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小到大都在做着的事情,除了这件事以外,他什么也不会做,也不想去学,他讨厌去砍柴,去磨豆子,他的手是用来写字的,不是用来做这些粗活的。
阿九听到顾德兴的话,直接回道:“顾家兴哥儿,你们昨天所写的字与文章,老爷已经看过。”
顾德兴眼睛一亮,整个人都激动起来,忙问阿九:“尚秀才如何说?是不是,是不是……”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好,要收他为徒?
阿九笑了笑,道:“老爷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小的把三封回信交给你们。喏,这是您的,还有旺哥儿的。”
阿九从腰间的布袋里拿出三封信,把其中两封交给顾德兴。
顾德兴接过,来不及跟阿九道谢,就冲出顾家院子,一离开顾家院子,他就迫不及待的打开那封写着自己名字的信,看了一起来。
可看到信上的内容,顾德兴整颗心都凉了下来,信上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对他学问的评价,说他要是想念书,可以去镇上的私塾念个十年,或许能考上功名。
最后一句,却是明确说了,他不会收徒的话。
顾德兴不敢相信,自己写的文章那么好,尚秀才竟然不收他?
他觉得这是尚秀才的敷衍之词,又打开那封写着顾德旺姓名的信奉,这封信上只写了一句话:可找松子沟的许童生启蒙。
明显的看不上顾德旺的学问,连给他启蒙都不愿意。
顾德兴的心里总算是平衡一些,可他还是不甘心,为什么尚秀才不收他为徒?
要是他能拜尚秀才为师,那就能姜县尉家攀上关系,他们家就能因此得利。
可顾德兴毕竟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又是乡下孩子,见识有限,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来让尚秀才收他为徒,只能失魂落魄的回家。
阿九见顾德兴没有纠缠,松了一口气,看向旁边的顾锦安,把一封信交给他:“安哥儿,这是老爷给你的信。”
顾锦安忐忑的接过,道了一声谢后,回了自己跟程哥儿的房间,打开信封,看着上面的信。
信上只写着两个字:问志。
顾锦安眉头紧皱,不过很快就明白了尚秀才的意思,尚秀才是在问他的志向。
顾锦安立刻拿出纸笔,在黄纸上写下一句话:安,此生之志,唯护家与为民请命尔。
写完,他看着这句话,又忐忑起来,他把护家写在前面,表明了自己第一个想要守护的是家人,第二个才是为民请命。
若是尚秀才看了这个答案,会不会觉得他是个自私的人,因此不收他?
顾锦安有过犹豫,但他还是没有改答案,等墨迹干透后,他把黄纸折好,又用黄纸做了个简易的信封,把黄纸装进去,拿去交给阿九:“这是我给尚叔的回信,请九哥务必帮忙送到尚叔的手上。”
阿九接过信,笑道:“安哥儿放心,小的一定把信带到。”他家老爷也在等着呢。
阿九并没有在顾家待多久,送完东西后,揣上顾家给的豆渣饼,再拿上崔氏准备的一份回礼,便跟老骆驾车回了尚家。
顾锦安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之后,便又回到厨房做豆腐。
顾锦里看他很是紧张的样子,并没有问他给尚秀才写了些什么?而是拿出一袋子的黄豆,挑豆子准备做豆油。
足足挑了一个多时辰,才挑出二十斤黄豆。
她把黄豆拿到厨房外的小石磨,开始用石磨碎豆子,又忙了一个多时辰,才把二十斤豆子给磨好。
等把豆子磨好,天色也黑了下来,顾锦里收拾收拾,便去做饭。
她做饭舍得放油,比较好吃,所以只要她在家,她就会做饭,崔氏虽然心疼油,可崔氏更心疼孩子,也就由着顾锦里折腾。
晚饭是香喷喷的红薯陈米饭、昨天吃剩下的炸酥肉、香煎豆腐、炒鸡蛋、炒豆芽、还有白菜肉沫豆腐汤,油水很足,一家人吃得很是开心。
三奶奶口中抱怨着:“这吃得也太好了,有酥肉就别做鸡蛋了。”可看着几个孩子不再像以前那般干瘦,又觉得这么吃很值得。
吃过晚饭,几家人来到顾锦里家,例行数钱分钱。
他们如今的生意很好,每天都能卖出三百五十斤的豆腐跟两百斤的豆渣,跟上百包的条味香料。
大家数完钱后,顾锦安开始报数:“扣除预留本钱后,今天的纯利是十两三百六十文。”
他家能分到四两一百四十四文,而其他六家,每一家都能分到一两零三十六文。
田婶捂着心口道:“一天就能分到一两银子,哎哟,这可真是太多了。”
刚做豆腐营生的时候,他们每家一天也就能分个几百文,今天竟然能分到一两多了,真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儿。
陈氏如今已经不会很吃惊,看着田婶的样子,很有些看不上,说道:“这就多了?以后还能更多呢。如今镇上的人家,那是家家户户都吃咱们的豆腐,今天还有不少吃食铺子来咱们摊子上问,想要做咱们的香煎五香豆腐,他们那是做梦,这可是咱们活命的营生,那能让他们跟着做?”
