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劫匪原来是有苦衷的”
坐在车里望着前面胡水的背影,小翠忍不住念道了一句。瞧她的意思对这个笨劫匪反倒有些同情。
“刚才是不是下的手重啦”
看小翠那离不开的眼神儿,李秀娥禁不住问道。
“不重他会疼吗不疼他能束手就擒吗我是有分寸的,他不会受伤。”
小翠虽然是在回答李秀娥,可那双眸却始终没有离开前面的男人。
李秀娥是过来人,对女孩子的神态变化心知肚明,这个小翠应该是思春了。
原主给她的记忆中,对小翠的信息很少,好像只有近段时间的,再久远一无所知。
小翠是陈潇潇身边的贴身丫鬟,至于她什么时候修炼过武功,李秀娥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她甚至对陈家都没有太多的记忆。
可她又不便刨根问底地问小翠,好奇心驱使忍不住说道:
“没想到小翠身怀绝技呀你要是不会功夫,今天我们就会被这个笨劫匪劫了。”
小翠这才转过脸来,好像很惊讶,“大小姐,难道你忘了吗我是拜过师学过艺的。自幼父母双亡,先是被师傅收养,后被功勋王收留了,这才跟了大小姐。”
“哦哦哦”
李秀娥连连点头,像是刚刚想起来似的,实际上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情况,甚至连小翠姓什么都不晓得。
“那你父亲叫什么你还记得不”
小翠摇头,对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是师傅给她起的名字,叫方翠,后来到陈府,众人就喊她小翠了。
“方翠”
原来小翠叫方翠,自己身边的丫鬟自己都不知道姓什么,这也是一大怪事。
李秀娥抽抽嘴角,她是在笑自己,穿越而来却不甚了解身边人,可又不能深问。
在小翠看来像是在笑她。
“大小姐不会是笑话我孤苦伶仃吧”
见她会错了意,李秀娥连忙解释,“哦,不不我是在想,你今年有十八了吧也该找个人家嫁了,免得误了你的大好青春。”
小翠一听立刻变了脸色,在车里跪下,求道:
“大小姐,不王后是不是嫌弃小翠了小翠哪里伺候的不好,还请王后明示,小翠加以改正”
“你这是何来我哪里对你有所嫌弃,我是真的考虑你的终身大事,不能在我身边做一辈子下人,终究要嫁出去的。”
“小翠不嫁,小翠不嫁誓死追随王后,伺候王后一辈子。”
小翠梆梆梆磕起头来。
刚才遇到劫匪,她表现的很镇静,一提嫁人,她却慌乱起来。
李秀娥伸手将她扶起,“不嫁不嫁怪我多虑了。”
小翠这才安静下来。
李秀娥还是忍不住笑了,“我刚才见你是对那劫匪有点意思,才想到这些的。”
”哪里呀王后取笑了。我只是对这人好奇而已。为给母亲治病,竟然敢来劫道,根本不会什么功夫,拿把片刀吓人,亏他想得出来。若真碰到一个下手狠的,会打死他的。”
“噢,我明白了,你是担心他会被打死。”
李秀娥的话让小翠更加不好意思了。“哎呀我担心他干什么王后会错意了。”
“哈哈哈”
李秀娥知道这叫欲盖弥彰,不管小翠嘴上怎么说,她的眼神已经出卖了她的内心。也许对那胡水真的只是好奇,要知道好奇心害死猫。
他们若是有缘无需强求,时机尚不成熟,且看将来缘分如何。
李秀娥呵呵笑了笑,不再提及此事,小翠的小脸儿已经红了。
走了不到二里多地,马车来到了浏水河畔。那胡水领着马车走上了一座木桥,这是要过河到南岸去。
李秀娥看过地图,长桥村确实是在浏水河的南岸。马车从桥面上经过,木质车轮子咯噔咯噔的响,坐在车里有些颠簸。
近百米长的木桥横跨在河上,方圆百里这座桥是南北两岸相通的唯一桥梁。县志上记载,因为这座木桥,河畔的那个村子便叫长桥村的。
这让李秀娥想起了上一世的高桥镇,那高桥镇像是改过名字的。以前就是叫长桥乡来着,后来乡改镇,因为那里建起一座高架桥,便叫高桥镇了。只是那桥下不是浏水河,叫浏洋河。
如此一联想,她竟然有些惊诧,难道上一世我就是生活在这个地方吗忍不住向窗外望去。
河水静静的自西向东流淌,这里水并不深,河面略宽,北岸是稻田,南岸是一座村庄。
村子不大,不过二三十户人家,这周边的风景根本就没有高桥镇的一点影子。
李秀娥心想,或许是自己想的有点多了,村庄名字相近,这个概率还是有的。倘若浏洋河的前身曾叫过浏水河,那这个长桥村是高桥镇的概率就大多了。
可是她上世未曾听说过,怪只怪自己对那浏洋河的历史了解的不太清楚。
退一步说,即便是自己真的穿越过来还是在那高桥镇的地方,那又如何
过了桥不远,就是胡水家。
