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面带微笑的再一次将梅之焕搀扶了起来。
三跪三扶,这可以成为新的经典了。
朱由校温和的说道:“爱卿,回去准备一下吧,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是,陛下。”梅之焕声音微微有些哽咽,连忙答应了一声。
原本朱由校想和梅之焕说说具体的事情,只不过现在情绪已经堆到很高的地步了,没有办法再降下来重新谈事情,索性就让他先回去吧。事情可以放到后面再搞。
送走了梅之焕,朱由校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得住压力。
很快,当今陛下要为张居正平反,同时也确定了推行密奏制度的消息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一时之间,官场哗然,无数人开始奔走相告;无数人开始大声疾呼,国将不国矣!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一片纷乱,到处人心惶惶。
这场风波多少也引到了内阁头上,不过他们反而松快了不少。比起之前内阁受到的攻击,现在大家多少转移了些目光。
毕竟在这之前,东厂鼓动都察院疯狂带奏,现在内阁把这件事情推了出去,基本上就没有人再关注内阁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只不过内阁上下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又一件事情暴露出来。
有个人手中拿着一个题本,整个人身子都在不住的颤抖,脚步匆匆的走进内阁。
他径直来到内阁值班房,语气颤抖的对韩爌等人说道:“几位阁老,你们看一看这一份题本吧!”
韩爌等人见如此情况,皆是一愣。
要知道内阁之中的题本是分开看的,也就是分开负责的。除非是特别大的题本,或者是陛下交代的事情,否则基本不会让他们几个人一起看,这也是朝廷分权的一种方式。
可是来者现在却让几个人一起看这一份题本,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出事了。
孙承宗等人全都聚了过来,目光落到了内阁首辅韩爌的头上,这个时候自然是应该他来牵头。
韩爌伸出手将题本拿了过来缓缓的展开。
在韩爌看的一瞬间,脸上变得毫无血色、异常苍白,甚至手也开始颤抖。
韩爌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他的手愈发颤抖的厉害,身形似乎有些站不稳。
他整个人都十分失态,良久没有回过神。
这让孙承宗三人有些迟疑,这是出了多大的事情啊?
韩爌是什么人?
这可是久经沧桑的人物,朝廷上纷纷扰扰的,他都能够稳坐钓鱼台。
如今是出了什么大事,让他如此反应巨大?
只是韩爌没把题本递过来,他们三个也不好意思上手去抢。
徐光启先忍不住了,他先面带关忧的问道:“韩阁老,这是?”
见韩爌没有反应,徐光启又叫了几声,“韩阁老,韩阁老?”
随着徐光启的声音不断的提高,韩爌也终于被惊醒了。
随后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将手中的题本递给徐光启,声音微微有些抖动的说道:“看看吧,出事了!”
徐光启有些疑惑的伸手将题本接了过来,翻看几眼后,脸色大变。
看到这一幕之后,孙承宗两人更加的担心了,他们等着徐光启将题本递过来。
徐光启没有说话,将题本递给了孙承宗和黄克缵。
两人快速的看了一遍,脸色也都变得十分的难看。
等到两人也把题本看完之后,徐光启这才声音清冷的说道:“今时今日,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这些人胆大包天,全都应该发配辽东!”
徐光启这明显是泄愤的话,所以韩爌三人只是听听,没有人说什么。
沉默了半晌之后,韩爌才脸色难看的说道:“现在的事情是该怎么办?陛下那边我们怎么交代?”
