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南亚的情况颇为复杂,天王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占据孟加拉,元奇占据缅甸和安南,而暹罗则是东王杨秀清的部队所占领,一直以来,易知足对于东南亚的太平军势力是既不用兵也不过问,采取放纵的态度。
东王杨秀清虽是率部灭了暹罗,却不敢立国,一直在太平军与元奇之间摇摆不定,这次居然和冯云山一道前来上海,确实是值得玩味。
易知足一边琢磨着一边缓步踱到院子门口,对于这二位,他还是有必要给予足够的礼遇,联袂而来的杨秀清和冯云山见的易知足迎了出来,也加快了脚步,还离着十几步远,初次见面的杨秀清就拱手爽朗的笑道:“闻名十余年,今日总算得以见着易大掌柜。”
易知足满面微笑的拱手还礼,仔细的打量了对方几眼,杨秀清身形中等并不魁梧,面色黎黑却不失威武,多年统兵征伐,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势,待其到的跟前,他才微笑道:“东王统兵有方,治军严谨,用兵如神,我也是如雷贯耳。”
一副儒生装扮的冯云山这才上前拱手见礼,“一别数年,大掌柜风采依旧。”
易知足笑道:“南王倒是清减了些,不会是孟加拉水土不服罢。”说着,他一展手,礼让道:“二位请。”
“大掌柜请。”不论是杨秀清还是冯云山如今在易知足面前都不敢失了礼数,连忙谦让,易知足一笑,举步先行。
冯云山稍稍落后半步,缓声道:“孟加拉虽有大片平原,但雨水多,年年洪涝,咱们确实有些水土不服。”
见他乘机诉苦,易知足不接这话茬,转而道:“二位怎会如此碰巧,一道前来?”
冯云山如实道:“非是碰巧,东王乃是应邀而来。”
“早就欲前来上海拜访,接到南王邀约,未曾多想,便一同前来。”杨秀清跟着解释了一句,在东南亚数年征伐,他的部众损耗不小,却补充有限,如今又处于元奇新军的三面夹持之下,他纵然再是桀骜不驯,却也不得不放低姿态,与元奇新军联手征伐暹罗让他认清楚了一个事实,元奇要灭他,可谓是易如反掌。
对于杨秀清的主动解释,易知足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很明显对方这是有些心虚,怕他误会。
见他不吭声,杨秀清着实是有些心虚,如果说在孟加拉的洪秀全还能有点底气,他可是一点底气都没有,他很清楚,元奇不可能允许他在暹罗自立,绝对会将暹罗并入大清疆域,若是让易知足疑心他与洪秀全勾结,那绝对是大祸临头,就算他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数万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部众着想。
三人进屋落座,杨秀清就径直道:“不知道朝廷打算何时在暹罗建省?”他如此说,自然是为了表明态度。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东南亚目前并是适合建省,即便是建省,也难以归心,在经历足够长时间的杀戮和战乱之后,在当地百姓极度渴望和平的时候,才是最佳的建省时机。”
听的这话,冯云山顿时恍然大悟,难怪在联手灭掉暹罗之后,元奇主动撤军将暹罗拱手让给了东王,难怪元奇对于东王部众一直采取放纵的态度,原来是出于这个原因!
杨秀清却是放下心来,这几年来一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因为这句话迎刃而解,他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他数次暗示归附,对方却一直无动于衷,既不招安,也不在征剿,还不断提供各种支持。
放下心来,他随即意识到,方才对方夸赞他统兵有方,治军严谨,绝对不是什么称赞,而是不满,他当即表态道:“大掌柜放心,给我三年时间,保证暹罗成为人间地狱。”
“重点要消灭的是暹罗的贵族士绅和地主富户。”易知足缓声道:“暹罗吃大户之风盛行,稍加发扬便可。”
顿了顿,他接着道:“东王尽管放心,元奇从不做兔死狗烹之事,愿意统兵,海外有的是仗打,不愿统兵,就凭平定安南、金边、暹罗之功绩,一个王爵是铁定跑不掉的。”
听的这话,杨秀清仿佛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彻底的放下心来,暗自庆幸当年选择与元奇合作的决定正确无比,这个结果怎么看也不比洪秀全在孟加拉立国差。
听的这话,冯云山也是暗自高兴,实则因为洪秀全与杨秀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洪秀全压根就没有重新接纳杨秀清的意思,看中的只是杨秀清手下的数万百战精兵,那基本都是广西和湖南的老兄弟,也是拜上帝会的忠实教徒。
既然元奇无意剿灭杨秀清部,那么他们就有极大的可能接收这数万精兵,他心里明镜似的,元奇不可能收编太平军,虽然杨秀清部皆是百战精兵,但与元奇新军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差距太大,况且元奇新军也不会要拜上帝会教徒。
见是话缝儿,他才开口道:“翼王可是还在美利坚?”
