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之下,士子们仰望着那个象征着权力的建筑。
那个三层小阁楼,没有金银宝玉的修饰,没有富丽堂皇恢弘大气的外观。
有的只是木石结构搭建起来的小楼,和大内里面的一切建筑都显得格格不入。
但那里已经隐隐成为了整个大宋的决策中心。
赵与芮已经向赵与莒建议裁撤政事堂,崇政殿和枢密院。直接由云台成员和当朝大臣组建内阁。
简化决策的步骤,提高行政效率,拒绝官官相护,推诿的现象,责任到人。
因此对于士子们来说,若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唯有进入云台。否则就会被排斥在朝堂之外。
虽说荣王殿下明言云台人数不会固定下来,充满了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但基本上大家都懂得一些事情,有些话说出来是为了安抚人心的,并不会真正施行。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都明白,云台基本上只有有人归隐了,才会补充新鲜血液。
颜庭筠等人也不是庸才,慕容凰珠玉在前已经被荣王殿下赏识并且安排职事了。
而且这种密而不发的任务一般都是事关重大,能够影响战略平衡的事务。
能够进入云台的名额越来越少,刨去云榜十杰的话,只剩下七个名额了!
而且前些时日武举表现异常凶悍的霍青云也很可能占据一个席位,因此留给其他人的机会不多了。
每个人都想好了自己要写的题目,甚至引经据典,只为能谋求一个机会。
没有人知道荣王殿下喜好哪家言论。
很多士子认为,赵与芮不喜欢儒家,但又无法解释赵与芮重用邓若水、洪咨夔这些人。
摸不准主考官的脾气,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挥,让很多人都无所适从。
但有些人不会因为主考官是谁就改变自己的思路。
赵与莒坐在中央,赵与芮坐在一旁,士子们开始写自己的策论。
策论是在今日云台之下完成,但完成策论之后,并不代表着结束。
赵与芮将对每一个士子的策论进行一对一的面谈。
赵与芮还形象的管这个过程叫做“答辩”。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士子都有见到荣王的机会,这样士子们就不会抱怨赵与芮厚此薄彼了。
士子们知道这次科举的重要性以及陛下和荣王的重视,因此也都不当儿戏,准备将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
很多人心里清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下次科举在三年以后,谁知道那个时候陛下和荣王是不是还在乎科举呢?
剩下的四千五百余位士子已经到达了自己的座位之上,开始了书写策论。
很多人早有准备,下笔如有神,但更多的人对于考题还没有完全的思索清楚,正在仔细理清思路。
颜庭筠知道赵与芮讨厌贪墨,于是根据吏治得失写了一篇策论,专门探讨整肃吏治,建立监察体系。
洛闻歌和洛文杰出生大户人家,对于士绅阶层的门路还是知道不少的,因此根据如何对待剩余士绅的问题进行策论。
魏如稷觉得朝廷现在虽然在休养生息,但是耗费巨大,虽说国力在恢复,但朝廷却越来越穷了,因此根据朝廷开源节流进行了策论。
……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方向,毕竟不懂赵与芮的脾性,只能自个儿瞎摸索。
但很多人不懂,不代表没人不懂。
李平荆坐在桌前,别人不了解荣王,他还不了解么?