“难道要把这份题本直接送上去?如果这么做了,后果很严重。”
孙承宗三人都没有说话,他们当然知道韩爌说的有道理。
略微想了想,徐光启黑着脸说道:“无论事情到底有多大、结果是什么样的,这份题本我们必须呈递上去。只不过,我们不要票拟了。”
这种事情也常有,如果事情太大,内阁不能做主,那么他们就不会票拟,而是直接把题本送到皇帝那里去,等着看皇帝最终怎么决断。
所以这一次徐光启提出这个意见,韩爌三人倒也没有什么疑议,全都点了点头。
“那谁去送?”孙承宗这个时候问道。
要知道手上这份题本的分量太重了,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样子。
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去送,很可能会承受陛下的怒火,到时候很可能得不偿失。
“一起去吧。”
没等大家争论,韩爌直接开口了。
“这一次的事情太大了,如果我们不能够齐心协力的话,怕会朝堂动荡、天下不宁,到时候我们几个就成了罪人了。”韩爌沉着脸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几个一起去吧。”
三人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韩爌的说法。他们直接拿着题本去了西苑。
西苑之中。
朱由校正在湖边放风筝。
说起来,京师天气好的时候不多,恰巧今天不是很热,风也不错,朱由校的心情颇好,得空陪着张皇后一起放风。
两个人有说有笑的,一起拉着线,这一幕温馨而和谐。
这个时候,陈洪硬着头皮快步走了过来,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是难受得一批。
在这个时候跑去打扰皇爷,这是陈洪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此行事,不但会让皇爷生气,甚至还会得罪皇后娘娘。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才愿意做呢。
可是他这一次不做不行。四位阁老一起来了,还不说什么事情,只是强调要见皇爷。
这肯定是出了大事情了,陈洪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看了一眼疾走而来的陈洪,朱由校伸手将风筝放到了张皇后的手里面,“宝珠自己玩一会儿,朕去去就来。”
迈步走到低着头的陈洪身边,朱由校面无表情的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
“回皇爷,四位阁老求见。”陈洪连忙躬身说道。
四个内阁大臣一起来了?
这是要做什么?
朱由校一时之间想不到他们要做什么,对陈洪说道:“带到凉亭那边去吧。”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转身到外面去招呼人了。
朱由校则是走到了张皇后的身边,伸手环住了张皇后的腰,笑着说道:“宝珠在这边等朕,那边有一些事情,朕去看一看,很快就回来。”
张皇后对着朱由校甜甜一笑,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好,妾身等着陛下。”
离开张皇后之后,朱由校就向着凉亭那边走去。
他到这里的时候,四位内阁大臣已经等着了。
看他们的脸色,和颓丧的样子,朱由校就知道事情怕是不小,而且肯定是坏事。
朱由校坐下之后,四人想要行礼。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继而说道:“四位爱卿一起过来,看来带来的还不是什么好消息。那就说说吧。”
“回陛下,都察院御史陈清上了一份题本,臣等看过之后,实在是不敢擅自做主。”
韩爌向前走了一步,双手托着题本送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这个朱由校还真是没想到。
如果是哪里造反了,或者是瓦剌建奴打辽宁等等这么大的事情并不奇怪。可是现在看来明显不是啊!
都察院一个御史的题本,至于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吗?
伸手将手中的题本拿了过来,朱由校看了一眼上面的题目,目光就是微微一凝,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见了。
因为这个题本的名字叫做《治安疏》。
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有名了!
朱由校看到之后,就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因为当年曾经也有人写过一本《治安疏》,这个人就是海瑞。
他写了一本这样的题本,对嘉靖皇帝一顿大骂。其中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
嘉靖者,家家皆净也。
后来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可以说引发了非常大的风波。
现在陈清这个家伙也搞出了这样一份题本,这就是在学海瑞啊!那自己不就成了嘉靖了?
虽然朱由校的心里面早知道会有这一天,可还是不开心。谁愿意自己被痛骂?
关键是朱由校觉得被骂得太早了,为什么就不等等呢?
伸手将题本翻开,朱由校看了看上面写的东西。开篇第一段: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
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然臣忠心于大明,不畏死也。
然后就是一大段的引经据典,随后就陈述了大明朝的现状:
文道崩塌,百官惶然,民心动荡。如果不能够拨乱反正,必然是天下板荡之势,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然后就是对着韩爌徐光启等几个人一顿喷。
尤其是徐光启和黄克缵,直接就被说成了异端,败坏纲纪、有损伦常,实在是枉为人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敬效尤。
说完了他们之后,这目标直接转向了自己这个皇帝,第一句: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摒弃圣人之道。
然后就从信奉那个道士开始对自己狂喷,还说到了自己任用东厂和锦衣卫,又说到了自己对朝堂上官员们的剥削,甚至是任意用韩爌、徐光启这样的官员,然后再到百工院玩乐。
自陛下登基以来,屡屡昏政,使大明国势颓丧、百姓民不聊生。是以昧死竭忠,惓惓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看完之后,朱由校将手中的题本放下,转头看向陈洪,说道:“收起来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又转头看向四位内阁大学士,缓缓的说道:“无非就是想学海瑞罢了,名字也叫《治安疏》,其中对海瑞的《治安疏》还多有引用。”
“不过想要做海瑞,也要有海瑞的那个本事。”
说着,朱由校又对陈洪招了招手,面无表情的吩咐道:“让锦衣卫去查查。”
“当年海瑞是怎么做官的?”