易知足点了点头,平定暹罗之后,他就以考察之名将石达开抽调前往美利坚观摩南北战争,以免石达开在太平军中难以自拔,“美利坚内战结束在即,翼王明年应该就会国。”说着,他反问道:“怎的突然挂念起翼王了,可是打算向西大规模扩张?”
闻言,冯云山苦笑着道:“天王倒是有向西扩张的打算,不过,却是缺兵少银,纵然有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缺兵少银?易知足一阵无语,这不仅是要银子,还想要兵?一转念,他就反应过来,洪秀全这是瞧上了杨秀清的部众,对于杨秀清部的安置,他确实是没考虑好,不过,扬部在暹罗金边烧杀掳掠之后也确实不宜再原地安置,元奇新军也不可能收编。
或许,孟加拉对于扬部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这事他不好越俎代庖,这不仅要尊重杨秀清的意见,也要尊重扬部官兵自己的选择。
略微沉吟,他才道:“扩张也是需要讲究时机的,印度是英国的禁脔,被誉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贸然扩张,得不偿失,且等上两三年罢,时机到了,自然会让你们扩张。”
等上两三年就是向西扩张的时机?冯云山含笑道:“大掌柜也听说英吉利准备迁都德里的消息了?”
迁都德里?新德里!易知足楞了一下,这个消息他还真没听说,他说的两三年是指普奥战争爆发,让太平军向印度扩张以配合元奇在西北的扩张,没想到英国人居然在策划将总督府迁到德里去。
不过想想也算正常,太平军盘踞孟加拉,对于近在咫尺的加尔各答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出于安全的考虑,迁往德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历史上,英国人也是放弃了加尔各答迁往新德里,如今不过是早了几十年而已。
也难怪一直保存实力的洪秀全蠢蠢欲动萌生向西扩张的念头,不过,这也太想当然了,就算英国人将总督府迁往新德里,也不会轻易的放弃加尔各答。
见的易知足的神情,冯云山才知道对方并不知道这一消息,他心里颇为疑惑,对方所指的扩张时机又是什么?
“英国人不会轻易放弃加尔各答。”易知足开口道:“即便英国人将总督府迁往德里,你们最好也不要轻举妄动,我说的扩张时机,是指欧洲爆发战争,英军无暇顾及印度的时候。”
因为开通了有线电报,冯云山对于国际大事基本还是知道的,普丹战争爆发他也是有所耳闻,只不过并不关注,毕竟与他们毫无关系,听的这话,他有些惊讶,“欧洲还会爆发大的战争?英吉利会卷入?”
“战争肯定会爆发,英吉利会否卷入则很难说。”易知足道:“不过,只要欧洲爆发大的战争,都是机会,在那种情况下,英吉利不敢在东方大举用兵。”
对于孟加拉的太平军而言,能多二三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休养生息发展壮大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冯云山当即点头道:“依大掌柜所言,待的有利时机,再扩张不迟。”
犹豫了下,他接着道:“目前太平军在孟加拉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但孟加拉雨水多洪涝严重,十分贫穷,我们需要兴修水利,希望得到元奇的大力支持。”
易知足听的一笑,“孟加拉雨水多洪涝严重是事实,但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一年两熟不成问题,元奇有银子不假,但元奇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用粮食来换,暹罗连年战乱,粮食减产严重,需要粮食。”
听的这话,杨秀清连忙附和,“暹罗如今确实严重缺乏粮食,从孟加拉运送粮食,路程更近。”
“行。”冯云山不假思索的道,与元奇贸易,他们基本是包赚不赔,况且在军火方面必须依赖元奇,根本容不得他讨价还价。
对于杨秀清、冯云山两人,易知足颇为礼遇,谈话之后又设宴款待,并召来严世宽,叮嘱其妥善接待,当然,这主要是看在杨秀清的面上,征伐东南亚诸国,杨秀清功不可没,理应有此待遇。
易知足器重,严世宽自然不敢怠慢,用心接待悉心安排,得知杨秀清是初次来上海,便着人带领各处参观游玩。
对于上海,杨秀清是早有耳闻,当年盘踞长沙之时就多次听闻上海的繁华,接连几天的参观游玩下来,他可谓是大开眼界,感慨不已,他虽出身贫寒,生于穷乡僻壤,却也见识过武昌和长沙的繁华鼎盛,但跟上海一比,武昌和长沙大都跟乡下似的,若非是亲眼所见,他绝对难以想象上海居然繁华富裕到这个地步。
这一日黄昏,到下榻的园子,冯云山特意找了个机会与杨秀清在园子里的青石板小径上散步,漫步了一段路,他才感慨的道:“遥想当年金田起事,何曾会想到能有今日。”
杨秀清听哂笑道:“想当年在长沙之时,连战连捷,又何曾想到会落到今日这田地?”
