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稍微犹豫,便点头道:“官家看得上老臣,老臣自然是责无旁贷,这事情老臣接了。只不过老臣还有一些言语,要和官家讲。”

    赵桓眨了眨眼睛,无奈摇头。

    “李卿,你就不能装糊涂吗?”

    李纲稍微顿了顿,摇头道:“官家该知道老臣的脾气。”

    “你难道不知道朕的脾气?”赵桓反诘。

    李纲愕然,半晌之后,还是说道:“官家,有些话说不说在臣,听不听就在官家了。”

    赵桓长叹连声,终于点头,“讲吧。”

    李纲正色,“官家,世家大族,不可尽毁。三代之治,国祚绵长,皆因分封诸侯,拱卫王室。自秦之后,诸侯尽毁,朝廷便没有三百年盛世,论起国祚,远不及三代。官家又要尽毁世家,没了士人充作根基,忠心朝廷。臣唯恐连百年国运都没有,几乎与胡虏无异抓士人心容易,抓万民心难,民心如水,朝局如烟,官家纵然竭尽心力,也未必能逆天而行,老臣”

    李纲还要往下说,赵桓却是伸手拦住了他,张了张嘴,终于只是道:“李卿,你的兄弟李经现在山海关教书,教的都是武夫子弟,他还算勤恳,要不要让他过来伺候在你的身边?”

    李太师深吸口气,毫无疑问,赵官家根本懒得听他那些,李纲心头也有怒火,却最终只是一声长叹。

    “教化人心终究是好事,伺候我这个老废物又是何必!”

    君臣接下来便无语了,君臣稍坐,赵官家便主动离开,而李纲则是拄着拐杖,疾步匆匆,望着官家远去的背影,连连长叹,终归于一声苦笑。

    君臣相得,既需要时机,也需要运气,更需要心有灵犀。

    赵桓和李纲危难之中,走到了一起,扶持走过最难的时候,只是由于两人主张差别太大,不得不分道扬镳。

    其实李纲讲的也未必是错。

    夏商周的分封模式,等级治理,没准真能国祚绵长。

    如果把等级推到了极致,便是种姓制,就连工作都给确定了千年不变,万年不变或许老赵家真能永远当贵族,颐指气使,奈何开除人籍的事情,他是真的干不出来。

    说到底,上一辈子给他最深的烙印,就是不允许他把凌驾别人之上,视作理所当然。

    “官家,其实臣得到了密报,说是仁多保忠的死有蹊跷。”

    “蹊跷,什么蹊跷?”赵桓惊问道:“他一个行将就木,散尽家财的老人,还有人想害他?”

    张浚微微点头,君臣行走在从西山返回燕京的路上,张浚告诉了赵桓没有料到的情况仁多保忠对西夏有再造之功,因此很多人主张让李仁孝尊仁多保忠为尚父,太师。

    稍微懂点西夏你是的都应该明白,这就是给李仁孝找个太上皇。

    很显然仁多保忠不会答应,他真的无欲无求了,坐在横山之上,看看天边的云朵,看看成群的牛羊,将山峦绿草,刻在心里,或许只要记得足够深,哪怕孟婆汤也无法洗刷,可以带着这一生的记忆,走向下辈子他真的爱到了骨子里。

    又一次从横山回来,仁多保忠口渴了,就随口喝了下人送来的浓茶,结果当天夜里,他就在床上暴毙。

    死的时候,身体蜷缩,从口鼻之中,流出了黑色的血液!

    “到底是有人害死了仁多保忠!”赵桓声音冰冷,拳头已经握紧,眼神更是怒火喷发,这位皇帝陛下已经怒了。

    张浚沉吟道:“官家,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李仁孝可能是凶手,他虽然才十几岁,但西夏国主历来不可以常人揣度。又或者是李仁孝身边的人,主动除掉仁多保忠,消除隐患。又或者”

    顿了一会儿,张浚才道:“又或者有人想借着仁多保忠,对付李仁孝臣现在也不敢断言。”

    不好推测凶手,赵桓却是无奈苦笑,“你的意思是亲近人要杀他,敌对的人也要杀他!他必死无疑吗?”

    张浚沉吟,无奈点头。

    “那世道就这般无耻了吗?”赵桓骤然提高了声音,“当年仁多保忠投靠朕,也是存了保护部族之心,后来更是散尽不义之财,救了西夏一命他无愧西夏,却一定要死,这是什么道理?”

