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那身娇体弱,顾盼生情的宫女,恐怕轮不到他李承乾支使了。
感慨之余,李承乾踹了老宦官一脚,恨恨道:“本王来东宫,不是受苦的,陈设这样就这样吧,本王自己改善总不会被禁止吧。赶紧的,去给本王弄个大盆来,再打水过来!”
老宦官对李承乾的一脚丝毫不在意,带着几个老宦官就去按照李承乾的吩咐做事去了。
长孙宝庆凑到李承乾身边,安慰道:“殿下,您不必这么生气,没准哪天太子觉得不合适,又把东宫的陈设恢复了呢?”
“恢复?拉倒吧。”
见一个老宦官已经把大盆拿过来,李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走到床边把那又硬又脏的床垫扯了下来。指望李世民收回命令,那比登天还难。
唐朝还没有棉花,褥子和床垫是一体的,全都是用布缝制而成,硬坨坨的,估计都能防箭。至于被子,普通人家的被子跟褥子都是一样的,只有富贵人家才会用皮裘。虽然一样不舒服,可是比起布被,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
床上的这一坨褥子,那是真的一坨,很明显是别人用过的东西,硬不说,好多地方都能看到泥垢。睡在这玩意上边,李承乾都怕爬一身的跳蚤。
按照李承乾的命令,几个宦官轮流拎来水,倒进了盆里。
把褥子丢进大盆,李承乾戳了戳长孙宝庆:“你来,本王力气不够,揉不动这家伙。”
长孙宝庆看了一眼混浊的水,迟疑了一下,忍不住说:“殿下,您为什么不让这些内侍来干?”
周边就有好几个老太监,干嘛让他干这活儿?
李承乾一巴掌拍在长孙宝庆的屁股上:“你也不看看他们的白头发,这么大岁数了,弄得动这东西?一群人里就你身强力壮,不支使你支使谁?”
长孙宝庆无奈,只能挽起袖子洗褥子。
周边的老太监们听到这句话,眼睛都是一亮,随即微微低头,越加的恭谨起来。
洗了十几遍,那如铁的褥子才洗干净,经过长孙宝庆的一顿揉,褥子的质地也柔软了很多。
摊开晾晒,六月的骄阳能很快的把褥子晒干,不耽误今晚的睡眠。
刚把褥子挂起来,就有客人来访。
两个身穿长袍便服的中年文士,如同闲庭信步般走到李承乾面前,拱手施礼。
看到这二位“屌歪歪”的样子,李承乾不敢怠慢,拱手还礼。腹有诗书气自屌,说的就是读书人。这里是东宫,他是准太子,这两个中年人一定身份不一般。
果然,稍稍年少一点的那个开口了:“中山王殿下,老夫是太子左庶子杜正伦,负责东宫大小事务。”
“中山王殿下,老夫是太子詹事于志宁,太子有令,命老夫教授殿下先贤典籍。若殿下现在有空,咱们立刻上课可好?”
听完两个人的自述,李承乾只能再次拱手施礼。
没办法,太子左庶子、太子洗马、太子詹事等一系列官职,虽然好多名义上是管事儿的,但是一般都由朝臣兼任,实际上是太子的老师来着。
毫无疑问,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成为太子,只是中山郡王,但是这两位已经是把他当太子看待了。
惹不起,只要挂上师名的就惹不起。
李承乾赶紧让长孙宝庆领路,三人直接进了书房。
书房的陈设依旧简单,但是笔墨纸砚却一样不缺。
进入书房后,杜正伦和于志宁很自然的坐到了东西两侧,把北方的位置留给了李承乾。
见两位已经坐好,李承乾咬着牙坐下了。
注意,这里的坐,可不是盘腿坐,而是跪坐,跟岛国人差不多的跪坐。
之前李承乾之所以拒绝跟孔颖达上课,最大的原因就是不习惯跪坐。
可,谁成想,逃过了孔一,后面直接来了杜二和于三两个。
搬家的时候,那本来自孔颖达秘藏的《逍遥游》也被人搬到了东宫书房里。于志宁从书架上取下《逍遥游》,随便翻了几页,不由得发出轻咦。
带着《逍遥游》回到桌案前坐下,于志宁问道:“殿下,这本《逍遥游》,出自何处?”
