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远一个人默默的品着陈远的话,感到意味悠长。
作为来自后世的人,黄明远实际上也不怎么相信忠诚二字,毕竟听习惯了“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这些说法,在一个一切用钱衡量的时代,讲忠诚的人大多都成了傻子。因此黄明远更喜欢用利益打动手下,比起虚无缥缈的忠诚,利益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更现实。
当初在丰州的时候,虽然众人对黄明远敬若神明,但也是因为黄明远能带着他们打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别人取代不了。若是黄明远成了一个不能打胜仗的傻子,众人再是对其忠诚,也不会再跟随黄明远。
黄明远暗暗告诫自己,没有谁是不可取代的,自己若想成功,只得满足手下的追求。至少是大部分人的追求。
想到这,黄明远又看看自己,忽然感到有些颓然。
说实话,黄明远有些不想再待在朝中了,因为现在的生活,也不是自己的追求。回头看来,这两年自己在帝都到底做了什么,好像没什么成绩,却渐渐被京城的风气所沾染。尤其是自己担任宰相,却无所事事,黄明远内心里也有些受不了。
说是明哲保身,其实也是不作为,若是在丰州,黄明远早把这种人踢走了。黄明远还是想做些事的。
温柔乡是英雄冢,有些东西习惯了,真的就习惯了。就像现在已经腐化堕落的贺若弼等人,虽然他们曾经披荆斩棘,帅师伐国,声名显赫,可此时的他们还能提得起刀,上得了马吗?
黄明远没有耐心再等上十年。
这一夜,黄明远在院子里坐了一夜,久久不能释怀。黄明远承认陈远说的对,大隋马上要变天了,可无论大势如何发展,自己得跟得上自己的脚步。
·····
“啪嚓嚓!”
一声清脆而刺耳的声音在地上划过。元弘嗣愠怒的将杯子砸到地上,满脸气急败坏的样子。
“他这是要逼着我们去死啊!”
其子元仁观也满是狰狞,恶狠狠地说道:“阿耶,大不了咱们就反了他。既然杨广不让我们活,咱们便给他拼个你死我活。”
元弘嗣恨不得听从儿子的意见,可随即颓然地坐在了榻上。若此时还是有兵的时候,元弘嗣绝对会选择造反。可他自从被免去幽州总管之后,并无差遣,只有闲职,手上更是无兵无权,哪里有资格去造反。
元仁观也知道父亲的难处,可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阿耶,就这么看着他们欺负咱们,没了爵位,咱家还是咱家吗?咱关陇各家这么多人,难道就不能硬气一点?”
元弘嗣颓然地说道:“他这是早准备好了,根本不给咱们留反应的余地。现在各家有几个掌重权的,没有军队,凭什么反。我们现在就是没牙的老虎,任他宰割。或许他现在就等着有人跳出来,然后杀鸡儆猴。”
“我不服!我不服!”
元弘嗣拉住咆哮地儿子,说道:“难道就你一人不服,这一次怕不得数千人不服,数万人不服,数十万人不服啊。整个关东各家族已经被他压得怒火中烧了,心底的怒气就快要喷薄而出。”
元弘嗣相信,没有人会坐以待毙。用不了多久,杨广就会遭到反噬的。
这样的情景,不独元弘嗣一家,整个长安城内,不少人家都在愤怒,相同的场景比比皆是。杨广用一把利刃,无情的戳破了所有人的荣耀和依仗,还在地上踏了几脚。而众人为了不被历史的滚滚河流甩下,只得拼命与杨广搏斗了。
······
黄明远还在酝酿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很快,朝廷又有了新事。
经过一年多的世家,牛弘领头,终于完成了新法律的制定。共十八篇,称之为《大业律》,四月中旬开始实行。
这部法律就是一个畸形产物。
倒不是说法律有什么问题,而是杨广在法律还没有实行之前,就把法律破坏了一个彻彻底底。
《大业律》的目的是实行宽政。文帝末年,法律严苛,百姓久已厌恶法律严酷苛繁,所以杨广下旨制定《大业律》。
但后来频繁的劳役征发,使百姓无法忍受,官吏们常常临时胁迫百姓服役以应付差使,《大业律》制定出了之后,根本没人按律令执行了。
牛弘曾从容地问刘炫道:“《周礼》记载是士多而吏员少,现在吏员比从前多出百倍,减少则无法应付事务,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炫说道:“古人委任吏员须要有责任有成绩,年终考核成绩,案卷不用重新审理,文牍不求繁多琐碎,吏员的责任,只是掌握工作的要点而已。现在的吏员总是担心文簿要重新审理考核,假若文辞考虑不周密,就会不远万里去追查印证百年的旧案。所以有谚语说:‘老吏伏抱文案而死。’事物繁杂这是为政的弊端,这就是吏员多而效率低的原因”
牛弘又问道:“北魏、北齐之时,吏员们办事很从容,现在则忽忽忙忙不得安宁,这是什么缘故?”
