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
努力的人生,是最美的。只要你努力,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会变得美好。燕昭王得乐毅,在国内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并秘密训练军队。这只是好的开始,接下来,还有好运光临燕昭王。
按照乐毅伐齐的几步走策略,燕昭王也是坚定的执行。
公元前293年,燕国南方的邻居齐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1、田甲劫持齐闵王。
2、孟尝君亡魏。
齐国国政内乱,为燕昭王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一个大才的人,离齐奔燕,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阴阳家:邹衍。
那么,邹衍的到来,燕昭王会有什么反应?
答案:超出你的想象。
燕昭王的表现,十分恭敬。
主要有四个方面:
1、亲自迎接。
2、燕昭王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在前面清洁道路。
3、请邹衍以师长身份给自己授业。
4、为邹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供其居住讲学。
燕昭王之举,诞生了两个词语:拥慧先驱和碣石宫。
按理说,燕昭王的年龄比邹衍大,地位也邹衍比尊贵。燕昭王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超乎想象的事情来?
个人觉得有以下原因:
1、邹衍的才学,足以让燕昭王去做这些事。
2、体现出燕昭王爱才之心。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
燕昭王借着邹衍从齐国来燕国,传达一个信号:齐闵王不重用你们,燕国的大门向诸位敞开。
燕昭王的拥慧先驱和碣石宫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他爱贤、敬贤的名声,风传天下。燕昭王之举,让那些有才,得不到重用的人,看到了希望。因此,投奔燕国的士人更为踊跃。
燕昭王也为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人,打开国门,不拘一格地广为接纳。同时,还把那些有志灭亡齐国的人,熟悉齐国险阻要塞和君臣关系的人,以及善于用兵打仗的士人,尽数收留下来,并给与优厚的待遇。燕昭王多方积蓄力量,以利兴燕破齐。燕昭王也知道,这点力量,不足以动摇齐国的根基。他还要继续做表面功夫,迷惑齐国君臣。
齐国第一次伐宋,燕昭王派大将去支援。齐闵王看不起燕国,斩杀了燕国大将,来看燕昭王的反应。
燕昭王没反应:忍。
齐国第二次伐宋,燕昭王备好粮草,前去支援,迫使宋国割城,为齐国争取利益。
齐闵王嘲笑他:没骨气。
燕昭王:再忍。
齐闵王不加节制,为人骄傲,又喜欢享乐。但,齐国还是最强大的,诸侯不敢去惹。齐国的变化,燕昭王是尽收眼底。齐国越乱,对燕国来说越好。但,燕昭王也明白,燕国和齐国不在一个等级上。
燕国打不赢齐国,他要做的就是忍,继续改革,发展国力。
上天是偏爱燕昭王的,又给他送来了一个人。他就是战国时代很有名的纵横家:苏秦。
苏秦的到来,对燕昭王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燕昭王也对这个有说之士,深感满意,并把心里话告诉了苏秦。正所谓,卿以国士之礼待我,我以国士之举报君。燕昭王把大事托付给苏秦,苏秦(公元前289年入齐)踏上了离间齐、赵,孤立齐国,为燕昭王伐齐雪耻的事业当中去。
苏秦的能力和实力,不仅得到了燕昭王的认可,也得到了齐闵王的认可。齐闵王也是认真的用,给了他一个官职:客卿。
对于苏秦,他的心在燕国身上。他来齐国的目的,只有一个:搞垮齐国。
那么,苏秦入齐,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让齐闵王大兴土木,各种吹捧齐闵王功勋。
