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对于《道德真经》的深入探讨,赵匡胤对高处俊的看法已是大为改观,而更令他惊讶的是,接下来高处俊又将话题引到了“武术”上,同时又是一阵侃侃而谈,让赵匡胤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高处俊心知自己根本不会什么拳脚功夫,所以他一直停留在理论要义方面的阐述上,反正两个人也不能直接在大厅里打上一架,何况高处俊一开始也点明了自己身手不精,赵匡胤自然也就不会与他为难了。

    “哈哈……没想到贤侄小小年纪,竟然对武术研究有如此深的造诣,只是不知贤侄缘何对此起了兴趣?难道是少年人争强好胜的心思?”

    “我大哥好武,但我的身手平平,如若较量起来,我定会输与我大哥,可我既不羞恼,也从无争执,为何?因为练功不能有一丝的杀伐之气,讲究的是一个内敛……”

    后堂的赵匡义听到高处俊这样说,忍不住捂嘴偷偷笑了起来,因为他觉得这个人未免也太不要脸了,不过赵匡胤倒像是听出了什么了不得的道理,连忙一脸严肃地询问道,“哦?既是如此,那贤侄可否说一下心中对于武术到底是如何看待的?”

    “这个嘛……呵呵……中华武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侄儿不才,目前习武……只为安身心。”

    “好!好一个上武平天下,中武安身心!贤侄一言,于我乃是醍醐灌顶啊!”赵匡胤拍了拍手,对高处俊这番论述显得颇为赞同,“贤侄小小年纪,竟然有此番见地,真是令我佩服至极,可恨没能早日与贤侄探讨,从而一窥武术真谛!”

    “赵叔叔谬赞,小侄不过是平日里喜欢胡乱揣摩,若论起真本事来,小侄还差得远呢!倒是家父常言,赵叔叔一经一拳,行遍天下,当是治世能臣……”高处俊说着,便适时地把那本经自己耐心整理过的“现代武术秘籍”给掏了出来,“家父平日里也喜欢练武,因此小侄便喜欢在旁边记载一、二,然后整理成了一本《拳经》,都是些外家功夫,不知与赵叔叔平日所修有无出入。”

    “这小子是话里有话啊!”赵匡胤听高处俊再次言及高怀德,心中不由得一阵嘀咕:难道他这次前来,就是为了表明他父亲的态度?这未免也太顺利了吧?

    而且高处俊这次又送酒、又送经书,最后还把私家拳谱都拿了出来,要知道这玩意儿可是很珍贵的,一般来说绝对不会外传,如果真的只是为了走个人情,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大费心意、周章啊!

    尽管此时赵匡胤对于高怀德的态度仍有诸多疑虑,但他还是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了那本《拳经》,然后在高处俊的注视下像模像样地翻阅了起来,“贤侄当真是玲珑心思,如此大礼,我……我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赵叔叔言重了,家父差我送来这些东西,只盼着赵叔叔能不嫌弃。”高处俊说着,便站起身来朝赵匡胤再次行了个礼,“新年将至,小侄代家父和大哥祝赵叔叔万事顺达,阖家欢乐。”

    “好,多谢贤侄!”赵匡胤虚扶一把,同时朝高处俊回了个礼,“记得代我向你父亲问好,改日有时间,我必亲自登门造访。”

    “如此自是不胜欣喜、欢迎之至……”

    ……

    亲自将高处俊送出了大门,然后看着高处俊乘坐的马车渐渐远去,赵匡胤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可高处俊临行之际说得那番话仍然久久地回荡在他脑海之中:

    “家父虽然没有精研过《道德真经》,但一直对万事万物顺其自然的道理颇为信奉,如今乱世纷纷,家父心无所求,只盼能有一胸怀韬略、腹通乾坤之人还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这话是什么意思?赵匡胤不由得无限遐想,或许高处俊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就是想趁机交好于自己,只不过他还有些不敢相信罢了。

    “哥,我看这个高处俊有问题!”正当赵匡胤准备转身回府之际,他的二弟赵匡义突然从背后跳了出来,“刚才我一直在后堂看着,你没觉得这个高处俊此次前来,就是想刻意讨好于你吗?”

    却说赵匡义年纪弱冠,生得又黑又胖,和他哥哥赵匡胤倒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加上他平日里聪明伶俐,心眼很多,因此赵匡胤一直对自己这个弟弟颇为喜欢、照顾,“嗯,我也有所察觉,不过……赵兄,此事你是如何看的?”

    赵匡胤说着,便看向了站在赵匡义身旁的赵普,当然,虽然他们都姓赵,但确实没有一丁点儿血缘关系。

    其实赵普和赵匡胤认识得不算早,迄今为止也只有几年的交情,但赵匡胤一直对赵普的能力颇为赏识,加上赵普曾在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病重之际衣不解带地朝夕侍奉,因此赵匡胤一直将这位年近四十的忠厚长者视为兄长。

    “嗯……我也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不过更令我惊讶的是方才高处俊在厅中的种种举止与见识。”虽然赵匡胤一直对赵普颇为尊敬,但赵普身为他的幕僚,还是时刻不忘一个下属的态度,“据我所知,高怀德的二儿子之前可不是个聪明的人……”

    “所以我才觉得不正常!”赵匡义在一旁皱着眉头插言道,“哥,之前我一直没说,前些日子我正好在飘香院遇见了高处俊那帮人,本来就是过去寻个乐子,谁也没当回事儿,谁知那高处俊竟然一改往日那副呆闷模样,不仅出尽风头,而且还当众赋诗一首,说什么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哦?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这诗当得豪壮二字!”赵匡胤点了点头,毫不掩饰地大声赞叹道,“你确定这是那个高处俊写的?”

    “当时我还不信,可现在却是不得不信!哥,你想一想,高家老二突然开了窍,然后跑到咱们府上来献殷勤,这正常吗?”

章节目录

大宋第一闲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法大小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法大小蒋并收藏大宋第一闲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