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来到了居住区,实际上隔着老远朱明就看到了,是搭建好的毡帐,不过这些毡帐相互之间的距离还挺大,等走进了朱明就发现,这些毡帐一般都是三个一组,其中一个大的毡帐,两个小的。
但是这些毡帐相互之间隔得距离倒是挺远的,而毡帐是一排一排整齐的排列在那里,而毡帐的周围种了一排排的小树苗,这些小树苗都已经活了,这些小树苗形成了天然的围墙,当然,距离围墙还有些远,但是已经将各个毡帐算是隔离起来了,这些院子的面积并不算小。
霍刚没有到城门口,因为他过去,这些人肯定多少有一些拘谨,不过整个城市里面的布局安排都是霍刚一手准备的,这些每个家庭的院子是300平米,这个院子面积不大,但是也不算小。
当然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肯定是不算大的,不过目前这个院子只是毡帐,看起来就很大了。这些树苗也是霍刚让种的,算是城市绿化的一种,不过等到了后面的时候,他们的房屋会直接采用混凝土方式来建设。
本来大量的水泥第一批用来修建城墙的,但是现在霍刚觉得,给他们建立第一批房屋也是可以的,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屋和土地可以说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东西了。
这也算是刻画在骨子里面的传统。
暂时来说,这里的毡帐面积跟之前霍刚手下的那些人都是规划在一起的,有点像是后世新农村的样式,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毡帐,等后面建设房屋的时候,就按照现在树苗所在的位置来进行规划就可以了。
而街道,公共厕所等等位置都已经提前安排好了。
朱明他们到了自己的位置,就进毡帐里面看了看,里面确实很简陋,不过却已经有羊皮制作的地毯铺在了地上,整个毡帐里面已经可以住人了,条件不如他们原本的地方,但是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现在这里的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倒是不用担心晚上着凉。
不过让朱明感兴趣的是,在进入他们居住区的时候,有一个牌子,上面很明确的写了,每日的恭桶以及垃圾要集中清理到统一的地方,禁止随便乱倒,避免传染疾病。
这样的规定,也就是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才有,但是一些小城市,根本没有人在乎这个。
但是朱明是郎中,他知道这样确实可以预防一定的疾病,但是他对这里面的原理却并不清楚,他只是知道结果而已。
另外就是在他们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有一个小木头牌子,上面都提前刻好了编号。
朱明特意看了,上面有一个古怪的名字:民心家园一排一户。
后面四个字他可以理解,但是前面这个民心家园是个什么意思?民心他知道,这家园是咋回事?说这里是民心的家园?朱明确实不太明白这是什么东西。
不仅仅朱明不明白,其他住进来的一些人也不太明白,不过不明白就不明白,反正这个好像是指他们这个毡帐的位置,因为朱明看了一眼自己的邻居,他是民心家园一排二户。
看起来后面这个是按照顺序来排列的,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安排好,朱明就老老实实的呆在了家里,朱明的妻子是个很贤惠的女人,虽然这里没什么好收拾的,他们随身携带的也就是一些简单的衣物和家具,但是他的妻子还是尽量将所有的东西都规整了起来。
俗话说的好,破家值万贯,虽然他们的东西很少,但是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也都很重要。
“夫婿。我们没有做饭的地方怎么办?”朱明的妻子有些愁眉苦脸的走了进来问道。虽然说这毡帐确实是简陋了一点,不如房子,但是也能遮风挡雨,里面倒是居住也没有问题。
