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跟《建国大业》一样,都是中影的项目。连套路都一样,数星星数月亮,就靠着那吓死人的明星阵仗来吸引观众。
《建国大业》的成功似乎让韩三坪和黄建新看到了主旋律电影发展的新方向,于是就鼓捣出了第二部,正好赶上建党90周年。
这部电影不必多言,路子跟《建国大业》一脉相承,但是剧情的质量明显下滑。
讲道理,《建国大业》就有剧本跨度太长,细节性不足的毛病,《建党伟业》就更是如此。
除此之外,选角上也更偏向年轻观众和商业审美,刘叶c张振等年轻一代的加入确实让电影的颜值整体提升了一截,但是,似乎对观众群体来说,没什么用处。
2009年,《建国大业》总票房4亿。
2011年,《建党伟业》总票房,还是4亿。
这就很有意思了,说明看这类电影的人群一直没变,都是那一批。
宣传上就更搞笑,一部献礼电影,在上映之前最引人瞩目的新闻居然是“汤维戏份被删”。
······
6月中旬,沪上。
上午八点,摄影棚中,剧组已经开始忙碌。
于飞鸿领着摄影师和制片人,研究着今天的拍摄内容,顺带指挥现场,保证摄影棚里没有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
《热点》需要的女演员非常多,青年影视十分丧心病狂的把旗下的女演员都叫了过来。除了不适合演配角和客串的几人之外,几乎全员参与拍摄。
要不怎么说现代戏好呢?不管出现什么牛鬼蛇神都能说得通,比如那几位大洋马,要是塞到古装剧里头,分分钟出戏。
今天的场景是后台,靠墙的位置被布置成了导播台的样式,一台台显示器上闪动着不同的画面,靠近一看,嘿,全踏马是录像。
现场直播中,导播的工作效果直接决定电视节目的冲击力。直播中,导播需要指挥镜头的运动,并根据画面来选择不同的机位,从多路信号中选择一路输出到录像机。在拍摄完成的同时,电视节目的初编也就结束了。在多讯号导播过程中,对于不同镜头c不同机位的选择,决定了影视作品的画面呈现度的表现力。
于飞鸿如今经验很足,看现场准备完毕就要立刻开拍。
“各组人员就位,准备开拍!”
“一k!”
她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问题之后才喊道,“开始!”
镜头首先给到导播台,上面的画面正是对公园中凶案的报道。同时,摄影棚中喧闹非常,走来走去的工作人员一边商议拍摄事宜,一边又拿着录像带走来走去,好一帮热火朝天的打工人!
接着,画面对准了一个中年人。
他正在批评一个手下的员工,让他把录像带都做好标识,免得影响之后的节目播出。
“带子怎么都没标识?你有带脑子来上班吗?”
正说着呢,中年人眼睛一转,看向了不远处。
镜头也随之转动,给到了后台的小桌边。
小桌边,万年啪啦啪啦的划动着手机,时而隐蔽的朝周围看上一眼,正是摸鱼宝典第一式:摸鱼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让上司发现。
“又是你?你来这里干什么?这里不需要你,回去!”
中年人怒道。
万年把手机塞进兜里,点头哈腰的起身道,“抱歉,我想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明明比中年人高上一头,但是腰背一弯,再配上一身邋遢宽松的衬衫长裤,整个人的气势都矮了下来。
场外的众人看着万年也觉得很有趣,刚才还是精明强干,镜头一亮,立刻就变成了一个空有好样貌的草包。
气场全无,怂包一个。
“不需要你,别添乱,赶紧回去!”中年人骂道。
“说的也是,对不起,我立刻回去!”
中年人转身离开,镜头对准了万年。
他身子略微旋转,摆出要离开的样子,但一双眼睛却斜着瞥了瞥导播台的屏幕,依依不舍。
“愣着干嘛?赶紧走!”没成想,中年男人又走了回来。
被再三下逐客令的万年这才转过身,怂兮兮的离开了。
转过身,万年正对镜头。
镜头对准了他的脸,只见他嘴角往下一扯,配上那双转来转去的眼睛,很清晰的传达出一句内心独白:傻逼上司!
池兴的底色就是普通,跟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心里头也有搞个大
新闻,然后一举成名的愿望。但是呢,愿望归愿望,能力归能力,他并不能做到,同时也很不受上司的待见。
面对这种情况,他心里头有怨,但是又怂的不敢说出来,自然就变成了这副阿q的样子。
只能过过嘴瘾!
“卡,很好,万年不错啊,我都想替你上司揍你一顿了。”于飞鸿笑道。
“得亏我上司是我妈,”万年撇撇嘴,走到场边去准备下一场戏去了。
······
花木兰的故事在国内算是家喻户晓,《木兰辞》还是初中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
而影视改编作品也不少,迪士尼有《花木兰》的动画版,而国内也有赵燕子版的《花木兰》,今年还有一部名为《花木兰传奇》的电视剧要播出。
六月份,一向以历史幻想小说出名的马博庸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字也叫《花木兰》。
很多马亲王的书粉见有新书上市便立刻入手,虽然老马的书大多虎头蛇尾,但是故事里的想象和设定的确巧妙。
考据十分详实,有史料的厚重感,却又不像历史专著一般枯燥。
在出版之前,马亲王还在微博上宣传了一波,称这本书的脑洞可能还要在《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之上,算是对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的再创作,希望大家能喜欢。
许多读者怀着期待翻开第一页,本来期待的画面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但是,第一页的内容居然是从北齐宫廷开始,章节结尾,皇帝命宫人请大臣入宫,而出现在大殿中的,却是一个面容俊秀如女子,身材消瘦的年轻人。
兰陵王!
