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紫英沉默不语。
    周朝宗最后这一个建议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就是春闱了。
    大周沿袭明制二月初九到二月十二当然只考两场初九考经义十一考时政策文十二正式封卷三月初一揭晓看榜然后确定殿试时间一般是三月十五前后最后是三日内出一甲二甲三甲名单。
    可以说参加春闱的学子们才称得上是整个大周的文人菁华他们都是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举人无论是经义还是策文水平都不是秋闱时那帮秀才监生们可比的。
    也就是说他们的经义水平更高同时在策文方面与冯紫英策文水平会极大缩小了按照南北中三卷录取名额属于北卷的冯紫英一样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北直、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以及辽东等三都司的学子尽皆汇聚于此要争夺大概整个北卷在全部名额中三成五比例左右的进士名额按照今科数量也就是在一百二十人五个名额左右。
    不容易啊冯紫英粗略算了一算基本上是百分之八的中式率的确要比秋闱高很多但是你要知道这春闱的竞争激烈程度和水平也要高许多。
    周朝宗的担心不无道理虽说当下朝廷取士更重视策论但这个重视策论则是指策论的综合性水准不完全是指你的立意破题和观点还包括的用词造句你的引经据典你的文法修辞等等而这些都是通过经义来体现这恰恰是自己的弱项。
    如周朝宗所说这些方面的提升是不可能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就能再有一个层次提升的他能做的已经尽可能的替自己做到了。
    那么这种情形下和如此多的精英学子竞逐自己如果不能凸显自己的优势甚至要达到引人瞩目的地步很大程度就可能会被压下。
    问题是这过于标新立异一样有很大风险。
    那些个同考官们大多数来自翰林院或者左右春坊、礼部他们未必就能有内阁阁臣和六部主官们那么开阔的眼界和宽阔的心胸能够接受自己过于激进的观点文章么?
    弄不好一看就觉得自己这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直接黜落甚至连主考和副主考都看不到就打落尘埃了。
    “周师您建议我可以观点上犀利尖锐一些?”冯紫英定了定神才问道。
    这个时候周朝宗反而没有回答先前他是有感而发但是现在冯紫英这样一问显然就是很正式的对待此事了这关系到一个月之后冯紫英命运他也不能不慎重。
    思考再三周朝宗才道:“紫英我不会在你面前掩饰隐晦什么如果按照水准去发挥如无意外你考不中的可能性会在八成以上因为我经历过这种春闱竞争太激烈了但是我也不能说你走蹊径就一定能关键要看同考和主考如何来看同考如果是一个流于平庸者可能就会直接黜落而若是遇到一个心胸宽广或者对朝廷现状不满者那么则有可能会被视为上佳但即便是同考视为上佳也有可能会被一个安于现状的主考否决所以……”
    冯紫英明白过来了周朝宗把各种可能性都给自己说了这个决定就要由自己来下了。
    他也曾经和自己说过如果再在书院读三年他有相当把握自己能在春闱过关但是今科他的确不太看好但今年名额相对较多而且皇上有意图新肯定会在考题上有利于青檀书院和自己这类对时政策论十分擅长的这类学会说呢过所以也是值得一搏。
    “周师我明白了。”冯紫英不再纠结。
    ******
    “我也算着你该来了。”乔应甲捋着颌下几缕胡须微笑着点点头“这个周朝宗倒也有些本事居然能把这些都能替你算得清清楚楚是个人物乘风兄看人还是很厚一套啊只可惜这个周朝宗屡试不中委实可惜了。”
    “还请乔师指点。”冯紫英恭敬一礼。
    “不必如此坐下说话。”乔应甲摆摆手仰起头想了一想才在厅堂内踱着步子缓缓道:“今科名额增加不少北卷相对南卷竞争压力小一些这都是好事但春闱和秋闱相比其水准提升很大对你来说也是一个大考。”
    冯紫英只是点头却不做声。
    “关键在两点一是考题。考题如果利于你发挥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凸显优势按照惯例春闱策论出题是皇上临时确定范围方向由内阁会同六部主官出题然后由皇上选点再立即付印送往考场……”