李承乾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出自孔师珍藏,当时孔师与本王打赌,技输一筹,便把这本书送给了本王。”
听到李承乾的回答,于志宁点了点头,这本逍遥游上,除了原本抄录的著作原文外,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解。这一看,就是学问大家的书。
翻开《逍遥游》,于志宁笑道:“殿下,今日杜庶子和我都没带典籍,本想着先考验一下殿下识字的情况。不过既然有这逍遥游在,便省事了许多。不知,殿下可能认全这逍遥游?”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两个月的自学,除了一些实在生僻的字外,他基本已经把唐朝的字认全了。唯一的一点小毛病就是他还不习惯毛笔写字、不习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的书写方式,一篇字写出来,跟“狗爬”一样。
“那就好,殿下可能说说您对这篇文章的见解吗?”
说完,于志宁和杜正伦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承乾。
早在来东宫之前,他们两个就听说了中山王早慧、不学而知之的事儿。特别是于志宁,他本来就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只是因为忙于大事,一直没有见识而已。
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存在不学而知之的荒唐事儿,有很大的可能,是孔颖达在那吹嘘来着。想不到平日里极为自律方正的孔颖达,也会拍马屁。
随便翻了翻逍遥游,李承乾无奈道:“在本王看来,这篇文章除了辞藻华丽以外,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嗯?”
听李承乾这么说,杜正伦立刻挑了挑眉头:“殿下,庄子的文章,您都能说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话未免说的有点大了吧。”
李承乾耸了耸肩:“本王不觉得说大话了,你看看,整篇逍遥游,最核心的就是这一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几句,说的是一种不为凡尘俗世所累,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可是啊,放到咱们现实生活中来,这三句话,谁能做到?就算是夫子,都有诛少正卯的时候,你敢说夫子不爱惜名声?
这种只描绘了不可实现之境界的文章,在本王看来,还没有司农寺的典籍有用。至少,司农寺的典籍还记录着怎么采取良种,对咱们大唐百姓的耕种有利。而这种吹嘘精神境界的文章,对国家的建设可没有什么用处吧!”
说完,李承乾眨了眨眼,等着杜正伦和于志宁暴跳起来。
这两位,一看就是传统文人。他这一番话,不止埋汰了《逍遥游》,还把夫子他老人家给牵扯进来了。
啧,这两位指定得三尸暴跳,然后忍无可忍,最后辞职不干了吧!
?
感慨之余,李承乾踹了老宦官一脚,恨恨道:“本王来东宫,不是受苦的,陈设这样就这样吧,本王自己改善总不会被禁止吧。赶紧的,去给本王弄个大盆来,再打水过来!”
老宦官对李承乾的一脚丝毫不在意,带着几个老宦官就去按照李承乾的吩咐做事去了。
长孙宝庆凑到李承乾身边,安慰道:“殿下,您不必这么生气,没准哪天太子觉得不合适,又把东宫的陈设恢复了呢?”
“恢复?拉倒吧。”
见一个老宦官已经把大盆拿过来,李承乾无奈的摇了摇头,走到床边把那又硬又脏的床垫扯了下来。指望李世民收回命令,那比登天还难。
唐朝还没有棉花,褥子和床垫是一体的,全都是用布缝制而成,硬坨坨的,估计都能防箭。至于被子,普通人家的被子跟褥子都是一样的,只有富贵人家才会用皮裘。虽然一样不舒服,可是比起布被,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
床上的这一坨褥子,那是真的一坨,很明显是别人用过的东西,硬不说,好多地方都能看到泥垢。睡在这玩意上边,李承乾都怕爬一身的跳蚤。
按照李承乾的命令,几个宦官轮流拎来水,倒进了盆里。
把褥子丢进大盆,李承乾戳了戳长孙宝庆:“你来,本王力气不够,揉不动这家伙。”
长孙宝庆看了一眼混浊的水,迟疑了一下,忍不住说:“殿下,您为什么不让这些内侍来干?”
周边就有好几个老太监,干嘛让他干这活儿?
李承乾一巴掌拍在长孙宝庆的屁股上:“你也不看看他们的白头发,这么大岁数了,弄得动这东西?一群人里就你身强力壮,不支使你支使谁?”