只是这做饭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啊,总不能不让他们吃饭。
“我们来的时候,主家交代了,来了这边,这边的主家应该是会安排我们这些的,暂时来说我们刚吃了干粮,也不是很饿,暂时就这样。”朱明想了想开口道。
“是。”
这些问题其实霍刚都已经想过了,突然多了六千人要吃饭,对现在的霍刚来说压力并不大,以为从上一次霍刚说要大量的粮食开始,陇西李氏就一直在给霍刚这里送粮食,除了大唐最主要的口粮米之外,大部分送过来的粮食几乎都是小麦。
因为小麦在河西走廊一直都有种植,也是河西走廊最主要的粮食之一,当然,这个时期的小麦磨制出来的面粉不可能像是后世那么雪白,再说了这个时期的普通人也没有奢侈到直接过筛所有的麸皮,然后直接吃白面的地步。
反正粮食霍刚这里不缺,陇西李氏的商队几乎是连绵不绝的向霍刚这里在运送各种各样的物资,尤其是粮食,矿渣这些,其中粮食和矿渣是最多的。
矿渣纯粹就是帮忙,因为霍刚需要,而整个瓜州,凉州都不需要,这么多年以来炼铁剩下矿渣不知道有多少,所以段时间内这些矿渣暂时还不缺。
说白了,霍刚现在就是等铁矿的消息,暂时来说,这六千人的吃住问题,由吴平他们解决就可以了,至于做饭的锅灶倒是简单,这些对古代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几乎每家每户都带着了,至于做饭的,等这些工匠来了之后,由他们自己动手,泥瓦匠直接用泥在各自的院子里面砌一个灶台就行。
很快,后面的人群不断的开始入住这些毡帐,六千多人,按照陇西李氏给出来的数据,正好整整一千户,不过实际上算起来,这里面的很多工匠都是有亲戚关系的。
远亲姑且不说,像是一些祖孙三代都是木匠的,在这里面很常见。
不过这样的,也都是分家的,各自算是一户,工匠的人数是一千人整。
这些工匠即便是分成了十组人来等级,也差不多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才完成,从整理出来的工匠目录来看,这些工匠可以说各行各业的都有,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木匠,泥瓦匠,而铁匠的数量都不多,但是懂得造纸的工匠,一个都没有。
从这方面就看的出来,陇西李氏虽然希望从霍刚这里拿到更多的书,但是同样,陇西李氏也不希望霍刚掌握原材料的自给自足,对于这个,霍刚倒是无所谓了。
暂时来说,造纸对他来说很难,首先霍刚这里的造纸原料最好的就是芦苇,但是芦苇至少需要今年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扩充,此刻玉门关北面原本的那一片绿洲的面积在不断的向北扩大,中间的芦苇繁殖起来的速度可是比苜蓿草都要变态。
几乎整个水面都已经被芦苇所覆盖了,这几天霍刚已经让吴平派人挖了一部分芦苇根茎出来,直接送到霍赐湖里面去,将这些芦苇埋在湖边。
芦苇本身的生命力就极其强悍,在灵泉水的辅助下,它的扩张速度,可以说只要有合适的生存条件,几乎可以都是无限制的扩张。
不仅仅是霍赐湖,当水源进入孔雀海之后,霍刚也将芦苇直接移植到孔雀海那边去,因为芦苇本身就有改良盐碱化的作用,所以对芦苇来说,孔雀海的条件也可以生存下来。
实际上,绵延下去的整条霍赐河当中,芦苇都可以生长。不过暂时来说,河流当中霍刚不准备人工繁育芦苇,因为将来这河道的水流如果加大的话,里面没准可以进行一些水运,虽然河流很小,但是有一些东西还是可以借用上下游来进行运输的。
下午,所有的工匠都分配好了自己的毡帐,随后吴平直接派人通知这些工匠,让他们相互帮忙,在自己的院子里面先自己搭建炉灶。
接着一队骑兵开始挨家挨户的给他们发放一张白纸。
这些白纸大小不一,最大的比人的手掌略短,略窄,在它的上面用一种特殊的数字和汉字印刷着一些东西。
“这些是兑换凭证,稍后你们可以用这些东西去市政厅所在的位置兑换粮食。这些粮食都是提供给你们的,以后还会发放,领取粮食的时候,将刚刚城门口发放给你们的凭证带好。”发放这些白纸骑兵发放完毕之后,给他们交代了一句,就直接前往了下一家。
朱明有些好奇的看着手里面的一叠东西,想了想,他跟自己的妻子打了声招呼,直接就走向了自己房子后面的一栋。那里住着朱明的熟人,宁启。
“宁郎。”朱明见到宁启之后,先打了声招呼,然后就过来问道:“宁郎你收到主家送过来的东西了吗?”
