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黄明远进来,陆贞惊奇地问道:“郎君不是去参加册封太子的大朝会去了,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黄明远上前顺手便握住陆贞的手,随意说道:“在宣读诏书的时候突然爆发了地龙翻身,这诏书自然是宣读不成,册封大殿更是不能再进行。圣人在安排善后之事,众人各忙各的,我也无事可做,只好便回家了。”
陆贞也想到了此事的后果,脸色一变。
“郎君,此事会不会引起晋王储君之位的变动啊?”
黄明远摇摇头,说道:“不好说,按道理来说圣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死保晋王的,否则一月之内连废两个太子,大隋也承受不起啊。”
“可是这地龙翻身该怎么跟天下人解释?总要有人去背锅,晋王的处境危险的很啊。”
“总会有办法的。”黄明远现在担心废太子杨勇的事情也会有反复。本来众人就同情杨勇之事,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使杨勇保住一命。这个当口,无论是保杨勇的还是杀杨勇的又要动作不断了。
一般若是寻常时节发生地震,朝廷便会拿三公之类的重臣来背黑锅,但现在大隋并没有合适背锅的人。无论是杨素、苏威都不适合被推出来。
杨素刚为大隋守住了灵州,使得大隋免遭了灭顶之灾,功勋卓著;苏威和圣人在大兴殿一同赴难,宁死不屈,闻名天下。圣人总不能对这二人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而且这种场合发生地震,已经让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杨广身上,除了晋王拿谁抵罪都不会让人信服,众人会认为圣人在糊弄天下人。
但杨广又明显不能动,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局。但凡此事早个或者晚个一两天,朝廷也能拿出一个过得去的说法将其搪塞过去,不至于如此被动。
陆贞想了想说道:“郎君,那这么说来圣人就只能拿废太子开刀了?”
黄明远恍然大悟,是啊,这个时候唯一能够替杨广挡枪的只有废太子一人,只要把这个错推到废太子身上,天下人才会信服,野心家才没有什么话说。
黄明远又忧心到,圣人之前是要饶废太子一命的。
两边都是儿子,虽然长子无论是地位、作用都不如次子,但谁也不能站到杨坚跟前跟他说把他那个长子废物利用一下。
而且若是真的处死了废太子杨勇,即使这个事情被压了下去,新太子杨广的地位也不会好过。杨勇代承其罪,之前他在杨坚和天下人面前做的那些表演所带来的的作用,这次就都要烟消云散了。
“贞娘说得是啊。”
“那晋王怎么办?”
“贞娘,现在晋王什么都不应该做,只能等了。若是圣人有心,当这两日便有结果,圣人不敢拖的。”
“郎君觉得圣人能狠得下心吗?”
黄明远嗤笑道:“圣人什么时候狠不下心过?”
陆贞了然。
“那此事会不会波及到郎君?”陆贞又有些担忧地说道。
“会!”
