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庞真没有过这么多钱,得知第二天下午可以去拜见老师,立刻按照中等人家置办正经礼物的规格给老师准备了一套礼物,觉得兜里的钱还余下不少。
按照约定的时间,雇了人挑上礼物到老师门口。此时门口没什么人,开门仆人见到高庞,立刻把他领进门,带到客厅。
客厅里几人都是几家书院的先生。见半山先生指了指角落,高庞走到那边坐下,听先生们交谈。
最初十几分钟,高庞忍不住好几次想插话进去。每次强忍住,不开口,就看到半山先生的目光好像就看了过来。如此往复之后,高庞突然有些明白过来。以前的自己就是不懂得什么时候不说话。
反思之余,高庞也注意到了不同之处。自己此时能面老老实实的听,只是因为自己能听懂。这些先生都是高庞曾经仰视的对象,然而用霍崇教给高庞的逻辑学分析来应对他们的话,立刻就能听懂七八成。
以近乎俯视的角度面对过去的先生,让高庞沉溺其中。几次想插嘴,完全是这帮先生对大汉政权的分析太离谱。命题形式只管是否正确,高庞完全出于善意,不想让他们的分析建立在如此离谱的基础之上。
越听越觉得自己以前插嘴的确是很傻的行动。只听到一半,高庞就明白了这帮人关心的并非是天下发生的根本变化,只是商议如何充份利用这次恩科,让更多学生能去朝廷当官。
会议结束,半山先生陈铭泰揉了揉鼻梁,招呼高庞过来。其他先生已经离开,客厅内空荡荡的。陈铭泰让仆人再去沏壶淡茶,疲惫的赞道:“有长进。”
高庞由衷的谢道:“感谢先生的教诲,我总算明白了些。想起以前的孟浪,着实觉得那时候我太无知了。”
“哦?”陈铭泰有些惊愕,“你竟然明白到这些?”
感受到老师的称赞,高庞心中一阵狂喜。然而片刻的激动,片刻就恢复了平静。高庞一直渴望这样的称赞,没想到真体会到,这感动竟然十分空虚。
高庞让人把礼物送进来。终于能够孝敬自己一直尊重的老师,这份满足和愉悦才是真实的心情。暖暖的,期待的,令身心愉悦。
老师很满意,却对礼物内容毫无兴趣,“半月,你出去游历这么久,功课可否丢下了?”
“老师,隔一段时间我才会再看一阵四书五经。”
“我便考较你一番。”
“可否让我回去再读几天书?好多东西都忘了。”
“忘了反倒好。四书五经如此庞杂,你能真记得一半就已经足够。”陈铭泰说完,随便就出了几题,让高庞解答。
题目难度和以前没什么不同,高庞却没了以前难以选择的局面。八股文考试乃是一个非常制式化的结构。
先把一句看似莫名奇妙的话中的每个字找出可能的出处,接着将这些出处联系一下,确定出一个大概的内在逻辑思路。
如果确定是某个思路,就根据这个思路圈定每一个字到底是从何句子而来。进而做出一份论述。
以前老是们对高庞的不满并非因为他学识不足,先生们不满高庞总要用自己的想法解释每一句话里头的认知。
高庞现在已经能用逻辑思维思考每一句话的意义,反倒不在意眼前这个满清时代如何解释这些话。
反正从霍崇所教的内容来看,这些话的解释根本就没意义。既然本就毫无意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解释,反倒省心。
连着解开了三道题,高庞以为老师的考试会这么完事。没想到老师竟然来了精神,又考了好几道题之后,干脆给高庞出了几套卷子。
等高庞完成了等于是三次举人考试的内容,已经到了晚上。老师陈铭泰仔细批完高庞的卷子。疲惫而欢喜的说道:“月半,你此次游历是跟随了那位先生。能将你这样的倔驴拧过来,这位先生可是不得了。”
高庞很想说自己跟着当下最大的反贼霍崇学习,又觉得说了,老师只怕也不信。只能干笑几声,不接这个腔。就听老师说道:“你户籍就在镇江,今年秋试,我推荐你去参考。好好备课,没几天了。”
高庞只觉得心脏如同小兔子般乱跳,不安的问道:“先生,我……能行么?”
