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的话虽然让所有的人都赞成,但是还是有一点问题,需要讨论,那就是国家重大课题组申请,不仅仅是一个让人才人尽其用的好办法,也应该是让国家重大课题项目能够有效完成的任务。
成建军眉头皱的紧紧的,;张科,这个决定虽然好,但是国家最近的重大项目课题组入驻单位,这个申请还是需要深思和准备的。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将要申报的课题公布给设计师,由设计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期待与执行方案,然后汇集期待和执行方案……
张泓看着成建军,这个他最得意的徒弟,已经有了更深的思维方式。
知道任何一件事不是单方面去看,也知道任何一件是不是个人角度去看。
会群策群力,也会想尽办法让执行落地,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至少是设计师团队建设不错的开始。
;有了执行方案,那就会有了我们完成国家重大课题项目组任务的可能,有了期望,我们就知道自己单位的特色在哪里,更知道跟北京市交通局,重庆市交通局,都有怎样的区别和差距。咱们设计师团队也该有自己的特色技术,不是吗?成建军想着更深远的发展。
自己的技术特色,这句话点燃了苏建国的心思。
对啊,自己的技术特色,或许自己也要跟工程师们去聊一聊自己最熟悉的技术,然后归纳起来,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成为中国铁路局工程师部门别具特色的技术。
想一想,每一次技术训练,自己参加全国技术培训的时候,那些独有一门技术的工程师,他们真的是中国的骄傲,是真正的中国大工匠。
有用手就能感应出0.02mm差距的工程师,有用听就能知道电缆哪里故障的工程师,有靠看就能知道齿轮哪里不合格,低于0.02mm进度的工程师。
中国的工程师们,大多都有自己的绝活。
但是绝活之所以是绝活,是因为是独家的。
但如果,能成为众多人能够学会的手艺,一如东三省那位将绝活数据传入数控机床来检测设备,来打磨设备的工程师,他就是将自己的手艺做了可复制性的传承。
再比如,带着几个徒弟,一起做成手可以感应0.02mm差距的工程师,已经完成了师徒交接,他的徒弟已经可以独立承担蛟龙潜水艇下海前的组装任务了。
甚至还有一些工程师手把手的教会了年轻的工程师焊接LNG的技术,中国LNG大船的生产速度已经由更年青一代的工程师来肩负责任了。
是的,如果能够将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拥有绝活的工程师,再将工程师的绝活变成可复制的传承,中国铁路工程师将会越来越壮大,将会有越来越优秀。
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立志要将上海市铁路局的工程师打造成一个品牌,一个上海铁路局的特色品牌。
苏建国嘴角挂上了笑,对成建军的说法很是认同。
赵城看着成建军,他透过成建军看向了窗外,眼眸之中有了波动,因着;特色两个字而开始有了更多的心思。
是啊,如果能够在上海铁路局打造一个极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师团队,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身负绝活,而每个绝活又可持续发展下去,成为下一代工程师的技术必备。
如此一来,循环往复,二十年后,上海市铁路局的工程师将是掌握了十八般本领的高手,一出山,便是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那般的人物。
甚至,更是一群见山开山,见河建桥的高手,一群属于中国速度的标兵。
若是真的成为标兵,或许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品牌,将成为可能。
赵城的眼珠飞快的转动着,若是能走出国门,也许现在就可以准备部署了。
赵城想到此处,抬眸看向张泓,;张科,我说个大胆的设想。
;老赵,你说。张泓好奇起来,他刚才也跟着成建军的说法,想着搭建设计师团队,搭建中国特色的设计师团队。
但是如果真的,那么……上海市设计师团队或许会成为全国铁路技术的标兵和楷模,届时上海市铁路局的领导会非常满意的。
张泓正想到这里,赵城的开口让他打断了思路,所以略微好奇的看向赵城。
