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宽一拍额头,满脸都是内线。
严敏这个小丫头,胆子是真的大啊,居然敢给皇帝陛下吹那耳旁风!
她在自己的面前说那些话也就算了,居然还敢和皇帝陛下说,难道她就不怕皇帝陛下一个不高兴就砍了她的脑袋
哎,自己还真是小觑了那小丫头的胆量啊……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又开口说话了。
“朕虽然不太了解严敏这个丫头,但朕看的出来,她也有一颗热诚之心,这总归是好事儿。
朕回头下一道旨意,让严敏跟着王姝悦,做一名小小的九品捕快,这件事情就这样了了,不需要像你说的那么复杂。”
“……”
严宽却是迟迟没有谢恩,反而站在原地沉默了起来。
让女子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入朝为官,其实这事儿和严敏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
在严宽刚刚去到中原道的时候,他曾经暗暗下过决心,一定要为这个世界的百姓多做好事儿。
好事儿自然是需要从改变一些现状开始的。
而这改变现状,科举考试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唐国的科举考试虽然和八股文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主要的内容还是与圣人教诲有着很大的关系,虚无缥缈且不实用。
说的明白一些,那就是这科举考试的内容和科举发展没有多大动关系,即便是把考试的内容学的再精通,那也无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当然了,这就不必多说了,严宽知道,想要改变这个事情是无比困难的,少说也要比丁田合一新政的推行困难几百倍。
正因为如此,严宽才想要从其他角度入手,就比如说这让女子入朝为官。
当然了,这个也很困难,而且比丁田合一的推行还要困难。
如果说丁田合一只是拿回了属于朝廷的那部分利益,那么这改变科举制度就已经牵扯到了士大夫豪绅最根本的利益,士大夫豪绅绝对不会同意的。
严宽也明白,这件事亲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不过,严宽是那种言出必行的人,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一定会为之努力。
严宽已经做好了准备,而这第一条准备事项就是要说服一国之君皇帝陛下。
严宽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开口。
“皇上,臣以为,女子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
在皇帝陛下面前,严宽向来是十分乖巧听话的,这一次却是不同,他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
皇帝陛下也是察觉到了严宽的态度变化,抬头有些意外的看着严宽。
作为一国之君,皇帝陛下对于科举考试方面的信息了解,自然要比严宽多的多。
而且,严宽不仅仅是武勋之后,更是京都城科举考试的第一名状元,对于科举考试,他不可能一无所知。
既然知道,那严宽为什么还要说出遮掩的话?
仅仅是瞬间,皇帝陛下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的看着严宽。
严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皇上,不管您愿不愿意听,臣都是要说的!”
“你继续说下去。”
“是!”
既然话都已经说出来了,那就绝没有停下来的可能。
严宽在得到皇帝陛下的应允之后,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臣以为当今科举考试弊端太大,已经到了不得不变法革新的地步。
比如说,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却根本不知道五谷杂粮为何物,不知道要如何去浇灌田垄,不知道粮食价值几何,不知道……”
严宽接连说了好几个不知道,说的皇帝陛下眉头深皱。
这个时候,严宽继续往下说:“通过这样的方式选举出来的士子,或许真的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但把他们丢在地方几年之后呢?别说是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了,怕是连读书时候的初衷都给忘了。”
说到这里,严宽抬头小心翼翼打量了一下皇帝陛下的神情,见对方没有要发怒的意思,这才继续往下说。
“臣以为,与其选举那些什么都不知道,只懂得死读书,读死书的士子,反倒不是编发给信科举考试,让真正的人才可以进到朝堂之中。
一方面培养他们的为国为民之心,一方面加大御史监察的力度。
这样一来,皇上就会收获更多的人才,而不是全天下的士子只是知道口中高呼之乎者也!”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眉头已经紧紧的拧在了一起,满脸的若有所思之色。
沉默了许久之后,皇帝陛下眉头依旧紧皱不过却抬起一只手指了指严宽:“你继续说。”
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是绝对收不回来的。
更何况,话都说到这种份儿上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说实话,严宽也不知道皇帝陛下究竟在想什么,纠结了一会儿之后,他只能继续说下去。
“皇上,臣以为,变法革新科举考试必然会遭到很大的阻力,但是我们绝不可以因为有阻力就放弃变法革新,这就跟吃饭噎着了一样,难道因为一次噎着了,我们以后就再也不吃饭了吗?
丁田合一的新政,刚开始的时候也遭到了士大夫和满朝文武的极力阻止,但最终怎么样了?
当事情变成既定的事实之后,他们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
臣以为,这变法革新科举考试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变法革新需要做一些细微的调整。
丁田合一是快刀斩乱麻的节奏,而科举考试的变法革新则是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潜移默化的改变。
比如说,我们可以先设立一个女子科举考试,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科举考试是可以改变的!
随后,我们再改变科举的规章制度,进士科、数科、医科……等等都是可以设立为科举科目的……”
听着严宽一一列举自己的想法,皇帝陛下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他当然知道当今科举考试弊端很大,对于朝廷并没有多么大的好处,反而还培养了很多没有实际价值的‘人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严敏这个小丫头,胆子是真的大啊,居然敢给皇帝陛下吹那耳旁风!
