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湛没反对,但也没同意,他只是淡淡问:“既然众爱卿如此关心立后之事,不如同朕说说,尔等可有好的人选?”
那些提议的大臣等的就是这句话。
一个个的,如同打开了话匣子,纷纷举荐起心目中的皇后人选。
“这些年来,温贵妃一直掌管着后宫,且她为人温婉,待人和善,膝下又抚养着皇长子,她的父亲还是温相大人,是以,臣认为温贵妃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话音刚落,另一个大臣就抗议了,“什么叫后宫只温贵妃一直掌管着后宫,这些年,柔贵妃也和温贵妃一同掌管后宫的好吗?”
“说起来,温贵妃膝下的皇长子并非亲生,可柔贵妃膝下的五皇子,那是柔贵妃亲生的。”
“哼,皇上问的是适合皇后的人选,又不是说储君的人选,你在这同我说是不是亲生的做什么?再说了,管他是不是妃嫔们亲生的,只要是皇上亲生的,那就成!”
“除了两位贵妃,惠妃也抚养着二皇子......”
然而,这个举荐惠妃的大臣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可惠妃家室背景有些低了,除了抚养二皇子,我实在想不出她还有什么别的优点。”
“那诗妃呢,诗妃可是吏部尚书大人之女,膝下育有四皇子,为人处世更是当代女德之典范!”
“静妃也不错啊,佟家四代忠烈,她父亲几年前还战死沙场,兄长这些年仍然活跃在战场上,这种家族里出来的人,不比满口之乎者也的强远了。”
“你说什么!都是在朝廷当官的,谁还瞧不起谁了?你瞧不起我们这些满口之乎者也的,我还瞧不起你们从武的太粗鄙了呢,简直就是文盲!”
这后宫还没吵起来,前朝几个大臣倒是先吵起来了。
一个个的,在下首争得面红耳赤。
嬴湛寒着一张脸,“你们好歹都是朝中重臣,立后也是你们提议的,结果就让朕看着你们在朝堂上争来争去的?”
一番话,说得大臣们面上臊得慌。
有几个还低垂着头,狠狠瞪了眼不同立场的大臣。
嘴上则讪讪道:“皇上,咱们可都是为了北临国好啊。”
“是啊皇上,后宫已经多年没有皇后了,我们也是为了后宫好,只有后宫稳定了,您才能放心治理前朝,我们都是为了您好,为了江山社稷好啊。”
嬴湛:“这些年,后宫没有皇后,朕难道没治理好江山社稷吗?”
这些大臣,说出来的话听起来挺崇高的,是为了他好,为了后宫好,为了江山社稷好。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各自家中的女儿在后宫当妃,为了家族好罢了。
只有少数大臣,是纯粹的只为了北临好。
皇帝这么说了,众大臣肯定是立马否认。
这时,另外一个大臣道:“皇上,放眼望去,臣认为没有人比倾妃更适合当皇后了。”
嬴湛浓眉一挑,饶有兴致地道:“爱卿此话怎讲?”
那名大臣回:“臣以为皇后的人选不光是从家室背景,还有皇嗣上做比较,还得母仪天下。”
“这些年来,倾妃娘家的西兹国与咱们北临一直很友好,还一起联盟对抗敌国。”
“且倾妃医术高明,将倾医阁打理得井井有条,推动了我国医学发展,真的应了倾妃当年的那句话,让老百姓病有所医!”
“并且,她的品格在老百姓心中有口皆碑,据说在后宫也待人和善,这样德才兼备的妃嫔,实乃皇后最佳人选!”