荣王行事,步步为营,而且从不开人治之恶例,哪怕是极为欣赏的余玠,也要先治罪,再任用。
李平荆觉得赵与芮对法的态度达到了亘古未有的水平,甚至和那商君有的一拼。
当然了荣王殿下并不像商君一样刻薄寡恩,在严刑峻法的基础上又广施恩义。
李平荆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凡是必须依照朝廷律令行事,万事不可超脱律令,哪怕是帝王也要遵从。
只有法治才能兴国,只有强军才能安邦。
内主法,外主战。
将法的思想贯彻于朝堂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对外采取强硬的策略,绘制一个宏观战略的蓝图。
想明白此等道理之后,李平荆也开始飞速书写策论。
……
每个士子都开始书写自己的策论,时限是两个时辰,这一次没有人提前离场,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策论完成之后,检查了好几遍。
时间到了之后,检察官收上了每个人的策论。
邓若水和洪咨夔将会对策论进行初步批阅,然后总结出优秀答卷,让赵与芮优先会面。
赵与芮知道暂时没有自己的事情之后,便准备离开了。
走之前,赵与莒对他说了一件颇为尴尬的事情。
赵与莒说道:“贤弟啊,最近又是兴修水利工程,又是铺设水泥地,又是养马,又是科举的。”
“国库里面的钱基本上告罄了,剩下的钱估摸着只能支使剩下几个月的日常开销了。”
“若是再出现什么大事的话,朝廷恐怕只能继续印刷钱引了。”
“但你知道,本来现在就银贵钱贱,一两银子能换四贯钱。”
“原本经过真相的努力,拿出三百万两白银平息物价和钱价,收回部分钱引。”
“使得原本十张钱引兑换一贯钱,变成了五张钱引兑换一贯钱了。”
“要是再印刷的话,恐怕这半年来的努力便要付诸东流了。”
赵与芮眉头紧皱说道:“是啊,绝对不能再滥印钱引了,否则好不容易救回来的经济形势又要崩溃了。”
赵与莒也是无奈道:“可这样的话,原本计划购买的三千胡马朝廷就无力购买了。”
“而且贤弟之前提到的建立大型的纺织手工工场,让妇人进入其中劳作,这也需要钱。”
“水利工程只进行了初期的投入,估摸着不到年底就能完工,若是没钱的话,又得拖到明年了。”
“还有……”
“总之,哪里都要钱,就是钱不够。”
“就算找程万金借,他也只能拿出来一百万贯应应急,而且这还得还。”
赵与芮轻轻摇头问道:“陛下,现在的预算缺口大约多少?”
“真相统计,现在大约还要两千万贯才能保证这些事情迅速落实。”
“一旦落实了,明年的朝廷财政收入必将有一个跳跃式前进!”
赵与芮点点头:“让臣弟来想想办法吧,陛下只管去做。”
“行!做不来别勉强。”
“嗯。”
那个三层小阁楼,没有金银宝玉的修饰,没有富丽堂皇恢弘大气的外观。
有的只是木石结构搭建起来的小楼,和大内里面的一切建筑都显得格格不入。
但那里已经隐隐成为了整个大宋的决策中心。
赵与芮已经向赵与莒建议裁撤政事堂,崇政殿和枢密院。直接由云台成员和当朝大臣组建内阁。
简化决策的步骤,提高行政效率,拒绝官官相护,推诿的现象,责任到人。
因此对于士子们来说,若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唯有进入云台。否则就会被排斥在朝堂之外。
虽说荣王殿下明言云台人数不会固定下来,充满了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但基本上大家都懂得一些事情,有些话说出来是为了安抚人心的,并不会真正施行。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都明白,云台基本上只有有人归隐了,才会补充新鲜血液。
颜庭筠等人也不是庸才,慕容凰珠玉在前已经被荣王殿下赏识并且安排职事了。
而且这种密而不发的任务一般都是事关重大,能够影响战略平衡的事务。
能够进入云台的名额越来越少,刨去云榜十杰的话,只剩下七个名额了!
而且前些时日武举表现异常凶悍的霍青云也很可能占据一个席位,因此留给其他人的机会不多了。
每个人都想好了自己要写的题目,甚至引经据典,只为能谋求一个机会。
没有人知道荣王殿下喜好哪家言论。
很多士子认为,赵与芮不喜欢儒家,但又无法解释赵与芮重用邓若水、洪咨夔这些人。
摸不准主考官的脾气,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挥,让很多人都无所适从。
但有些人不会因为主考官是谁就改变自己的思路。
赵与莒坐在中央,赵与芮坐在一旁,士子们开始写自己的策论。
策论是在今日云台之下完成,但完成策论之后,并不代表着结束。
赵与芮将对每一个士子的策论进行一对一的面谈。
赵与芮还形象的管这个过程叫做“答辩”。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士子都有见到荣王的机会,这样士子们就不会抱怨赵与芮厚此薄彼了。
士子们知道这次科举的重要性以及陛下和荣王的重视,因此也都不当儿戏,准备将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
很多人心里清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下次科举在三年以后,谁知道那个时候陛下和荣王是不是还在乎科举呢?
