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成平日办公的偏殿难得气氛如此轻松,这一日朱怡成并没有和平常那样忙于公务,而是在偏殿招待了一位许久未见的臣子,并且和老朋友一般和他品茶笑谈。
史贻直的人黑了,也瘦了,但气色相比之前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史贻直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根本不像当初黯然离开军机处时的失意和颓废。
当年史贻直离开军机处是迫于无奈,但同时也有着他自身的原因。由于判断失误,再加上史贻直对于大明政策走向的把握与证见不同,导致朱怡成对他极为失望,在考虑再三后更换首席军机大臣,作为首席军机的史贻直不仅黯然从位子上离开,之后更是以代天子巡视各省的名义离开了京师。
可以说,多年前黯然离开京师的史贻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作为首席军机大臣以这种不体面的方式离开还是大明复国以来的头一位。
离开京师的那天,史贻直带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和不甘回望京师,当时的他甚至没想到自己还有回来的一日,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代天子巡视各省只不过是朱怡成为了安抚自己给的一个台阶罢了,从退出军机处的一刻起,史贻直很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一晃就两年多过去,谁都没想到史贻直居然又回来了,相比离开时候的他,如今的史贻直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有些不同了。
这两年多,史贻直几乎踏遍了大明本土各省,他去过北地,涉足过江南,也到过岭南,更深入中原腹地,还在西南和西北停留了不少日子。
在之前,史贻直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对于天下许多都在纸面上,他有着不错的能力,却对于基层没有太多深入,所以在政治方面史贻直更多的是理想化,欠缺的是实际。
这两年的经历,让史贻直把心沉了下去,在地方他看到了许多当初在庙堂之高时所不曾注意到的许多东西,而且在这两年中,史贻直的心态也逐渐开始改变,从最初的委屈c不解和失意中逐渐走了出来,开始慢慢正视自己的错误,结合实际,从而得到了不少感悟。
在两个月前,正在贵州的史贻直接到了朱怡成让他回京的旨意,史贻直就此踏上了归京的道路。
这么多日子没有回到京师,当史贻直再一次回来的时候,望着眼前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京师,心中自然是百感滋味。
到京后刚歇下,第二天朱怡成就召他入宫,所以今日史贻直才能坐在偏殿和朱怡成侃侃而谈。
对于这位曾今的首席军机大臣,朱怡成就如同一个老朋友一般招待,并且向他询问这两年多的感悟和经历。
对此,史贻直详细向朱怡成汇报了他这两年的巡视情况,一开始朱怡成仅仅只是想听一听而已,可随着史贻直的讲述,朱怡成发现史贻直在地方的确大有收获,不仅做到了当初代天子巡视各省的工作,同时还对于各地的风俗民情c施政情况等等有着详细了解和判断。
“皇爷,臣这两年中大开眼界,如不是皇爷当初的安排,或许臣还无法醒悟当年之错。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今日臣才真正明白这话的道理。”史贻直真心诚意地说道。
“辛苦你了,不知卿这两年多游历对于各地情况有所记录?”朱怡成微笑着点头问道。
史贻直拱手道:“这是自然有的,臣还琢磨着等有时间把这些好好整理一下,有机会的话集册出书。”
“这是好事!”朱怡成赞赏道:“卿这本书的确要出,等出了后朕不仅要看,还可让朝中众人都好好看看,以领会卿这些年的感悟。”
“臣惭愧。”
“不用如此,这可是财富!”朱怡成笑着纠正道:“今日见卿如此,朕也放下心来了,你做的不错!”
史贻直起身郑重其事地向朱怡成行礼,以表示心中的感激。
的确,假如不是当初朱怡成这样安排的话,或许史贻直就这么一蹶不振就此沉沦了。而正是有这行万里路,这才让史贻直从失意中逐渐醒来,从而面对现实,最终重新找到了新的方向。
“卿之后有何打算?”朱怡成也不阻拦,笑着受了史贻直这一礼,等他直起身子后问道。
“这臣还没想好,臣或许还会继续去西边看看,又或许去海外走走,等再过几年臣可能回归故乡,居于乡间,种上几亩地,然后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吧。”
面对这个问题史贻直有些迟疑,因为他的确没有想好,所以一时间无法给朱怡成准确的答复。
“卿要告老还乡?”朱怡成笑问,随后不等史贻直回答就摇头道:“卿如今还不到五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刻,如此告老过田园生活过早了些。”
“皇爷。”史贻直开口正要解释,朱怡成摆了摆手。
“乡有遗贤乃君之过也,何况卿还是能臣,如此归乡实在是不妥。”朱怡成先说了这么一句,接着打量着史贻直笑问:“朕打算让你留在京师,你可愿意?”
假如是在两年前朱怡成问这个话,史贻直肯定是不会愿意的。当时的史贻直虽然失去了军机之位,但他同样有着傲气和坚持,那时候的他绝对不会甘愿如此。
可是现在史贻直不同了,他心中的坚持还在,但这种坚持和当初的坚持已经完全不同了。
之前的史贻直高高在上,现在的史贻直却结合实际,看待问题的思路和想法不一样了。
“臣愿意!”史贻直回答道。
朱怡成望向他的目光中满是赞赏之色,这样的臣子才是真正的能臣,史贻直浴火重生,未来定能青史留名。
“你去刑部吧,为刑部尚书,如何?”