    冯紫英没有去找齐永泰而是直接找乔应甲。
    他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齐永泰的回答可能还是希望自己全力发挥争取考好这符合齐永泰的为人处世之道但这种回答可能对自己来说意义不大而乔应甲应该会有一些更灵活更有针对性或者说投机取巧的建议。
    “皇上上一科便有求新求变之意但是上一科还不合适但今科皇上可能会有举措所以在出题上应当是有利于你的这一点上你可以揣摩一下我本来都想替你琢磨一番但我觉得你的嗅觉可能会更准。”
    乔应甲的话让冯紫英赧颜。
    “考题是一方面那么更关键的是主考和同考同考人数太多这无法判定剩下就是主考和副主考主考只会是在叶、方人中一人要由皇上来定而副主考则可能是礼部或者吏部的侍郎我估计应该是礼部左右侍郎中一人可能性较大。”
    乔应甲的抽丝剥茧也让情况渐渐清晰“比较棘手的是方叶二人现在虽然都明晓皇上的心思但是要让他们俩就有什么大胆举措我是不看好的所以这就有点儿难了。”
    乔应甲心中也清楚冯紫英并非毫无机会但这却取决于同考和主考的观点态度如果是一个能秉承揣摩上意的那么冯紫英便有机会而如果是一个只知道按部就班者恐怕就悬了。
    乔应甲思索良久也没有得出一个好法子来。
    无论是叶向高还是方从哲乔应甲都很清楚自己是无力影响到这二人态度的而且也可以肯定这二人的态度起码是在这一科科考上不会有太大差别这也是最难的。
    至于同考那就更无法影响了大多是些翰林院的文人自恃为皇上近臣以备顾问你要去游说一二那更是只会起到反作用。
    “紫英此事我已知晓了你先回去还是好好学习我会考虑如何来处置。”乔应甲沉吟良久才让冯紫英先行回去。
    冯紫英踏出乔府大门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如果连乔应甲都没有更好的方略那说明自己这一科就真的只能靠营考和运气了。
    原来还信心满满但现在似乎又觉得好像自己很大可能性要再读三年了。
    实际上冯紫英也知道包括官应震、周永春甚至齐永泰和乔应甲都不认为自己再读三年有什么毕竟自己才刚满十四岁三年之后自己也才十七岁十七岁能考中进士的话那简直已经是极其少见的了。
    而且他也感觉得到官应震和周永生的意思那就是如果再读三年自己经义功底就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就可以好好去搏一搏三甲了。
    若是能为书院挣回一个状元、榜眼或者探花无疑能为书院争辉不少。
    问题是冯紫英不愿意啊再去苦读那考中之后就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的四书五经那太苦了不说关键在于浪费了这三年啊至于三甲他从未想过而且也意义不大大周朝八十年还没有过三甲当首辅的最好的也不过就是入阁。
    也就是说在科考上风头太盛反而在仕途上就未必有那么顺利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作为后盾时过于出挑不是好事。
    就像冯紫英自己一样也知道自己现在太过引人瞩目所以很多时候他都是隐藏在书院背后把练国事、许獬、韩敬、范景文这些人推出去和其他书院的翘楚人物打擂台自己老老实实呆在书院。
    步行在已经黑下来的街道上冯紫英卸下了包袱心态反而轻松下来。
    能做的都做了自己今日请假官应震和周永春甚至都没有问自己理由就准了到了这个时候都是靠自觉了另外三年一考到这个阶段也不是熬一宿夜就能有多大改变的各自调适好心境反而更利于学习和考试发挥。
    对面街道哗啦啦上来了一大队马队周围的人都下意识的让开当先的是大周军士但是随后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大周子民而是来自边远蛮荒之地的化外之民。
    冯紫英没太在意这是京师城东西南北都经常有外藩外邦来朝贡一直到这帮人呼啸而过时冯紫英才注意到这帮人的穿着发式。
    女真人?!冯紫英眼瞳一缩。

章节目录

数风流人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瑞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瑞根并收藏数风流人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