剩下的四千五百余位士子已经到达了自己的座位之上,开始了书写策论。
很多人早有准备,下笔如有神,但更多的人对于考题还没有完全的思索清楚,正在仔细理清思路。
颜庭筠知道赵与芮讨厌贪墨,于是根据吏治得失写了一篇策论,专门探讨整肃吏治,建立监察体系。
洛闻歌和洛文杰出生大户人家,对于士绅阶层的门路还是知道不少的,因此根据如何对待剩余士绅的问题进行策论。
魏如稷觉得朝廷现在虽然在休养生息,但是耗费巨大,虽说国力在恢复,但朝廷却越来越穷了,因此根据朝廷开源节流进行了策论。
……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方向,毕竟不懂赵与芮的脾性,只能自个儿瞎摸索。
但很多人不懂,不代表没人不懂。
李平荆坐在桌前,别人不了解荣王,他还不了解么?
荣王行事,步步为营,而且从不开人治之恶例,哪怕是极为欣赏的余玠,也要先治罪,再任用。
李平荆觉得赵与芮对法的态度达到了亘古未有的水平,甚至和那商君有的一拼。
当然了荣王殿下并不像商君一样刻薄寡恩,在严刑峻法的基础上又广施恩义。
李平荆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凡是必须依照朝廷律令行事,万事不可超脱律令,哪怕是帝王也要遵从。
只有法治才能兴国,只有强军才能安邦。
内主法,外主战。
将法的思想贯彻于朝堂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对外采取强硬的策略,绘制一个宏观战略的蓝图。
想明白此等道理之后,李平荆也开始飞速书写策论。
……
每个士子都开始书写自己的策论,时限是两个时辰,这一次没有人提前离场,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策论完成之后,检查了好几遍。
时间到了之后,检察官收上了每个人的策论。
邓若水和洪咨夔将会对策论进行初步批阅,然后总结出优秀答卷,让赵与芮优先会面。
赵与芮知道暂时没有自己的事情之后,便准备离开了。
走之前,赵与莒对他说了一件颇为尴尬的事情。
赵与莒说道:“贤弟啊,最近又是兴修水利工程,又是铺设水泥地,又是养马,又是科举的。”
“国库里面的钱基本上告罄了,剩下的钱估摸着只能支使剩下几个月的日常开销了。”
“若是再出现什么大事的话,朝廷恐怕只能继续印刷钱引了。”
“但你知道,本来现在就银贵钱贱,一两银子能换四贯钱。”
“原本经过真相的努力,拿出三百万两白银平息物价和钱价,收回部分钱引。”
“使得原本十张钱引兑换一贯钱,变成了五张钱引兑换一贯钱了。”
“要是再印刷的话,恐怕这半年来的努力便要付诸东流了。”
赵与芮眉头紧皱说道:“是啊,绝对不能再滥印钱引了,否则好不容易救回来的经济形势又要崩溃了。”
赵与莒也是无奈道:“可这样的话,原本计划购买的三千胡马朝廷就无力购买了。”
“而且贤弟之前提到的建立大型的纺织手工工场,让妇人进入其中劳作,这也需要钱。”
“水利工程只进行了初期的投入,估摸着不到年底就能完工,若是没钱的话,又得拖到明年了。”
“还有……”
“总之,哪里都要钱,就是钱不够。”
“就算找程万金借,他也只能拿出来一百万贯应应急,而且这还得还。”
赵与芮轻轻摇头问道:“陛下,现在的预算缺口大约多少?”
“真相统计,现在大约还要两千万贯才能保证这些事情迅速落实。”
“一旦落实了,明年的朝廷财政收入必将有一个跳跃式前进!”
赵与芮点点头:“让臣弟来想想办法吧,陛下只管去做。”
“行!做不来别勉强。”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