刘炫说道:“过去州只设置长吏、司马,郡只设置郡守、郡丞,县仅设县令而已。其余应配备的僚属,则由长官自己挑选任命,得到诏命后就赴任,每州吏员不过几十人。如今则不然,大大小小的官吏,全部由吏部掌管,零零碎碎的事务都属于考绩范围。减少官吏不如减少事务,官员们的事务不减,却希望他们办事从容,那可能吗?”
牛弘很同意刘炫的话,但却无可奈何。
黄明远拿着这部新的《大业律》,直觉得杨广愚蠢。若是如秦朝一般,法律严苛也就罢了。你既然制定了宽松的法律,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老百姓,给老百姓一个又一个希望,然后又亲手打碎,难道不是在刺激他们吗?
合上《大业律》,黄明远有些难受地坐在自己的八仙椅上。沉重的徭役和严苛的法律失了民心,官职改革失了官心,天下的官和民都得罪了,这个看似庞大的帝国,实际上又如何不走向失败呢?
作为来自后世的人,黄明远实际上也不怎么相信忠诚二字,毕竟听习惯了“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这些说法,在一个一切用钱衡量的时代,讲忠诚的人大多都成了傻子。因此黄明远更喜欢用利益打动手下,比起虚无缥缈的忠诚,利益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更现实。
当初在丰州的时候,虽然众人对黄明远敬若神明,但也是因为黄明远能带着他们打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别人取代不了。若是黄明远成了一个不能打胜仗的傻子,众人再是对其忠诚,也不会再跟随黄明远。
黄明远暗暗告诫自己,没有谁是不可取代的,自己若想成功,只得满足手下的追求。至少是大部分人的追求。
想到这,黄明远又看看自己,忽然感到有些颓然。
说实话,黄明远有些不想再待在朝中了,因为现在的生活,也不是自己的追求。回头看来,这两年自己在帝都到底做了什么,好像没什么成绩,却渐渐被京城的风气所沾染。尤其是自己担任宰相,却无所事事,黄明远内心里也有些受不了。
说是明哲保身,其实也是不作为,若是在丰州,黄明远早把这种人踢走了。黄明远还是想做些事的。
温柔乡是英雄冢,有些东西习惯了,真的就习惯了。就像现在已经腐化堕落的贺若弼等人,虽然他们曾经披荆斩棘,帅师伐国,声名显赫,可此时的他们还能提得起刀,上得了马吗?
黄明远没有耐心再等上十年。
这一夜,黄明远在院子里坐了一夜,久久不能释怀。黄明远承认陈远说的对,大隋马上要变天了,可无论大势如何发展,自己得跟得上自己的脚步。
·····
“啪嚓嚓!”
一声清脆而刺耳的声音在地上划过。元弘嗣愠怒的将杯子砸到地上,满脸气急败坏的样子。
“他这是要逼着我们去死啊!”