;科长,假如,我是说2008年之后,我们的经济有了腾飞的发展,若是到2012年,四年以后,我们就有了出国的机会,我是说中国技术走出国门的机会,是不是,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赵城给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2012年走出国门?张泓疑惑的看着赵城,这个说法真的很大胆,毕竟谁敢设想2012年就能走出国门呢?毕竟距离现在只有四年的时间,而现在只有200km/h的CRH1的动车而已。
;是的,如果2010年我们300km/h的高速火车成为了可能,甚至下线之后正常运营,国家重启丝绸之路,准备建设丝绸之路,我们该如何呢?到那个时候,我们会不会猝不及防,又会不会一脸狼狈?赵城给出假设。
;所以,你的意思是?张泓明白了赵城的意思,这就是说,如果这个是可能,那么现在就得做好准备了。
张宇眼睛亮起来,如果说;特色让他欣喜,那么走出国门让他激动,他更好奇赵城打算说什么。
成建军和苏建国看着彼此,他们两个人给出一个疑惑的对视,两人相视一笑,看来他们都不知道赵城为什么这么说,有纷纷看向赵城,好奇赵城老师为什么这么说。
;按照现在中国的基建速度,我们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大桥建立即将完成,三峡大坝建造完成,西气东输建成之后,谁又能说中国铁路不会在2012年之前完成不了铁路技术的突破呢?毕竟提速计划已经进入了章程,不是吗?所以,我就要提前做好准备。赵城给出自己的观点。
这一刻,赵城仿佛聚集在灯光之下,如此的耀眼,如此的明亮。
;如果2012年,中国铁路真的成为中国品牌,按照技术发展的可能,假设在2016年我们完成了中国铁路品牌夯实的阶段,是否走出国门,将成为可能?如果是这样的,我们给出最早的可能,假设是2012年。那么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的工程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赵城让张泓反思起来。
苏建国眉头紧皱,什么素质?应该是懂得交流的语言,懂得当地的习俗,还要有不同地域、不同气候良好的身体素质。
;英文交流和阅读?张泓想当然的这样认为。
;仅仅是语言吗?赵城摇着头,;不是吧?
;那是什么?张泓疑惑起来。
成建军也跟着疑惑起来,除了英文,还有什么?
;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想?我们中国制造的高铁,属于中国的高铁,为什么要用英文做标准?为什么不用中文做标准?为什么要学习英文?为什么不让更多人学习中文?为什么交流是英文,为什么交流不是中文呢?赵城一连串的问题让张泓傻了眼。
2008年,赵城想的是全世界都讲中国话吗?
;就算是前期,我们走出国门的需要,要让我们的部分工程师去学习英文的交流和阅读,可是后期,随着技术和标准越来越健全,一定会有国外的工程师来中国学习和实习,这个时候,我们是用中文还是英文?赵城的话让张泓一度无法回答。
;那你的意思是?张泓询问道。
;我的意思是,早期,我们组建一个懂得英文读写说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团队,有意识的培养这些设计师和工程师走出国门的思想,让他们有高速火车既是中国品牌,中国产品的意识,去做客户服务和产品建造。但是……中后期,我们应该跟我同学说的那样,早晚有一天,我要让全世界的人看中文,说中文,因为标准的建造者是中国人,若是不认识中国字,就无法读懂标准!赵城认真的诉说道。
赵城的同学是中国电网的老工程师,当赵城听到自己同学这么说的时候,他是内心震撼的。
从没想过,标准和中文这两件事是该如何看待的,也从来没想到这个骨子里的骄傲该如何阐述,如何跟全世界表达。
;即便是,我们的标准,我们中国制造的标准会有英文说明,但是想学到真本事,只能来中国,只能看中文原文,这就是我的打算。所以,科长,请在这一次国家重大课题组申报的时候,给我和我的工程师一个机会,调派的机会。我想带着我的团队去西部,试试恶劣环境下的建造,试试跨海跨河的搭桥,试试崇山峻岭之间的搭桥,试试穿隧道,试试加高桥。我想……
赵城一脸慎重而又郑重的跟张泓说下去,;我们中国铁路人既然筛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就该让人才去最艰苦的地方,看上一两年,全程参与几个难的工程。将极寒气候、极热气候、高原环境、极湿环境、极干环境等不同环境和气候下,铁路搭建与火车建造的方法,了然于胸。我们中国铁路才有机会发展成全能的铁路技术,才有机会适合全球铁路建造,不是吗?