“我估计之前与突厥人大战的封赏会马上下来,还会比常例更重两分。朝廷要收买人心,就得先把军队的心安抚住,只要军队不乱,天下就乱不了。圣人怕是要用大封众军来引起人们注意力的转移。
接下来我想圣人恐怕又会升起显拔岐王的心,说到底这件事情又怎么不会在圣人心中埋下一根刺呢?圣人本就已经对晋王产生不满,原本还没有什么制衡晋王的理由,现在却是顾不得了,以为了江山社稷的名义他也会抬出岐王的。”
陆贞没想到这点,有些一惊,脱口而出道:“晋王会愿意吗?这长安怕是要乱了。”
“放心,晋王会退的,之前可以,但现在他不得不退。”
黄明远说完,给陆贞理了一理斗篷,有些低沉地说道:“贞娘,怕是我的婚礼要不了多久就会举行了,以晋王的性格,任何能够转移注意力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贞娘脸色如常。
“郎君心思贞娘明白,贞娘心意愿郎君领之。”
······
果然如黄明远所料的一样,次日,朝堂上好像被禁言了一样,没人再提关于此次地震和那日册封大典时发生的事情,反而众人一股脑的都在传着关于隋军冠军侯山大胜突厥人的事情。
黄明远知道各世家这个时候都跟杨坚做了妥协,极力压制舆论使其不倒向不利于杨广的一面。但投桃报李,杨坚也必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换来了这些东西。现在看来,不知道是利是弊。
昨天夜里姐夫张方翼从內史省传来消息,他们正在连夜审核关于西北战事的奏报,制定封赏诏书。
之前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太子叛乱和杨广新封太子一事上,谁还顾得上西北的战事封赏啊。现在命令来了,大家疯了一样的赶进度,就怕赶不上明日一早诏书的传达。
不仅这些內史舍人和通事舍人、吏部官员在点灯熬油的加班,连牛弘、裴矩、元岩几位大佬也坐镇各自衙门,力求使此事能够顺利完成。
所有人都明白,早一天把封赏诏书发下去,早一天给军将们封赏,才能早一点安定关中将士的心,才能安圣人的心。
可能是杨广一整夜都在宫中,他也没有招黄明远入府,但黄明远根本不敢放松心神。人心未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黄府内外的消息不断传递,就怕有什么闪失误了大事。
当然,对于接下来的封赏他有有所期待。不过黄明远心中清楚,自己虽然有护驾之功,但真正的年纪还不到二十,预计在封赏方面顶多是爵位上有所倾斜,但也不会授予自己真正的高位。看来丰州总管的位置倒是稳了,有这份功劳打底,就是回到丰州行事上也松快了许多。
总体说来,从突厥入侵到如今的这次大动乱最后的结果是有利于自己的。朝中多了裴矩、苏威等几个盟友,二叔一家也回了京,几个弟弟更是都趁机成长起来,能够独当一面了。现在形势大利于我,接下来再回丰州,也是难得的一段立功异域的机会。
可诏书下达之后,却令黄明远一惊。
黄明远上前顺手便握住陆贞的手,随意说道:“在宣读诏书的时候突然爆发了地龙翻身,这诏书自然是宣读不成,册封大殿更是不能再进行。圣人在安排善后之事,众人各忙各的,我也无事可做,只好便回家了。”
陆贞也想到了此事的后果,脸色一变。
“郎君,此事会不会引起晋王储君之位的变动啊?”
黄明远摇摇头,说道:“不好说,按道理来说圣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死保晋王的,否则一月之内连废两个太子,大隋也承受不起啊。”
“可是这地龙翻身该怎么跟天下人解释?总要有人去背锅,晋王的处境危险的很啊。”
“总会有办法的。”黄明远现在担心废太子杨勇的事情也会有反复。本来众人就同情杨勇之事,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使杨勇保住一命。这个当口,无论是保杨勇的还是杀杨勇的又要动作不断了。
一般若是寻常时节发生地震,朝廷便会拿三公之类的重臣来背黑锅,但现在大隋并没有合适背锅的人。无论是杨素、苏威都不适合被推出来。
杨素刚为大隋守住了灵州,使得大隋免遭了灭顶之灾,功勋卓著;苏威和圣人在大兴殿一同赴难,宁死不屈,闻名天下。圣人总不能对这二人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而且这种场合发生地震,已经让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杨广身上,除了晋王拿谁抵罪都不会让人信服,众人会认为圣人在糊弄天下人。
但杨广又明显不能动,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局。但凡此事早个或者晚个一两天,朝廷也能拿出一个过得去的说法将其搪塞过去,不至于如此被动。
陆贞想了想说道:“郎君,那这么说来圣人就只能拿废太子开刀了?”