长孙宝庆无奈,只能挽起袖子洗褥子。
周边的老太监们听到这句话,眼睛都是一亮,随即微微低头,越加的恭谨起来。
洗了十几遍,那如铁的褥子才洗干净,经过长孙宝庆的一顿揉,褥子的质地也柔软了很多。
摊开晾晒,六月的骄阳能很快的把褥子晒干,不耽误今晚的睡眠。
刚把褥子挂起来,就有客人来访。
两个身穿长袍便服的中年文士,如同闲庭信步般走到李承乾面前,拱手施礼。
看到这二位“屌歪歪”的样子,李承乾不敢怠慢,拱手还礼。腹有诗书气自屌,说的就是读书人。这里是东宫,他是准太子,这两个中年人一定身份不一般。
果然,稍稍年少一点的那个开口了:“中山王殿下,老夫是太子左庶子杜正伦,负责东宫大小事务。”
“中山王殿下,老夫是太子詹事于志宁,太子有令,命老夫教授殿下先贤典籍。若殿下现在有空,咱们立刻上课可好?”
听完两个人的自述,李承乾只能再次拱手施礼。
没办法,太子左庶子、太子洗马、太子詹事等一系列官职,虽然好多名义上是管事儿的,但是一般都由朝臣兼任,实际上是太子的老师来着。
毫无疑问,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成为太子,只是中山郡王,但是这两位已经是把他当太子看待了。
惹不起,只要挂上师名的就惹不起。
李承乾赶紧让长孙宝庆领路,三人直接进了书房。
书房的陈设依旧简单,但是笔墨纸砚却一样不缺。
进入书房后,杜正伦和于志宁很自然的坐到了东西两侧,把北方的位置留给了李承乾。
见两位已经坐好,李承乾咬着牙坐下了。
注意,这里的坐,可不是盘腿坐,而是跪坐,跟岛国人差不多的跪坐。
之前李承乾之所以拒绝跟孔颖达上课,最大的原因就是不习惯跪坐。
可,谁成想,逃过了孔一,后面直接来了杜二和于三两个。
搬家的时候,那本来自孔颖达秘藏的《逍遥游》也被人搬到了东宫书房里。于志宁从书架上取下《逍遥游》,随便翻了几页,不由得发出轻咦。
带着《逍遥游》回到桌案前坐下,于志宁问道:“殿下,这本《逍遥游》,出自何处?”
李承乾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出自孔师珍藏,当时孔师与本王打赌,技输一筹,便把这本书送给了本王。”
听到李承乾的回答,于志宁点了点头,这本逍遥游上,除了原本抄录的著作原文外,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解。这一看,就是学问大家的书。
翻开《逍遥游》,于志宁笑道:“殿下,今日杜庶子和我都没带典籍,本想着先考验一下殿下识字的情况。不过既然有这逍遥游在,便省事了许多。不知,殿下可能认全这逍遥游?”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两个月的自学,除了一些实在生僻的字外,他基本已经把唐朝的字认全了。唯一的一点小毛病就是他还不习惯毛笔写字、不习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的书写方式,一篇字写出来,跟“狗爬”一样。
“那就好,殿下可能说说您对这篇文章的见解吗?”
说完,于志宁和杜正伦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李承乾。
早在来东宫之前,他们两个就听说了中山王早慧、不学而知之的事儿。特别是于志宁,他本来就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只是因为忙于大事,一直没有见识而已。
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存在不学而知之的荒唐事儿,有很大的可能,是孔颖达在那吹嘘来着。想不到平日里极为自律方正的孔颖达,也会拍马屁。
随便翻了翻逍遥游,李承乾无奈道:“在本王看来,这篇文章除了辞藻华丽以外,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嗯?”
听李承乾这么说,杜正伦立刻挑了挑眉头:“殿下,庄子的文章,您都能说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话未免说的有点大了吧。”
李承乾耸了耸肩:“本王不觉得说大话了,你看看,整篇逍遥游,最核心的就是这一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几句,说的是一种不为凡尘俗世所累,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可是啊,放到咱们现实生活中来,这三句话,谁能做到?就算是夫子,都有诛少正卯的时候,你敢说夫子不爱惜名声?
这种只描绘了不可实现之境界的文章,在本王看来,还没有司农寺的典籍有用。至少,司农寺的典籍还记录着怎么采取良种,对咱们大唐百姓的耕种有利。而这种吹嘘精神境界的文章,对国家的建设可没有什么用处吧!”
说完,李承乾眨了眨眼,等着杜正伦和于志宁暴跳起来。
这两位,一看就是传统文人。他这一番话,不止埋汰了《逍遥游》,还把夫子他老人家给牵扯进来了。
啧,这两位指定得三尸暴跳,然后忍无可忍,最后辞职不干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