“看来东王对天王还是有怨气。”冯云山道:“即便咱们当初能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也不会是元奇的对手,可能结局比现在还不如。”
杨秀清尽管自视甚高,却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军确实不是元奇新军的对手,当年要是拧成一股绳,可能已经被元奇新军和清军联手剿灭,他不愿意谈这个话题,转而道:“石敢当去了美利坚?”
冯云山点了点头,“去了三四年了,易大掌柜有意招纳他。”顿了顿,他接着道:“对于东王,易大掌柜也是诚心招纳,东王可打算入元奇?”
“累了!”杨秀清不假思索的道:“转战十几年,身边的老弟兄一年比一年少,图的什么?不就是图个荣华富贵,既然是唾手可得,又何必再拿兄弟们的命去拼?他们也该享享福了。”
见他开口就将话头堵死,冯云山不由的暗叹了一声,暗忖要想招揽对方的部众只能指望易知足了。
杨秀清显然清楚他的心思,沉吟了一阵才道:“看在相交二十多年的情分上,我提醒你一句,洪火秀不值得追随,他成不了气候,孟加拉立国也是痴心妄想,那是块战略要地,元奇会让洪火秀在那里立国?
说什么大清与英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也就你们相信,那地方元奇迟早要收的,现在不过是拿你们当枪使,将咱们从广西云南驱赶进入东南亚,可不就是拿咱们当枪使。”
这一点,冯云山岂有看不明白的,他苦笑着道:“即便明知他拿咱们当枪使,咱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咱们的处境与东王没什么两样,没有足够自保的实力,就是想左右逢源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元奇根本不会给咱们左右逢源的机会!”
“这是个狠人,咱们败的不冤。”杨秀清闷声道:“也别报什么奢望了,元奇不可能让你们有自保的实力。”
东王杨秀清虽是率部灭了暹罗,却不敢立国,一直在太平军与元奇之间摇摆不定,这次居然和冯云山一道前来上海,确实是值得玩味。
易知足一边琢磨着一边缓步踱到院子门口,对于这二位,他还是有必要给予足够的礼遇,联袂而来的杨秀清和冯云山见的易知足迎了出来,也加快了脚步,还离着十几步远,初次见面的杨秀清就拱手爽朗的笑道:“闻名十余年,今日总算得以见着易大掌柜。”
易知足满面微笑的拱手还礼,仔细的打量了对方几眼,杨秀清身形中等并不魁梧,面色黎黑却不失威武,多年统兵征伐,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势,待其到的跟前,他才微笑道:“东王统兵有方,治军严谨,用兵如神,我也是如雷贯耳。”
一副儒生装扮的冯云山这才上前拱手见礼,“一别数年,大掌柜风采依旧。”
易知足笑道:“南王倒是清减了些,不会是孟加拉水土不服罢。”说着,他一展手,礼让道:“二位请。”
“大掌柜请。”不论是杨秀清还是冯云山如今在易知足面前都不敢失了礼数,连忙谦让,易知足一笑,举步先行。
冯云山稍稍落后半步,缓声道:“孟加拉虽有大片平原,但雨水多,年年洪涝,咱们确实有些水土不服。”
见他乘机诉苦,易知足不接这话茬,转而道:“二位怎会如此碰巧,一道前来?”