“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浙江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
“如果这个陈清也是如此,你让锦衣卫来告诉朕。”
“是,皇爷。”陈洪连忙躬身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去找锦衣卫了。
陈洪脚步飞快的离开了自家陛下,实在是那里太危险了,气氛也很诡异,不适合他待。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开溜。
陈洪是开溜了,可是其他四个内阁大学士却走不了。
听刚才陛下说的话,虽然语气平和,脸上也看不出喜怒,但是傻子都知道陛下这是生气了。
当初嘉靖皇帝饶了海瑞。那是费了多大的力气啊?
这个陈清就是在胁迫陛下!
虽然大家都不会说,但是世宗皇帝的风评大概怎么样,大臣们心里面都有数。
即便是那个样子,当年世宗皇帝也没有杀了海瑞。如今这个陈清这么干,多半也是觉得陛下不会杀了他。
一来不能够因言获罪,朝中的大臣都会保他。
当然了,保的不是他这个人,也不会认为他干这件事情是正确的。大臣们保的是自己说话的权利,如果今天可以因为上这样的题本而被杀,那么以后也可以因为同样的事情而被杀。
下限只会越来越低,而不可能会越来越高,所以官员才会站出来保护他。
除此之外,第二条就是在胁迫陛下了。当年世宗皇帝没有杀海瑞,如果陛下要杀了陈清的话,那么陛下的风评一下子就臭了,甚至还不如世宗皇帝。
这是几位内阁大学士憋屈的地方,也是他们害怕的地方。
他们已经恨死那个陈清了。你说你干什么不好,你非要这么逼迫陛下?
陛下现在年纪轻轻,初登大宝,正是心骄气傲的时候。你如此撩拨他,真要是不管不顾的把你给杀了,那岂不是就造成了君臣对立?
到时候陛下把屠刀举起来,多少人会因为这件事情丧命?
最关键的是臣子和皇帝的对立一旦开始了的话,那就很难收场了。毕竟有一方要退缩回去,不然肯定不会结束。
依现在陛下的这个样子,他怎么可能退缩回去?
到时候肯定会血流成河。
朱由校看了一眼韩爌四人,缓缓的说道:“也不算什么大事情。一个题本罢了,没什么大不了,你们四个还兴师动众的。行了,回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听到朱由校这么说,韩爌等人的心里面顿时就打寒了。
如果陛下他这个时候发了脾气,对那个陈清喊打喊杀的,甚至表现出非常大的愤怒,要把这个陈清满门抄斩,韩爌他们在心里边反而会踏实一些。
陛下现在这个样子,虽然看起来像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像是并没有将这份题板放在心上,可是韩爌他们四个谁都不傻,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如果还没能从中嗅出什么味道来,那他们什么都不用干了。
做官员最基础的,你要学会察言观色,要把事情想在上官之前。
作为天子的近臣,你要会揣摩皇帝的心思,至少要知道皇帝的行事做法。
韩爌他们四个人对陛下实在是太了解了。当初清洗东林党的时候,陛下可没有手软,那都是一个部一个部的清洗。
那些日子,午门之外天天都杀头,血腥味弥漫了半个京城,大半个月都没有散去。
现在陈清用这种事情来胁迫陛下,你真的以为陛下不敢杀人吗?
尤其是看陛下现在这表现,这件事情肯定不能善了。
韩爌等人脸上很纠结,想要开口说什么,可是现在这个样子也没法说。
你怎么说?说陛下你别憋着了,有什么和臣说说吧?