齐闵王公元前301年继位,这些年干了很多事:
对外:南败楚,西破秦,欺魏辱燕。
对内:平定田甲之乱、驱逐孟尝君。
这时候的秦国和楚国,都是强大的诸侯,按照诸侯等级,绝对是一等强国。秦、楚,这两个一等强国,都输给了齐国。这个功勋,值得吹捧。说齐闵王是田齐最厉害的君主,也没人敢反对。
苏秦敢说,齐闵王敢听。齐闵王开始了大兴土木,学会享乐。秦、楚都输给了他,天底下还有谁是他的对手。
齐国的朝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敢讲真话。
苏秦要做的第二件事:周旋诸侯,暗中破坏齐、赵之间的关系。
破坏两国关系,还不要当事人发觉,这需要极高的智慧。表面上要维护齐国的利益,至少短时间看,对齐国没有伤害。这就需要破坏者,要有坚定的意志,还要有预见性和判断能力。毕竟,这件事,做不好是要掉脑袋。苏秦对这种无间道的游戏,玩得是炉火纯青,齐闵王没有任何怀疑。
接下来,苏秦放了一个大招:怂恿齐闵王称帝。
齐闵王称东帝,秦国称西帝。
齐国称帝之举,彻底断送了齐赵两国的关系,还让齐国成为了三晋、楚国、燕国,共同讨伐的敌人。
孤立齐国,这就是苏秦干的第三件事。
齐闵王听得进去大臣的话,放弃了称帝。苏秦又怂恿齐闵王合纵诸侯,伐秦。在齐国的主导下,齐、韩、赵、魏、燕、楚,六国合纵,兵伐秦国。齐国和秦国之间友好的关系,到头了。
苏秦做的第四件事:让齐国成为天下诸侯共同讨伐的敌人。
就在六国之师约定,出兵伐秦,齐闵王虚晃一枪,独自灭掉了宋国。
齐国独吞宋国,中原诸侯不干了,也觉得被欺骗了。
齐闵王亡宋,诸侯皆怨。齐国成为了全天下共同的敌人。齐闵王灭宋,再添灭国开疆之功。齐闵王将齐国,推向了鼎盛。然,物极必反,这是社会法则。
鼎盛,就代表要走下坡路了。
齐闵王只知道,自己建立大功。却不知道,自己成为了全天下诸侯讨伐的对象。当齐国灭宋,彻底激怒了诸侯,也让天下诸侯对齐国产生了恐惧。
有恐惧,就会有恨。这让燕昭王看到了报仇的机会。等了三十多年,这一天,总算等到了。
乐毅、剧辛、邹衍、苏秦的出现,让燕国往好的方向发展。齐国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步又一步,走向深渊。随着燕、齐两国实力,此起彼伏,燕昭王召集心腹说:寡人报仇雪耻的机会来了。
燕国君臣都受到了齐国的欺辱,早就想报仇了,纷纷附和,扬言要灭了齐国。
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乐毅。
燕昭王问:这难道不是亡齐雪耻的最好机会?
乐毅让燕昭王看清现实:齐国的力量很强大。
燕昭王知道齐国的实力,但,他还是想打齐国。燕昭王(公元前335年继位---公元前286年)已经五十几岁了,上天还会给他多少时间。燕昭王也清醒的知道燕国是不能与齐国冒然开战。败了,他三十年的努力就全毁了。卧薪尝胆三十年,受尽了屈辱,不能一朝丧。
燕昭王理智战胜了冲动,问:难不成,寡人不能雪耻?
乐毅知道燕昭王的平生所愿:伐齐雪耻。
这四个字,也是激烈着燕国,奋勇向前。乐毅给燕昭王分析了目前的局势,说了一个字:等。
燕昭王问:等什么。
乐毅明确地告诉燕昭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燕昭王没说话,但,那道眼神似乎再问:说清楚点。
乐毅领会燕昭王眼神的意思,答:宋国牵扯到韩、魏、赵、楚等诸侯国的利益。齐国独自灭了宋国,这些诸侯也不会答应。
燕昭王瞬间领会这句话的含义,笑说:我不找齐国的麻烦,诸侯国也会找齐国的麻烦。
随后,燕昭王又问:诸侯会伐齐吗?
乐毅问:诸侯为何不伐齐?
燕昭王答:怕。
;怕,就会有怒。
乐毅又说了一句:
;我们要把诸侯对齐国愤怒的火焰,烧得更旺。我们要合纵诸侯,共同伐齐。
燕昭王问:合纵诸侯,共同伐齐,能成功?
乐毅很有自信地说:齐国被诸侯孤立,早就是诸侯共同的敌人。我有把握,促成诸侯共同伐齐。只有,诸侯联合起来,共同伐齐,我们才能战胜齐国,血洗国耻。
;好。燕昭王拜道:;寡人能否雪耻,就拜托乐将军了。
乐毅答:自当领命。
燕昭王见伐齐雪耻有望,问:现在,我们要做什么。
乐毅答:等秦国伐齐。
燕昭王疑惑:秦国会伐齐?