说到这个,陈氏就很得意,因着这豆腐营生,镇上有不少人来巴结她,想要套出这豆腐营生的做法,可她是谁啊?能告诉他们?
几家人高高兴兴的分完钱,便开始各回各家。
第二天的时候,轮到罗家跟田家出摊,顾锦里跟秦三郎也跟着去了。
她还带上了她家的户籍,来到镇上后,帮忙开了摊子,她就跟秦三郎去了铁铺,订做了是个盘子大小的铁饼,跟两个三斤重的铁锤。
铁匠对她做的东西很是奇怪,顺口问了一句:“这铁锤还有用处,你家做这铁饼干啥?”又不能吃。
顾锦里笑笑,随便想了个理由糊弄铁匠:“我家想出个新鲜吃食,要用这铁饼来做,所以来订做铁饼。”
如今顾家的豆腐卖得好,镇上的人都知道,铁匠师傅也是知道的,听她这么说,便没有多问,看过她的户籍后,说道:“现在的铁贵,一斤生铁要一辆银子,你做十个铁饼,每个都有一斤重,再做两个三斤重的铁锤,这些东西做下来,得要二十两银子。”
这还算便宜的了。
“你要是做的话,留下五两银子的定金,明天午后就能来拿。”
这东西容易做,也就锤子费事一点,那什么铁饼的,随便敲几下就行。
顾锦里手里还有齐逸给的一些银钱,爽快的给了五两银子定金,带着秦三郎离开铁铺。
阿九听到顾德兴的话,直接回道:“顾家兴哥儿,你们昨天所写的字与文章,老爷已经看过。”
顾德兴眼睛一亮,整个人都激动起来,忙问阿九:“尚秀才如何说?是不是,是不是……”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好,要收他为徒?
阿九笑了笑,道:“老爷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小的把三封回信交给你们。喏,这是您的,还有旺哥儿的。”
阿九从腰间的布袋里拿出三封信,把其中两封交给顾德兴。
顾德兴接过,来不及跟阿九道谢,就冲出顾家院子,一离开顾家院子,他就迫不及待的打开那封写着自己名字的信,看了一起来。
可看到信上的内容,顾德兴整颗心都凉了下来,信上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对他学问的评价,说他要是想念书,可以去镇上的私塾念个十年,或许能考上功名。
最后一句,却是明确说了,他不会收徒的话。
顾德兴不敢相信,自己写的文章那么好,尚秀才竟然不收他?
他觉得这是尚秀才的敷衍之词,又打开那封写着顾德旺姓名的信奉,这封信上只写了一句话:可找松子沟的许童生启蒙。
明显的看不上顾德旺的学问,连给他启蒙都不愿意。
顾德兴的心里总算是平衡一些,可他还是不甘心,为什么尚秀才不收他为徒?
要是他能拜尚秀才为师,那就能姜县尉家攀上关系,他们家就能因此得利。
可顾德兴毕竟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又是乡下孩子,见识有限,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来让尚秀才收他为徒,只能失魂落魄的回家。
阿九见顾德兴没有纠缠,松了一口气,看向旁边的顾锦安,把一封信交给他:“安哥儿,这是老爷给你的信。”
顾锦安忐忑的接过,道了一声谢后,回了自己跟程哥儿的房间,打开信封,看着上面的信。
信上只写着两个字:问志。
顾锦安眉头紧皱,不过很快就明白了尚秀才的意思,尚秀才是在问他的志向。
顾锦安立刻拿出纸笔,在黄纸上写下一句话:安,此生之志,唯护家与为民请命尔。
写完,他看着这句话,又忐忑起来,他把护家写在前面,表明了自己第一个想要守护的是家人,第二个才是为民请命。
若是尚秀才看了这个答案,会不会觉得他是个自私的人,因此不收他?
