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东海王到彭城,从他离开彭城后,我已经是徐州名义上的老大了。不管他东海王走得多慢,已经和我没多大关系了。

    和历史上一样,王导留下作为我平东将军司马。他虽然军事上进取心不足,协调内部还是一把好手。以后有他坐镇家里,去哪里征战都能放心不少。而且他在历史上作为臣子的心摆的很正,从来没想过背叛。

    看着徐州全图,我心底的豪情不自然的高涨起来。徐州现在总共有七郡,从北向南分别是东莞郡、琅邪国、东海国、彭城国、下邳国,广陵郡和临淮郡。

    一般称国的郡,都会有一个宗室郡王分封在那里。好在现在郡王没有一个在徐州的,比如高密王司马略,是青州都督都不去青州而是驻洛阳。原来唯一的一个东平王司马楙,还投降东海王以后跑去了兖州。

    在现在的徐州境内,除了当初实在是在洛阳混不下去的我,没有第二个王爷愿意回自己封国。

    去年十月开始,我就已经开始安排影卫渗透进徐州各郡、各国。不过影卫的渗透只能算民间的行为,官方的活动得靠布置军队驻防,才能实现实际控制。

    这里有意思的是那个东莞郡,可不是后世广东东莞,东莞郡有两个县在青州腹地,就是剧县和广县。剧县在西面,它的西面是青州的临淄郡;广县在东面,广县的东面是青州的北海郡。

    青州的临淄郡和北海郡要相互往来,都得穿过东莞郡的剧县和广县。要是不走这两县,只能走小路。这个时代的小路可不是后世的省道和县道。我走过一次,基本是只能走一个人的小路。推个独轮车还行,马车牛车就别想了。

    要是派两个军守在剧县和广县,整个青州就被一分为二,东西不能相顾。这两个县就是放在青州肚子上的两把刀,战略位置太好了。

    东海王带走的三万大军,可是把徐州能调动的兵力都调走了,现在徐州正是空虚的时候。

    东海王大军往西出发后,我就带着身后的一千六百多人在彭城安顿下来。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东海王空出来的这些军事真空地带,派护国兵全部占领下来。

    现在护国兵总共二十二个营,来之前就和祖逖和周访商量妥当。未来的徐州防御要以二十二个营为基础,发展成二十二个军,就是三万三千多人。

    军医一个军30人,就需要660人,还好在五个月前已经提前在琅邪国招了千人,现在分出来660人分散到各军就行了。

    现在只是需要考虑哪个营守哪边。按就近原则,萧成的一甲营和杨明的一甲副营赴广陵郡的广陵县,也就是后世的扬州边上。路过淮阴的时候,留一个连在淮阴就地扩编为一个营守淮阴。

    到达广陵的两个营扩编为两个军,即新第一军、第二军,萧成任两个军的军将。

    杨明的一甲营赴临淮国最南端的堂邑,离建邺已经不到百里。也是扩编为一个军,即第三军。

    李志的三丙营和三丙副营赴临淮国首府盱眙,扩编为第四军和第五军,李志任军将。

    牛武的二丙营和二丙副营赴下邳国下邳城,扩编为第六军和第七军。

    我带过来彭城的两个营扩编为第八军和第九军。颜玉的一乙营和一乙副营赴昌虑县,扩编为第十军、第十一军,守住东海国的西北出口。

    张根的三甲营和三甲副营在缯县扩编为第十二军和十三军。

    刘兵的二甲营在蒙阴扩编为第十四军,二甲副营调回开阳归祖逖管,并扩编为第十五军,祖逖的亲卫营扩编为第十六军。开阳的张卫近卫营和近卫副营扩编为第十七军和十八军。

    东海国的郯城地处徐州的腹心之地,东海国只有最西边有颜玉的两个军驻守,祖逖最后派十八军守东海国的郯城。

    东安陈虎的二乙营和二乙副营,扩编为第十九军和二十军分赴剧县和广县。武城颜旭的三乙营和三乙副营扩编为第二十一军和二十二军,继续守武城。

    还好粮食军械和装备都是半年前就开始准备,这一下也把琅邪国的库存全部掏空了。

    由于琅邪国经过两轮招兵,已经没有多少兵源,分赴徐州各县的都是要到驻守的地方再招兵。只有守琅邪国的十二军到十八军,共七个军缺的十四个营还在琅邪国招兵。

    不过还好有影卫从中原送来的三千青壮,减少了祖逖不少招兵压力。最后实在不够的,再到东海国去招兵。

    整个徐州才八万余户,东海王带走三万,我这次扩编后也是三万多,差不多已经平均达到14户出一兵。如此高的征兵比例,虽然这个时代每家都兄弟姐妹不少,也基本达到征兵的极限了。

    以后要继续扩张势力,只有打出去才行了。或者再有十万移民来徐州。

    ……

    彭城街头。

    稚羽营经过半年的学习,几乎每个人都能写和认常用字。五十个稚羽营派出去,很快就把全城都贴满了告示。剩余的四百五十稚羽营,则是安排去彭城周边百里范围内招兵。

    “平东将军、领徐州诸军事彭城招兵令:一日三餐管饱,粮饷两斛粮加两匹布……”所有的条件和当初开阳招兵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把优先招收能力举三石改为两石。

    力气可以以后慢慢养,要是招不够人,以后守徐州就费劲了。北方的敌人打过来,徐州就是前线,到时候肯定要放重兵在这里才守得住。

    虽然要求降低了,但招兵效果还是不好,只是看热闹的多。东海王起兵之前就调走一部分兵马,司马楙走的时候直接把彭城的守备力量全部带走。

    现在在看热闹的都是人家选剩下的,壮汉都没几个。别说壮汉了,雄性的都不多。只有看乡下能不能招到足够的兵了。

    随着招兵令一起颁布的还有徐州税收法令,只是把琅邪国国法改几个字,就是把琅邪国几个字改成徐州,新的徐州税法就形成了。

    稚羽营要在告示边解释几天,听到新税法颁布的商人慢慢围拢过来。

    “这才好好经商几年啊?这个平东将军听说今天才过来,就着急忙慌的要收税了。哎!以后生意不好做喽!”商人甲唉声叹气的小声说道。

    “各位老哥,有谁知道这个平东将军是谁吗?”商人乙发现这个平东将军都颁布法令了,自己还不知道人家是谁,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商人丙听到商人乙问话,一脸鄙夷,完完全全瞧乡巴佬的表情。不屑的说道:“你做生意没去过琅邪国吧?琅邪王知道不?进出琅邪国都要缴税,但是谁不知道,琅邪国的生意好做啊?你有机会出去看看吧,不是收税就不好做生意了。”

    又一个也没去过琅邪国做生意的商人丁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道理?收税还能促进商业发展?以前我们不用缴税,生意不是更好做吗?”

    有一个消息更灵通的悄悄的道:“各位还不知道吧,这个平东将军就是琅邪王。”

    “哇!”最先惊叹出声的是商人丙,他接着道:“大家不用着急,等琅邪王把琅邪国的好东西带过来,你们就知道生意是不是更好做了。还有那个琅邪国通用的纸币,我手里还有几万钱呢。太漂亮了,而且很好用,我都舍不得用。”

    其他没怎么出去过的本地商人,则是一起摇头,都在心底嘲笑:这个家伙不是琅邪王派来的奸细吧,还是做生意做傻了,有钱不用,去收藏什么劳什子纸币。

章节目录

304年之新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海燕之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海燕之南并收藏304年之新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