这根本就不像话!
韩爌他们只能躬身说道:“是,陛下。臣等告退。”
说完这句话之后,韩爌几个人便行礼退着向外面走了出去,只不过脚步略微有一些沉重。
等到所有人走了之后,朱由校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他当然生气,只不过生气的不是陈清骂自己。
这一点朱由校早就预料到了,今天没有陈清,以后也会有其他人骂自己,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他生气的是事情终于到了这一步,显然自己长久以来的所作所为终于戳痛了一些人的底线,他们想要反抗自己了。
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震撼天下,即便是牺牲自己,他们也在所不惜。
正是因为如此,朱由校才感觉到悲哀,才会感觉到生气。
因为这是内耗,这种内耗损伤的只会是大明。可是自己不能不去做,因为如果放弃掉不去做的话,那么事情就会变得更糟糕。
转头看了一眼已经走回来的陈洪,朱由校吩咐道:“去把魏忠贤给朕找来。”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然后又转身去跑腿了。
不过他现在一点都不觉得这件事情累人,反而觉得跑腿是最好的。至少他可以把时间花费在路上,不用掺和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面来。
另一边,四位内阁大学士回到内阁之后,每个人的脸色都非常的凝重。
四人非常有默契的都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而是一起来到了值班房。
四人各自坐下之后,茶水也被端了上来。
轻轻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韩爌才沉声说道:“事情恐怕没有办法善了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把事情闹大,出了一个陈清就足够了。”
孙承宗等三人一起点了点头,他们也明白韩爌的意思。
如果这只是陈清一个人的事情,那么就好办很多,只要把他给摁下去就行了;但如果太多的人闹腾起来,事情就会更麻烦。
“要不要保陈清一命?”这个时候孙承宗在一边说道。
见到几个人全都看向自己,孙承宗这才说道:“事情到了今时今日这个地步,朝廷上闹腾不起来。无论是我们,还是东厂那边,没人会让他们闹腾起来。”
之所以会提起东厂,在场的人也都明白。原因就是东厂控制着朝堂上的一部分舆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有把柄在魏忠贤的手里面。
这也是陛下同意的事情,否则魏忠贤不敢这么干。在这一次的事情里面,他们绝对不会有第二个立场。
魏忠贤不敢让他们有第二个立场,魏忠贤自己也不敢有第二个立场,所以东厂那边不用担心。
至于朝堂上的其他官员,六部官员之中,内阁非常有把握能够控制住大部分人。剩下的人就是小鱼小虾,根本闹腾不起来,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集中到了陈清的身上,关键问题就是要不要保住他的性命。
“陛下应该不会杀他吧?”韩爌有一些迟疑的问道。
韩爌的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在场却没有人回答他。
无论是孙承宗,还是徐光启,又或者是黄克缵,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都非常的统一,那就是陛下不会留陈清的命。
如果没人管的话,这个陈清很快就会死。
“陛下已经让锦衣卫去查了,你觉得他是海瑞吗?”黄克缵抬起头看着韩爌,面色凝重的问道,
几个人全都默然,都没说话。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当初海瑞之所以能够大杀四方,那是因为他是一个完人,根本挑不出来他的错处。
海瑞每天过着犹如自虐一般的生活,在官员之中简直就像一个不可理喻的人。
他不贪污,也不受贿,每天粗茶淡饭却甘之如饴。自己吃的不好,家里人也一样跟着受苦,房前屋后种地养鸡,可以说很失官员的体统。
可是这样的人他就是硬,就是拿他没办法。何况海瑞一心为公,一心一意的办事情,在民间的声望也特别的高。谁要是动过海瑞的话,谁动谁遗臭万年。
所以海瑞不但没有死,反而声望非常的高。一个举人的身份,最后做到了巡抚,在大明朝的历史上都堪称奇迹。
这个陈清呢?
他是海瑞吗?
在场的人都知道,他不是海瑞。那么当年世宗皇帝没有杀海瑞,当今陛下会不会也放过陈清呢?
