近,最后代齐建梁。
当了皇帝的萧衍,励精图治、政绩斐然,汲取齐国灭亡的教训,重用、亲近宗室,梁国国力快速增长,而这个时候,北方强敌魏国却开始走下坡路,国内矛盾日益激化,南北之间的实力差距正在明显缩短。
到了魏国爆发六镇之乱时,北方一p混乱,而这时的梁国,看起来如日中天,克复中原的大好前景似乎越来越光明。
然而梁国最大的问题在于,萧衍活得太久,太宠宗室了。
人老了,曾经的雄心壮志即便还在,也没有精力去实现,萧衍沉迷佛教,以至于梁国上下佞佛,有钱粮不去整顿军备、改善民生,而是用来修佛寺、铸造佛像,捐香火钱。
大量佛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占据大量田地,还发展无数信徒、雇佣佃农耕种寺田,而这一些田地、佃农,是不需要向朝廷缴纳一文田租、f一天劳役的。
国家的税收大幅流失,萧衍却沉迷于佛教大兴的盛世幻想之中,他优待宗室,甚至多次任用宗室为北伐主帅,然而这些宗室全是废物,接连战败、损兵折将,却都得到皇帝的宽容。
就在萧衍沉浸在国富民强、北虏内战迟早要完的喜悦之中时,一个瘸腿的东魏叛将,带着八百残兵仓皇南下,遣使送上降表,乞求大梁皇帝庇护。
这叛将姓侯名景,据说他的降表抵达建康台城的前一天晚上,萧衍梦到自己收复中原、统一天下,次日得了这降表,不由得激动万分,只当自己的梦要成真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虔诚礼佛的萧衍,并未得到佛祖的庇佑,而他善待的宗室们,出卖了他。
大家都希望“老头子”赶快死,自己好上位,不仅宗室相互猜忌,就连萧衍的子孙也相互攻伐,他被叛军围在台城,援军要么作壁上观,要么迟迟未到。
变成阶下囚的萧衍,临终时自嘲: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宇文温反复说着这句话,语气越来越重,萧九娘甚至感受到了些许杀气,不由得心中不安。
宇文温合上手稿,却没将书放到案上,反倒用食指顶着,开始转书。
一边转书一边“嘿嘿”冷笑。
萧九娘见着这位如此模样,心中愈发觉得不安。
“我,听说。”
宇文温忽然开口,语气不善:“有人说,武帝当年灭佛,激怒了佛祖,所以英年早逝,死后下地狱。”
萧九娘听了这话,不寒而栗,后背凉飕飕的。
宇文温宛若自言自语般继续说:“武帝因为灭佛所以不得好死,好,很好,那为什么,诚心礼佛的另一个武帝,也不得好死?”
“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好好问问天下高僧!”
《梁书》初稿完成,天子看过之后,对于崇佛、敬佛的梁武帝居然落得如此下场感到不解,想问问,为什么佛祖不保佑这位皇帝,不保佑大建佛寺的梁国。
一篇文章,需要一个楔子来引出正文,而《梁书》的初稿,就是这个楔子。
书案上摆着一本翻开的书,萧九娘无意间瞥见其中内容,为之一愣。
宇文温现在看的资料,内容不涉及什么机要,所以此刻承担秘书职责的萧九娘是可以看的,她看看宇文温,见对方依旧目不转睛看着手中书,于是将案上那本书拿起来。
书其实是一手抄本,或者说手稿,封面写着两列字:
卷八_列传第二_昭明太子_哀太子_愍怀太子
正文,第一页:昭明太子统,字德施,高祖长子也,母曰丁贵嫔。
初,高祖未有男,义师起,太子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y。
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
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
太子美姿貌,善举止。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太子明于庶事,纤毫必晓,每所奏有谬误及巧妄,皆即就辩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
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宫虽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入,危坐达旦。
三年三月,寝疾。恐贻高祖忧,敕参问,辄自力手书启。及稍笃,左右yu启闻,犹不许,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恶“,因便呜咽。
四月乙巳薨,时年三十一。高祖幸东宫,临哭尽哀。诏敛以衮冕。谥曰昭明。
这份手稿,所写内容之中,介绍了梁国昭明太子萧统的一生,而这位昭明太子,是萧九娘的曾祖父。
梁国的国祚,历经侯景之乱、宗室内讧、江陵陷落,已经穷途末路,陈霸先在建康受禅称帝后,虽然还有个梁国西梁以江陵为都,但这个梁国不过是傀儡。
傀儡般的梁国,最后还是消失了,亡国公主萧九娘,却没有太多伤感。
她生于二月,被视为不吉,所以自y长在宫外,公主的身份实际上对她而言很陌生。
只是如今见着曾祖父的生平已被编入史书,不由有些唏嘘。
齐国灭亡,梁国灭亡,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结束,天下归一。
国亡史作,统一天下的王朝都要编写灭亡王朝的历史,其实也是宣布对前朝“盖棺论定”,所以朝廷要修史了。
自明德初年起,历经十余载、许多学者的努力,《北齐书》、《梁书》、《陈书》已有初稿,经吏员誊抄,上呈御览,待得有司校核无误,便可正式成书,刊行天下。
之后,还会有《北史》、《南史》问世,向世人表明,南北对峙的旧时代已经尘埃落定,天下一统的新时代开始了。
萧九娘摩挲着这本手稿,只觉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她已经陪伴宇文温三十多年。
一切,似乎发生在昨日。
“怎么了?发什么呆呢?”
