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五千比零(上)
张辽追出了几步,贾诩见到魁头的大军压上,便鸣金让张辽归队。张辽只能恋恋不舍地退回本队,虽然自己取得了两场胜利,却连一个人头也没拿下,这军功实在有限,心下郁闷万分。
魁头看了看时辰,不能再单挑了,自己这边也没有人能打过张辽和徐晃的,还是全军进攻吧,看看汉军的防守如何,总不会也跟他们的武将一样这么神勇吧?
他下令让五千骑兵先向汉军发起进攻,由一个鲜卑的万夫长指挥。这五千骑兵里面有两千的精锐骑兵,其他的都是老弱和奴隶。
贾诩发现鲜卑人改打法了,开始全面进攻了,便率领众将回营,将交战指挥之权交给了高顺。高顺下令并州步兵,后队变前队撤回大营,陷阵营的第一步兵旅留下来断后。
徐晃立即命令自己的一团和二团原地不动,三团退到一团、二团的身后列阵,人数对等的交锋,陷阵营可从来没怕过谁,更从来没想到后退和逃跑。
高顺也很放心的将战地指挥权下放,由徐晃和方悦来指挥,这一次正是云中改编以来,陷阵营大部队的第一次实战,正好可以检验一下改编整训之后的成果。
徐晃收到高顺的命令后,丝毫不见慌乱,他从容的走到各团中间,身后站着几个通信兵,负责准备传达他的命令。
徐晃高声喊道:“各团营听令,以连为单位,各连队的一排在前,二排在中间,三排在最后,列横队迎敌。一团在左,二团在右,三团在中路,倒品字展开。”
徐晃身后的通信兵迅速向各团营跑去,高声复述着徐晃的命令。离得近的团营已经听到了徐晃的命令,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所有的兵士们按照日常训练的要求,迅速开始动作。
每个团有九个连,每个排三十多人,所以一个团的正面就有三百人左右,然后每个人之间间隔一人宽的空隙,并不是密集排列。
每个团都按照一排、二排、三排的顺序排成了三行横队,三团的第一排正好和一团、二团的第三排排成一行,一个倒品字的方阵很快就排列完毕,前后左右非常整齐。
鲜卑人看不懂汉人的阵型是什么意思,他们可没有演练什么特殊的阵型,只是简单地将五千人排成了五排,每排一千人的进攻阵型。
前三排自然是老弱和奴隶们,后面两排才是鲜卑人中的精锐骑兵。穿戴就不一样,精锐们身上都有简单的铁甲防护,也有铁制头盔,炮灰们就只有布甲或皮甲意思一下了。
轲比能看着魁头部出战的骑兵,暗自冷笑,“魁头和步度根,你们两个蠢货,一半炮灰一半精锐,你们当大家都是瞎子吗?你们倒是下点本钱啊,让所有人都穿着一样的铁甲啊,这么明显,和连再笨,也一眼就看的出来了。”
他想的没错,和连本来还兴高采烈地给魁头部擂鼓助阵呢。他看到魁头部的猛将轮番出战汉将,有胜有负,也算发挥正常。
可是当他看到魁头部出战的五千骑兵的时候,他的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看衣着打扮就知道一半是炮灰一半是精锐了,再看看魁头身后的大军,果然都是如此。
和连自然没有了擂鼓的兴致,穿上了锦袍,气呼呼地坐回了宝座。他也知道魁头和轲比能一定会出工不出力,应付自己,早就料到会是如此,他倒要看看,这些混合的先锋铁骑,会和人数相等的汉军打成什么样子?