答案是否定的,大明朝只有一个海瑞。
这个时候,徐光启缓缓的说道:“如果他是海瑞,陛下说不定会重用他。”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几个人全部默然。
三跪三扶,这可以成为新的经典了。
朱由校温和的说道:“爱卿,回去准备一下吧,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是,陛下。”梅之焕声音微微有些哽咽,连忙答应了一声。
原本朱由校想和梅之焕说说具体的事情,只不过现在情绪已经堆到很高的地步了,没有办法再降下来重新谈事情,索性就让他先回去吧。事情可以放到后面再搞。
送走了梅之焕,朱由校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得住压力。
很快,当今陛下要为张居正平反,同时也确定了推行密奏制度的消息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一时之间,官场哗然,无数人开始奔走相告;无数人开始大声疾呼,国将不国矣!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一片纷乱,到处人心惶惶。
这场风波多少也引到了内阁头上,不过他们反而松快了不少。比起之前内阁受到的攻击,现在大家多少转移了些目光。
毕竟在这之前,东厂鼓动都察院疯狂带奏,现在内阁把这件事情推了出去,基本上就没有人再关注内阁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只不过内阁上下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又一件事情暴露出来。
有个人手中拿着一个题本,整个人身子都在不住的颤抖,脚步匆匆的走进内阁。
他径直来到内阁值班房,语气颤抖的对韩爌等人说道:“几位阁老,你们看一看这一份题本吧!”
韩爌等人见如此情况,皆是一愣。
要知道内阁之中的题本是分开看的,也就是分开负责的。除非是特别大的题本,或者是陛下交代的事情,否则基本不会让他们几个人一起看,这也是朝廷分权的一种方式。
可是来者现在却让几个人一起看这一份题本,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出事了。
孙承宗等人全都聚了过来,目光落到了内阁首辅韩爌的头上,这个时候自然是应该他来牵头。
韩爌伸出手将题本拿了过来缓缓的展开。
在韩爌看的一瞬间,脸上变得毫无血色、异常苍白,甚至手也开始颤抖。
韩爌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他的手愈发颤抖的厉害,身形似乎有些站不稳。
他整个人都十分失态,良久没有回过神。
这让孙承宗三人有些迟疑,这是出了多大的事情啊?
韩爌是什么人?
这可是久经沧桑的人物,朝廷上纷纷扰扰的,他都能够稳坐钓鱼台。
如今是出了什么大事,让他如此反应巨大?
只是韩爌没把题本递过来,他们三个也不好意思上手去抢。
徐光启先忍不住了,他先面带关忧的问道:“韩阁老,这是?”
见韩爌没有反应,徐光启又叫了几声,“韩阁老,韩阁老?”
随着徐光启的声音不断的提高,韩爌也终于被惊醒了。
随后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将手中的题本递给徐光启,声音微微有些抖动的说道:“看看吧,出事了!”
徐光启有些疑惑的伸手将题本接了过来,翻看几眼后,脸色大变。
看到这一幕之后,孙承宗两人更加的担心了,他们等着徐光启将题本递过来。
徐光启没有说话,将题本递给了孙承宗和黄克缵。
两人快速的看了一遍,脸色也都变得十分的难看。
等到两人也把题本看完之后,徐光启这才声音清冷的说道:“今时今日,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这些人胆大包天,全都应该发配辽东!”
徐光启这明显是泄愤的话,所以韩爌三人只是听听,没有人说什么。
沉默了半晌之后,韩爌才脸色难看的说道:“现在的事情是该怎么办?陛下那边我们怎么交代?”