成建军眉头皱的紧紧的,;张科,这个决定虽然好,但是国家最近的重大项目课题组入驻单位,这个申请还是需要深思和准备的。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将要申报的课题公布给设计师,由设计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期待与执行方案,然后汇集期待和执行方案……
张泓看着成建军,这个他最得意的徒弟,已经有了更深的思维方式。
知道任何一件事不是单方面去看,也知道任何一件是不是个人角度去看。
会群策群力,也会想尽办法让执行落地,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至少是设计师团队建设不错的开始。
;有了执行方案,那就会有了我们完成国家重大课题项目组任务的可能,有了期望,我们就知道自己单位的特色在哪里,更知道跟北京市交通局,重庆市交通局,都有怎样的区别和差距。咱们设计师团队也该有自己的特色技术,不是吗?成建军想着更深远的发展。
自己的技术特色,这句话点燃了苏建国的心思。
对啊,自己的技术特色,或许自己也要跟工程师们去聊一聊自己最熟悉的技术,然后归纳起来,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成为中国铁路局工程师部门别具特色的技术。
想一想,每一次技术训练,自己参加全国技术培训的时候,那些独有一门技术的工程师,他们真的是中国的骄傲,是真正的中国大工匠。
有用手就能感应出0.02mm差距的工程师,有用听就能知道电缆哪里故障的工程师,有靠看就能知道齿轮哪里不合格,低于0.02mm进度的工程师。
中国的工程师们,大多都有自己的绝活。
但是绝活之所以是绝活,是因为是独家的。
但如果,能成为众多人能够学会的手艺,一如东三省那位将绝活数据传入数控机床来检测设备,来打磨设备的工程师,他就是将自己的手艺做了可复制性的传承。
再比如,带着几个徒弟,一起做成手可以感应0.02mm差距的工程师,已经完成了师徒交接,他的徒弟已经可以独立承担蛟龙潜水艇下海前的组装任务了。
甚至还有一些工程师手把手的教会了年轻的工程师焊接LNG的技术,中国LNG大船的生产速度已经由更年青一代的工程师来肩负责任了。
是的,如果能够将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拥有绝活的工程师,再将工程师的绝活变成可复制的传承,中国铁路工程师将会越来越壮大,将会有越来越优秀。
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立志要将上海市铁路局的工程师打造成一个品牌,一个上海铁路局的特色品牌。
苏建国嘴角挂上了笑,对成建军的说法很是认同。
赵城看着成建军,他透过成建军看向了窗外,眼眸之中有了波动,因着;特色两个字而开始有了更多的心思。
是啊,如果能够在上海铁路局打造一个极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师团队,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身负绝活,而每个绝活又可持续发展下去,成为下一代工程师的技术必备。
如此一来,循环往复,二十年后,上海市铁路局的工程师将是掌握了十八般本领的高手,一出山,便是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那般的人物。
甚至,更是一群见山开山,见河建桥的高手,一群属于中国速度的标兵。
若是真的成为标兵,或许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品牌,将成为可能。
赵城的眼珠飞快的转动着,若是能走出国门,也许现在就可以准备部署了。
赵城想到此处,抬眸看向张泓,;张科,我说个大胆的设想。
;老赵,你说。张泓好奇起来,他刚才也跟着成建军的说法,想着搭建设计师团队,搭建中国特色的设计师团队。
但是如果真的,那么……上海市设计师团队或许会成为全国铁路技术的标兵和楷模,届时上海市铁路局的领导会非常满意的。
张泓正想到这里,赵城的开口让他打断了思路,所以略微好奇的看向赵城。