    赵桓突然爆发,让张浚稍微惊讶,难道这不是正常的吗?不要说西夏,便是大宋,也有些不得不死,不得不背黑锅的。杨业,狄青,大宋朝的腌臜,丝毫不比西夏少,甚至大宋这边不但杀人,还要诛心。

    别的不说,赵桓为什么来看李纲,请李纲出来,就是给这个老臣体面,生怕有人会自以为是,借着李纲的脑袋,取悦天子。

    事情真的没有那么复杂,赵桓容得下一个不同意见的老臣,用不着赶尽杀绝张浚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仁多保忠的事情,勾起了赵官家不好的联想。

    大宋这边,老臣重臣,不在少数。

    不只是文官,还有那些有着光复之功的武将,难不成闹到最后,当真要高举屠刀,大肆屠戮吗?

    赵桓不想,更不会这么做。

    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消除这些小人的生存空间,防微杜渐,收拾人心。

    朕老马不识归途,这帮小人务必铲除!

    “你去告诉赵鼎,给朕查清楚,如果查不清楚,那西夏这个国家也就不用存在了!”

    张浚一怔,随即大骇,连忙去见赵鼎,丝毫不敢怠慢。

    他能清楚感觉到,赵官家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

    “官家心中自有一股浩然气啊!”赵鼎听完张浚的叙述,微微叹了口气,十分感叹,“张枢相,你一定清楚,当年官家说一切以抗金大业为先,留下了许多老臣,便是蔡京之流,也没有立刻诛戮。”

    张浚点头,“的确如此,相忍为国,官家看得远啊!”

    “那如果不用忍了呢?”

    张浚骤然吸口气?可以不用忍,那赵官家会怎么样?

    还真不好说,就像这次?

    赵鼎感叹道:“有人身处浊世,时间长久了,也就污浊了。官家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这八年下来,官家始终心怀百姓,力主清丈均田,严厉处置贪官污吏。如今老夫方知,圣心如莲啊!”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张浚陡然吃惊,虽然说讲皇帝有良心,有点不符合长久的观感,毕竟天子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的权柄,已经是大多数人心里的共识。

    毕竟一个人当皇帝,总不能越当越善良,越当越是好人吧?

    “赵相,倘若真能如此,只怕,只怕”他说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儿赵鼎倒是微微一笑,“只怕不是百官之福天子圣睿,励精图治,心系万民我等就要宵衣旰食,熬干心血,赔上一条老命,还要时刻殚精竭虑,丝毫不敢奢靡享受啊!”

    张浚眉头微挑,突然失笑道:“赵相公一心谋国,我等却也不是贪图享乐的人,能和君父同心同德,造福万民,我张浚百死不悔!”

    “好!”

    赵鼎欣然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和衷共济吧!”

    相比起君臣相得,朝臣之间,能够建立起超出朋党范畴的合作关系,更是几乎不可能。

    只不过在针对西夏这件事情上,大宋这边当真动了起来。

    经过仔细商讨之后,皇叔赵士?和兵部尚书刘子羽一起前往横山,去拜祭仁多保忠。

    赵士?以大宗正身份亲临,着实太惊人了,

    仁多保忠这条老狗,值得大宋这么在乎吗?

    “当初仁多保忠曾经请求赐姓为赵,后来虽然改回原姓,但不光是官家,还是大宋,都是认这个人的!”

    “仁多部为首的横山党项,曾经出动兵马,协助大宋,抗击金人,立下赫赫战功。李永奇战死,李世辅将军尚且率领骑兵,为国尽忠。大宋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功臣,仁多保忠之死,是大宋和西夏两国的巨大损失!这样一位有着再造之功的老臣,忠臣,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

    赵士?定了调子之后,刘子羽立刻给西夏国中送信,要求见仁多保忠的亲族,并且给他的亲人后辈提供方便,准三人去大宋武学进修。

    一位宗室大佬,一位朝廷重臣,他们前后的表态,传到了兴庆府才十几岁的国主李仁孝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包括他身边的人,居然也是大吃一惊。

    “大宋朝疯了,区区老狗,区区老狗,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李仁孝不停念叨,国主的话,倒是让他身边的几个人格外难堪,的确,不过是狗一样的东西,用得着这么在乎吗?

    大宋怎么会对老匹夫这么好,要知道这样,我们,我们也给大宋当狗啊!

    很可惜的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大宋的青睐,李仁孝不得不匆匆离开兴庆府,前往横山,去拜祭仁多保忠,去见大宋的两位重臣。

    而就在李仁孝离开兴庆府的当天,一对兄弟悄然来到了横山,求见赵士?。

    “拜见上国大宗正,我等有铁证,是国主李仁孝害死了仁多老前辈!”

    “什么铁证?”

    “凶手!”

    “你们知道凶手?”

    “没错!”两兄弟抬头,“回大宗正的话,就是我们兄弟下手的!”

    更多最

    新章节,请收藏【bz】!

章节目录

宋成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宋成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