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檀悠悠如愿以偿地吃上了宋家的糟鹅掌和凉拌藕带。
喝一口用自家犀角杯盛装的清水,吃一口酥软喷香的糟鹅掌,扒一口饭,吃一块酸辣爽口的凉拌藕带,再扒一口饭,美滋滋。
檀悠悠边吃边看着裴融笑,不要钱的马屁使劲拍:“夫君待我真好。这犀角杯好看……我就是随口一说,你怎么就能跑去宋家给我讨要糟鹅掌和凉拌藕带呢?这多不好意思啊。”
“不过也无所谓啦,显得你真性情,怜惜自己的妻子才是真大丈夫嘛。夫君,你没有跑去朱御史家?这事儿就算了啊,女人间的争斗别扯上男人,她输得挺惨的,给我作揖鞠躬,发髻都差不多挨着地面了,你是没看到她那个样子……”
裴融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那张小红嘴“嘚嘚”说个不停,只觉得有几十只鸭子在耳边不停地聒噪,终于忍无可忍,用力将筷子一搁,板着脸道:“食不言!”
“哦!好的,夫君。”檀悠悠从善如流,埋头认真吃饭。吃完一碗还想再吃一碗,裴融摁住她的碗,不许柳枝给她添饭:“她才喝了那么多酒,胃伤着了,不宜一次吃太多。”
“食不言!”檀悠悠嚷嚷。
裴融睥睨她一眼,直接把碗接过去,舀一碗莼菜汤:“喝!”
“食不言!”檀悠悠继续嘟囔,喝一口莼菜汤后,立刻被那鲜美清爽的味道给征服了,陶醉地笑。
裴融看她吃得差不多了,亲自监督着下人把饭菜收拾干净,又交待孟嬷嬷:“等她歇小半个时辰再让她午睡,除了水之外,不许给她吃别的东西。”
“喏。”孟嬷嬷转过身对着檀悠悠,神色严肃:“少奶奶,您听见了,别为难老奴。”
檀悠悠软绵绵地趴在桌子上:“哦。”
裴融整一整衣衫,神色肃穆地往外走:“我有事要办,晚上不回来吃饭。你该睡就睡,该吃就吃,不必等我。”
檀悠悠追问:“夫君要去哪里?”
裴融道:“男人的事女人少问。”
“好稀罕啊!”檀悠悠冲他皱皱鼻子,送了他一个大白眼。
孟嬷嬷拿了围棋哄着檀悠悠学,顺便说些女眷之间的明争暗斗:“昨天这种是最粗浅的,劝酒还有车轮战,一群人轮番上阵,有在明处的,有在暗处的,一个做恶人,一个装好人,什么时候上当都不知道,还有那种在酒里下药的……”
檀悠悠把棋子捏起对着光看:“这是玛瑙做的吗?还是玉石的啊?”
“……”孟嬷嬷感觉快要活不下去了,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可以上上课,人家并不愿意听。
檀悠悠玩够了,看到老嬷嬷伤心落寞的样子,这才一笑:“嬷嬷接着说,您说的这些很有用的,我都记着呢。”
孟嬷嬷揉揉老腰:“少奶奶还是睡觉。”
申时,京中各处的官员们纷纷下衙,翰林院的翰林们也三三两两地走出翰林院,准备归家。
忽见翰林院外的空地上有一人席地而坐,青色襦衫,黑色方巾,面目清冷,身姿挺拔。
“那不是裴向光吗?”有人轻轻喊了一声,惊奇地道:“他这是干什么?怎会跑到这里坐着?”
翰林们很少有不知道向光公子的,闻声全都停下脚步交头接耳,猜测裴融到底想干什么。
陈二郎步履匆忙地从里头走出来,乍然看到裴融,便跑上去道:“向光兄弟,你怎会在此?怎么啦?”
裴融看着他淡淡一笑:“陈二哥,我有事要寻陆翰林,与你无关,趁早归家。”
然而陈二郎又岂是那种看见朋友有事、扔下不管的人?当即道:“向光你这话不对,你我既然兄弟相称,有事便该互相帮扶,说给哥哥听是怎么回事?哥哥替你做主!”
一个老翰林笑着走上前来:“陈翰林,你才半只脚踏进翰林院,屁股都没坐热,你替谁做主?我看你啊,大名鼎鼎的向光公子都不知道?”