“难道要把这份题本直接送上去?如果这么做了,后果很严重。”
孙承宗三人都没有说话,他们当然知道韩爌说的有道理。
略微想了想,徐光启黑着脸说道:“无论事情到底有多大、结果是什么样的,这份题本我们必须呈递上去。只不过,我们不要票拟了。”
这种事情也常有,如果事情太大,内阁不能做主,那么他们就不会票拟,而是直接把题本送到皇帝那里去,等着看皇帝最终怎么决断。
所以这一次徐光启提出这个意见,韩爌三人倒也没有什么疑议,全都点了点头。
“那谁去送?”孙承宗这个时候问道。
要知道手上这份题本的分量太重了,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样子。
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去送,很可能会承受陛下的怒火,到时候很可能得不偿失。
“一起去吧。”
没等大家争论,韩爌直接开口了。
“这一次的事情太大了,如果我们不能够齐心协力的话,怕会朝堂动荡、天下不宁,到时候我们几个就成了罪人了。”韩爌沉着脸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几个一起去吧。”
三人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韩爌的说法。他们直接拿着题本去了西苑。
西苑之中。
朱由校正在湖边放风筝。
说起来,京师天气好的时候不多,恰巧今天不是很热,风也不错,朱由校的心情颇好,得空陪着张皇后一起放风。
两个人有说有笑的,一起拉着线,这一幕温馨而和谐。
这个时候,陈洪硬着头皮快步走了过来,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是难受得一批。
在这个时候跑去打扰皇爷,这是陈洪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此行事,不但会让皇爷生气,甚至还会得罪皇后娘娘。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才愿意做呢。
可是他这一次不做不行。四位阁老一起来了,还不说什么事情,只是强调要见皇爷。
这肯定是出了大事情了,陈洪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看了一眼疾走而来的陈洪,朱由校伸手将风筝放到了张皇后的手里面,“宝珠自己玩一会儿,朕去去就来。”
迈步走到低着头的陈洪身边,朱由校面无表情的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
“回皇爷,四位阁老求见。”陈洪连忙躬身说道。
四个内阁大臣一起来了?
这是要做什么?
朱由校一时之间想不到他们要做什么,对陈洪说道:“带到凉亭那边去吧。”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转身到外面去招呼人了。
朱由校则是走到了张皇后的身边,伸手环住了张皇后的腰,笑着说道:“宝珠在这边等朕,那边有一些事情,朕去看一看,很快就回来。”
张皇后对着朱由校甜甜一笑,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好,妾身等着陛下。”
离开张皇后之后,朱由校就向着凉亭那边走去。
他到这里的时候,四位内阁大臣已经等着了。
看他们的脸色,和颓丧的样子,朱由校就知道事情怕是不小,而且肯定是坏事。
朱由校坐下之后,四人想要行礼。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继而说道:“四位爱卿一起过来,看来带来的还不是什么好消息。那就说说吧。”
“回陛下,都察院御史陈清上了一份题本,臣等看过之后,实在是不敢擅自做主。”
韩爌向前走了一步,双手托着题本送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这个朱由校还真是没想到。
如果是哪里造反了,或者是瓦剌建奴打辽宁等等这么大的事情并不奇怪。可是现在看来明显不是啊!
都察院一个御史的题本,至于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吗?
伸手将手中的题本拿了过来,朱由校看了一眼上面的题目,目光就是微微一凝,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见了。
因为这个题本的名字叫做《治安疏》。
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有名了!
朱由校看到之后,就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因为当年曾经也有人写过一本《治安疏》,这个人就是海瑞。
他写了一本这样的题本,对嘉靖皇帝一顿大骂。其中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
嘉靖者,家家皆净也。
后来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可以说引发了非常大的风波。
现在陈清这个家伙也搞出了这样一份题本,这就是在学海瑞啊!那自己不就成了嘉靖了?
虽然朱由校的心里面早知道会有这一天,可还是不开心。谁愿意自己被痛骂?
关键是朱由校觉得被骂得太早了,为什么就不等等呢?
伸手将题本翻开,朱由校看了看上面写的东西。开篇第一段: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
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然臣忠心于大明,不畏死也。
然后就是一大段的引经据典,随后就陈述了大明朝的现状:
文道崩塌,百官惶然,民心动荡。如果不能够拨乱反正,必然是天下板荡之势,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然后就是对着韩爌徐光启等几个人一顿喷。
尤其是徐光启和黄克缵,直接就被说成了异端,败坏纲纪、有损伦常,实在是枉为人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敬效尤。
说完了他们之后,这目标直接转向了自己这个皇帝,第一句: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摒弃圣人之道。
然后就从信奉那个道士开始对自己狂喷,还说到了自己任用东厂和锦衣卫,又说到了自己对朝堂上官员们的剥削,甚至是任意用韩爌、徐光启这样的官员,然后再到百工院玩乐。
自陛下登基以来,屡屡昏政,使大明国势颓丧、百姓民不聊生。是以昧死竭忠,惓惓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看完之后,朱由校将手中的题本放下,转头看向陈洪,说道:“收起来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又转头看向四位内阁大学士,缓缓的说道:“无非就是想学海瑞罢了,名字也叫《治安疏》,其中对海瑞的《治安疏》还多有引用。”
“不过想要做海瑞,也要有海瑞的那个本事。”
说着,朱由校又对陈洪招了招手,面无表情的吩咐道:“让锦衣卫去查查。”
“当年海瑞是怎么做官的?”