“收到了,你说这上面写了粮票两个字,但是这个元又是个什么意思?”宁启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太知道,你看这上面这个奇怪的符号,不知道是不是跟十是一个意思?这个十元是什么意思?”朱明摇了摇头说道。
“我们要不要去领粮食?刚刚送过来的骑兵说,我们可以自行去领取粮食。”宁启开口道。
“去,带着嫂夫人一起去。这样的话,以后我们估计是没有时间去领粮食的。”朱明想了想说道。
“行。”宁启点了点头,也答应了下来。
但是这些毡帐相互之间隔得距离倒是挺远的,而毡帐是一排一排整齐的排列在那里,而毡帐的周围种了一排排的小树苗,这些小树苗都已经活了,这些小树苗形成了天然的围墙,当然,距离围墙还有些远,但是已经将各个毡帐算是隔离起来了,这些院子的面积并不算小。
霍刚没有到城门口,因为他过去,这些人肯定多少有一些拘谨,不过整个城市里面的布局安排都是霍刚一手准备的,这些每个家庭的院子是300平米,这个院子面积不大,但是也不算小。
当然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肯定是不算大的,不过目前这个院子只是毡帐,看起来就很大了。这些树苗也是霍刚让种的,算是城市绿化的一种,不过等到了后面的时候,他们的房屋会直接采用混凝土方式来建设。
本来大量的水泥第一批用来修建城墙的,但是现在霍刚觉得,给他们建立第一批房屋也是可以的,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屋和土地可以说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东西了。
这也算是刻画在骨子里面的传统。
暂时来说,这里的毡帐面积跟之前霍刚手下的那些人都是规划在一起的,有点像是后世新农村的样式,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毡帐,等后面建设房屋的时候,就按照现在树苗所在的位置来进行规划就可以了。
而街道,公共厕所等等位置都已经提前安排好了。
朱明他们到了自己的位置,就进毡帐里面看了看,里面确实很简陋,不过却已经有羊皮制作的地毯铺在了地上,整个毡帐里面已经可以住人了,条件不如他们原本的地方,但是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现在这里的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倒是不用担心晚上着凉。
不过让朱明感兴趣的是,在进入他们居住区的时候,有一个牌子,上面很明确的写了,每日的恭桶以及垃圾要集中清理到统一的地方,禁止随便乱倒,避免传染疾病。
这样的规定,也就是在一些大城市里面才有,但是一些小城市,根本没有人在乎这个。
但是朱明是郎中,他知道这样确实可以预防一定的疾病,但是他对这里面的原理却并不清楚,他只是知道结果而已。
另外就是在他们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有一个小木头牌子,上面都提前刻好了编号。
朱明特意看了,上面有一个古怪的名字:民心家园一排一户。
后面四个字他可以理解,但是前面这个民心家园是个什么意思?民心他知道,这家园是咋回事?说这里是民心的家园?朱明确实不太明白这是什么东西。
不仅仅朱明不明白,其他住进来的一些人也不太明白,不过不明白就不明白,反正这个好像是指他们这个毡帐的位置,因为朱明看了一眼自己的邻居,他是民心家园一排二户。
看起来后面这个是按照顺序来排列的,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安排好,朱明就老老实实的呆在了家里,朱明的妻子是个很贤惠的女人,虽然这里没什么好收拾的,他们随身携带的也就是一些简单的衣物和家具,但是他的妻子还是尽量将所有的东西都规整了起来。
俗话说的好,破家值万贯,虽然他们的东西很少,但是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也都很重要。
“夫婿。我们没有做饭的地方怎么办?”朱明的妻子有些愁眉苦脸的走了进来问道。虽然说这毡帐确实是简陋了一点,不如房子,但是也能遮风挡雨,里面倒是居住也没有问题。
只是这做饭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啊,总不能不让他们吃饭。
“我们来的时候,主家交代了,来了这边,这边的主家应该是会安排我们这些的,暂时来说我们刚吃了干粮,也不是很饿,暂时就这样。”朱明想了想开口道。
“是。”