五千鲜卑骑兵,终于排成了长长的横队,在千夫长的带领下,先是缓步上前,然后才逐渐加速,阵型拉得比较开,间距不小。
因为他们都知道汉军的弓弩的巨大威力,而他们自己的角弓射程有限,冲锋的时候,只能在开始阶段被动挨打,全靠马速迅速接近汉军。
徐晃看着鲜卑骑兵越来越近,在心中开始估算距离,眼看鲜卑人快要冲到一百二十丈的时候,开始高声下令:“全体长弓手预备,瞄准敌人左右两翼,”
三排横队中的长弓手,纷纷举起长弓,搭箭拉弦。陷阵营的标准配置,每班十人,其中有三个盾牌手,三个长矛手,四个弓弩手。
以前是两个长弓手,两个强弩手,现在换装了连弩,硬弩手也都换上了长弓。这样每个班就有了四个长弓手,三个团就是一千名左右长弓手。
“放!”随着徐晃的一声令下,一千名长弓手射出了一千支箭。按照徐晃的命令,射向了鲜卑人的左右两翼。
弓箭的速度比弩箭来得慢,距离又远,多少给鲜卑人留下了一点反应和躲闪的时间。鲜卑人左右两翼的骑兵见汉军的弓箭都落在了自己头顶,而中间却很安全,当下自发地便向中路集中过去。
很快,本来很松散的阵型,就被汉军的弓箭驱赶到了一起,这正是徐晃要达到的目的。
距离一百丈的时候,长弓手们射出了第二波弓箭,再一次将鲜卑人左右两翼的骑兵赶向了中路。
在后面观战的魁头心中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可是他实在想不出汉军如此做的目的何在?之前两军斥候之间的遭遇战,仅剩的两个活口并没有详细的战报给他,所以他并不知道汉军有了新式武器。
徐晃看见鲜卑骑兵果然被长弓驱赶到了一起,虽然两波弓箭只放倒了几百个鲜卑骑兵,不过还是达到了自己要的效果。
他果断下达了新的命令,“全体都有,换连弩,检查装备,第一排半蹲,第二排、第三排按照训练要求,做好准备。”传令兵们再一次把徐晃的新命令传达下去。
陷阵营的兵士们纷纷从背后取出了连弩,就连盾牌兵,都放下手中的盾牌,换上了连弩。本来徐晃的第一旅没有配备这么多的连弩,可是临出发之前,徐晃派人把第二旅和预备旅的连弩都给借来了,他早就准备好如何打这一仗了。
张辽追出了几步,贾诩见到魁头的大军压上,便鸣金让张辽归队。张辽只能恋恋不舍地退回本队,虽然自己取得了两场胜利,却连一个人头也没拿下,这军功实在有限,心下郁闷万分。
魁头看了看时辰,不能再单挑了,自己这边也没有人能打过张辽和徐晃的,还是全军进攻吧,看看汉军的防守如何,总不会也跟他们的武将一样这么神勇吧?
他下令让五千骑兵先向汉军发起进攻,由一个鲜卑的万夫长指挥。这五千骑兵里面有两千的精锐骑兵,其他的都是老弱和奴隶。
贾诩发现鲜卑人改打法了,开始全面进攻了,便率领众将回营,将交战指挥之权交给了高顺。高顺下令并州步兵,后队变前队撤回大营,陷阵营的第一步兵旅留下来断后。
徐晃立即命令自己的一团和二团原地不动,三团退到一团、二团的身后列阵,人数对等的交锋,陷阵营可从来没怕过谁,更从来没想到后退和逃跑。
高顺也很放心的将战地指挥权下放,由徐晃和方悦来指挥,这一次正是云中改编以来,陷阵营大部队的第一次实战,正好可以检验一下改编整训之后的成果。
徐晃收到高顺的命令后,丝毫不见慌乱,他从容的走到各团中间,身后站着几个通信兵,负责准备传达他的命令。
徐晃高声喊道:“各团营听令,以连为单位,各连队的一排在前,二排在中间,三排在最后,列横队迎敌。一团在左,二团在右,三团在中路,倒品字展开。”
徐晃身后的通信兵迅速向各团营跑去,高声复述着徐晃的命令。离得近的团营已经听到了徐晃的命令,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所有的兵士们按照日常训练的要求,迅速开始动作。