“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浙江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
“如果这个陈清也是如此,你让锦衣卫来告诉朕。”
“是,皇爷。”陈洪连忙躬身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去找锦衣卫了。
陈洪脚步飞快的离开了自家陛下,实在是那里太危险了,气氛也很诡异,不适合他待。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开溜。
陈洪是开溜了,可是其他四个内阁大学士却走不了。
听刚才陛下说的话,虽然语气平和,脸上也看不出喜怒,但是傻子都知道陛下这是生气了。
当初嘉靖皇帝饶了海瑞。那是费了多大的力气啊?
这个陈清就是在胁迫陛下!
虽然大家都不会说,但是世宗皇帝的风评大概怎么样,大臣们心里面都有数。
即便是那个样子,当年世宗皇帝也没有杀了海瑞。如今这个陈清这么干,多半也是觉得陛下不会杀了他。
一来不能够因言获罪,朝中的大臣都会保他。
当然了,保的不是他这个人,也不会认为他干这件事情是正确的。大臣们保的是自己说话的权利,如果今天可以因为上这样的题本而被杀,那么以后也可以因为同样的事情而被杀。
下限只会越来越低,而不可能会越来越高,所以官员才会站出来保护他。
除此之外,第二条就是在胁迫陛下了。当年世宗皇帝没有杀海瑞,如果陛下要杀了陈清的话,那么陛下的风评一下子就臭了,甚至还不如世宗皇帝。
这是几位内阁大学士憋屈的地方,也是他们害怕的地方。
他们已经恨死那个陈清了。你说你干什么不好,你非要这么逼迫陛下?
陛下现在年纪轻轻,初登大宝,正是心骄气傲的时候。你如此撩拨他,真要是不管不顾的把你给杀了,那岂不是就造成了君臣对立?
到时候陛下把屠刀举起来,多少人会因为这件事情丧命?
最关键的是臣子和皇帝的对立一旦开始了的话,那就很难收场了。毕竟有一方要退缩回去,不然肯定不会结束。
依现在陛下的这个样子,他怎么可能退缩回去?
到时候肯定会血流成河。
朱由校看了一眼韩爌四人,缓缓的说道:“也不算什么大事情。一个题本罢了,没什么大不了,你们四个还兴师动众的。行了,回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听到朱由校这么说,韩爌等人的心里面顿时就打寒了。
如果陛下他这个时候发了脾气,对那个陈清喊打喊杀的,甚至表现出非常大的愤怒,要把这个陈清满门抄斩,韩爌他们在心里边反而会踏实一些。
陛下现在这个样子,虽然看起来像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像是并没有将这份题板放在心上,可是韩爌他们四个谁都不傻,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如果还没能从中嗅出什么味道来,那他们什么都不用干了。
做官员最基础的,你要学会察言观色,要把事情想在上官之前。
作为天子的近臣,你要会揣摩皇帝的心思,至少要知道皇帝的行事做法。
韩爌他们四个人对陛下实在是太了解了。当初清洗东林党的时候,陛下可没有手软,那都是一个部一个部的清洗。
那些日子,午门之外天天都杀头,血腥味弥漫了半个京城,大半个月都没有散去。
现在陈清用这种事情来胁迫陛下,你真的以为陛下不敢杀人吗?
尤其是看陛下现在这表现,这件事情肯定不能善了。
韩爌等人脸上很纠结,想要开口说什么,可是现在这个样子也没法说。
你怎么说?说陛下你别憋着了,有什么和臣说说吧?
这根本就不像话!
