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当完颜合达再次来到长安南部大营的时候,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整座大营,上万将士。
军粮军械,堆积如山。
竟然被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偷袭!
斥候都是吃干饭的么?
汉中奔袭来的宋军唯一的道路便是子午谷。
这么大的目标,斥候眼瞎了么?
被偷袭也就算了,他可是安排了超过五百人的巡逻部队啊!
而且根据山川地势,安排了十几座哨台,就为了防备敌人的突然进攻。
按照完颜合达的布置,偷袭而来的部队,纵使短时间内会占据优势。
一旦这边整合完毕,迅速集结之后就能让敌人吃一个大亏!
可这支金军倒好,毫无还手之力。
仔细询问之后完颜合达才知道,原来士兵以为这里距离兴元府路途遥远,怎么可能会有宋兵攻击?
因此放松了警惕,警备部队也都各自回营安歇了。
连锁反应之下,敌人派出来了不少行动隐蔽的人,因此偷袭成功了。
完颜合达直接被气昏了过去。
之后,那位玩忽职守的官员被枭首示众了。
但是损失的粮草和军械可就回不来了。
此战,金军损失士兵倒不是很多,也就是大火和几次骑兵冲击损失了两三百人,最后合计损失约四百人左右。
但是囤积在此处的上万石军粮被烧毁了。
这可是两万军士一个月左右的粮草……
大营当中的马厩里还有四千匹军马。
其中的两千多匹被宋人骑了回去,剩下的一千多匹被直接放走了。
总而言之,损失太大了!
不过,曹友闻部立刻率军从子午谷返回了。
金军损失太大,这对于宋军来说,那可是赚大发了。
一方面,金军西线的后勤压力直接飙升到了极点,粮草短缺,军械被焚毁,战马被放跑了。
如果不在短时间内补充的话,金军西线只能徒手对敌了。
另一方面,曹友闻这边的战斗力超过了金国的估计,为了预防西部不被打穿,势必要将原本的后备部队拿出来支援西线。
这样就能形成有效地牵制,曹友闻将战况整理了之后,写成书信两封。
一封递送给了孟珙,一封递送给了赵与芮。
之后他和余玠二人一合计,正面金军缺乏后勤补给,此时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
余玠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立刻挥师北上,从大散关蜂拥而出,势要和渭水河畔的金军决一死战!
金军缺乏后勤保障,只能加固壁垒。
金军士兵那个憋屈啊,到底谁才是进攻方啊!
不是说皇帝陛下主动挑起的战事么?为啥到现在都是俺在挨打啊。
西线暂时安稳了下来,完颜守绪调集后备兵力正在驰援西线。
……
几日之后,屯驻在襄阳、宁州和光州附近的孟珙收到了曹友闻的来信。
这时的他正和江霖烽、赵牧远三人商讨作战计划。
但此时的孟珙大喜过往,立刻查看了地图分析局势。
“二位,利州路制置使曹友闻来书信,他已沿子午谷突袭禁军,焚毁钱粮军械无数。”
“而我们的斥候也确实收到了类似的消息,现在的局势对我等而言可谓一片大好啊。”
江霖烽拱手道:“请将军指点。”
“二位请看,我们正面迎敌的事驻守在唐州和蔡州的赤盏合喜部,他的麾下只有四万人。”
“我一直怀疑,赤盏合喜部应该不止这些兵,果然,完颜守绪留了一手,后方还有两万左右的预备部队。”
“但西线遇袭之后,完颜守绪无奈只得立刻调兵前往,因此这两万人不说多,至少超过一半被调离开了。”
“而我部,忠顺军两万人,荆湖援军两万再加上京西南路的五万人,总兵力达到了九万人。”
“超出对面接近一倍!”
江霖烽心领神会:“将军的意思是,现在是我们进攻的大好时机?”
“正是如此!”
“那便请将军下令吧!”
孟珙整理好思路之后说道:“江霖烽你率领荆湖援军两万人自襄阳府出发,直插南阳盆地,攻击邓州,吸引唐、蔡二州驻军来援。”
“然后你等转而掉头迎击赤盏合喜的援军。”
“本将军将兵分两路,一路为京西南路五万人埋伏于赤盏合喜的必经之路,然后放其过去。”
“待你等与赤盏合喜部交手时,我们前后夹击,痛击金军!”