陈二郎摸摸脑袋,憨笑:“还真不知道。但我早知道我向光兄弟才气过人,这没得错。”
老翰林给裴融行礼:“向光公子,久违了。您这是打哪儿来,有何事啊?”
裴融起身还礼:“给姜老见礼,我今日是来寻陆宗善陆翰林的。我欲与他斗诗,还请诸位做个见证。”
这话一出来,在场所有翰林全都炸了锅,激动得奔走相告,有好事者甚至去把还没下衙的陆宗善找了出来,其余人等、包括杂役在内,全都兴奋地围在一起等着看热闹。
陆宗善是谁呢?
他的先生是曾与王大学士一起,为先帝、今上、诸皇子于文华殿讲经的焦大学士。
六年前的武仙湖畔赏荷论经会上,作为焦大学士的爱徒,陆宗善大败王大学士的大徒弟,志得意满,睥睨天下。
可惜这种得意没能维持半个时辰,十六岁的翩翩少年郎裴融引经据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把他打得落花流水,羞愤欲死。
这二人的仇怨便是从那结下的,在之后,裴融远走秋城,销声匿迹;陆宗善则高中进士,才名远扬,进入翰林任职至今。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以为这二人不会再有瓜葛,谁晓得今天裴融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而且是以这种决然的姿势。
怎能让人不兴奋,不激动?
刀剑可以杀人,诗书也是可以杀人的。
陆宗善被人群推搡向前,强行压制着心中的仇恨与愤怒,勉强装出一个云淡风轻的笑容:“向光,许久不见。你一向可好?”
裴融淡然还礼,一丝不苟,姿态风雅:“宗善,许久不见。你瞧着挺好。”
“呵呵……承蒙圣恩,陆某这些年确实过得不错。只恨才疏学浅,有负圣恩,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啊。”陆宗善慨叹一回,压低声音:“向光,你是真可惜了!”
有与陆宗善交好的,俱都会心一笑,裴向光的脚疼,就踩他的脚,这没错!
裴融毫无所动:“我今日寻你,是因为突然想起,当年赏荷论经会上忘了与你比诗才。今日特来补上。”
喝一口用自家犀角杯盛装的清水,吃一口酥软喷香的糟鹅掌,扒一口饭,吃一块酸辣爽口的凉拌藕带,再扒一口饭,美滋滋。
檀悠悠边吃边看着裴融笑,不要钱的马屁使劲拍:“夫君待我真好。这犀角杯好看……我就是随口一说,你怎么就能跑去宋家给我讨要糟鹅掌和凉拌藕带呢?这多不好意思啊。”
“不过也无所谓啦,显得你真性情,怜惜自己的妻子才是真大丈夫嘛。夫君,你没有跑去朱御史家?这事儿就算了啊,女人间的争斗别扯上男人,她输得挺惨的,给我作揖鞠躬,发髻都差不多挨着地面了,你是没看到她那个样子……”
裴融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那张小红嘴“嘚嘚”说个不停,只觉得有几十只鸭子在耳边不停地聒噪,终于忍无可忍,用力将筷子一搁,板着脸道:“食不言!”
“哦!好的,夫君。”檀悠悠从善如流,埋头认真吃饭。吃完一碗还想再吃一碗,裴融摁住她的碗,不许柳枝给她添饭:“她才喝了那么多酒,胃伤着了,不宜一次吃太多。”
“食不言!”檀悠悠嚷嚷。
裴融睥睨她一眼,直接把碗接过去,舀一碗莼菜汤:“喝!”
“食不言!”檀悠悠继续嘟囔,喝一口莼菜汤后,立刻被那鲜美清爽的味道给征服了,陶醉地笑。
裴融看她吃得差不多了,亲自监督着下人把饭菜收拾干净,又交待孟嬷嬷:“等她歇小半个时辰再让她午睡,除了水之外,不许给她吃别的东西。”
“喏。”孟嬷嬷转过身对着檀悠悠,神色严肃:“少奶奶,您听见了,别为难老奴。”
檀悠悠软绵绵地趴在桌子上:“哦。”
裴融整一整衣衫,神色肃穆地往外走:“我有事要办,晚上不回来吃饭。你该睡就睡,该吃就吃,不必等我。”
檀悠悠追问:“夫君要去哪里?”