这个举荐倾妃的大臣,是这几年的新秀,不在前朝拉帮结派的。
而他的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哑口无言。
这说明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倾妃的好形象确实深入人心。
尤其是倾医阁这些年发展得越来越好,给老百姓得利了,这是有目共睹的。
或许别的妃嫔,他们还能随便挑出一些毛病来。
可是这个倾妃么,还真就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只不过,这些举荐的大臣,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妃嫔的外戚家族。
不然就是他们和外戚家族是世交。
倾妃是西兹国的公主,她们不熟,所以就没举荐。
虽说倾妃让人挑不出刺来,但总有一些人鸡蛋里挑骨头。
只见一名着藏蓝色官服的大臣反对道:“倾妃娘娘是好,但她曾经到底是作恶多端之人,又是从皇后被贬为才人的,这些年虽性情大变,但一个人的本性还是难改掉的。”
正方大臣:“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不要混为一体好吗?难道一个人小时候尿床,就一辈子都尿床吗?”
反方大臣:“你这是强词夺理,倾妃之前劣迹多,一个妃嫔哪能在皇后那个位置贬了又升,若是再将她立为皇后,旁人还以为咱们北临国将此事当儿戏呢。”
“再说了,皇后人选最好是膝下有个皇子为好,这样将来立储君也方便,可倾妃膝下只一个女儿,这实在是有些不妥当啊。”
正方大臣:“怎就不妥了?谁规定皇后膝下必须得有皇子,她可以抚养别的皇子为储君,皇上也可以立别的皇子为储君啊,我看你们就是挑不出毛病来,故意挑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找茬。”
这些年,民间谁人不说倾医阁好,不说倾妃好?
那些人挑不出毛病,就拿倾妃的黑历史和没儿子说事!
正方大臣:“就是,古往今来,多的是没皇子的皇后,也不是只有嫡子才当储君。”
上首,嬴湛听着大臣们严重跑题,一脸严肃道:“不是说提议立后,怎的又扯到储君了?莫不是众爱卿在暗示朕,顺便把储君也立了?”
大臣们听见皇帝话里的不满,纷纷摇头,表示没有提议立储君的意思。
这中宫都无后,还立什么储君,岂不是乱套了吗?
站在一定角度来说,他们还是希望皇后的儿子就是储君。
如此一来,站队皇后的时候,把立储君的队伍也给站了,省事儿。
否则的话,皇后和储君容易对立。
那些提议的大臣等的就是这句话。
一个个的,如同打开了话匣子,纷纷举荐起心目中的皇后人选。
“这些年来,温贵妃一直掌管着后宫,且她为人温婉,待人和善,膝下又抚养着皇长子,她的父亲还是温相大人,是以,臣认为温贵妃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话音刚落,另一个大臣就抗议了,“什么叫后宫只温贵妃一直掌管着后宫,这些年,柔贵妃也和温贵妃一同掌管后宫的好吗?”
“说起来,温贵妃膝下的皇长子并非亲生,可柔贵妃膝下的五皇子,那是柔贵妃亲生的。”
“哼,皇上问的是适合皇后的人选,又不是说储君的人选,你在这同我说是不是亲生的做什么?再说了,管他是不是妃嫔们亲生的,只要是皇上亲生的,那就成!”
“除了两位贵妃,惠妃也抚养着二皇子......”
然而,这个举荐惠妃的大臣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可惠妃家室背景有些低了,除了抚养二皇子,我实在想不出她还有什么别的优点。”
“那诗妃呢,诗妃可是吏部尚书大人之女,膝下育有四皇子,为人处世更是当代女德之典范!”
“静妃也不错啊,佟家四代忠烈,她父亲几年前还战死沙场,兄长这些年仍然活跃在战场上,这种家族里出来的人,不比满口之乎者也的强远了。”
“你说什么!都是在朝廷当官的,谁还瞧不起谁了?你瞧不起我们这些满口之乎者也的,我还瞧不起你们从武的太粗鄙了呢,简直就是文盲!”
这后宫还没吵起来,前朝几个大臣倒是先吵起来了。
一个个的,在下首争得面红耳赤。
嬴湛寒着一张脸,“你们好歹都是朝中重臣,立后也是你们提议的,结果就让朕看着你们在朝堂上争来争去的?”