“另一路忠顺军由赵牧远率领,合计两万人,待得赤盏合喜部离开唐州、蔡州,直接攻城。”
江霖烽赞叹道:“围点打援,引蛇出洞,围魏救赵,将军连环计,真乃神人啊。”
孟珙颇为冷静,只是淡淡道:“倘若赤盏合喜部不出城,那你们便当真攻下邓州,收拢南阳盆地的人口,南迁入宋,而后威胁河南府。”
赵牧远和江霖烽二人拱手道:“末将领命!”
十一月初,已经到了秋季的末尾,完颜斜烈和赵与芮还在淮水两岸对峙,谁都不敢率先动作。
两人都密切关注着西线和中线的战局。
当西线的捷报传来之际,赵与芮知道机会来了。
他密令李平荆悄悄前往海州,调集海州的三万驻军从东部侵入徐州,堵住完颜斜烈的退路,准备前后夹击。
当然这一切还要建立在金军急躁的基础之上。
只要中线的捷报传来,那么此次开战,大宋将彻底占据主动权。
中线孟珙开始行动了,九万将士悄悄离开了襄阳府。
江霖烽率部两万猛攻邓州。
南阳盆地防务空虚,邓州告急。
十一月初三,完颜守绪命令赤盏合喜率部驰援邓州,但赤盏合喜直言此间必有蹊跷,断不能轻率行事。
十一月初四,邓州被多次攻上城楼,形势危急,完颜守绪第七次下诏催促赤盏合喜驰援邓州。
赤盏合喜扛不住皇帝的催促,不得已之下,率军三万驰援邓州,剩下一万人分布在唐州、蔡州防备敌军偷袭。
十一月初六,邓州告急,估计两日之内便会破城。
赤盏合喜顾不得许多,不得已抄小道飞速驰援,昼夜行军。
十一月初七,赤盏合喜终于赶到,他看见了邓州的断壁残垣,心中直呼不妙。
本能告诉他,这其间有诈,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整座大营,上万将士。
军粮军械,堆积如山。
竟然被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偷袭!
斥候都是吃干饭的么?
汉中奔袭来的宋军唯一的道路便是子午谷。
这么大的目标,斥候眼瞎了么?
被偷袭也就算了,他可是安排了超过五百人的巡逻部队啊!
而且根据山川地势,安排了十几座哨台,就为了防备敌人的突然进攻。
按照完颜合达的布置,偷袭而来的部队,纵使短时间内会占据优势。
一旦这边整合完毕,迅速集结之后就能让敌人吃一个大亏!
可这支金军倒好,毫无还手之力。
仔细询问之后完颜合达才知道,原来士兵以为这里距离兴元府路途遥远,怎么可能会有宋兵攻击?
因此放松了警惕,警备部队也都各自回营安歇了。
连锁反应之下,敌人派出来了不少行动隐蔽的人,因此偷袭成功了。
完颜合达直接被气昏了过去。
之后,那位玩忽职守的官员被枭首示众了。
但是损失的粮草和军械可就回不来了。
此战,金军损失士兵倒不是很多,也就是大火和几次骑兵冲击损失了两三百人,最后合计损失约四百人左右。
但是囤积在此处的上万石军粮被烧毁了。
这可是两万军士一个月左右的粮草……
大营当中的马厩里还有四千匹军马。
其中的两千多匹被宋人骑了回去,剩下的一千多匹被直接放走了。
总而言之,损失太大了!
不过,曹友闻部立刻率军从子午谷返回了。
金军损失太大,这对于宋军来说,那可是赚大发了。
一方面,金军西线的后勤压力直接飙升到了极点,粮草短缺,军械被焚毁,战马被放跑了。
如果不在短时间内补充的话,金军西线只能徒手对敌了。
另一方面,曹友闻这边的战斗力超过了金国的估计,为了预防西部不被打穿,势必要将原本的后备部队拿出来支援西线。
这样就能形成有效地牵制,曹友闻将战况整理了之后,写成书信两封。
一封递送给了孟珙,一封递送给了赵与芮。
之后他和余玠二人一合计,正面金军缺乏后勤补给,此时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
余玠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立刻挥师北上,从大散关蜂拥而出,势要和渭水河畔的金军决一死战!