冯云山如实道:“非是碰巧,东王乃是应邀而来。”
“早就欲前来上海拜访,接到南王邀约,未曾多想,便一同前来。”杨秀清跟着解释了一句,在东南亚数年征伐,他的部众损耗不小,却补充有限,如今又处于元奇新军的三面夹持之下,他纵然再是桀骜不驯,却也不得不放低姿态,与元奇新军联手征伐暹罗让他认清楚了一个事实,元奇要灭他,可谓是易如反掌。
对于杨秀清的主动解释,易知足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很明显对方这是有些心虚,怕他误会。
见他不吭声,杨秀清着实是有些心虚,如果说在孟加拉的洪秀全还能有点底气,他可是一点底气都没有,他很清楚,元奇不可能允许他在暹罗自立,绝对会将暹罗并入大清疆域,若是让易知足疑心他与洪秀全勾结,那绝对是大祸临头,就算他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数万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部众着想。
三人进屋落座,杨秀清就径直道:“不知道朝廷打算何时在暹罗建省?”他如此说,自然是为了表明态度。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东南亚目前并是适合建省,即便是建省,也难以归心,在经历足够长时间的杀戮和战乱之后,在当地百姓极度渴望和平的时候,才是最佳的建省时机。”
听的这话,冯云山顿时恍然大悟,难怪在联手灭掉暹罗之后,元奇主动撤军将暹罗拱手让给了东王,难怪元奇对于东王部众一直采取放纵的态度,原来是出于这个原因!
杨秀清却是放下心来,这几年来一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因为这句话迎刃而解,他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他数次暗示归附,对方却一直无动于衷,既不招安,也不在征剿,还不断提供各种支持。
放下心来,他随即意识到,方才对方夸赞他统兵有方,治军严谨,绝对不是什么称赞,而是不满,他当即表态道:“大掌柜放心,给我三年时间,保证暹罗成为人间地狱。”
“重点要消灭的是暹罗的贵族士绅和地主富户。”易知足缓声道:“暹罗吃大户之风盛行,稍加发扬便可。”
顿了顿,他接着道:“东王尽管放心,元奇从不做兔死狗烹之事,愿意统兵,海外有的是仗打,不愿统兵,就凭平定安南、金边、暹罗之功绩,一个王爵是铁定跑不掉的。”
听的这话,杨秀清仿佛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彻底的放下心来,暗自庆幸当年选择与元奇合作的决定正确无比,这个结果怎么看也不比洪秀全在孟加拉立国差。
听的这话,冯云山也是暗自高兴,实则因为洪秀全与杨秀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洪秀全压根就没有重新接纳杨秀清的意思,看中的只是杨秀清手下的数万百战精兵,那基本都是广西和湖南的老兄弟,也是拜上帝会的忠实教徒。
既然元奇无意剿灭杨秀清部,那么他们就有极大的可能接收这数万精兵,他心里明镜似的,元奇不可能收编太平军,虽然杨秀清部皆是百战精兵,但与元奇新军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是差距太大,况且元奇新军也不会要拜上帝会教徒。
见是话缝儿,他才开口道:“翼王可是还在美利坚?”
易知足点了点头,平定暹罗之后,他就以考察之名将石达开抽调前往美利坚观摩南北战争,以免石达开在太平军中难以自拔,“美利坚内战结束在即,翼王明年应该就会国。”说着,他反问道:“怎的突然挂念起翼王了,可是打算向西大规模扩张?”
闻言,冯云山苦笑着道:“天王倒是有向西扩张的打算,不过,却是缺兵少银,纵然有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缺兵少银?易知足一阵无语,这不仅是要银子,还想要兵?一转念,他就反应过来,洪秀全这是瞧上了杨秀清的部众,对于杨秀清部的安置,他确实是没考虑好,不过,扬部在暹罗金边烧杀掳掠之后也确实不宜再原地安置,元奇新军也不可能收编。
或许,孟加拉对于扬部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这事他不好越俎代庖,这不仅要尊重杨秀清的意见,也要尊重扬部官兵自己的选择。
略微沉吟,他才道:“扩张也是需要讲究时机的,印度是英国的禁脔,被誉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贸然扩张,得不偿失,且等上两三年罢,时机到了,自然会让你们扩张。”
等上两三年就是向西扩张的时机?冯云山含笑道:“大掌柜也听说英吉利准备迁都德里的消息了?”
迁都德里?新德里!易知足楞了一下,这个消息他还真没听说,他说的两三年是指普奥战争爆发,让太平军向印度扩张以配合元奇在西北的扩张,没想到英国人居然在策划将总督府迁到德里去。
不过想想也算正常,太平军盘踞孟加拉,对于近在咫尺的加尔各答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出于安全的考虑,迁往德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历史上,英国人也是放弃了加尔各答迁往新德里,如今不过是早了几十年而已。
也难怪一直保存实力的洪秀全蠢蠢欲动萌生向西扩张的念头,不过,这也太想当然了,就算英国人将总督府迁往新德里,也不会轻易的放弃加尔各答。
见的易知足的神情,冯云山才知道对方并不知道这一消息,他心里颇为疑惑,对方所指的扩张时机又是什么?