这些问题其实霍刚都已经想过了,突然多了六千人要吃饭,对现在的霍刚来说压力并不大,以为从上一次霍刚说要大量的粮食开始,陇西李氏就一直在给霍刚这里送粮食,除了大唐最主要的口粮米之外,大部分送过来的粮食几乎都是小麦。
因为小麦在河西走廊一直都有种植,也是河西走廊最主要的粮食之一,当然,这个时期的小麦磨制出来的面粉不可能像是后世那么雪白,再说了这个时期的普通人也没有奢侈到直接过筛所有的麸皮,然后直接吃白面的地步。
反正粮食霍刚这里不缺,陇西李氏的商队几乎是连绵不绝的向霍刚这里在运送各种各样的物资,尤其是粮食,矿渣这些,其中粮食和矿渣是最多的。
矿渣纯粹就是帮忙,因为霍刚需要,而整个瓜州,凉州都不需要,这么多年以来炼铁剩下矿渣不知道有多少,所以段时间内这些矿渣暂时还不缺。
说白了,霍刚现在就是等铁矿的消息,暂时来说,这六千人的吃住问题,由吴平他们解决就可以了,至于做饭的锅灶倒是简单,这些对古代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几乎每家每户都带着了,至于做饭的,等这些工匠来了之后,由他们自己动手,泥瓦匠直接用泥在各自的院子里面砌一个灶台就行。
很快,后面的人群不断的开始入住这些毡帐,六千多人,按照陇西李氏给出来的数据,正好整整一千户,不过实际上算起来,这里面的很多工匠都是有亲戚关系的。
远亲姑且不说,像是一些祖孙三代都是木匠的,在这里面很常见。
不过这样的,也都是分家的,各自算是一户,工匠的人数是一千人整。
这些工匠即便是分成了十组人来等级,也差不多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才完成,从整理出来的工匠目录来看,这些工匠可以说各行各业的都有,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木匠,泥瓦匠,而铁匠的数量都不多,但是懂得造纸的工匠,一个都没有。
从这方面就看的出来,陇西李氏虽然希望从霍刚这里拿到更多的书,但是同样,陇西李氏也不希望霍刚掌握原材料的自给自足,对于这个,霍刚倒是无所谓了。
暂时来说,造纸对他来说很难,首先霍刚这里的造纸原料最好的就是芦苇,但是芦苇至少需要今年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扩充,此刻玉门关北面原本的那一片绿洲的面积在不断的向北扩大,中间的芦苇繁殖起来的速度可是比苜蓿草都要变态。
几乎整个水面都已经被芦苇所覆盖了,这几天霍刚已经让吴平派人挖了一部分芦苇根茎出来,直接送到霍赐湖里面去,将这些芦苇埋在湖边。
芦苇本身的生命力就极其强悍,在灵泉水的辅助下,它的扩张速度,可以说只要有合适的生存条件,几乎可以都是无限制的扩张。
不仅仅是霍赐湖,当水源进入孔雀海之后,霍刚也将芦苇直接移植到孔雀海那边去,因为芦苇本身就有改良盐碱化的作用,所以对芦苇来说,孔雀海的条件也可以生存下来。
实际上,绵延下去的整条霍赐河当中,芦苇都可以生长。不过暂时来说,河流当中霍刚不准备人工繁育芦苇,因为将来这河道的水流如果加大的话,里面没准可以进行一些水运,虽然河流很小,但是有一些东西还是可以借用上下游来进行运输的。
下午,所有的工匠都分配好了自己的毡帐,随后吴平直接派人通知这些工匠,让他们相互帮忙,在自己的院子里面先自己搭建炉灶。
接着一队骑兵开始挨家挨户的给他们发放一张白纸。
这些白纸大小不一,最大的比人的手掌略短,略窄,在它的上面用一种特殊的数字和汉字印刷着一些东西。
“这些是兑换凭证,稍后你们可以用这些东西去市政厅所在的位置兑换粮食。这些粮食都是提供给你们的,以后还会发放,领取粮食的时候,将刚刚城门口发放给你们的凭证带好。”发放这些白纸骑兵发放完毕之后,给他们交代了一句,就直接前往了下一家。
朱明有些好奇的看着手里面的一叠东西,想了想,他跟自己的妻子打了声招呼,直接就走向了自己房子后面的一栋。那里住着朱明的熟人,宁启。
“宁郎。”朱明见到宁启之后,先打了声招呼,然后就过来问道:“宁郎你收到主家送过来的东西了吗?”
“收到了,你说这上面写了粮票两个字,但是这个元又是个什么意思?”宁启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太知道,你看这上面这个奇怪的符号,不知道是不是跟十是一个意思?这个十元是什么意思?”朱明摇了摇头说道。
“我们要不要去领粮食?刚刚送过来的骑兵说,我们可以自行去领取粮食。”宁启开口道。
“去,带着嫂夫人一起去。这样的话,以后我们估计是没有时间去领粮食的。”朱明想了想说道。
“行。”宁启点了点头,也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