一番话,说得大臣们面上臊得慌。
有几个还低垂着头,狠狠瞪了眼不同立场的大臣。
嘴上则讪讪道:“皇上,咱们可都是为了北临国好啊。”
“是啊皇上,后宫已经多年没有皇后了,我们也是为了后宫好,只有后宫稳定了,您才能放心治理前朝,我们都是为了您好,为了江山社稷好啊。”
嬴湛:“这些年,后宫没有皇后,朕难道没治理好江山社稷吗?”
这些大臣,说出来的话听起来挺崇高的,是为了他好,为了后宫好,为了江山社稷好。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各自家中的女儿在后宫当妃,为了家族好罢了。
只有少数大臣,是纯粹的只为了北临好。
皇帝这么说了,众大臣肯定是立马否认。
这时,另外一个大臣道:“皇上,放眼望去,臣认为没有人比倾妃更适合当皇后了。”
嬴湛浓眉一挑,饶有兴致地道:“爱卿此话怎讲?”
那名大臣回:“臣以为皇后的人选不光是从家室背景,还有皇嗣上做比较,还得母仪天下。”
“这些年来,倾妃娘家的西兹国与咱们北临一直很友好,还一起联盟对抗敌国。”
“且倾妃医术高明,将倾医阁打理得井井有条,推动了我国医学发展,真的应了倾妃当年的那句话,让老百姓病有所医!”
“并且,她的品格在老百姓心中有口皆碑,据说在后宫也待人和善,这样德才兼备的妃嫔,实乃皇后最佳人选!”
这个举荐倾妃的大臣,是这几年的新秀,不在前朝拉帮结派的。
而他的一番话,说得在场众人哑口无言。
这说明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倾妃的好形象确实深入人心。
尤其是倾医阁这些年发展得越来越好,给老百姓得利了,这是有目共睹的。
或许别的妃嫔,他们还能随便挑出一些毛病来。
可是这个倾妃么,还真就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只不过,这些举荐的大臣,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妃嫔的外戚家族。
不然就是他们和外戚家族是世交。
倾妃是西兹国的公主,她们不熟,所以就没举荐。
虽说倾妃让人挑不出刺来,但总有一些人鸡蛋里挑骨头。
只见一名着藏蓝色官服的大臣反对道:“倾妃娘娘是好,但她曾经到底是作恶多端之人,又是从皇后被贬为才人的,这些年虽性情大变,但一个人的本性还是难改掉的。”
正方大臣:“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不要混为一体好吗?难道一个人小时候尿床,就一辈子都尿床吗?”
反方大臣:“你这是强词夺理,倾妃之前劣迹多,一个妃嫔哪能在皇后那个位置贬了又升,若是再将她立为皇后,旁人还以为咱们北临国将此事当儿戏呢。”
“再说了,皇后人选最好是膝下有个皇子为好,这样将来立储君也方便,可倾妃膝下只一个女儿,这实在是有些不妥当啊。”
正方大臣:“怎就不妥了?谁规定皇后膝下必须得有皇子,她可以抚养别的皇子为储君,皇上也可以立别的皇子为储君啊,我看你们就是挑不出毛病来,故意挑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来找茬。”
这些年,民间谁人不说倾医阁好,不说倾妃好?
那些人挑不出毛病,就拿倾妃的黑历史和没儿子说事!
正方大臣:“就是,古往今来,多的是没皇子的皇后,也不是只有嫡子才当储君。”
上首,嬴湛听着大臣们严重跑题,一脸严肃道:“不是说提议立后,怎的又扯到储君了?莫不是众爱卿在暗示朕,顺便把储君也立了?”
大臣们听见皇帝话里的不满,纷纷摇头,表示没有提议立储君的意思。
这中宫都无后,还立什么储君,岂不是乱套了吗?
站在一定角度来说,他们还是希望皇后的儿子就是储君。
如此一来,站队皇后的时候,把立储君的队伍也给站了,省事儿。
否则的话,皇后和储君容易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