其子元仁观也满是狰狞,恶狠狠地说道:“阿耶,大不了咱们就反了他。既然杨广不让我们活,咱们便给他拼个你死我活。”
元弘嗣恨不得听从儿子的意见,可随即颓然地坐在了榻上。若此时还是有兵的时候,元弘嗣绝对会选择造反。可他自从被免去幽州总管之后,并无差遣,只有闲职,手上更是无兵无权,哪里有资格去造反。
元仁观也知道父亲的难处,可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阿耶,就这么看着他们欺负咱们,没了爵位,咱家还是咱家吗?咱关陇各家这么多人,难道就不能硬气一点?”
元弘嗣颓然地说道:“他这是早准备好了,根本不给咱们留反应的余地。现在各家有几个掌重权的,没有军队,凭什么反。我们现在就是没牙的老虎,任他宰割。或许他现在就等着有人跳出来,然后杀鸡儆猴。”
“我不服!我不服!”
元弘嗣拉住咆哮地儿子,说道:“难道就你一人不服,这一次怕不得数千人不服,数万人不服,数十万人不服啊。整个关东各家族已经被他压得怒火中烧了,心底的怒气就快要喷薄而出。”
元弘嗣相信,没有人会坐以待毙。用不了多久,杨广就会遭到反噬的。
这样的情景,不独元弘嗣一家,整个长安城内,不少人家都在愤怒,相同的场景比比皆是。杨广用一把利刃,无情的戳破了所有人的荣耀和依仗,还在地上踏了几脚。而众人为了不被历史的滚滚河流甩下,只得拼命与杨广搏斗了。
······
黄明远还在酝酿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很快,朝廷又有了新事。
经过一年多的世家,牛弘领头,终于完成了新法律的制定。共十八篇,称之为《大业律》,四月中旬开始实行。
这部法律就是一个畸形产物。
倒不是说法律有什么问题,而是杨广在法律还没有实行之前,就把法律破坏了一个彻彻底底。
《大业律》的目的是实行宽政。文帝末年,法律严苛,百姓久已厌恶法律严酷苛繁,所以杨广下旨制定《大业律》。
但后来频繁的劳役征发,使百姓无法忍受,官吏们常常临时胁迫百姓服役以应付差使,《大业律》制定出了之后,根本没人按律令执行了。
牛弘曾从容地问刘炫道:“《周礼》记载是士多而吏员少,现在吏员比从前多出百倍,减少则无法应付事务,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炫说道:“古人委任吏员须要有责任有成绩,年终考核成绩,案卷不用重新审理,文牍不求繁多琐碎,吏员的责任,只是掌握工作的要点而已。现在的吏员总是担心文簿要重新审理考核,假若文辞考虑不周密,就会不远万里去追查印证百年的旧案。所以有谚语说:‘老吏伏抱文案而死。’事物繁杂这是为政的弊端,这就是吏员多而效率低的原因”
牛弘又问道:“北魏、北齐之时,吏员们办事很从容,现在则忽忽忙忙不得安宁,这是什么缘故?”
刘炫说道:“过去州只设置长吏、司马,郡只设置郡守、郡丞,县仅设县令而已。其余应配备的僚属,则由长官自己挑选任命,得到诏命后就赴任,每州吏员不过几十人。如今则不然,大大小小的官吏,全部由吏部掌管,零零碎碎的事务都属于考绩范围。减少官吏不如减少事务,官员们的事务不减,却希望他们办事从容,那可能吗?”
牛弘很同意刘炫的话,但却无可奈何。
黄明远拿着这部新的《大业律》,直觉得杨广愚蠢。若是如秦朝一般,法律严苛也就罢了。你既然制定了宽松的法律,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老百姓,给老百姓一个又一个希望,然后又亲手打碎,难道不是在刺激他们吗?
合上《大业律》,黄明远有些难受地坐在自己的八仙椅上。沉重的徭役和严苛的法律失了民心,官职改革失了官心,天下的官和民都得罪了,这个看似庞大的帝国,实际上又如何不走向失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