黄明远恍然大悟,是啊,这个时候唯一能够替杨广挡枪的只有废太子一人,只要把这个错推到废太子身上,天下人才会信服,野心家才没有什么话说。
黄明远又忧心到,圣人之前是要饶废太子一命的。
两边都是儿子,虽然长子无论是地位、作用都不如次子,但谁也不能站到杨坚跟前跟他说把他那个长子废物利用一下。
而且若是真的处死了废太子杨勇,即使这个事情被压了下去,新太子杨广的地位也不会好过。杨勇代承其罪,之前他在杨坚和天下人面前做的那些表演所带来的的作用,这次就都要烟消云散了。
“贞娘说得是啊。”
“那晋王怎么办?”
“贞娘,现在晋王什么都不应该做,只能等了。若是圣人有心,当这两日便有结果,圣人不敢拖的。”
“郎君觉得圣人能狠得下心吗?”
黄明远嗤笑道:“圣人什么时候狠不下心过?”
陆贞了然。
“那此事会不会波及到郎君?”陆贞又有些担忧地说道。
“会!”
“我估计之前与突厥人大战的封赏会马上下来,还会比常例更重两分。朝廷要收买人心,就得先把军队的心安抚住,只要军队不乱,天下就乱不了。圣人怕是要用大封众军来引起人们注意力的转移。
接下来我想圣人恐怕又会升起显拔岐王的心,说到底这件事情又怎么不会在圣人心中埋下一根刺呢?圣人本就已经对晋王产生不满,原本还没有什么制衡晋王的理由,现在却是顾不得了,以为了江山社稷的名义他也会抬出岐王的。”
陆贞没想到这点,有些一惊,脱口而出道:“晋王会愿意吗?这长安怕是要乱了。”
“放心,晋王会退的,之前可以,但现在他不得不退。”
黄明远说完,给陆贞理了一理斗篷,有些低沉地说道:“贞娘,怕是我的婚礼要不了多久就会举行了,以晋王的性格,任何能够转移注意力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贞娘脸色如常。
“郎君心思贞娘明白,贞娘心意愿郎君领之。”
······
果然如黄明远所料的一样,次日,朝堂上好像被禁言了一样,没人再提关于此次地震和那日册封大典时发生的事情,反而众人一股脑的都在传着关于隋军冠军侯山大胜突厥人的事情。
黄明远知道各世家这个时候都跟杨坚做了妥协,极力压制舆论使其不倒向不利于杨广的一面。但投桃报李,杨坚也必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换来了这些东西。现在看来,不知道是利是弊。
昨天夜里姐夫张方翼从內史省传来消息,他们正在连夜审核关于西北战事的奏报,制定封赏诏书。
之前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太子叛乱和杨广新封太子一事上,谁还顾得上西北的战事封赏啊。现在命令来了,大家疯了一样的赶进度,就怕赶不上明日一早诏书的传达。
不仅这些內史舍人和通事舍人、吏部官员在点灯熬油的加班,连牛弘、裴矩、元岩几位大佬也坐镇各自衙门,力求使此事能够顺利完成。
所有人都明白,早一天把封赏诏书发下去,早一天给军将们封赏,才能早一点安定关中将士的心,才能安圣人的心。
可能是杨广一整夜都在宫中,他也没有招黄明远入府,但黄明远根本不敢放松心神。人心未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黄府内外的消息不断传递,就怕有什么闪失误了大事。
当然,对于接下来的封赏他有有所期待。不过黄明远心中清楚,自己虽然有护驾之功,但真正的年纪还不到二十,预计在封赏方面顶多是爵位上有所倾斜,但也不会授予自己真正的高位。看来丰州总管的位置倒是稳了,有这份功劳打底,就是回到丰州行事上也松快了许多。
总体说来,从突厥入侵到如今的这次大动乱最后的结果是有利于自己的。朝中多了裴矩、苏威等几个盟友,二叔一家也回了京,几个弟弟更是都趁机成长起来,能够独当一面了。现在形势大利于我,接下来再回丰州,也是难得的一段立功异域的机会。
可诏书下达之后,却令黄明远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