“英国人不会轻易放弃加尔各答。”易知足开口道:“即便英国人将总督府迁往德里,你们最好也不要轻举妄动,我说的扩张时机,是指欧洲爆发战争,英军无暇顾及印度的时候。”
因为开通了有线电报,冯云山对于国际大事基本还是知道的,普丹战争爆发他也是有所耳闻,只不过并不关注,毕竟与他们毫无关系,听的这话,他有些惊讶,“欧洲还会爆发大的战争?英吉利会卷入?”
“战争肯定会爆发,英吉利会否卷入则很难说。”易知足道:“不过,只要欧洲爆发大的战争,都是机会,在那种情况下,英吉利不敢在东方大举用兵。”
对于孟加拉的太平军而言,能多二三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休养生息发展壮大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冯云山当即点头道:“依大掌柜所言,待的有利时机,再扩张不迟。”
犹豫了下,他接着道:“目前太平军在孟加拉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但孟加拉雨水多洪涝严重,十分贫穷,我们需要兴修水利,希望得到元奇的大力支持。”
易知足听的一笑,“孟加拉雨水多洪涝严重是事实,但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一年两熟不成问题,元奇有银子不假,但元奇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用粮食来换,暹罗连年战乱,粮食减产严重,需要粮食。”
听的这话,杨秀清连忙附和,“暹罗如今确实严重缺乏粮食,从孟加拉运送粮食,路程更近。”
“行。”冯云山不假思索的道,与元奇贸易,他们基本是包赚不赔,况且在军火方面必须依赖元奇,根本容不得他讨价还价。
对于杨秀清、冯云山两人,易知足颇为礼遇,谈话之后又设宴款待,并召来严世宽,叮嘱其妥善接待,当然,这主要是看在杨秀清的面上,征伐东南亚诸国,杨秀清功不可没,理应有此待遇。
易知足器重,严世宽自然不敢怠慢,用心接待悉心安排,得知杨秀清是初次来上海,便着人带领各处参观游玩。
对于上海,杨秀清是早有耳闻,当年盘踞长沙之时就多次听闻上海的繁华,接连几天的参观游玩下来,他可谓是大开眼界,感慨不已,他虽出身贫寒,生于穷乡僻壤,却也见识过武昌和长沙的繁华鼎盛,但跟上海一比,武昌和长沙大都跟乡下似的,若非是亲眼所见,他绝对难以想象上海居然繁华富裕到这个地步。
这一日黄昏,到下榻的园子,冯云山特意找了个机会与杨秀清在园子里的青石板小径上散步,漫步了一段路,他才感慨的道:“遥想当年金田起事,何曾会想到能有今日。”
杨秀清听哂笑道:“想当年在长沙之时,连战连捷,又何曾想到会落到今日这田地?”
“看来东王对天王还是有怨气。”冯云山道:“即便咱们当初能上下一心,同心同德,也不会是元奇的对手,可能结局比现在还不如。”
杨秀清尽管自视甚高,却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军确实不是元奇新军的对手,当年要是拧成一股绳,可能已经被元奇新军和清军联手剿灭,他不愿意谈这个话题,转而道:“石敢当去了美利坚?”
冯云山点了点头,“去了三四年了,易大掌柜有意招纳他。”顿了顿,他接着道:“对于东王,易大掌柜也是诚心招纳,东王可打算入元奇?”
“累了!”杨秀清不假思索的道:“转战十几年,身边的老弟兄一年比一年少,图的什么?不就是图个荣华富贵,既然是唾手可得,又何必再拿兄弟们的命去拼?他们也该享享福了。”
见他开口就将话头堵死,冯云山不由的暗叹了一声,暗忖要想招揽对方的部众只能指望易知足了。
杨秀清显然清楚他的心思,沉吟了一阵才道:“看在相交二十多年的情分上,我提醒你一句,洪火秀不值得追随,他成不了气候,孟加拉立国也是痴心妄想,那是块战略要地,元奇会让洪火秀在那里立国?
说什么大清与英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也就你们相信,那地方元奇迟早要收的,现在不过是拿你们当枪使,将咱们从广西云南驱赶进入东南亚,可不就是拿咱们当枪使。”
这一点,冯云山岂有看不明白的,他苦笑着道:“即便明知他拿咱们当枪使,咱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咱们的处境与东王没什么两样,没有足够自保的实力,就是想左右逢源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元奇根本不会给咱们左右逢源的机会!”
“这是个狠人,咱们败的不冤。”杨秀清闷声道:“也别报什么奢望了,元奇不可能让你们有自保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