;科长,假如,我是说2008年之后,我们的经济有了腾飞的发展,若是到2012年,四年以后,我们就有了出国的机会,我是说中国技术走出国门的机会,是不是,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赵城给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2012年走出国门?张泓疑惑的看着赵城,这个说法真的很大胆,毕竟谁敢设想2012年就能走出国门呢?毕竟距离现在只有四年的时间,而现在只有200km/h的CRH1的动车而已。
;是的,如果2010年我们300km/h的高速火车成为了可能,甚至下线之后正常运营,国家重启丝绸之路,准备建设丝绸之路,我们该如何呢?到那个时候,我们会不会猝不及防,又会不会一脸狼狈?赵城给出假设。
;所以,你的意思是?张泓明白了赵城的意思,这就是说,如果这个是可能,那么现在就得做好准备了。
张宇眼睛亮起来,如果说;特色让他欣喜,那么走出国门让他激动,他更好奇赵城打算说什么。
成建军和苏建国看着彼此,他们两个人给出一个疑惑的对视,两人相视一笑,看来他们都不知道赵城为什么这么说,有纷纷看向赵城,好奇赵城老师为什么这么说。
;按照现在中国的基建速度,我们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大桥建立即将完成,三峡大坝建造完成,西气东输建成之后,谁又能说中国铁路不会在2012年之前完成不了铁路技术的突破呢?毕竟提速计划已经进入了章程,不是吗?所以,我就要提前做好准备。赵城给出自己的观点。
这一刻,赵城仿佛聚集在灯光之下,如此的耀眼,如此的明亮。
;如果2012年,中国铁路真的成为中国品牌,按照技术发展的可能,假设在2016年我们完成了中国铁路品牌夯实的阶段,是否走出国门,将成为可能?如果是这样的,我们给出最早的可能,假设是2012年。那么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的工程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赵城让张泓反思起来。
苏建国眉头紧皱,什么素质?应该是懂得交流的语言,懂得当地的习俗,还要有不同地域、不同气候良好的身体素质。
;英文交流和阅读?张泓想当然的这样认为。
;仅仅是语言吗?赵城摇着头,;不是吧?
;那是什么?张泓疑惑起来。
成建军也跟着疑惑起来,除了英文,还有什么?
;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想?我们中国制造的高铁,属于中国的高铁,为什么要用英文做标准?为什么不用中文做标准?为什么要学习英文?为什么不让更多人学习中文?为什么交流是英文,为什么交流不是中文呢?赵城一连串的问题让张泓傻了眼。
2008年,赵城想的是全世界都讲中国话吗?
;就算是前期,我们走出国门的需要,要让我们的部分工程师去学习英文的交流和阅读,可是后期,随着技术和标准越来越健全,一定会有国外的工程师来中国学习和实习,这个时候,我们是用中文还是英文?赵城的话让张泓一度无法回答。
;那你的意思是?张泓询问道。
;我的意思是,早期,我们组建一个懂得英文读写说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团队,有意识的培养这些设计师和工程师走出国门的思想,让他们有高速火车既是中国品牌,中国产品的意识,去做客户服务和产品建造。但是……中后期,我们应该跟我同学说的那样,早晚有一天,我要让全世界的人看中文,说中文,因为标准的建造者是中国人,若是不认识中国字,就无法读懂标准!赵城认真的诉说道。
赵城的同学是中国电网的老工程师,当赵城听到自己同学这么说的时候,他是内心震撼的。
从没想过,标准和中文这两件事是该如何看待的,也从来没想到这个骨子里的骄傲该如何阐述,如何跟全世界表达。
;即便是,我们的标准,我们中国制造的标准会有英文说明,但是想学到真本事,只能来中国,只能看中文原文,这就是我的打算。所以,科长,请在这一次国家重大课题组申报的时候,给我和我的工程师一个机会,调派的机会。我想带着我的团队去西部,试试恶劣环境下的建造,试试跨海跨河的搭桥,试试崇山峻岭之间的搭桥,试试穿隧道,试试加高桥。我想……
赵城一脸慎重而又郑重的跟张泓说下去,;我们中国铁路人既然筛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就该让人才去最艰苦的地方,看上一两年,全程参与几个难的工程。将极寒气候、极热气候、高原环境、极湿环境、极干环境等不同环境和气候下,铁路搭建与火车建造的方法,了然于胸。我们中国铁路才有机会发展成全能的铁路技术,才有机会适合全球铁路建造,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