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相宜你一定要乖乖在家等我!等我回来!等我回来!等我回来!重要的话说三遍!不行,三遍不够,得说四遍!等!我!回!来!”
顺便,池映寒在最后一行的位置加上了自己的署名,上面写着“你最帅的夫君”。
顾相宜看毕,不禁轻轻抚了抚信纸上的字,轻轻念叨一声:“嗯,等你回来。”
眼下已是三月中旬。
而看池映寒的意思,如果能接连通过两场考试,那他得五月份等到第二场考试放榜之后,才能回来见她。
五月份,似乎并不难等。
只要南阳城还能守住,她定然能等到池映寒凯旋归来的。
……
而眼下的情况,却是让元知府十分诧异——让二十家他听都没听过的药堂收治病患,却让顾相宜歇息去了。
元知府虽答应服从沈潋的安排,但对此情景,元知府还是疑惑的问道:“沈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往常让顾相宜负责病患这些事宜,我还能觉得靠谱些,毕竟她办事也比较稳当。现在你不用她办事,让这些我听都没听过的歪瓜裂枣去办,这能靠谱吗?”
沈潋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你这般没心没肺的人都能有这种判断,那顾相宜自是比你更清楚这些。”
“所以呢?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沈潋淡然的回道:“我自有我的安排,你且记着——这世上既没有我沈潋搞不定的事,也没有我沈潋拿不下的人。”
元知府:“……”
但元知府也确实发现了。
沈潋在知道顾相宜有孕之后,便彻底的脱去了“强迫一个孕妇办事”的名声,还她自由。
打今儿起,不论是沈潋还是元知府,都不得再强拉硬拽的让她去办任何差事。
但前提是,沈潋心里明镜着顾相宜是怎样一个人。
即便明令由她歇息去,她仍放心不下,每日督察着各个药堂的情况。
一切看似井然有序。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顾相宜每日都会去各家药堂巡查三次,各家药堂自是没敢含糊。
顾相宜的要求给的不高——她不想见到控制稳妥的新增再升回去,每日统计的数目,必须维持在三十左右。
若是升回每日一两百人,南阳城必将大乱。
郎中们自是谨慎行事,故而起初的日子里,人数一直在稳定三十五到三十八之间。
直到第十日后——
顾相宜竟见人数突然降到了二十八人。
只比三十人这个标准降下去两人,顾相宜只当是意外,并未多想。
谁料——
第十一日再查的时候,人数竟是二十五人!
第一天或许是个意外,但第二日依旧如此,便引起了顾相宜的注意。
第三日,人数为二十四人。
池映海尚且不知人数为什么降下来了,但于他而言,下降便是喜事!
“二嫂嫂,新增病例降到二十多人了,咱们离胜利是不是又近了一步啊?”
瞧着池映海这般高兴,但顾相宜偏是疑惑——若是她亲手降下的新增,她自是知道她在哪方面做了新的防范。
但这次的新增下降,是在其他几个郎中手里。
顾相宜不得不挨家药房去问,到底是谁生了什么新的手段,或者有了什么新的进展。
毕竟在她看来,这样的收获,总要有个缘由。
而其他郎中给她的答复,便是直接将她拽到盛阳底下,郑重的同顾相宜道:“答案?这日头就是答案!顾郎中你也不瞧瞧这都几月份了?什么气温?就那整日挂在空中的日头,就能把瘟毒给蒸死了!”
“高温确实能灭毒不假,但这才刚开春,现在的气温还不足以做到这些。”
若谈起理论上的事,那郎中还真就不依了,遂直言驳道:“现在的气温虽没到七八月份的程度,可怎么也算是比整日天寒地冻的冬季强些,天气回暖,瘟情蔓延情况自是会消退,顾郎中你该不会连这点道理都没有?”
“道理我自是知道,但我的意思是——瘟毒消去,需要气温达到某个点,而不是稍微回暖便开始消去。”
那郎中又驳:“你怎么知道瘟毒会在哪种情况下消去?你和那毒认识不成?总之,人数下降不是好事吗?非要钻这牛角尖干嘛?难不成等南阳城恢复如初,你还要一直钻研是怎么恢复的?那你便一个人分析去,我们只要一个结果便够了!”
又是这般处境。
果然在未知面前,谁也不能称为“权威”,之前顾相宜告知元知府那病患不能带走,元知府也没听信。
只有在带走病患的途中出了事之后,事实才能证明之前顾相宜说的话是对的。
而今也是如此,新增人数的下降和回暖的气温究竟有没有关系,没人能说得准。
但事实却是如此——
在各家郎中的协力合作之下,半个月下来,新增竟降到稳定每日二十人左右!
这便意味着——
每日又有十人摆脱了染病的风险,南阳城朝着胜利又迈出了一步。
而此刻的池家也依旧大门闭锁,任何人都不能出门。
只是在这期间,他们似乎听说了池天南回来并号召南阳城郎中加入抗瘟队伍的消息。
老夫人在得知池天南回来之后,每日心急如焚,一边焦急的想同儿子见上一面,一边又担心儿子在外收治病人时可千万别出了什么意外。
又过了些时日,到了四月初的时候,每日新增人数降到十五到十八人。
每天的数据都让顾相宜难以置信。
她打实没有理由去相信——他们并未找出止瘟的办法,这瘟症便渐渐消退了。
对于瘟灾的消退,其他郎中都坚信是苍天放过了他们,是气温的回暖救了他们。
顾相宜原也认为,在这场瘟灾里,他们只能等着苍天放过他们,但这情况的好转,却仿佛做梦一般,让她找不出丝毫的原因!