房屋低矮,院落破旧。一位约五十岁左右的妇人躺在床上,双手紧紧捂住腹部,身体不住的扭动,发出哼哼的声音,面色蜡黄,冒着冷汗。
胡水说,医生诊断是肝病,需要大量的药材,花费颇大,可没钱治病。
李秀娥不懂医术,但还是知道一些常识的,这位妇人估计是得了肝炎。
那医生在二十里外的沙水镇,病人痛苦成这个样子,自己走不了去。李秀娥当即决定,用自己的马车送妇人过去看病,并让小翠把手上的银两全部交给了胡水。
胡水再次磕头谢恩,那眼角已经挂满泪水,完全不是在半路上劫道的神态。
他将妇人背到车上,车厢内地方狭小,容不下所有人。李秀娥便让小厮赶着马车,拉着胡水母子去看病,并嘱咐小厮,如果时间久可以住在哪里,明日再回。
而她和小翠留在了长桥村。
望着远去的马车,李秀娥心潮起伏。这看病难也是社会一大问题,小村里没有医生,缺乏医务人员呀。
现在医术不甚高,得了大病几乎就宣告了死刑,即便是有钱有药也难以治愈。
她将此事放在了心上,要考虑如何进行变革了。
走出破落的小院,来到桥头,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李秀娥思绪万千。虽说这里的景象与她在高桥镇时不太一样,但总觉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果这里真的是那高桥镇所在地,那就太好了。李秀娥对高桥镇的资源分布了如指掌,对今后的开发就非常便利了。
走过长桥,来到稻田边,一位老农坐在地头,李秀娥上前搭话。
“老伯,今年稻谷收成如何”
那老汉见是一位年轻俊俏的女子,感到有些惊讶,这田间地头何时来过如此妙人虽说李秀娥二人都换了便装,与那常年在土地里摸爬滚打的农家妇女比起来也干净清爽了许多,让人一看,就知不是庄稼人。
“唉姑娘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吧怎么会来关心农民的庄稼今年稻谷恐怕要减产了。”
“那是为何”
李秀娥并未回答他的猜测,身份还是不透露的好,她的目的是庄稼。
那老汉依然蹲坐在地边,“稻谷遭了虫害,又没得治,这马上要收割了,收成自然好不到哪去。”
李秀娥走进稻田,仔细观看,那稍稍有些泛黄的水稻叶子上密密麻麻趴着一层小黑虫子。现在正是稻谷灌浆的关键时期,有了这些虫子自然会影响产量。
若是在上一世,有机农药一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可当下哪里有这农药啊农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稻谷减产。
“老伯,受虫害的稻谷多吗”
那老汉叹了口气,“差不多的稻田都有虫害。”抬手一指西北方,“那里,只有那里,有几亩地没有害虫子。”
顺着老汉的手指望去,那里确实有一片稻田,绿油油的,有别于其他地方。
李秀娥带着小翠,沿着地陇走将过去。
大概有十余亩,这片稻田的长势比其他稻子长得粗壮,株高偏矮,叶子碧绿碧绿的。
李秀娥拨开细看,还走进了地里面,果然如老汉所说,这一片地没有受到虫害。
同样在一起种植,浇灌一样的水,还与其他稻田紧挨着,这稻子上面竟然没有虫子,好像那虫子怕了它们似的。
她伸手掐了颗稻穗,用手掌轻轻搓了,吹去稻壳,一小撮白色的米粒呈现在掌中。
这米细长,白色比较纯净,放在鼻下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再搓那受了虫害的稻穗,米粒粗短,色泽发乌,也不饱实,有点瘪。
两相对比,优劣立判,不一样的品种,抗虫害能力不同。
李秀娥问那老汉,这些稻田都是谁家的
老汉说,整个北岸稻田五百来亩属于长桥村民,他是村长,正为虫害发愁呢。
李秀娥告诉老汉一个土方,让他找几味草药,熬了,配上清水,在早上太阳未出来之前,用花洒淋在水稻上,每天一次,三天见效,虫子会少许多。
这个方子是她在高桥镇时听农药厂技术员说的,那有机农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的,还得了国家专利。
药材普通,应该
比较好找。
那老汉对她的法子半信半疑,一个年轻的富家娇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会懂得治疗稻谷虫害
他倒是表示可以一试。若有效果,让村民依方治虫。若没效果,自当是被这女娃耍笑了。
