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可惜自己地少了,要是种上十亩,自己一家就不用买粮,孩子们也可以天天白面。
然后在旁边荒地里养上羊,再卖些药材。
有这些收入,除了一家人平常的零用,小儿子以后读书的花销都能攒够,还能换几两银子给大儿娶媳妇,给娇娇存嫁妆。
江青山兀自感叹着以后的好日子,江团已经在地里叫起来:“爹,这些苞米旁边还能点种豆子,豆秧爬在苞米杆上,连搭架都省下了!”
她看着旁边几乎跟自己差不多高的苞米道。
现在苞米已经长高,等豆秧长大,对苞米的光照没有影响,反而是豆类可以依托苞米粗壮的杆茎可以见到更多阳光。
“好,下午爹就把家里的江豆种点上,再堆一些羊圈土在旁边,等豆子长起来,正好吸肥。哎呀,你说我都种田几十年了,怎么就没想到这样套种,一块田里高高矮矮,相互又不争光。”江青山是种田的好手,江团一提,他马上就知道怎么做。
红苕秧已经育好,只等小麦一收割,按娇娇的安排,马上将小麦地打松,土垄翻到苞米根下,既能松土翻土,又没闲住。
都说人勤地不懒,只要肥水跟上,还能一茬接一茬不停种,三亩地就变成六亩。
江景阳此时对农活的兴趣不大,他满脑子都是药材,自从听到要买大缸,就已经走了神。
“爹,我回后院去把放缸的地方腾出来,明天缸买回来才有地方摆。”
江青山正心情愉悦的检查麦穗,听到要清理后院,忙对江景阳道:“去吧!把那些砖石搬到前院,这么多的叶子全割,估摸着得买五口大缸。”
江景阳应一声就匆匆去忙了。
等到中午吃饭时,江景文气喘吁吁跑回来了。
青山院在村外,走一次得十几分钟,老宅在村里,距离学堂只隔几户人家,有时候学童们齐声诵读江团都能听到。
因为上学方便,本来伯父要江景文就留在老宅用功读书,江景文不答应,还是要回村外,还惹得江南山很是不悦。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更何况父母哥哥妹妹都在。
“爹,娘,大哥,娇娇!我回来了!”
人还没进家门,江景文开始喊。
一声呼唤,江景阳在后院答应,柳氏在灶间答应,江团跟江青山在地里答应,院里院外顿时热闹起来。
江景文丢下书箱就开始跑,到处找人,叽叽喳喳人声鼎沸,惹得柳家舅舅们也追出来看。
直说江家可真是热闹,前面有娇娇闹一场,现在又有江景文找人。
柳大舅羡慕道:“二妹这一家可算是发达了。”
约好第二天上集,翌日一早,江景祥就赶着牛车来了。
江团穿戴整齐,还特地戴上帷帽。
万宁镇不需要讲究太多礼法,她又是小姑娘,本不需要遮面,她只为防晒。
这次有柳家舅舅看门,柳氏也有空跟江团一起到镇上。
她想选几匹颜色好看的料子给大家做新衣。
江景阳,江景祥,江团,加上柳氏,几个人就把一辆牛车后厢装满了。
坐着慢慢悠悠的牛屁股后面,江团想买车的想法愈发强烈。
好在路程不算远,到了镇里,几人约好回家时间跟地点就分头行动。
江团跟柳氏先去布庄买布,前面有了纠葛,又有阴影,这次柳氏百般不愿意再去云竹布庄。
好在万宁镇的布庄也有七八家,娘俩就随便选了一条街慢慢边走边看。
江青山跟江景祥赶着牛车去陶缸铺子,大陶缸都是又重又占地方,必须用牛车。
而且要想全部运回去,恐怕得来回跑上几趟。
江景阳则独自去了梧君阁,这次他没有空手,而是提着一个柳条篮子,里面装着两罐樱桃罐头。
这是送给赵郎中的。
现在樱桃还没下市,送樱桃罐头其实有些不合时宜。
可鲜果口感差,估计赵郎中这样的成年人是吃不下几粒的,有这样的糖水津口,也能表示吃过季食。
