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成名

    匡章学成归国,因为不孝的名声,在齐国没有混得风生水起。但,解决个人温饱,是没有问题。至于,匡章归国后,他的人生是怎样的,没有史料记载。但,根据残存的一些史料,还是能够得到一些信息。秦国借道韩魏伐齐,引发了秦齐两国的大战:桑丘之战。

    根据这个信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匡章在齐国还是有点名声,职业是军人。

    再加上,齐威王对匡章的评价:人子不欺父,人臣岂会辱君。

    从这个评价可以得出:匡章进入了齐威王的视线,还得到忠君的评价。

    也就是说,匡章回国后,虽不是显赫的卿相之尊,但位居齐国朝堂混了一官半职,而且还进入了齐威王的视线,得到了忠君爱国的一致好评。

    虽然不知道匡章何时归齐,也不知道他是通过怎样的手段进入齐威王的视线。但,战国风云跌宕,最终给这个‘不孝’的人提供了一个历史舞台,也让他走上了名将之路。

    所以,机遇没来的时候,就要静静等待。一旦,机遇出现了,就要用双手抓住。

    有句歌词是这样唱:我等的船,还没来。我等的人,她不明白。

    因此,等,船,迟早会来。到那时候就是你,扬帆起航的时候。所以,不要在意等不来的人,那道不友善的嘲讽。

    来看一下,匡章是如何等来船,又是如何扬帆起帆,逆袭人生。

    事情的起因:中原诸侯大换主。

    短短的几年时间,周天子去世、燕易王去世、魏惠王去世、齐威王去世。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要挑战齐国的霸主地位。这个人就是秦惠文王。

    齐、秦两国不接壤,秦惠文王为什么要远征齐国?

    答案:想要当第一名。

    在中原诸侯当王之中,魏惠王(第一个)、齐威王(第二个)相继去世。就让秦惠文王(第三),看到了希望。在秦惠文王眼中,打赢了齐国,秦国就是第一名,当之无愧的中原霸主。

    当然,秦惠文王敢挑战齐国,也是有资本和底气的。

    现在来看看秦惠文王这些来干了什么事:

    1、继位之初,腰斩乱臣商鞅。

    2、收复河西,结束秦魏近百年的恩怨。

    3、伐三晋未尝一败。

    4、横扫义渠。

    总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秦惠文王都取得了莫大的功业,这也是他为什么敢挑战齐国霸主地位的原因。再加上,魏相是张仪,投诚秦国。韩国太弱,不敢惹秦。

    秦惠文王向韩魏做出了一个试探:借道。

    结果没想到韩魏竟然答应了。

    这个试探,更加助长了秦惠文王的信息。因此,秦惠文王借道韩魏,挑战齐国。这就是秦国进入战国时代,首次和齐国交锋。这场战役,也被留在了史册:桑丘之战。

    对于桑丘之战,有种说法是发在在公元前323年,齐威王时代。但,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准确。毕竟,这个时候,秦国以张仪为首在倡导齐、秦、楚均分天下。公孙衍在搞五国相王,针对齐、秦、楚三国。秦惠文王攻伐齐国,还是远征,没有合适的理由。

    借道韩魏、远征齐国,这是魏惠王、齐威王死了之后的事情。魏襄王、齐宣王刚继位,内政不稳,秦国才有机会。

    接下来,看一下桑丘之战,匡章的成名之战。

    秦惠文王凭借自己继位后取得的功绩,再加上韩、魏借道,以及齐国国君换主。他是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一场仗。只要打败了齐国,秦国就是第一名,当之无愧的中原霸主。

    秦惠文王很重视这场战役的胜负,挑选了一位能打的战将。对于这位战将是谁,并没有史料记载。但,由于对秦国一个人的钟爱:公子华。

    所以,秦国的战将就是嬴华。

    且不论这位战将是谁。他能够承担起秦、齐进入战国以来首次开战的任务,没有显赫的军功和足够令秦惠王称赞的能力。那么,他是没有资格成为远征的将领。

    综上得出一个结论:秦惠文王派出的战将很能打。

    面对秦国借道韩、魏以攻齐国,就产生了一个话题:齐国和秦国,首次开战,谁更厉害一点。

    齐国两次以武力战胜魏国,奠定当世强国的地位,它的实力是有目共睹。

    至于秦国有多强,众人不好猜测。虽然,秦惠文王继位,取得了可观的战绩。对战秦国,中原诸侯都不看好。再加上,秦国是借道远征,更加不被看好。

    齐秦争雄,谁更强,只有用战果来说话。

    接下来,看一下秦惠文王派出的这位战将的出色表现。

    这位战将,借道韩魏,趁势渲染秦国的武力,让天下诸侯畏惧秦国,他走的路线,可谓是相当招摇:先经过韩,再途经魏,贯穿卫国。

    接着,是战前准备:

    1、 为了激烈三军将士,冲锋陷阵,为秦国大业慷慨赴死,做出了承诺:得齐王首级者,封万户侯,赐万金。(出战)

    2、 针对齐国的现状,调整了战略措施:为了笼络齐地人心,共同反对齐王。严明军纪,令秦国将士不可骚扰齐地百姓。(安抚)

    他的作战方式,也很独特:先攻齐地阳晋,随后南下攻齐国重镇亢父,再出其不意北上直插齐国南阳腹地。一战定乾坤,灭齐主力,直逼齐都临淄。

    开战之处,秦国打得很好,齐国节节败退。然,齐国一位战将的出现,在一个地方,改了战场局势。

    这个地方:桑丘。

    这个人:匡章。

    齐国倚仗自己是东方大国,面对西来的秦人,也不加防备。秦国一路攻城略地高歌猛进,夺阳晋,占亢父,齐国南阳告危。齐国见秦人不是想象中那么软弱,也不敢怠慢战事,积极备战。

    齐宣王刚继位,就被秦国挑衅,还打了败仗,怎可罢休。于是,齐宣王挑选战将,前去迎战。

    被挑选出来的战将,就是匡章。对于,齐宣王为什么选择匡章,有以下几种说法:

    1、 匡章有军功:大战三次,小战十八次,毫无败绩。

    2、 齐宣王有意提拔匡章,制衡齐威王时代桀骜不驯的老将。

    3、 齐宣王慧眼识珠。

    此时,匡章有没有军功,这个不好说。但,对于齐宣王而言,提拔新将领,制衡桀骜不驯的老将,震慑群臣,巩固地位,这是当务之急的。

    总之,因为秦国挑衅,齐国节节败退。齐宣王选中了匡章,前去迎战。

    齐将匡章看出秦人进攻战略,亲率齐国主力拦截。

    齐、秦两军在齐、宋边境桑丘之地遭遇。

    秦将为了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率先对齐国主力发动进攻。匡章临危不乱指挥齐军迎战。齐、秦两军鏖战,不分胜负。两军对垒扎营,以待决战。

    匡章扭转了局势,秦、齐战事陷入了僵持局面。

    此战不是一般的诸侯相争,而是大国之争。秦国赢了,便会名声大噪,中原诸侯由鄙秦,转为侍秦。亲齐国的诸侯,也会与之绝交,转而亲秦。齐国输了,东方大国的地位便会一落千丈,东方第一强国的名声,也难以保全。秦国见东方第一强国不过如此,便会携着余威联合三晋、南楚和越国共同瓜分齐国的领地。

    因此,双方将领,做出了战略调整。

    秦将的措施:

    1、 主动挑战,逼迫齐军决战。

    2、 休整军力,保存士气。

    3、 向诸侯求援,共击齐军。

    匡章的措施:

    1、拒不出战,磨灭秦军的斗志,打消耗战。

    2、压制齐军主战的将领。

    3、派谍者混入秦军阵营,进行渗透。

    最终结果:秦军惨败,齐军大胜。

    战争带来的影响:

    1、 匡章,一战成名,走上了名将之路。

    2、 这是秦国自从秦孝公以来,首次惨败。

    3、 加剧局势的动荡,同时,也成为了中原诸侯合纵伐秦的起因。

    那么,匡章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我想有以下原因:

    1、 匡章个人的军事才华:迎战有方、临危不惧、善于分析敌情、不小看对手、渗透战。

    2、 齐宣王的支持:匡章压制主战的人,遭到弹劾。甚至有人说匡章叛国。齐宣王依旧信任匡章,还说了一句话:人子不欺父,人臣岂会欺君。

    那么,桑丘之战,不仅是秦齐两国大国之战,更是格局之战,也是匡章初登将坛之战。接下来,匡章还会有哪些表现呢?

章节目录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傲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双并收藏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