读者们就卧槽了,咋回事?怎么花木兰的故事里头还有兰陵王?
怀着好奇心,读者们继续往下看。
故事的序幕缓缓展开,马博庸借着北齐历史,为读者们解构了“木兰辞”的故事。
木兰代替父亲从军,而军中长官正是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发现了木兰的身份,于是便将她选作了自己的替身,同时两人一起戴面具出战。
十年征战,高长恭保护了木兰的秘密,而木兰则成为了兰陵王的左膀右臂,两人一文一武,共同创下了不世功业。
两人联袂征战,纵横天下。之后,北齐无道,兰陵王被赐死。
木兰深恨北齐,便带着高长恭旧部归隐山林,成为游侠。
之后北齐灭亡,北方统一。
这位完成初步大一统的皇帝,正是隋文帝杨坚。杨坚召见木兰,许以高官厚禄,但木兰见天下将定,便自愿告老还乡。
最让读者揪心的,还是小说中对《兰陵王入阵乐》来历的解释。
书中是这样说的:
“这曲子好听么?”
“好听。”
“便叫做《兰陵王入阵乐》。”
“殿下有大功于国,已封开国公,自有食邑,为何要以王爵为曲名?”
“因为邙山大功,本也有你的一份。天下扰攘累世功勋,还不是一个个士兵挥戈洒血,搏下来的?我只盼千秋之后,有人知道世上曾有此巾帼英雄,知道《兰陵王入阵乐》,既是兰陵王的兰,也是木兰的兰。”
哎呦,这个酸劲儿,太够味了!
宏大的历史背景,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再配上细致的考据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这都是这本书出类拔萃的地方。
可读性极高。
几天功夫,《花木兰》的首印十万册就全部卖完,各大出版社继续加印,销售极为火爆。
同时,马博庸还跟亚马逊合作,同步开卖了电子书版。
讲道理,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买书不是问题,放书才是问题。家里没个一百多平的房子,连书都放不下。
电子书也应运而生,虽然在销量上比不上实体版,但总归也是给了读者更多的选择。
两周下来,实体书都销售了几十万册,年度畅销书妥妥的!
《建国大业》的成功似乎让韩三坪和黄建新看到了主旋律电影发展的新方向,于是就鼓捣出了第二部,正好赶上建党90周年。
这部电影不必多言,路子跟《建国大业》一脉相承,但是剧情的质量明显下滑。
讲道理,《建国大业》就有剧本跨度太长,细节性不足的毛病,《建党伟业》就更是如此。
除此之外,选角上也更偏向年轻观众和商业审美,刘叶c张振等年轻一代的加入确实让电影的颜值整体提升了一截,但是,似乎对观众群体来说,没什么用处。
2009年,《建国大业》总票房4亿。
2011年,《建党伟业》总票房,还是4亿。
这就很有意思了,说明看这类电影的人群一直没变,都是那一批。
宣传上就更搞笑,一部献礼电影,在上映之前最引人瞩目的新闻居然是“汤维戏份被删”。
······
6月中旬,沪上。
上午八点,摄影棚中,剧组已经开始忙碌。
于飞鸿领着摄影师和制片人,研究着今天的拍摄内容,顺带指挥现场,保证摄影棚里没有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
《热点》需要的女演员非常多,青年影视十分丧心病狂的把旗下的女演员都叫了过来。除了不适合演配角和客串的几人之外,几乎全员参与拍摄。
要不怎么说现代戏好呢?不管出现什么牛鬼蛇神都能说得通,比如那几位大洋马,要是塞到古装剧里头,分分钟出戏。
今天的场景是后台,靠墙的位置被布置成了导播台的样式,一台台显示器上闪动着不同的画面,靠近一看,嘿,全踏马是录像。
现场直播中,导播的工作效果直接决定电视节目的冲击力。直播中,导播需要指挥镜头的运动,并根据画面来选择不同的机位,从多路信号中选择一路输出到录像机。在拍摄完成的同时,电视节目的初编也就结束了。在多讯号导播过程中,对于不同镜头c不同机位的选择,决定了影视作品的画面呈现度的表现力。
于飞鸿如今经验很足,看现场准备完毕就要立刻开拍。
“各组人员就位,准备开拍!”
“一k!”
她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问题之后才喊道,“开始!”
镜头首先给到导播台,上面的画面正是对公园中凶案的报道。同时,摄影棚中喧闹非常,走来走去的工作人员一边商议拍摄事宜,一边又拿着录像带走来走去,好一帮热火朝天的打工人!
接着,画面对准了一个中年人。
他正在批评一个手下的员工,让他把录像带都做好标识,免得影响之后的节目播出。
“带子怎么都没标识?你有带脑子来上班吗?”