顾锦安有过犹豫,但他还是没有改答案,等墨迹干透后,他把黄纸折好,又用黄纸做了个简易的信封,把黄纸装进去,拿去交给阿九:“这是我给尚叔的回信,请九哥务必帮忙送到尚叔的手上。”
阿九接过信,笑道:“安哥儿放心,小的一定把信带到。”他家老爷也在等着呢。
阿九并没有在顾家待多久,送完东西后,揣上顾家给的豆渣饼,再拿上崔氏准备的一份回礼,便跟老骆驾车回了尚家。
顾锦安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之后,便又回到厨房做豆腐。
顾锦里看他很是紧张的样子,并没有问他给尚秀才写了些什么?而是拿出一袋子的黄豆,挑豆子准备做豆油。
足足挑了一个多时辰,才挑出二十斤黄豆。
她把黄豆拿到厨房外的小石磨,开始用石磨碎豆子,又忙了一个多时辰,才把二十斤豆子给磨好。
等把豆子磨好,天色也黑了下来,顾锦里收拾收拾,便去做饭。
她做饭舍得放油,比较好吃,所以只要她在家,她就会做饭,崔氏虽然心疼油,可崔氏更心疼孩子,也就由着顾锦里折腾。
晚饭是香喷喷的红薯陈米饭、昨天吃剩下的炸酥肉、香煎豆腐、炒鸡蛋、炒豆芽、还有白菜肉沫豆腐汤,油水很足,一家人吃得很是开心。
三奶奶口中抱怨着:“这吃得也太好了,有酥肉就别做鸡蛋了。”可看着几个孩子不再像以前那般干瘦,又觉得这么吃很值得。
吃过晚饭,几家人来到顾锦里家,例行数钱分钱。
他们如今的生意很好,每天都能卖出三百五十斤的豆腐跟两百斤的豆渣,跟上百包的条味香料。
大家数完钱后,顾锦安开始报数:“扣除预留本钱后,今天的纯利是十两三百六十文。”
他家能分到四两一百四十四文,而其他六家,每一家都能分到一两零三十六文。
田婶捂着心口道:“一天就能分到一两银子,哎哟,这可真是太多了。”
刚做豆腐营生的时候,他们每家一天也就能分个几百文,今天竟然能分到一两多了,真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儿。
陈氏如今已经不会很吃惊,看着田婶的样子,很有些看不上,说道:“这就多了?以后还能更多呢。如今镇上的人家,那是家家户户都吃咱们的豆腐,今天还有不少吃食铺子来咱们摊子上问,想要做咱们的香煎五香豆腐,他们那是做梦,这可是咱们活命的营生,那能让他们跟着做?”
说到这个,陈氏就很得意,因着这豆腐营生,镇上有不少人来巴结她,想要套出这豆腐营生的做法,可她是谁啊?能告诉他们?
几家人高高兴兴的分完钱,便开始各回各家。
第二天的时候,轮到罗家跟田家出摊,顾锦里跟秦三郎也跟着去了。
她还带上了她家的户籍,来到镇上后,帮忙开了摊子,她就跟秦三郎去了铁铺,订做了是个盘子大小的铁饼,跟两个三斤重的铁锤。
铁匠对她做的东西很是奇怪,顺口问了一句:“这铁锤还有用处,你家做这铁饼干啥?”又不能吃。
顾锦里笑笑,随便想了个理由糊弄铁匠:“我家想出个新鲜吃食,要用这铁饼来做,所以来订做铁饼。”
如今顾家的豆腐卖得好,镇上的人都知道,铁匠师傅也是知道的,听她这么说,便没有多问,看过她的户籍后,说道:“现在的铁贵,一斤生铁要一辆银子,你做十个铁饼,每个都有一斤重,再做两个三斤重的铁锤,这些东西做下来,得要二十两银子。”
这还算便宜的了。
“你要是做的话,留下五两银子的定金,明天午后就能来拿。”
这东西容易做,也就锤子费事一点,那什么铁饼的,随便敲几下就行。
顾锦里手里还有齐逸给的一些银钱,爽快的给了五两银子定金,带着秦三郎离开铁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