坐在车里望着前面胡水的背影,小翠忍不住念道了一句。瞧她的意思对这个笨劫匪反倒有些同情。
“刚才是不是下的手重啦”
看小翠那离不开的眼神儿,李秀娥禁不住问道。
“不重他会疼吗不疼他能束手就擒吗我是有分寸的,他不会受伤。”
小翠虽然是在回答李秀娥,可那双眸却始终没有离开前面的男人。
李秀娥是过来人,对女孩子的神态变化心知肚明,这个小翠应该是思春了。
原主给她的记忆中,对小翠的信息很少,好像只有近段时间的,再久远一无所知。
小翠是陈潇潇身边的贴身丫鬟,至于她什么时候修炼过武功,李秀娥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她甚至对陈家都没有太多的记忆。
可她又不便刨根问底地问小翠,好奇心驱使忍不住说道:
“没想到小翠身怀绝技呀你要是不会功夫,今天我们就会被这个笨劫匪劫了。”
小翠这才转过脸来,好像很惊讶,“大小姐,难道你忘了吗我是拜过师学过艺的。自幼父母双亡,先是被师傅收养,后被功勋王收留了,这才跟了大小姐。”
“哦哦哦”
李秀娥连连点头,像是刚刚想起来似的,实际上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情况,甚至连小翠姓什么都不晓得。
“那你父亲叫什么你还记得不”
小翠摇头,对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是师傅给她起的名字,叫方翠,后来到陈府,众人就喊她小翠了。
“方翠”
原来小翠叫方翠,自己身边的丫鬟自己都不知道姓什么,这也是一大怪事。
李秀娥抽抽嘴角,她是在笑自己,穿越而来却不甚了解身边人,可又不能深问。
在小翠看来像是在笑她。
“大小姐不会是笑话我孤苦伶仃吧”
见她会错了意,李秀娥连忙解释,“哦,不不我是在想,你今年有十八了吧也该找个人家嫁了,免得误了你的大好青春。”
小翠一听立刻变了脸色,在车里跪下,求道:
“大小姐,不王后是不是嫌弃小翠了小翠哪里伺候的不好,还请王后明示,小翠加以改正”
“你这是何来我哪里对你有所嫌弃,我是真的考虑你的终身大事,不能在我身边做一辈子下人,终究要嫁出去的。”
“小翠不嫁,小翠不嫁誓死追随王后,伺候王后一辈子。”
小翠梆梆梆磕起头来。
刚才遇到劫匪,她表现的很镇静,一提嫁人,她却慌乱起来。
李秀娥伸手将她扶起,“不嫁不嫁怪我多虑了。”
小翠这才安静下来。
李秀娥还是忍不住笑了,“我刚才见你是对那劫匪有点意思,才想到这些的。”
”哪里呀王后取笑了。我只是对这人好奇而已。为给母亲治病,竟然敢来劫道,根本不会什么功夫,拿把片刀吓人,亏他想得出来。若真碰到一个下手狠的,会打死他的。”
“噢,我明白了,你是担心他会被打死。”
李秀娥的话让小翠更加不好意思了。“哎呀我担心他干什么王后会错意了。”
“哈哈哈”
李秀娥知道这叫欲盖弥彰,不管小翠嘴上怎么说,她的眼神已经出卖了她的内心。也许对那胡水真的只是好奇,要知道好奇心害死猫。
他们若是有缘无需强求,时机尚不成熟,且看将来缘分如何。
李秀娥呵呵笑了笑,不再提及此事,小翠的小脸儿已经红了。
走了不到二里多地,马车来到了浏水河畔。那胡水领着马车走上了一座木桥,这是要过河到南岸去。
李秀娥看过地图,长桥村确实是在浏水河的南岸。马车从桥面上经过,木质车轮子咯噔咯噔的响,坐在车里有些颠簸。
近百米长的木桥横跨在河上,方圆百里这座桥是南北两岸相通的唯一桥梁。县志上记载,因为这座木桥,河畔的那个村子便叫长桥村的。
这让李秀娥想起了上一世的高桥镇,那高桥镇像是改过名字的。以前就是叫长桥乡来着,后来乡改镇,因为那里建起一座高架桥,便叫高桥镇了。只是那桥下不是浏水河,叫浏洋河。
如此一联想,她竟然有些惊诧,难道上一世我就是生活在这个地方吗忍不住向窗外望去。
河水静静的自西向东流淌,这里水并不深,河面略宽,北岸是稻田,南岸是一座村庄。
村子不大,不过二三十户人家,这周边的风景根本就没有高桥镇的一点影子。
李秀娥心想,或许是自己想的有点多了,村庄名字相近,这个概率还是有的。倘若浏洋河的前身曾叫过浏水河,那这个长桥村是高桥镇的概率就大多了。
可是她上世未曾听说过,怪只怪自己对那浏洋河的历史了解的不太清楚。
退一步说,即便是自己真的穿越过来还是在那高桥镇的地方,那又如何
过了桥不远,就是胡水家。
房屋低矮,院落破旧。一位约五十岁左右的妇人躺在床上,双手紧紧捂住腹部,身体不住的扭动,发出哼哼的声音,面色蜡黄,冒着冷汗。
