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儒学兵
吴起怒杀乡邻,不管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样如此疯狂的举动。是世俗无奈也好,是乡邻自己找死也罢,或者是吴起愤怒达到了极盛。但,吴起这种行为,也是触犯了卫国的法律。毕竟,怒杀乡邻三十几人,这是很严重的事件。
虽然,乡邻的嘲讽,给吴起带来了强烈的心灵伤害。但,怒杀乡邻的这种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等待吴起的结局只有一个:法律的制裁。
那么,吴起会有什么选择呢?
现在的吴起,选择也不多。要么,主动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要么,逃亡诸侯,寻求避难。
吴起选择了后者,逃亡诸侯避难。
春秋战国,没有引渡条例。卫国太弱,没有发言权,也没人把他当回事。那么,吴起会选择那条最佳的逃亡路线?
先来看一下地图,有关卫国的周围环境。
卫国夹在强国中间,东边是鲁国,西边是晋国,南边是宋国、郑国,北边是晋国、齐国。
晋国和齐国,被称为春秋时期四大好战之国。郑国是春秋小霸王,宋国商业发达,鲁国是文化中心。
若论战力和综合国力,晋、齐是最强的,郑国次之,宋国居后,鲁国最末。
那么,吴起为什么没选择晋、齐,也没选择郑、宋,却选择最弱的鲁国呢?
这只能说明一点:人的一生,总会走到关键的节点。你做出的选择,会是你以后的人生。
我想,吴起选择鲁国,有以下原因:
1、鲁国离卫国近。
2、鲁国是文化中心。
3、鲁国能让他施展才华,早点出人头地。
郑国除了郑氏三公有些作为,其余君主,总是挨打。尤其是郑国地理位置受限,是晋国和楚国争霸的缓冲地。
晋君有名没实,朝政被韩、赵、魏三家把持,不好混。
齐国国君权利,也被田氏架空,不好熬出头。宋国经济实力不错,但,武力太弱。
吴起经过多种考虑,最终选择流亡鲁国。
逃亡之前,吴起离别母亲,说了一句气动山河的话,立下了一个血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不与母见。
这就是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不混出头,绝不回来。
正如,霍去病立下的誓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吴起从小立下大志(封君拜将),却被命运折磨(成为罪犯),最终流亡鲁国。用两个词语来形容吴起的遭遇: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那么,鲁国对于吴起来说,是个未知的诸侯国。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
吴起去了鲁国,这个选择,这是他人生之中第一个选择。此时的吴起,对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他来到鲁国,是从零开始。
在讲《君王篇》的时候,涉及一个问题,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说了四种情况:
1.好的家境。
2.好的老师。
3.好的老婆。
4.靠自己的双手。
现在的吴起,什么都没有。靠自己的双手,也打拼不出事业。此时的他,也不能太高调。毕竟,在卫国有案底,不能嘚瑟。虽然,史料没有记载,吴起是什么时候去的鲁国。按照吴起伐齐,成名之战时是二十八岁。
此时的吴起,年岁应该在二十多岁。
面对人生的抉择,吴起又做了一个决定:找个好老师。
鲁国是礼仪之邦,文化中心。到处都是,优秀的老师。吴起挑来挑去,选择拜在一个大儒的门下。这个人就是当世大儒,被称为曾子。
这里有个问题,吴起的老师是谁?
有两种观点:
1、曾参。
2、曾申。
曾申是曾参之子,都是大儒。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也被称为儒家五圣之宗圣。儒家五圣是指孔子、子思、颜回、曾申、孟子。
按照史料留下的痕迹,曾申出生于公元前505年—公元前前435年。曾参死的时候,吴起(公元前440年出生)才几岁。所以,吴起的老师应该是曾申。
曾申的父亲曾参、祖父曾点,都是儒学大家,师从孔子。这个生在书香门第的人,也是当世大儒,并写了一部书《孝经》,在鲁国很有名望。也可以说曾家是世代出自儒家,学问渊博。
吴起拜在曾申门下,有两个好处:
1、老师很出名。
2、同学多。
如果吴起,能够拜在曾申门下学习。对他以后出仕有很大的帮助。但,这里有个问题?
吴起来鲁国,什么都没有,他投在曾申门下,曾申会收下他?