裴融道:“男人的事女人少问。”
“好稀罕啊!”檀悠悠冲他皱皱鼻子,送了他一个大白眼。
孟嬷嬷拿了围棋哄着檀悠悠学,顺便说些女眷之间的明争暗斗:“昨天这种是最粗浅的,劝酒还有车轮战,一群人轮番上阵,有在明处的,有在暗处的,一个做恶人,一个装好人,什么时候上当都不知道,还有那种在酒里下药的……”
檀悠悠把棋子捏起对着光看:“这是玛瑙做的吗?还是玉石的啊?”
“……”孟嬷嬷感觉快要活不下去了,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可以上上课,人家并不愿意听。
檀悠悠玩够了,看到老嬷嬷伤心落寞的样子,这才一笑:“嬷嬷接着说,您说的这些很有用的,我都记着呢。”
孟嬷嬷揉揉老腰:“少奶奶还是睡觉。”
申时,京中各处的官员们纷纷下衙,翰林院的翰林们也三三两两地走出翰林院,准备归家。
忽见翰林院外的空地上有一人席地而坐,青色襦衫,黑色方巾,面目清冷,身姿挺拔。
“那不是裴向光吗?”有人轻轻喊了一声,惊奇地道:“他这是干什么?怎会跑到这里坐着?”
翰林们很少有不知道向光公子的,闻声全都停下脚步交头接耳,猜测裴融到底想干什么。
陈二郎步履匆忙地从里头走出来,乍然看到裴融,便跑上去道:“向光兄弟,你怎会在此?怎么啦?”
裴融看着他淡淡一笑:“陈二哥,我有事要寻陆翰林,与你无关,趁早归家。”
然而陈二郎又岂是那种看见朋友有事、扔下不管的人?当即道:“向光你这话不对,你我既然兄弟相称,有事便该互相帮扶,说给哥哥听是怎么回事?哥哥替你做主!”
一个老翰林笑着走上前来:“陈翰林,你才半只脚踏进翰林院,屁股都没坐热,你替谁做主?我看你啊,大名鼎鼎的向光公子都不知道?”
陈二郎摸摸脑袋,憨笑:“还真不知道。但我早知道我向光兄弟才气过人,这没得错。”
老翰林给裴融行礼:“向光公子,久违了。您这是打哪儿来,有何事啊?”
裴融起身还礼:“给姜老见礼,我今日是来寻陆宗善陆翰林的。我欲与他斗诗,还请诸位做个见证。”
这话一出来,在场所有翰林全都炸了锅,激动得奔走相告,有好事者甚至去把还没下衙的陆宗善找了出来,其余人等、包括杂役在内,全都兴奋地围在一起等着看热闹。
陆宗善是谁呢?
他的先生是曾与王大学士一起,为先帝、今上、诸皇子于文华殿讲经的焦大学士。
六年前的武仙湖畔赏荷论经会上,作为焦大学士的爱徒,陆宗善大败王大学士的大徒弟,志得意满,睥睨天下。
可惜这种得意没能维持半个时辰,十六岁的翩翩少年郎裴融引经据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把他打得落花流水,羞愤欲死。
这二人的仇怨便是从那结下的,在之后,裴融远走秋城,销声匿迹;陆宗善则高中进士,才名远扬,进入翰林任职至今。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以为这二人不会再有瓜葛,谁晓得今天裴融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而且是以这种决然的姿势。
怎能让人不兴奋,不激动?
刀剑可以杀人,诗书也是可以杀人的。
陆宗善被人群推搡向前,强行压制着心中的仇恨与愤怒,勉强装出一个云淡风轻的笑容:“向光,许久不见。你一向可好?”
裴融淡然还礼,一丝不苟,姿态风雅:“宗善,许久不见。你瞧着挺好。”
“呵呵……承蒙圣恩,陆某这些年确实过得不错。只恨才疏学浅,有负圣恩,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啊。”陆宗善慨叹一回,压低声音:“向光,你是真可惜了!”
有与陆宗善交好的,俱都会心一笑,裴向光的脚疼,就踩他的脚,这没错!
裴融毫无所动:“我今日寻你,是因为突然想起,当年赏荷论经会上忘了与你比诗才。今日特来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