乐毅答:齐国号召诸侯伐秦,逼迫秦国去掉帝制。秦国定会以齐国亡宋为由,出兵伐齐报仇。一旦,齐国和秦国打上了,就能试探出齐国的真实国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联络诸侯做好伐齐的准备。
燕昭王点头,赞同这个观点,说了一句话:愿伐齐的那天,早点到来。
努力的人生,是最美的。只要你努力,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会变得美好。燕昭王得乐毅,在国内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并秘密训练军队。这只是好的开始,接下来,还有好运光临燕昭王。
按照乐毅伐齐的几步走策略,燕昭王也是坚定的执行。
公元前293年,燕国南方的邻居齐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1、田甲劫持齐闵王。
2、孟尝君亡魏。
齐国国政内乱,为燕昭王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一个大才的人,离齐奔燕,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阴阳家:邹衍。
那么,邹衍的到来,燕昭王会有什么反应?
答案:超出你的想象。
燕昭王的表现,十分恭敬。
主要有四个方面:
1、亲自迎接。
2、燕昭王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在前面清洁道路。
3、请邹衍以师长身份给自己授业。
4、为邹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供其居住讲学。
燕昭王之举,诞生了两个词语:拥慧先驱和碣石宫。
按理说,燕昭王的年龄比邹衍大,地位也邹衍比尊贵。燕昭王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超乎想象的事情来?
个人觉得有以下原因:
1、邹衍的才学,足以让燕昭王去做这些事。
2、体现出燕昭王爱才之心。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
燕昭王借着邹衍从齐国来燕国,传达一个信号:齐闵王不重用你们,燕国的大门向诸位敞开。
燕昭王的拥慧先驱和碣石宫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他爱贤、敬贤的名声,风传天下。燕昭王之举,让那些有才,得不到重用的人,看到了希望。因此,投奔燕国的士人更为踊跃。
燕昭王也为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人,打开国门,不拘一格地广为接纳。同时,还把那些有志灭亡齐国的人,熟悉齐国险阻要塞和君臣关系的人,以及善于用兵打仗的士人,尽数收留下来,并给与优厚的待遇。燕昭王多方积蓄力量,以利兴燕破齐。燕昭王也知道,这点力量,不足以动摇齐国的根基。他还要继续做表面功夫,迷惑齐国君臣。
齐国第一次伐宋,燕昭王派大将去支援。齐闵王看不起燕国,斩杀了燕国大将,来看燕昭王的反应。
燕昭王没反应:忍。
齐国第二次伐宋,燕昭王备好粮草,前去支援,迫使宋国割城,为齐国争取利益。
齐闵王嘲笑他:没骨气。
燕昭王:再忍。
齐闵王不加节制,为人骄傲,又喜欢享乐。但,齐国还是最强大的,诸侯不敢去惹。齐国的变化,燕昭王是尽收眼底。齐国越乱,对燕国来说越好。但,燕昭王也明白,燕国和齐国不在一个等级上。
燕国打不赢齐国,他要做的就是忍,继续改革,发展国力。
上天是偏爱燕昭王的,又给他送来了一个人。他就是战国时代很有名的纵横家:苏秦。
苏秦的到来,对燕昭王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燕昭王也对这个有说之士,深感满意,并把心里话告诉了苏秦。正所谓,卿以国士之礼待我,我以国士之举报君。燕昭王把大事托付给苏秦,苏秦(公元前289年入齐)踏上了离间齐、赵,孤立齐国,为燕昭王伐齐雪耻的事业当中去。
苏秦的能力和实力,不仅得到了燕昭王的认可,也得到了齐闵王的认可。齐闵王也是认真的用,给了他一个官职:客卿。
对于苏秦,他的心在燕国身上。他来齐国的目的,只有一个:搞垮齐国。
那么,苏秦入齐,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让齐闵王大兴土木,各种吹捧齐闵王功勋。
齐闵王公元前301年继位,这些年干了很多事:
对外:南败楚,西破秦,欺魏辱燕。
对内:平定田甲之乱、驱逐孟尝君。
这时候的秦国和楚国,都是强大的诸侯,按照诸侯等级,绝对是一等强国。秦、楚,这两个一等强国,都输给了齐国。这个功勋,值得吹捧。说齐闵王是田齐最厉害的君主,也没人敢反对。
苏秦敢说,齐闵王敢听。齐闵王开始了大兴土木,学会享乐。秦、楚都输给了他,天底下还有谁是他的对手。
齐国的朝政,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敢讲真话。
苏秦要做的第二件事:周旋诸侯,暗中破坏齐、赵之间的关系。
破坏两国关系,还不要当事人发觉,这需要极高的智慧。表面上要维护齐国的利益,至少短时间看,对齐国没有伤害。这就需要破坏者,要有坚定的意志,还要有预见性和判断能力。毕竟,这件事,做不好是要掉脑袋。苏秦对这种无间道的游戏,玩得是炉火纯青,齐闵王没有任何怀疑。
接下来,苏秦放了一个大招:怂恿齐闵王称帝。
齐闵王称东帝,秦国称西帝。
齐国称帝之举,彻底断送了齐赵两国的关系,还让齐国成为了三晋、楚国、燕国,共同讨伐的敌人。
孤立齐国,这就是苏秦干的第三件事。
齐闵王听得进去大臣的话,放弃了称帝。苏秦又怂恿齐闵王合纵诸侯,伐秦。在齐国的主导下,齐、韩、赵、魏、燕、楚,六国合纵,兵伐秦国。齐国和秦国之间友好的关系,到头了。
苏秦做的第四件事:让齐国成为天下诸侯共同讨伐的敌人。
就在六国之师约定,出兵伐秦,齐闵王虚晃一枪,独自灭掉了宋国。
齐国独吞宋国,中原诸侯不干了,也觉得被欺骗了。
齐闵王亡宋,诸侯皆怨。齐国成为了全天下共同的敌人。齐闵王灭宋,再添灭国开疆之功。齐闵王将齐国,推向了鼎盛。然,物极必反,这是社会法则。
鼎盛,就代表要走下坡路了。
齐闵王只知道,自己建立大功。却不知道,自己成为了全天下诸侯讨伐的对象。当齐国灭宋,彻底激怒了诸侯,也让天下诸侯对齐国产生了恐惧。
有恐惧,就会有恨。这让燕昭王看到了报仇的机会。等了三十多年,这一天,总算等到了。
乐毅、剧辛、邹衍、苏秦的出现,让燕国往好的方向发展。齐国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步又一步,走向深渊。随着燕、齐两国实力,此起彼伏,燕昭王召集心腹说:寡人报仇雪耻的机会来了。
燕国君臣都受到了齐国的欺辱,早就想报仇了,纷纷附和,扬言要灭了齐国。
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乐毅。
燕昭王问:这难道不是亡齐雪耻的最好机会?
乐毅让燕昭王看清现实:齐国的力量很强大。
燕昭王知道齐国的实力,但,他还是想打齐国。燕昭王(公元前335年继位---公元前286年)已经五十几岁了,上天还会给他多少时间。燕昭王也清醒的知道燕国是不能与齐国冒然开战。败了,他三十年的努力就全毁了。卧薪尝胆三十年,受尽了屈辱,不能一朝丧。
燕昭王理智战胜了冲动,问:难不成,寡人不能雪耻?
乐毅知道燕昭王的平生所愿:伐齐雪耻。
这四个字,也是激烈着燕国,奋勇向前。乐毅给燕昭王分析了目前的局势,说了一个字:等。
燕昭王问:等什么。
乐毅明确地告诉燕昭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燕昭王没说话,但,那道眼神似乎再问:说清楚点。
乐毅领会燕昭王眼神的意思,答:宋国牵扯到韩、魏、赵、楚等诸侯国的利益。齐国独自灭了宋国,这些诸侯也不会答应。
燕昭王瞬间领会这句话的含义,笑说:我不找齐国的麻烦,诸侯国也会找齐国的麻烦。
随后,燕昭王又问:诸侯会伐齐吗?
乐毅问:诸侯为何不伐齐?
燕昭王答:怕。
;怕,就会有怒。
乐毅又说了一句:
;我们要把诸侯对齐国愤怒的火焰,烧得更旺。我们要合纵诸侯,共同伐齐。
燕昭王问:合纵诸侯,共同伐齐,能成功?
乐毅很有自信地说:齐国被诸侯孤立,早就是诸侯共同的敌人。我有把握,促成诸侯共同伐齐。只有,诸侯联合起来,共同伐齐,我们才能战胜齐国,血洗国耻。
;好。燕昭王拜道:;寡人能否雪耻,就拜托乐将军了。
乐毅答:自当领命。
燕昭王见伐齐雪耻有望,问:现在,我们要做什么。
乐毅答:等秦国伐齐。
燕昭王疑惑:秦国会伐齐?
乐毅答:齐国号召诸侯伐秦,逼迫秦国去掉帝制。秦国定会以齐国亡宋为由,出兵伐齐报仇。一旦,齐国和秦国打上了,就能试探出齐国的真实国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联络诸侯做好伐齐的准备。
燕昭王点头,赞同这个观点,说了一句话:愿伐齐的那天,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