金军缺乏后勤保障,只能加固壁垒。
金军士兵那个憋屈啊,到底谁才是进攻方啊!
不是说皇帝陛下主动挑起的战事么?为啥到现在都是俺在挨打啊。
西线暂时安稳了下来,完颜守绪调集后备兵力正在驰援西线。
……
几日之后,屯驻在襄阳、宁州和光州附近的孟珙收到了曹友闻的来信。
这时的他正和江霖烽、赵牧远三人商讨作战计划。
但此时的孟珙大喜过往,立刻查看了地图分析局势。
“二位,利州路制置使曹友闻来书信,他已沿子午谷突袭禁军,焚毁钱粮军械无数。”
“而我们的斥候也确实收到了类似的消息,现在的局势对我等而言可谓一片大好啊。”
江霖烽拱手道:“请将军指点。”
“二位请看,我们正面迎敌的事驻守在唐州和蔡州的赤盏合喜部,他的麾下只有四万人。”
“我一直怀疑,赤盏合喜部应该不止这些兵,果然,完颜守绪留了一手,后方还有两万左右的预备部队。”
“但西线遇袭之后,完颜守绪无奈只得立刻调兵前往,因此这两万人不说多,至少超过一半被调离开了。”
“而我部,忠顺军两万人,荆湖援军两万再加上京西南路的五万人,总兵力达到了九万人。”
“超出对面接近一倍!”
江霖烽心领神会:“将军的意思是,现在是我们进攻的大好时机?”
“正是如此!”
“那便请将军下令吧!”
孟珙整理好思路之后说道:“江霖烽你率领荆湖援军两万人自襄阳府出发,直插南阳盆地,攻击邓州,吸引唐、蔡二州驻军来援。”
“然后你等转而掉头迎击赤盏合喜的援军。”
“本将军将兵分两路,一路为京西南路五万人埋伏于赤盏合喜的必经之路,然后放其过去。”
“待你等与赤盏合喜部交手时,我们前后夹击,痛击金军!”
“另一路忠顺军由赵牧远率领,合计两万人,待得赤盏合喜部离开唐州、蔡州,直接攻城。”
江霖烽赞叹道:“围点打援,引蛇出洞,围魏救赵,将军连环计,真乃神人啊。”
孟珙颇为冷静,只是淡淡道:“倘若赤盏合喜部不出城,那你们便当真攻下邓州,收拢南阳盆地的人口,南迁入宋,而后威胁河南府。”
赵牧远和江霖烽二人拱手道:“末将领命!”
十一月初,已经到了秋季的末尾,完颜斜烈和赵与芮还在淮水两岸对峙,谁都不敢率先动作。
两人都密切关注着西线和中线的战局。
当西线的捷报传来之际,赵与芮知道机会来了。
他密令李平荆悄悄前往海州,调集海州的三万驻军从东部侵入徐州,堵住完颜斜烈的退路,准备前后夹击。
当然这一切还要建立在金军急躁的基础之上。
只要中线的捷报传来,那么此次开战,大宋将彻底占据主动权。
中线孟珙开始行动了,九万将士悄悄离开了襄阳府。
江霖烽率部两万猛攻邓州。
南阳盆地防务空虚,邓州告急。
十一月初三,完颜守绪命令赤盏合喜率部驰援邓州,但赤盏合喜直言此间必有蹊跷,断不能轻率行事。
十一月初四,邓州被多次攻上城楼,形势危急,完颜守绪第七次下诏催促赤盏合喜驰援邓州。
赤盏合喜扛不住皇帝的催促,不得已之下,率军三万驰援邓州,剩下一万人分布在唐州、蔡州防备敌军偷袭。
十一月初六,邓州告急,估计两日之内便会破城。
赤盏合喜顾不得许多,不得已抄小道飞速驰援,昼夜行军。
十一月初七,赤盏合喜终于赶到,他看见了邓州的断壁残垣,心中直呼不妙。
本能告诉他,这其间有诈,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