她在自己的面前说那些话也就算了,居然还敢和皇帝陛下说,难道她就不怕皇帝陛下一个不高兴就砍了她的脑袋
哎,自己还真是小觑了那小丫头的胆量啊……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又开口说话了。
“朕虽然不太了解严敏这个丫头,但朕看的出来,她也有一颗热诚之心,这总归是好事儿。
朕回头下一道旨意,让严敏跟着王姝悦,做一名小小的九品捕快,这件事情就这样了了,不需要像你说的那么复杂。”
“……”
严宽却是迟迟没有谢恩,反而站在原地沉默了起来。
让女子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入朝为官,其实这事儿和严敏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
在严宽刚刚去到中原道的时候,他曾经暗暗下过决心,一定要为这个世界的百姓多做好事儿。
好事儿自然是需要从改变一些现状开始的。
而这改变现状,科举考试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唐国的科举考试虽然和八股文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主要的内容还是与圣人教诲有着很大的关系,虚无缥缈且不实用。
说的明白一些,那就是这科举考试的内容和科举发展没有多大动关系,即便是把考试的内容学的再精通,那也无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当然了,这就不必多说了,严宽知道,想要改变这个事情是无比困难的,少说也要比丁田合一新政的推行困难几百倍。
正因为如此,严宽才想要从其他角度入手,就比如说这让女子入朝为官。
当然了,这个也很困难,而且比丁田合一的推行还要困难。
如果说丁田合一只是拿回了属于朝廷的那部分利益,那么这改变科举制度就已经牵扯到了士大夫豪绅最根本的利益,士大夫豪绅绝对不会同意的。
严宽也明白,这件事亲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不过,严宽是那种言出必行的人,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一定会为之努力。
严宽已经做好了准备,而这第一条准备事项就是要说服一国之君皇帝陛下。
严宽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开口。
“皇上,臣以为,女子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
在皇帝陛下面前,严宽向来是十分乖巧听话的,这一次却是不同,他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
皇帝陛下也是察觉到了严宽的态度变化,抬头有些意外的看着严宽。
作为一国之君,皇帝陛下对于科举考试方面的信息了解,自然要比严宽多的多。
而且,严宽不仅仅是武勋之后,更是京都城科举考试的第一名状元,对于科举考试,他不可能一无所知。
既然知道,那严宽为什么还要说出遮掩的话?
仅仅是瞬间,皇帝陛下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的看着严宽。
严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皇上,不管您愿不愿意听,臣都是要说的!”
“你继续说下去。”
“是!”
既然话都已经说出来了,那就绝没有停下来的可能。
严宽在得到皇帝陛下的应允之后,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臣以为当今科举考试弊端太大,已经到了不得不变法革新的地步。
比如说,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却根本不知道五谷杂粮为何物,不知道要如何去浇灌田垄,不知道粮食价值几何,不知道……”
严宽接连说了好几个不知道,说的皇帝陛下眉头深皱。
这个时候,严宽继续往下说:“通过这样的方式选举出来的士子,或许真的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但把他们丢在地方几年之后呢?别说是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了,怕是连读书时候的初衷都给忘了。”
说到这里,严宽抬头小心翼翼打量了一下皇帝陛下的神情,见对方没有要发怒的意思,这才继续往下说。
“臣以为,与其选举那些什么都不知道,只懂得死读书,读死书的士子,反倒不是编发给信科举考试,让真正的人才可以进到朝堂之中。
一方面培养他们的为国为民之心,一方面加大御史监察的力度。
这样一来,皇上就会收获更多的人才,而不是全天下的士子只是知道口中高呼之乎者也!”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眉头已经紧紧的拧在了一起,满脸的若有所思之色。
沉默了许久之后,皇帝陛下眉头依旧紧皱不过却抬起一只手指了指严宽:“你继续说。”
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是绝对收不回来的。
更何况,话都说到这种份儿上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说实话,严宽也不知道皇帝陛下究竟在想什么,纠结了一会儿之后,他只能继续说下去。
“皇上,臣以为,变法革新科举考试必然会遭到很大的阻力,但是我们绝不可以因为有阻力就放弃变法革新,这就跟吃饭噎着了一样,难道因为一次噎着了,我们以后就再也不吃饭了吗?
丁田合一的新政,刚开始的时候也遭到了士大夫和满朝文武的极力阻止,但最终怎么样了?
当事情变成既定的事实之后,他们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
臣以为,这变法革新科举考试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变法革新需要做一些细微的调整。
丁田合一是快刀斩乱麻的节奏,而科举考试的变法革新则是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潜移默化的改变。
比如说,我们可以先设立一个女子科举考试,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科举考试是可以改变的!
随后,我们再改变科举的规章制度,进士科、数科、医科……等等都是可以设立为科举科目的……”
听着严宽一一列举自己的想法,皇帝陛下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他当然知道当今科举考试弊端很大,对于朝廷并没有多么大的好处,反而还培养了很多没有实际价值的‘人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