“题目做到这般,考不上才是怪事。此次恩科也增加一场秋试。你若是考上,明年春闺一开,你就去京城赶考。”
这场恩科的时间安排的很紧,高庞把心一横,只是派人送信给霍崇那边。自己就投入到考试准备。这时代考试也需要各种证明,有了陈铭泰相助,高庞总算是在结束报名前两天拿到了包括户籍、出身的全套证明。
再过几日,高庞就进了考场。等考试结束,高庞把试卷从试题到回答都默写给老师陈铭泰。陈铭泰看到一半就有了笑容,等全部看完,就自信的说道:“此次定能考上。”
几日后,高庞正在借住的客栈里准备和同学们聚会。就听外面响起铜锣声,这是差役们前往本地考上举人的住处时一定要敲响的家伙。
便是清楚自己参加考试完全不为功名,只是想对自己苦读这许久的一个证明。高庞还是觉得口干舌燥,心跳加速。
锣声在客栈前停下,有人在外头高喊:“高庞高老爷在么,恭喜高老爷高中举人第十名!”
高庞浑身一软,跌坐在椅子上。百感交集中只觉得无比嘲讽。当高庞跟着这帮大儒学习,最后几乎学到要被撵出师门。
跟着大反贼学了与儒学毫无关系的东西,反倒明白了那些儒家的书怎么读怎么用。进而考上了举人。如果不是亲身体会,说出去绝不会有人信。
不等高庞恢复过来,门外是一阵脚步声响。却是店家欢欢喜喜赶来,敲响了高庞的们。同时在外面喊道:“高老爷大喜,高老爷大喜!恭贺高老爷高中举人第十名。”
高庞挣扎着站起身去开门。就在手按在门闩上,一个解释从脑海中冒出。大奸大恶之辈,必有大智大勇。
按照约定的时间,雇了人挑上礼物到老师门口。此时门口没什么人,开门仆人见到高庞,立刻把他领进门,带到客厅。
客厅里几人都是几家书院的先生。见半山先生指了指角落,高庞走到那边坐下,听先生们交谈。
最初十几分钟,高庞忍不住好几次想插话进去。每次强忍住,不开口,就看到半山先生的目光好像就看了过来。如此往复之后,高庞突然有些明白过来。以前的自己就是不懂得什么时候不说话。
反思之余,高庞也注意到了不同之处。自己此时能面老老实实的听,只是因为自己能听懂。这些先生都是高庞曾经仰视的对象,然而用霍崇教给高庞的逻辑学分析来应对他们的话,立刻就能听懂七八成。
以近乎俯视的角度面对过去的先生,让高庞沉溺其中。几次想插嘴,完全是这帮先生对大汉政权的分析太离谱。命题形式只管是否正确,高庞完全出于善意,不想让他们的分析建立在如此离谱的基础之上。
越听越觉得自己以前插嘴的确是很傻的行动。只听到一半,高庞就明白了这帮人关心的并非是天下发生的根本变化,只是商议如何充份利用这次恩科,让更多学生能去朝廷当官。
会议结束,半山先生陈铭泰揉了揉鼻梁,招呼高庞过来。其他先生已经离开,客厅内空荡荡的。陈铭泰让仆人再去沏壶淡茶,疲惫的赞道:“有长进。”
高庞由衷的谢道:“感谢先生的教诲,我总算明白了些。想起以前的孟浪,着实觉得那时候我太无知了。”
“哦?”陈铭泰有些惊愕,“你竟然明白到这些?”