江景阳心中忐忑,赵郎中帮了自家大忙,虽然这糖水就连爹娘和舅舅们都喜欢吃,可终归才一文钱三斤。
他也不知道这两罐子满街卖的樱桃能不能拿出手。
话说另一边,生养十几年,江团跟柳氏算是第一次上街。
有女儿陪着逛街,简直是柳氏从来不敢想的,此时她一张脸笑得灿烂,见到什么都稀罕
再
加上同样东张西望的江团,两人在街上简直挪不开步。
柳氏在胭脂小摊,水粉铺子,还有渡铜渡银的首饰摊前徘徊不前:“娇娇,你今天也买一样。”
江团摸摸自己的脸,娇娇长得天生丽质,她用什么水粉胭脂都是在浪费。
不是说浪费化妆品,而是浪费自己的好皮肤。
她倒是想给柳氏选胭脂,被柳氏笑骂,自己可不想当老妖婆。
其实柳氏才三十多岁,前些年的操劳磋磨,将她从俏丽的小媳妇,很快就满脸憔悴风霜。
如同暴风骤雨下的山花,早早失去颜色。
等到江团醒来,她好不容易缓解心情,一个月来却是忙着修房造屋,又让她疲惫不堪。
对她来说,用脂粉还不如吃喝满足,再好好休息。
没有买胭脂头饰,只是在路过点心铺子,江团选了几样。
绿豆糕,红豆糕都是十五文一斤,桂花糕则是二十文,看得柳氏咂舌:“这些只是香嘴儿的点心怎么比大肉还贵,少买些,就你一人吃吧!”
在柳氏看来,现在家里已经能顿顿沾到白米白面,而且还都吃饱。
除了娇娇,其他人都不需要吃零食。
江团劝道:“家里,爹跟大哥舅舅们都干重活,早早的就饿了,有这点心,多少可以垫肚子。”
柳氏却道:“我现在天天在家,有的是空闲时间,可以熬些米粥烙饼,他们饿了就吃饼,比点心抗饿。”
江团:“娘你说得有道理,爹跟哥哥在家,当然可以吃饼。小哥呢?他在学堂可苦得很,总需要带些点心去学堂吧!”
说到小儿子,柳氏顿时哑然,江景文刚开始上学,每天回家饿得连话都不想说的,只顾可怜巴巴围着锅边转。
然后在旁边荒地里养上羊,再卖些药材。
有这些收入,除了一家人平常的零用,小儿子以后读书的花销都能攒够,还能换几两银子给大儿娶媳妇,给娇娇存嫁妆。
江青山兀自感叹着以后的好日子,江团已经在地里叫起来:“爹,这些苞米旁边还能点种豆子,豆秧爬在苞米杆上,连搭架都省下了!”
她看着旁边几乎跟自己差不多高的苞米道。
现在苞米已经长高,等豆秧长大,对苞米的光照没有影响,反而是豆类可以依托苞米粗壮的杆茎可以见到更多阳光。
“好,下午爹就把家里的江豆种点上,再堆一些羊圈土在旁边,等豆子长起来,正好吸肥。哎呀,你说我都种田几十年了,怎么就没想到这样套种,一块田里高高矮矮,相互又不争光。”江青山是种田的好手,江团一提,他马上就知道怎么做。
红苕秧已经育好,只等小麦一收割,按娇娇的安排,马上将小麦地打松,土垄翻到苞米根下,既能松土翻土,又没闲住。
都说人勤地不懒,只要肥水跟上,还能一茬接一茬不停种,三亩地就变成六亩。
江景阳此时对农活的兴趣不大,他满脑子都是药材,自从听到要买大缸,就已经走了神。
“爹,我回后院去把放缸的地方腾出来,明天缸买回来才有地方摆。”
江青山正心情愉悦的检查麦穗,听到要清理后院,忙对江景阳道:“去吧!把那些砖石搬到前院,这么多的叶子全割,估摸着得买五口大缸。”
江景阳应一声就匆匆去忙了。
等到中午吃饭时,江景文气喘吁吁跑回来了。
青山院在村外,走一次得十几分钟,老宅在村里,距离学堂只隔几户人家,有时候学童们齐声诵读江团都能听到。
因为上学方便,本来伯父要江景文就留在老宅用功读书,江景文不答应,还是要回村外,还惹得江南山很是不悦。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更何况父母哥哥妹妹都在。
“爹,娘,大哥,娇娇!我回来了!”