儒家教育理念提倡有教无类。但,接受教育的人都是有特长的。如果你是朽木,怎么教育也没用。
史料虽没记载吴起是如何拜在曾申门下,也不知道,曾申为什么接纳吴起。但,可以肯定的是曾参看中了吴起有过人的能力。毕竟,此时的吴起刚来鲁国谋生,啥也没有。他想投在曾申门下,颇废周折。
总之呢?吴起用尽了很多办法,拜在了曾申门下。
吴起是求上进的人,有好老师,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吴起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一边用功学习,另一边广交朋友,谦恭待人。
吴起的勤奋学习、待人和睦,博得了曾申的好感。
曾申也不吝啬,将自己知晓的东西都交给了他,还附送了一门选修课:兵道。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现在的吴起在鲁国混的还可以,不仅拜在名师门下学习,结交了很多朋友,还有点小名声。然,上天又给吴起开了一个玩笑。谁也没想到,这种幸福美满的生活,很快被一个人打破。打破吴起幸福生活的人是谁呢?
他母亲死了。
按照儒家观点,母亲死了,身为儿子要回去尽孝。可,吴起,不愿回去替母守孝。
优秀的人,总会遭人嫉妒。那些和吴起关系不好的同学,开始以此为借口,在曾申面前,抨击吴起。
由于吴起的顽劣不孝,曾申不愿被这个逆子、逆徒,败坏了名声。曾申没想到自己的学生是这种人(母死不归),丢不下脸面,将吴起驱逐出儒家,并与他划清界限。
吴起被曾申逐出师门,不仅代表着与曾申不是老师和学生关系,也代表着他和儒家也没关系。同时,吴起背负着双重身份:不孝子、儒家弃徒。
这对吴起而言,简直是大祸。也可以说,吴起的一生,彻底完了。
面对世俗的抨击之声,弱小的人只会一蹶不振。吴起没有倒下,反而以坚强的站了起来。诸子百家,何其多。儒家不要他,他就去学其他。
儒家虽是显学,却在大争之世无用。因此,吴起又学了一门专业:兵家。
弃儒求兵,这是吴起又一个新的选择。
此时的吴起,年龄不到二十五岁,就要承担起这样的名声?实在是太难了。吴起瞬间失去了一切,又要重新开始。那么,等待吴起的又是什么呢?
吴起怒杀乡邻,不管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样如此疯狂的举动。是世俗无奈也好,是乡邻自己找死也罢,或者是吴起愤怒达到了极盛。但,吴起这种行为,也是触犯了卫国的法律。毕竟,怒杀乡邻三十几人,这是很严重的事件。
虽然,乡邻的嘲讽,给吴起带来了强烈的心灵伤害。但,怒杀乡邻的这种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等待吴起的结局只有一个:法律的制裁。
那么,吴起会有什么选择呢?
现在的吴起,选择也不多。要么,主动自首,争取宽大处理。要么,逃亡诸侯,寻求避难。
吴起选择了后者,逃亡诸侯避难。
春秋战国,没有引渡条例。卫国太弱,没有发言权,也没人把他当回事。那么,吴起会选择那条最佳的逃亡路线?
先来看一下地图,有关卫国的周围环境。
卫国夹在强国中间,东边是鲁国,西边是晋国,南边是宋国、郑国,北边是晋国、齐国。
晋国和齐国,被称为春秋时期四大好战之国。郑国是春秋小霸王,宋国商业发达,鲁国是文化中心。
若论战力和综合国力,晋、齐是最强的,郑国次之,宋国居后,鲁国最末。
那么,吴起为什么没选择晋、齐,也没选择郑、宋,却选择最弱的鲁国呢?