韩爌他们只能躬身说道:“是,陛下。臣等告退。”
说完这句话之后,韩爌几个人便行礼退着向外面走了出去,只不过脚步略微有一些沉重。
等到所有人走了之后,朱由校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他当然生气,只不过生气的不是陈清骂自己。
这一点朱由校早就预料到了,今天没有陈清,以后也会有其他人骂自己,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他生气的是事情终于到了这一步,显然自己长久以来的所作所为终于戳痛了一些人的底线,他们想要反抗自己了。
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震撼天下,即便是牺牲自己,他们也在所不惜。
正是因为如此,朱由校才感觉到悲哀,才会感觉到生气。
因为这是内耗,这种内耗损伤的只会是大明。可是自己不能不去做,因为如果放弃掉不去做的话,那么事情就会变得更糟糕。
转头看了一眼已经走回来的陈洪,朱由校吩咐道:“去把魏忠贤给朕找来。”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然后又转身去跑腿了。
不过他现在一点都不觉得这件事情累人,反而觉得跑腿是最好的。至少他可以把时间花费在路上,不用掺和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面来。
另一边,四位内阁大学士回到内阁之后,每个人的脸色都非常的凝重。
四人非常有默契的都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而是一起来到了值班房。
四人各自坐下之后,茶水也被端了上来。
轻轻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韩爌才沉声说道:“事情恐怕没有办法善了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把事情闹大,出了一个陈清就足够了。”
孙承宗等三人一起点了点头,他们也明白韩爌的意思。
如果这只是陈清一个人的事情,那么就好办很多,只要把他给摁下去就行了;但如果太多的人闹腾起来,事情就会更麻烦。
“要不要保陈清一命?”这个时候孙承宗在一边说道。
见到几个人全都看向自己,孙承宗这才说道:“事情到了今时今日这个地步,朝廷上闹腾不起来。无论是我们,还是东厂那边,没人会让他们闹腾起来。”
之所以会提起东厂,在场的人也都明白。原因就是东厂控制着朝堂上的一部分舆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有把柄在魏忠贤的手里面。
这也是陛下同意的事情,否则魏忠贤不敢这么干。在这一次的事情里面,他们绝对不会有第二个立场。
魏忠贤不敢让他们有第二个立场,魏忠贤自己也不敢有第二个立场,所以东厂那边不用担心。
至于朝堂上的其他官员,六部官员之中,内阁非常有把握能够控制住大部分人。剩下的人就是小鱼小虾,根本闹腾不起来,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集中到了陈清的身上,关键问题就是要不要保住他的性命。
“陛下应该不会杀他吧?”韩爌有一些迟疑的问道。
韩爌的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在场却没有人回答他。
无论是孙承宗,还是徐光启,又或者是黄克缵,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都非常的统一,那就是陛下不会留陈清的命。
如果没人管的话,这个陈清很快就会死。
“陛下已经让锦衣卫去查了,你觉得他是海瑞吗?”黄克缵抬起头看着韩爌,面色凝重的问道,
几个人全都默然,都没说话。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当初海瑞之所以能够大杀四方,那是因为他是一个完人,根本挑不出来他的错处。
海瑞每天过着犹如自虐一般的生活,在官员之中简直就像一个不可理喻的人。
他不贪污,也不受贿,每天粗茶淡饭却甘之如饴。自己吃的不好,家里人也一样跟着受苦,房前屋后种地养鸡,可以说很失官员的体统。
可是这样的人他就是硬,就是拿他没办法。何况海瑞一心为公,一心一意的办事情,在民间的声望也特别的高。谁要是动过海瑞的话,谁动谁遗臭万年。
所以海瑞不但没有死,反而声望非常的高。一个举人的身份,最后做到了巡抚,在大明朝的历史上都堪称奇迹。
这个陈清呢?
他是海瑞吗?
在场的人都知道,他不是海瑞。那么当年世宗皇帝没有杀海瑞,当今陛下会不会也放过陈清呢?
答案是否定的,大明朝只有一个海瑞。
这个时候,徐光启缓缓的说道:“如果他是海瑞,陛下说不定会重用他。”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几个人全部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