人还没进家门,江景文开始喊。
一声呼唤,江景阳在后院答应,柳氏在灶间答应,江团跟江青山在地里答应,院里院外顿时热闹起来。
江景文丢下书箱就开始跑,到处找人,叽叽喳喳人声鼎沸,惹得柳家舅舅们也追出来看。
直说江家可真是热闹,前面有娇娇闹一场,现在又有江景文找人。
柳大舅羡慕道:“二妹这一家可算是发达了。”
约好第二天上集,翌日一早,江景祥就赶着牛车来了。
江团穿戴整齐,还特地戴上帷帽。
万宁镇不需要讲究太多礼法,她又是小姑娘,本不需要遮面,她只为防晒。
这次有柳家舅舅看门,柳氏也有空跟江团一起到镇上。
她想选几匹颜色好看的料子给大家做新衣。
江景阳,江景祥,江团,加上柳氏,几个人就把一辆牛车后厢装满了。
坐着慢慢悠悠的牛屁股后面,江团想买车的想法愈发强烈。
好在路程不算远,到了镇里,几人约好回家时间跟地点就分头行动。
江团跟柳氏先去布庄买布,前面有了纠葛,又有阴影,这次柳氏百般不愿意再去云竹布庄。
好在万宁镇的布庄也有七八家,娘俩就随便选了一条街慢慢边走边看。
江青山跟江景祥赶着牛车去陶缸铺子,大陶缸都是又重又占地方,必须用牛车。
而且要想全部运回去,恐怕得来回跑上几趟。
江景阳则独自去了梧君阁,这次他没有空手,而是提着一个柳条篮子,里面装着两罐樱桃罐头。
这是送给赵郎中的。
现在樱桃还没下市,送樱桃罐头其实有些不合时宜。
可鲜果口感差,估计赵郎中这样的成年人是吃不下几粒的,有这样的糖水津口,也能表示吃过季食。
江景阳心中忐忑,赵郎中帮了自家大忙,虽然这糖水就连爹娘和舅舅们都喜欢吃,可终归才一文钱三斤。
他也不知道这两罐子满街卖的樱桃能不能拿出手。
话说另一边,生养十几年,江团跟柳氏算是第一次上街。
有女儿陪着逛街,简直是柳氏从来不敢想的,此时她一张脸笑得灿烂,见到什么都稀罕
再
加上同样东张西望的江团,两人在街上简直挪不开步。
柳氏在胭脂小摊,水粉铺子,还有渡铜渡银的首饰摊前徘徊不前:“娇娇,你今天也买一样。”
江团摸摸自己的脸,娇娇长得天生丽质,她用什么水粉胭脂都是在浪费。
不是说浪费化妆品,而是浪费自己的好皮肤。
她倒是想给柳氏选胭脂,被柳氏笑骂,自己可不想当老妖婆。
其实柳氏才三十多岁,前些年的操劳磋磨,将她从俏丽的小媳妇,很快就满脸憔悴风霜。
如同暴风骤雨下的山花,早早失去颜色。
等到江团醒来,她好不容易缓解心情,一个月来却是忙着修房造屋,又让她疲惫不堪。
对她来说,用脂粉还不如吃喝满足,再好好休息。
没有买胭脂头饰,只是在路过点心铺子,江团选了几样。
绿豆糕,红豆糕都是十五文一斤,桂花糕则是二十文,看得柳氏咂舌:“这些只是香嘴儿的点心怎么比大肉还贵,少买些,就你一人吃吧!”
在柳氏看来,现在家里已经能顿顿沾到白米白面,而且还都吃饱。
除了娇娇,其他人都不需要吃零食。
江团劝道:“家里,爹跟大哥舅舅们都干重活,早早的就饿了,有这点心,多少可以垫肚子。”
柳氏却道:“我现在天天在家,有的是空闲时间,可以熬些米粥烙饼,他们饿了就吃饼,比点心抗饿。”
江团:“娘你说得有道理,爹跟哥哥在家,当然可以吃饼。小哥呢?他在学堂可苦得很,总需要带些点心去学堂吧!”
说到小儿子,柳氏顿时哑然,江景文刚开始上学,每天回家饿得连话都不想说的,只顾可怜巴巴围着锅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