说话声传来,萧九娘见宇文温看着自己,笑道:“没事,看着史书,感慨时光飞逝。”
“可不是么,一转眼,孩子们都长大了。”宇文温说完放下书,让萧九娘坐在身边,端起茶杯,品了j口,说:“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只说这点,朝廷就必须修史。”
“《诗经·大雅·荡》有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我看着手稿,看着看着就无法自拔“
宇文温开始长篇大论,今日他看《梁书》手稿看得入神,不是要做学问,而是要用这个王朝的兴衰来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
梁武帝萧衍,是梁国的开国皇帝,他算是萧氏齐国的远支宗室,年轻时,是齐国的一员大将,两次参与抵御北魏大军的南侵,立下不少战功。
然而齐国政局不稳,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于是萧衍等到了机会。
一如这个时期权臣上位的套路一般,萧衍一步步向目标接近,最后代齐建梁。
当了皇帝的萧衍,励精图治、政绩斐然,汲取齐国灭亡的教训,重用、亲近宗室,梁国国力快速增长,而这个时候,北方强敌魏国却开始走下坡路,国内矛盾日益激化,南北之间的实力差距正在明显缩短。
到了魏国爆发六镇之乱时,北方一p混乱,而这时的梁国,看起来如日中天,克复中原的大好前景似乎越来越光明。
然而梁国最大的问题在于,萧衍活得太久,太宠宗室了。
人老了,曾经的雄心壮志即便还在,也没有精力去实现,萧衍沉迷佛教,以至于梁国上下佞佛,有钱粮不去整顿军备、改善民生,而是用来修佛寺、铸造佛像,捐香火钱。
大量佛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占据大量田地,还发展无数信徒、雇佣佃农耕种寺田,而这一些田地、佃农,是不需要向朝廷缴纳一文田租、f一天劳役的。
国家的税收大幅流失,萧衍却沉迷于佛教大兴的盛世幻想之中,他优待宗室,甚至多次任用宗室为北伐主帅,然而这些宗室全是废物,接连战败、损兵折将,却都得到皇帝的宽容。
就在萧衍沉浸在国富民强、北虏内战迟早要完的喜悦之中时,一个瘸腿的东魏叛将,带着八百残兵仓皇南下,遣使送上降表,乞求大梁皇帝庇护。
这叛将姓侯名景,据说他的降表抵达建康台城的前一天晚上,萧衍梦到自己收复中原、统一天下,次日得了这降表,不由得激动万分,只当自己的梦要成真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虔诚礼佛的萧衍,并未得到佛祖的庇佑,而他善待的宗室们,出卖了他。
大家都希望“老头子”赶快死,自己好上位,不仅宗室相互猜忌,就连萧衍的子孙也相互攻伐,他被叛军围在台城,援军要么作壁上观,要么迟迟未到。
变成阶下囚的萧衍,临终时自嘲: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宇文温反复说着这句话,语气越来越重,萧九娘甚至感受到了些许杀气,不由得心中不安。
宇文温合上手稿,却没将书放到案上,反倒用食指顶着,开始转书。
一边转书一边“嘿嘿”冷笑。
萧九娘见着这位如此模样,心中愈发觉得不安。
“我,听说。”
宇文温忽然开口,语气不善:“有人说,武帝当年灭佛,激怒了佛祖,所以英年早逝,死后下地狱。”
萧九娘听了这话,不寒而栗,后背凉飕飕的。
宇文温宛若自言自语般继续说:“武帝因为灭佛所以不得好死,好,很好,那为什么,诚心礼佛的另一个武帝,也不得好死?”
“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好好问问天下高僧!”
《梁书》初稿完成,天子看过之后,对于崇佛、敬佛的梁武帝居然落得如此下场感到不解,想问问,为什么佛祖不保佑这位皇帝,不保佑大建佛寺的梁国。
一篇文章,需要一个楔子来引出正文,而《梁书》的初稿,就是这个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