胡水说,医生诊断是肝病,需要大量的药材,花费颇大,可没钱治病。
李秀娥不懂医术,但还是知道一些常识的,这位妇人估计是得了肝炎。
那医生在二十里外的沙水镇,病人痛苦成这个样子,自己走不了去。李秀娥当即决定,用自己的马车送妇人过去看病,并让小翠把手上的银两全部交给了胡水。
胡水再次磕头谢恩,那眼角已经挂满泪水,完全不是在半路上劫道的神态。
他将妇人背到车上,车厢内地方狭小,容不下所有人。李秀娥便让小厮赶着马车,拉着胡水母子去看病,并嘱咐小厮,如果时间久可以住在哪里,明日再回。
而她和小翠留在了长桥村。
望着远去的马车,李秀娥心潮起伏。这看病难也是社会一大问题,小村里没有医生,缺乏医务人员呀。
现在医术不甚高,得了大病几乎就宣告了死刑,即便是有钱有药也难以治愈。
她将此事放在了心上,要考虑如何进行变革了。
走出破落的小院,来到桥头,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李秀娥思绪万千。虽说这里的景象与她在高桥镇时不太一样,但总觉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果这里真的是那高桥镇所在地,那就太好了。李秀娥对高桥镇的资源分布了如指掌,对今后的开发就非常便利了。
走过长桥,来到稻田边,一位老农坐在地头,李秀娥上前搭话。
“老伯,今年稻谷收成如何”
那老汉见是一位年轻俊俏的女子,感到有些惊讶,这田间地头何时来过如此妙人虽说李秀娥二人都换了便装,与那常年在土地里摸爬滚打的农家妇女比起来也干净清爽了许多,让人一看,就知不是庄稼人。
“唉姑娘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吧怎么会来关心农民的庄稼今年稻谷恐怕要减产了。”
“那是为何”
李秀娥并未回答他的猜测,身份还是不透露的好,她的目的是庄稼。
那老汉依然蹲坐在地边,“稻谷遭了虫害,又没得治,这马上要收割了,收成自然好不到哪去。”
李秀娥走进稻田,仔细观看,那稍稍有些泛黄的水稻叶子上密密麻麻趴着一层小黑虫子。现在正是稻谷灌浆的关键时期,有了这些虫子自然会影响产量。
若是在上一世,有机农药一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可当下哪里有这农药啊农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稻谷减产。
“老伯,受虫害的稻谷多吗”
那老汉叹了口气,“差不多的稻田都有虫害。”抬手一指西北方,“那里,只有那里,有几亩地没有害虫子。”
顺着老汉的手指望去,那里确实有一片稻田,绿油油的,有别于其他地方。
李秀娥带着小翠,沿着地陇走将过去。
大概有十余亩,这片稻田的长势比其他稻子长得粗壮,株高偏矮,叶子碧绿碧绿的。
李秀娥拨开细看,还走进了地里面,果然如老汉所说,这一片地没有受到虫害。
同样在一起种植,浇灌一样的水,还与其他稻田紧挨着,这稻子上面竟然没有虫子,好像那虫子怕了它们似的。
她伸手掐了颗稻穗,用手掌轻轻搓了,吹去稻壳,一小撮白色的米粒呈现在掌中。
这米细长,白色比较纯净,放在鼻下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再搓那受了虫害的稻穗,米粒粗短,色泽发乌,也不饱实,有点瘪。
两相对比,优劣立判,不一样的品种,抗虫害能力不同。
李秀娥问那老汉,这些稻田都是谁家的
老汉说,整个北岸稻田五百来亩属于长桥村民,他是村长,正为虫害发愁呢。
李秀娥告诉老汉一个土方,让他找几味草药,熬了,配上清水,在早上太阳未出来之前,用花洒淋在水稻上,每天一次,三天见效,虫子会少许多。
这个方子是她在高桥镇时听农药厂技术员说的,那有机农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的,还得了国家专利。
药材普通,应该
比较好找。
那老汉对她的法子半信半疑,一个年轻的富家娇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会懂得治疗稻谷虫害
他倒是表示可以一试。若有效果,让村民依方治虫。若没效果,自当是被这女娃耍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