这只能说明一点:人的一生,总会走到关键的节点。你做出的选择,会是你以后的人生。
我想,吴起选择鲁国,有以下原因:
1、鲁国离卫国近。
2、鲁国是文化中心。
3、鲁国能让他施展才华,早点出人头地。
郑国除了郑氏三公有些作为,其余君主,总是挨打。尤其是郑国地理位置受限,是晋国和楚国争霸的缓冲地。
晋君有名没实,朝政被韩、赵、魏三家把持,不好混。
齐国国君权利,也被田氏架空,不好熬出头。宋国经济实力不错,但,武力太弱。
吴起经过多种考虑,最终选择流亡鲁国。
逃亡之前,吴起离别母亲,说了一句气动山河的话,立下了一个血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不与母见。
这就是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不混出头,绝不回来。
正如,霍去病立下的誓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吴起从小立下大志(封君拜将),却被命运折磨(成为罪犯),最终流亡鲁国。用两个词语来形容吴起的遭遇: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那么,鲁国对于吴起来说,是个未知的诸侯国。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
吴起去了鲁国,这个选择,这是他人生之中第一个选择。此时的吴起,对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他来到鲁国,是从零开始。
在讲《君王篇》的时候,涉及一个问题,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说了四种情况:
1.好的家境。
2.好的老师。
3.好的老婆。
4.靠自己的双手。
现在的吴起,什么都没有。靠自己的双手,也打拼不出事业。此时的他,也不能太高调。毕竟,在卫国有案底,不能嘚瑟。虽然,史料没有记载,吴起是什么时候去的鲁国。按照吴起伐齐,成名之战时是二十八岁。
此时的吴起,年岁应该在二十多岁。
面对人生的抉择,吴起又做了一个决定:找个好老师。
鲁国是礼仪之邦,文化中心。到处都是,优秀的老师。吴起挑来挑去,选择拜在一个大儒的门下。这个人就是当世大儒,被称为曾子。
这里有个问题,吴起的老师是谁?
有两种观点:
1、曾参。
2、曾申。
曾申是曾参之子,都是大儒。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也被称为儒家五圣之宗圣。儒家五圣是指孔子、子思、颜回、曾申、孟子。
按照史料留下的痕迹,曾申出生于公元前505年—公元前前435年。曾参死的时候,吴起(公元前440年出生)才几岁。所以,吴起的老师应该是曾申。
曾申的父亲曾参、祖父曾点,都是儒学大家,师从孔子。这个生在书香门第的人,也是当世大儒,并写了一部书《孝经》,在鲁国很有名望。也可以说曾家是世代出自儒家,学问渊博。
吴起拜在曾申门下,有两个好处:
1、老师很出名。
2、同学多。
如果吴起,能够拜在曾申门下学习。对他以后出仕有很大的帮助。但,这里有个问题?
吴起来鲁国,什么都没有,他投在曾申门下,曾申会收下他?
儒家教育理念提倡有教无类。但,接受教育的人都是有特长的。如果你是朽木,怎么教育也没用。
史料虽没记载吴起是如何拜在曾申门下,也不知道,曾申为什么接纳吴起。但,可以肯定的是曾参看中了吴起有过人的能力。毕竟,此时的吴起刚来鲁国谋生,啥也没有。他想投在曾申门下,颇废周折。
总之呢?吴起用尽了很多办法,拜在了曾申门下。
吴起是求上进的人,有好老师,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吴起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一边用功学习,另一边广交朋友,谦恭待人。
吴起的勤奋学习、待人和睦,博得了曾申的好感。
曾申也不吝啬,将自己知晓的东西都交给了他,还附送了一门选修课:兵道。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现在的吴起在鲁国混的还可以,不仅拜在名师门下学习,结交了很多朋友,还有点小名声。然,上天又给吴起开了一个玩笑。谁也没想到,这种幸福美满的生活,很快被一个人打破。打破吴起幸福生活的人是谁呢?
他母亲死了。
按照儒家观点,母亲死了,身为儿子要回去尽孝。可,吴起,不愿回去替母守孝。
优秀的人,总会遭人嫉妒。那些和吴起关系不好的同学,开始以此为借口,在曾申面前,抨击吴起。
由于吴起的顽劣不孝,曾申不愿被这个逆子、逆徒,败坏了名声。曾申没想到自己的学生是这种人(母死不归),丢不下脸面,将吴起驱逐出儒家,并与他划清界限。
吴起被曾申逐出师门,不仅代表着与曾申不是老师和学生关系,也代表着他和儒家也没关系。同时,吴起背负着双重身份:不孝子、儒家弃徒。
这对吴起而言,简直是大祸。也可以说,吴起的一生,彻底完了。
面对世俗的抨击之声,弱小的人只会一蹶不振。吴起没有倒下,反而以坚强的站了起来。诸子百家,何其多。儒家不要他,他就去学其他。
儒家虽是显学,却在大争之世无用。因此,吴起又学了一门专业:兵家。
弃儒求兵,这是吴起又一个新的选择。
此时的吴起,年龄不到二十五岁,就要承担起这样的名声?实在是太难了。吴起瞬间失去了一切,又要重新开始。那么,等待吴起的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