正说着呢,中年人眼睛一转,看向了不远处。
镜头也随之转动,给到了后台的小桌边。
小桌边,万年啪啦啪啦的划动着手机,时而隐蔽的朝周围看上一眼,正是摸鱼宝典第一式:摸鱼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让上司发现。
“又是你?你来这里干什么?这里不需要你,回去!”
中年人怒道。
万年把手机塞进兜里,点头哈腰的起身道,“抱歉,我想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明明比中年人高上一头,但是腰背一弯,再配上一身邋遢宽松的衬衫长裤,整个人的气势都矮了下来。
场外的众人看着万年也觉得很有趣,刚才还是精明强干,镜头一亮,立刻就变成了一个空有好样貌的草包。
气场全无,怂包一个。
“不需要你,别添乱,赶紧回去!”中年人骂道。
“说的也是,对不起,我立刻回去!”
中年人转身离开,镜头对准了万年。
他身子略微旋转,摆出要离开的样子,但一双眼睛却斜着瞥了瞥导播台的屏幕,依依不舍。
“愣着干嘛?赶紧走!”没成想,中年男人又走了回来。
被再三下逐客令的万年这才转过身,怂兮兮的离开了。
转过身,万年正对镜头。
镜头对准了他的脸,只见他嘴角往下一扯,配上那双转来转去的眼睛,很清晰的传达出一句内心独白:傻逼上司!
池兴的底色就是普通,跟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心里头也有搞个大
新闻,然后一举成名的愿望。但是呢,愿望归愿望,能力归能力,他并不能做到,同时也很不受上司的待见。
面对这种情况,他心里头有怨,但是又怂的不敢说出来,自然就变成了这副阿q的样子。
只能过过嘴瘾!
“卡,很好,万年不错啊,我都想替你上司揍你一顿了。”于飞鸿笑道。
“得亏我上司是我妈,”万年撇撇嘴,走到场边去准备下一场戏去了。
······
花木兰的故事在国内算是家喻户晓,《木兰辞》还是初中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
而影视改编作品也不少,迪士尼有《花木兰》的动画版,而国内也有赵燕子版的《花木兰》,今年还有一部名为《花木兰传奇》的电视剧要播出。
六月份,一向以历史幻想小说出名的马博庸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字也叫《花木兰》。
很多马亲王的书粉见有新书上市便立刻入手,虽然老马的书大多虎头蛇尾,但是故事里的想象和设定的确巧妙。
考据十分详实,有史料的厚重感,却又不像历史专著一般枯燥。
在出版之前,马亲王还在微博上宣传了一波,称这本书的脑洞可能还要在《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之上,算是对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的再创作,希望大家能喜欢。
许多读者怀着期待翻开第一页,本来期待的画面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但是,第一页的内容居然是从北齐宫廷开始,章节结尾,皇帝命宫人请大臣入宫,而出现在大殿中的,却是一个面容俊秀如女子,身材消瘦的年轻人。
兰陵王!
读者们就卧槽了,咋回事?怎么花木兰的故事里头还有兰陵王?
怀着好奇心,读者们继续往下看。
故事的序幕缓缓展开,马博庸借着北齐历史,为读者们解构了“木兰辞”的故事。
木兰代替父亲从军,而军中长官正是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发现了木兰的身份,于是便将她选作了自己的替身,同时两人一起戴面具出战。
十年征战,高长恭保护了木兰的秘密,而木兰则成为了兰陵王的左膀右臂,两人一文一武,共同创下了不世功业。
两人联袂征战,纵横天下。之后,北齐无道,兰陵王被赐死。
木兰深恨北齐,便带着高长恭旧部归隐山林,成为游侠。
之后北齐灭亡,北方统一。
这位完成初步大一统的皇帝,正是隋文帝杨坚。杨坚召见木兰,许以高官厚禄,但木兰见天下将定,便自愿告老还乡。
最让读者揪心的,还是小说中对《兰陵王入阵乐》来历的解释。
书中是这样说的:
“这曲子好听么?”
“好听。”
“便叫做《兰陵王入阵乐》。”
“殿下有大功于国,已封开国公,自有食邑,为何要以王爵为曲名?”
“因为邙山大功,本也有你的一份。天下扰攘累世功勋,还不是一个个士兵挥戈洒血,搏下来的?我只盼千秋之后,有人知道世上曾有此巾帼英雄,知道《兰陵王入阵乐》,既是兰陵王的兰,也是木兰的兰。”
哎呦,这个酸劲儿,太够味了!
宏大的历史背景,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再配上细致的考据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这都是这本书出类拔萃的地方。
可读性极高。
几天功夫,《花木兰》的首印十万册就全部卖完,各大出版社继续加印,销售极为火爆。
同时,马博庸还跟亚马逊合作,同步开卖了电子书版。
讲道理,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买书不是问题,放书才是问题。家里没个一百多平的房子,连书都放不下。
电子书也应运而生,虽然在销量上比不上实体版,但总归也是给了读者更多的选择。
两周下来,实体书都销售了几十万册,年度畅销书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