感受到老师的称赞,高庞心中一阵狂喜。然而片刻的激动,片刻就恢复了平静。高庞一直渴望这样的称赞,没想到真体会到,这感动竟然十分空虚。
高庞让人把礼物送进来。终于能够孝敬自己一直尊重的老师,这份满足和愉悦才是真实的心情。暖暖的,期待的,令身心愉悦。
老师很满意,却对礼物内容毫无兴趣,“半月,你出去游历这么久,功课可否丢下了?”
“老师,隔一段时间我才会再看一阵四书五经。”
“我便考较你一番。”
“可否让我回去再读几天书?好多东西都忘了。”
“忘了反倒好。四书五经如此庞杂,你能真记得一半就已经足够。”陈铭泰说完,随便就出了几题,让高庞解答。
题目难度和以前没什么不同,高庞却没了以前难以选择的局面。八股文考试乃是一个非常制式化的结构。
先把一句看似莫名奇妙的话中的每个字找出可能的出处,接着将这些出处联系一下,确定出一个大概的内在逻辑思路。
如果确定是某个思路,就根据这个思路圈定每一个字到底是从何句子而来。进而做出一份论述。
以前老是们对高庞的不满并非因为他学识不足,先生们不满高庞总要用自己的想法解释每一句话里头的认知。
高庞现在已经能用逻辑思维思考每一句话的意义,反倒不在意眼前这个满清时代如何解释这些话。
反正从霍崇所教的内容来看,这些话的解释根本就没意义。既然本就毫无意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解释,反倒省心。
连着解开了三道题,高庞以为老师的考试会这么完事。没想到老师竟然来了精神,又考了好几道题之后,干脆给高庞出了几套卷子。
等高庞完成了等于是三次举人考试的内容,已经到了晚上。老师陈铭泰仔细批完高庞的卷子。疲惫而欢喜的说道:“月半,你此次游历是跟随了那位先生。能将你这样的倔驴拧过来,这位先生可是不得了。”
高庞很想说自己跟着当下最大的反贼霍崇学习,又觉得说了,老师只怕也不信。只能干笑几声,不接这个腔。就听老师说道:“你户籍就在镇江,今年秋试,我推荐你去参考。好好备课,没几天了。”
高庞只觉得心脏如同小兔子般乱跳,不安的问道:“先生,我……能行么?”
“题目做到这般,考不上才是怪事。此次恩科也增加一场秋试。你若是考上,明年春闺一开,你就去京城赶考。”
这场恩科的时间安排的很紧,高庞把心一横,只是派人送信给霍崇那边。自己就投入到考试准备。这时代考试也需要各种证明,有了陈铭泰相助,高庞总算是在结束报名前两天拿到了包括户籍、出身的全套证明。
再过几日,高庞就进了考场。等考试结束,高庞把试卷从试题到回答都默写给老师陈铭泰。陈铭泰看到一半就有了笑容,等全部看完,就自信的说道:“此次定能考上。”
几日后,高庞正在借住的客栈里准备和同学们聚会。就听外面响起铜锣声,这是差役们前往本地考上举人的住处时一定要敲响的家伙。
便是清楚自己参加考试完全不为功名,只是想对自己苦读这许久的一个证明。高庞还是觉得口干舌燥,心跳加速。
锣声在客栈前停下,有人在外头高喊:“高庞高老爷在么,恭喜高老爷高中举人第十名!”
高庞浑身一软,跌坐在椅子上。百感交集中只觉得无比嘲讽。当高庞跟着这帮大儒学习,最后几乎学到要被撵出师门。
跟着大反贼学了与儒学毫无关系的东西,反倒明白了那些儒家的书怎么读怎么用。进而考上了举人。如果不是亲身体会,说出去绝不会有人信。
不等高庞恢复过来,门外是一阵脚步声响。却是店家欢欢喜喜赶来,敲响了高庞的们。同时在外面喊道:“高老爷大喜,高老爷大喜!恭贺高老爷高中举人第十名。”
高庞挣扎着站起身去开门。就在手按在门闩上,一个解释从脑海中冒出。大奸大恶之辈,必有大智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