她不相信回暖止瘟论。
在她看来,以四月份的气温,绝不可能消灭瘟毒。
但眼下,她找不出任何证据来证实她的想法,只能看着每日新增人数不断的减少。
每一天,都有新进展。
顺便,池映寒在最后一行的位置加上了自己的署名,上面写着“你最帅的夫君”。
顾相宜看毕,不禁轻轻抚了抚信纸上的字,轻轻念叨一声:“嗯,等你回来。”
眼下已是三月中旬。
而看池映寒的意思,如果能接连通过两场考试,那他得五月份等到第二场考试放榜之后,才能回来见她。
五月份,似乎并不难等。
只要南阳城还能守住,她定然能等到池映寒凯旋归来的。
……
而眼下的情况,却是让元知府十分诧异——让二十家他听都没听过的药堂收治病患,却让顾相宜歇息去了。
元知府虽答应服从沈潋的安排,但对此情景,元知府还是疑惑的问道:“沈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往常让顾相宜负责病患这些事宜,我还能觉得靠谱些,毕竟她办事也比较稳当。现在你不用她办事,让这些我听都没听过的歪瓜裂枣去办,这能靠谱吗?”
沈潋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你这般没心没肺的人都能有这种判断,那顾相宜自是比你更清楚这些。”
“所以呢?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沈潋淡然的回道:“我自有我的安排,你且记着——这世上既没有我沈潋搞不定的事,也没有我沈潋拿不下的人。”
元知府:“……”
但元知府也确实发现了。
沈潋在知道顾相宜有孕之后,便彻底的脱去了“强迫一个孕妇办事”的名声,还她自由。
打今儿起,不论是沈潋还是元知府,都不得再强拉硬拽的让她去办任何差事。
但前提是,沈潋心里明镜着顾相宜是怎样一个人。
即便明令由她歇息去,她仍放心不下,每日督察着各个药堂的情况。
一切看似井然有序。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顾相宜每日都会去各家药堂巡查三次,各家药堂自是没敢含糊。
顾相宜的要求给的不高——她不想见到控制稳妥的新增再升回去,每日统计的数目,必须维持在三十左右。
若是升回每日一两百人,南阳城必将大乱。
郎中们自是谨慎行事,故而起初的日子里,人数一直在稳定三十五到三十八之间。
直到第十日后——
顾相宜竟见人数突然降到了二十八人。
只比三十人这个标准降下去两人,顾相宜只当是意外,并未多想。
谁料——
第十一日再查的时候,人数竟是二十五人!
第一天或许是个意外,但第二日依旧如此,便引起了顾相宜的注意。
第三日,人数为二十四人。
池映海尚且不知人数为什么降下来了,但于他而言,下降便是喜事!
“二嫂嫂,新增病例降到二十多人了,咱们离胜利是不是又近了一步啊?”
瞧着池映海这般高兴,但顾相宜偏是疑惑——若是她亲手降下的新增,她自是知道她在哪方面做了新的防范。
但这次的新增下降,是在其他几个郎中手里。
顾相宜不得不挨家药房去问,到底是谁生了什么新的手段,或者有了什么新的进展。
毕竟在她看来,这样的收获,总要有个缘由。
而其他郎中给她的答复,便是直接将她拽到盛阳底下,郑重的同顾相宜道:“答案?这日头就是答案!顾郎中你也不瞧瞧这都几月份了?什么气温?就那整日挂在空中的日头,就能把瘟毒给蒸死了!”
“高温确实能灭毒不假,但这才刚开春,现在的气温还不足以做到这些。”
若谈起理论上的事,那郎中还真就不依了,遂直言驳道:“现在的气温虽没到七八月份的程度,可怎么也算是比整日天寒地冻的冬季强些,天气回暖,瘟情蔓延情况自是会消退,顾郎中你该不会连这点道理都没有?”
“道理我自是知道,但我的意思是——瘟毒消去,需要气温达到某个点,而不是稍微回暖便开始消去。”
那郎中又驳:“你怎么知道瘟毒会在哪种情况下消去?你和那毒认识不成?总之,人数下降不是好事吗?非要钻这牛角尖干嘛?难不成等南阳城恢复如初,你还要一直钻研是怎么恢复的?那你便一个人分析去,我们只要一个结果便够了!”
又是这般处境。
果然在未知面前,谁也不能称为“权威”,之前顾相宜告知元知府那病患不能带走,元知府也没听信。
只有在带走病患的途中出了事之后,事实才能证明之前顾相宜说的话是对的。
而今也是如此,新增人数的下降和回暖的气温究竟有没有关系,没人能说得准。
但事实却是如此——
在各家郎中的协力合作之下,半个月下来,新增竟降到稳定每日二十人左右!
这便意味着——
每日又有十人摆脱了染病的风险,南阳城朝着胜利又迈出了一步。
而此刻的池家也依旧大门闭锁,任何人都不能出门。
只是在这期间,他们似乎听说了池天南回来并号召南阳城郎中加入抗瘟队伍的消息。
老夫人在得知池天南回来之后,每日心急如焚,一边焦急的想同儿子见上一面,一边又担心儿子在外收治病人时可千万别出了什么意外。
又过了些时日,到了四月初的时候,每日新增人数降到十五到十八人。
每天的数据都让顾相宜难以置信。
她打实没有理由去相信——他们并未找出止瘟的办法,这瘟症便渐渐消退了。
对于瘟灾的消退,其他郎中都坚信是苍天放过了他们,是气温的回暖救了他们。
顾相宜原也认为,在这场瘟灾里,他们只能等着苍天放过他们,但这情况的好转,却仿佛做梦一般,让她找不出丝毫的原因!
她不相信回暖止瘟论。
在她看来,以四月份的气温,绝不可能消灭瘟毒。
但眼下,她找不出任何证据来证实她的想法,只能看着每日新增人数不断的减少。
每一天,都有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