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孟谦转场来到了华夏导弹工业的摇篮,华夏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来航二院的第一件事情是参观,航二院在接下去的空间站发展中同样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成功交会所用的微波雷达就是航二院研制的。

    而在参观的过程中孟谦看到了几个国宝级的人物,比如上过央视的叶晖,那个被外国人嘲讽华夏研磨师做不了高精度然后啪啪打外国人脸的大国匠师。

    叶晖能用手实现0.05微米的精度,而这个水平在华夏只有不到十个人能做到。

    此外,孟谦还见到了国家“工匠榜样”王宝森,在业内有一个说法叫做华夏国宝级匠师在军工,而航二院又占了一半,这话多少是有点道理的。

    孟谦还单独跟王宝森聊了将近一个小时,至于两人聊了什么,之后孟谦会告诉大家。

    领略了一番航二院的强大,孟谦被带去了一个会议室,在会议室里坐着一批科学家,其中有多位知名院士,比如华夏工程院的李伯虎院士。

    云计算这个概念是谷歌提出来的,而云制造这个概念是在2009年由华夏工程院李伯虎院士和华夏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张霖教授提出来的,而且提出后就开始率领团队研究云制造了。

    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团队。

    而在接下去的十年发展历程中,航二院正是华夏云制造的领头羊企业,在云制造上表现最好的两家私企分别是华为和阿里。

    所以孟谦被带来这个会议室的原因,就是大家想跟他聊聊云制造的事情。

    “不知道孟总对云制造有什么见解,方便的话给我们上一课。”李伯虎表现的非常谦逊,让孟谦多少有些诚惶诚恐。

    孟谦先客气了一句,然后也不浪费时间直入主题,“云制造这个方向我认为是没问题的,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去年就说过我们华夏应该考虑工业升级转型的事情了。

    今年年初这两个月其实看得出国家也是这个意思,那么云制造正是我认为在我们工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首选技术方向。

    现在的问题就是云制造这条路具体该怎么走,未来的最终形态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需要从最开始就做出一个规划和预估,这样在接下去的发展中就能少走很多弯路,毕竟云制造是一个涉及诸多产业的技术。”

    李伯虎点头表示认可,孟谦继续表达,“我这里做了一个模型,大家可以来看一下。

    我们以杭城为例做一个云制造模型,首先,我们要打造一个杭城云制造大数据中心,在杭城搭建起工业互联网,对大数据进行实时管理。

    通过对大数据的管理,我们可以掌握生产,销售,库存等全面信息,同时我们打通线上线下之间的通道,通过对信息的处理来催动企业协作,调配过剩产能,提升生产效率。

    其次,通过云制造工业物联网打造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培训,金融贷款,客户回馈,信息检索等在线服务功能。”

    孟谦耐心的展示着模型,大家也看的非常认真,“所以在我们看来,云制造的核心就是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以及个性化制造。

    在资源整合方面,云制造能够将散乱的制造资源集中起来,并通过数据处理形成统一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并突破单一资源的上限。

    在产业融合方面,就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把制造业和线上销售,线上服务,线上金融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企业可以通过平台了解自己和整个区域内的多项数据指标,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教育资源,金融资源,甚至还能通过平台了解用户满意度。

    整个平台的建立有利于企业更好的了解用户信息和市场信息,从而建立更好的产品策略和发展策略,打通生产,销售,服务三个点。

    最后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定制化服务,定制化的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大,这是我始终坚信的一点。

    云智联可以打破传统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利用及时的信息交互为客户提供全定制化或半定制化服务。

    而定制化产品的发展,一旦市场体量足够庞大,可以通过这个领域超越发达国家在传统产品上的优势,提供无限可能性,就比如我们的AI芯片,通过定制化产品的个性化特征打破垄断。”

    李伯虎等人听的非常认真,一边听一边记笔记,“那在孟总看来,我们接下去的重点攻坚技术方向有哪些?”

    孟谦仔细的想了一下,“智能传感器,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工业软件,这都是云制造发展的必要发展技术,也是现在全世界想要发展云制造都必须要去争夺的技术领域。”

    “那在这些技术领域,孟总觉得我们跟国外的差距有多大?”

    “云制造是一个新概念,所有配套技术其实本身就存在个性化特征,所以我不认为我们有多大的差距,现在该做的就是如果我们能认定这个方向,那就集中精力去把这个方向做好,不要想太多。

    我们在概念上取得了先机,接下来我们就该在技术上抢占先机了。”相对成熟的工业云最早打造者是通用电气,那是2013年的事情,而华夏如果能从现在开始好好发力,有大风集团的技术支持和孟谦的先知外挂加持,三年内打造出领先的华夏工业云不是不可能。

    会议后,大风集团毫不意外的成为了华夏云制造项目发展中最重要的民营企业,将和华科院,航二院等机构一起致力于华夏云制造技术的发展。

    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还在继续聊这个事情,李伯虎问了很多更细致的问题,甚至包括城市的选择,“孟总觉得我们从哪个城市开始做试验比较合适。”

    “燕京或者深城吧。”

    “沪上呢?”

    “沪上有点缺乏科技基因,这个领域还是燕京和深城更合适一点。”

    “那杭城呢?”

    “杭城终究差着点火候,配套都起不来,发展互联网还可以,发展工业的话杭城还没有这个基础。”

    李伯虎默默点头开始盘算这个事情,孟谦则趁机转向航二院的领导,“领导,我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

    “孟总请说。”

    “我们想跟你们借人才。”

    “借人才?什么人才?”

    “王宝森”

    孟谦的话让整桌人都沉默了,大家下意识猜测孟谦应该是想借人去搞光刻机,但问题是这样的人才华夏一共就这么几个,他们跑去搞光刻机的话,军工航天这边怎么办。

    好在孟谦也知道这事很难办,马上解释道,“是这样的,这几年我们在光刻机研制的过程中自己也培养了不少人才,但各位都知道,像这种顶级研磨师全世界加起来也不到100人,很多企业都把这样的人才视为珍宝我们花钱也挖不来。

    但至少在这接近十年的培养之下,我们公司还是出现了一些有望冲击顶尖手艺的师傅,所以我今天特地咨询了一下王师傅,因为我很早就在关注这个领域的人才,也发现王师傅的好几个学生都有很不俗的表现。

    果然,在今天的沟通中王师傅告诉我研磨这个事情虽然经验很重要,但天赋和技巧同样重要,他的学生之所以往往都能有不错的表现,是因为王师傅倾囊相授,一对一指点,所以我想向航二院借王师傅的意思是说想请王师傅来帮我挖掘并培养一下人才,来给我们公司的师傅当当老师,看看我们公司这边有没有能拔的起来的好苗子。”

    孟谦这么一说,大家马上就接受了,华夏私企里一直都没培养出这方面的顶级匠师,现在大风集团有了点起色又有心好好培养,让国企里这些大师傅看看有没有看得上的徒弟顺带一起培养一下,又能增加华夏顶级匠师的数量,又能为私企培养匠师,自然是好事。

    只不过像王宝森这样的人收徒都有自己的标准,不是谁想当他徒弟都可以的,所以孟谦下午跟他沟通的重点就在这,让王宝森自己去沪上微电科挑人,有看得上眼的最好,如果都看不上眼,那这事也就算了,绝对不强求。

    领导们也没什么太大的意见,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章节目录

重写科技格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江湖说梦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湖说梦人并收藏重写科技格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