每个团有九个连,每个排三十多人,所以一个团的正面就有三百人左右,然后每个人之间间隔一人宽的空隙,并不是密集排列。
每个团都按照一排、二排、三排的顺序排成了三行横队,三团的第一排正好和一团、二团的第三排排成一行,一个倒品字的方阵很快就排列完毕,前后左右非常整齐。
鲜卑人看不懂汉人的阵型是什么意思,他们可没有演练什么特殊的阵型,只是简单地将五千人排成了五排,每排一千人的进攻阵型。
前三排自然是老弱和奴隶们,后面两排才是鲜卑人中的精锐骑兵。穿戴就不一样,精锐们身上都有简单的铁甲防护,也有铁制头盔,炮灰们就只有布甲或皮甲意思一下了。
轲比能看着魁头部出战的骑兵,暗自冷笑,“魁头和步度根,你们两个蠢货,一半炮灰一半精锐,你们当大家都是瞎子吗?你们倒是下点本钱啊,让所有人都穿着一样的铁甲啊,这么明显,和连再笨,也一眼就看的出来了。”
他想的没错,和连本来还兴高采烈地给魁头部擂鼓助阵呢。他看到魁头部的猛将轮番出战汉将,有胜有负,也算发挥正常。
可是当他看到魁头部出战的五千骑兵的时候,他的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看衣着打扮就知道一半是炮灰一半是精锐了,再看看魁头身后的大军,果然都是如此。
和连自然没有了擂鼓的兴致,穿上了锦袍,气呼呼地坐回了宝座。他也知道魁头和轲比能一定会出工不出力,应付自己,早就料到会是如此,他倒要看看,这些混合的先锋铁骑,会和人数相等的汉军打成什么样子?
五千鲜卑骑兵,终于排成了长长的横队,在千夫长的带领下,先是缓步上前,然后才逐渐加速,阵型拉得比较开,间距不小。
因为他们都知道汉军的弓弩的巨大威力,而他们自己的角弓射程有限,冲锋的时候,只能在开始阶段被动挨打,全靠马速迅速接近汉军。
徐晃看着鲜卑骑兵越来越近,在心中开始估算距离,眼看鲜卑人快要冲到一百二十丈的时候,开始高声下令:“全体长弓手预备,瞄准敌人左右两翼,”
三排横队中的长弓手,纷纷举起长弓,搭箭拉弦。陷阵营的标准配置,每班十人,其中有三个盾牌手,三个长矛手,四个弓弩手。
以前是两个长弓手,两个强弩手,现在换装了连弩,硬弩手也都换上了长弓。这样每个班就有了四个长弓手,三个团就是一千名左右长弓手。
“放!”随着徐晃的一声令下,一千名长弓手射出了一千支箭。按照徐晃的命令,射向了鲜卑人的左右两翼。
弓箭的速度比弩箭来得慢,距离又远,多少给鲜卑人留下了一点反应和躲闪的时间。鲜卑人左右两翼的骑兵见汉军的弓箭都落在了自己头顶,而中间却很安全,当下自发地便向中路集中过去。
很快,本来很松散的阵型,就被汉军的弓箭驱赶到了一起,这正是徐晃要达到的目的。
距离一百丈的时候,长弓手们射出了第二波弓箭,再一次将鲜卑人左右两翼的骑兵赶向了中路。
在后面观战的魁头心中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可是他实在想不出汉军如此做的目的何在?之前两军斥候之间的遭遇战,仅剩的两个活口并没有详细的战报给他,所以他并不知道汉军有了新式武器。
徐晃看见鲜卑骑兵果然被长弓驱赶到了一起,虽然两波弓箭只放倒了几百个鲜卑骑兵,不过还是达到了自己要的效果。
他果断下达了新的命令,“全体都有,换连弩,检查装备,第一排半蹲,第二排、第三排按照训练要求,做好准备。”传令兵们再一次把徐晃的新命令传达下去。
陷阵营的兵士们纷纷从背后取出了连弩,就连盾牌兵,都放下手中的盾牌,换上了连弩。本来徐晃的第一旅没有配备这么多的连弩,可是临出发之前,徐晃派人把第二旅和预备旅的连弩都给借来了,他早就准备好如何打这一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