“臣遵旨!”史贻直虽然有些意外朱怡成会让他去当刑部尚书,不过他依旧毫不迟疑地应了下来。
当天,朱怡成任命史贻直为刑部尚书的旨意就正式下达,原刑部尚书迁右都御史,而当史贻直为秋官的消息传开后,所有人都极为惊讶,因为没人能想到曾今为首席军机大臣的史贻直在离开朝堂两年之久后又回来了,而且直接坐上了这个位置。
史贻直的人黑了,也瘦了,但气色相比之前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史贻直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根本不像当初黯然离开军机处时的失意和颓废。
当年史贻直离开军机处是迫于无奈,但同时也有着他自身的原因。由于判断失误,再加上史贻直对于大明政策走向的把握与证见不同,导致朱怡成对他极为失望,在考虑再三后更换首席军机大臣,作为首席军机的史贻直不仅黯然从位子上离开,之后更是以代天子巡视各省的名义离开了京师。
可以说,多年前黯然离开京师的史贻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作为首席军机大臣以这种不体面的方式离开还是大明复国以来的头一位。
离开京师的那天,史贻直带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和不甘回望京师,当时的他甚至没想到自己还有回来的一日,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代天子巡视各省只不过是朱怡成为了安抚自己给的一个台阶罢了,从退出军机处的一刻起,史贻直很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了尽头。
但一晃就两年多过去,谁都没想到史贻直居然又回来了,相比离开时候的他,如今的史贻直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有些不同了。
这两年多,史贻直几乎踏遍了大明本土各省,他去过北地,涉足过江南,也到过岭南,更深入中原腹地,还在西南和西北停留了不少日子。
在之前,史贻直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对于天下许多都在纸面上,他有着不错的能力,却对于基层没有太多深入,所以在政治方面史贻直更多的是理想化,欠缺的是实际。
这两年的经历,让史贻直把心沉了下去,在地方他看到了许多当初在庙堂之高时所不曾注意到的许多东西,而且在这两年中,史贻直的心态也逐渐开始改变,从最初的委屈c不解和失意中逐渐走了出来,开始慢慢正视自己的错误,结合实际,从而得到了不少感悟。
在两个月前,正在贵州的史贻直接到了朱怡成让他回京的旨意,史贻直就此踏上了归京的道路。
这么多日子没有回到京师,当史贻直再一次回来的时候,望着眼前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京师,心中自然是百感滋味。
到京后刚歇下,第二天朱怡成就召他入宫,所以今日史贻直才能坐在偏殿和朱怡成侃侃而谈。
对于这位曾今的首席军机大臣,朱怡成就如同一个老朋友一般招待,并且向他询问这两年多的感悟和经历。
对此,史贻直详细向朱怡成汇报了他这两年的巡视情况,一开始朱怡成仅仅只是想听一听而已,可随着史贻直的讲述,朱怡成发现史贻直在地方的确大有收获,不仅做到了当初代天子巡视各省的工作,同时还对于各地的风俗民情c施政情况等等有着详细了解和判断。
“皇爷,臣这两年中大开眼界,如不是皇爷当初的安排,或许臣还无法醒悟当年之错。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今日臣才真正明白这话的道理。”史贻直真心诚意地说道。
“辛苦你了,不知卿这两年多游历对于各地情况有所记录?”朱怡成微笑着点头问道。
史贻直拱手道:“这是自然有的,臣还琢磨着等有时间把这些好好整理一下,有机会的话集册出书。”
“这是好事!”朱怡成赞赏道:“卿这本书的确要出,等出了后朕不仅要看,还可让朝中众人都好好看看,以领会卿这些年的感悟。”
“臣惭愧。”
“不用如此,这可是财富!”朱怡成笑着纠正道:“今日见卿如此,朕也放下心来了,你做的不错!”
史贻直起身郑重其事地向朱怡成行礼,以表示心中的感激。
的确,假如不是当初朱怡成这样安排的话,或许史贻直就这么一蹶不振就此沉沦了。而正是有这行万里路,这才让史贻直从失意中逐渐醒来,从而面对现实,最终重新找到了新的方向。
“卿之后有何打算?”朱怡成也不阻拦,笑着受了史贻直这一礼,等他直起身子后问道。
“这臣还没想好,臣或许还会继续去西边看看,又或许去海外走走,等再过几年臣可能回归故乡,居于乡间,种上几亩地,然后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吧。”
面对这个问题史贻直有些迟疑,因为他的确没有想好,所以一时间无法给朱怡成准确的答复。
“卿要告老还乡?”朱怡成笑问,随后不等史贻直回答就摇头道:“卿如今还不到五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刻,如此告老过田园生活过早了些。”
“皇爷。”史贻直开口正要解释,朱怡成摆了摆手。
“乡有遗贤乃君之过也,何况卿还是能臣,如此归乡实在是不妥。”朱怡成先说了这么一句,接着打量着史贻直笑问:“朕打算让你留在京师,你可愿意?”
假如是在两年前朱怡成问这个话,史贻直肯定是不会愿意的。当时的史贻直虽然失去了军机之位,但他同样有着傲气和坚持,那时候的他绝对不会甘愿如此。
可是现在史贻直不同了,他心中的坚持还在,但这种坚持和当初的坚持已经完全不同了。
之前的史贻直高高在上,现在的史贻直却结合实际,看待问题的思路和想法不一样了。
“臣愿意!”史贻直回答道。
朱怡成望向他的目光中满是赞赏之色,这样的臣子才是真正的能臣,史贻直浴火重生,未来定能青史留名。
“你去刑部吧,为刑部尚书,如何?”
“臣遵旨!”史贻直虽然有些意外朱怡成会让他去当刑部尚书,不过他依旧毫不迟疑地应了下来。
当天,朱怡成任命史贻直为刑部尚书的旨意就正式下达,原刑部尚书迁右都御史,而当史贻直为秋官的消息传开后,所有人都极为惊讶,因为没人能想到曾今为首席军机大臣的史贻直在离开朝堂两年之久后又回来了,而且直接坐上了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