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由检的话以后,黄立极先是错愕,旋即大喜。
焦灼不安的愣了一会以后,黄立极冷静了下来。看着朱由检开口躬身行礼道:“除了诏狱外,臣想不到有什么可以让陛下更相信臣的办法。”
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间里,黄立极想了很多很多。
毫无疑问,皇帝只所以会做出刚才的反应,是因为自己话的缘故。
那么,自己刚才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才说出那些话的呢?
觉的自己肯定会死吗?
嗯,有很大的可能。
还有一种就是,自己被夺职罢官,当然,家产估计也不会给自己留多少。
甚至于黄立极怀疑,如果不是害怕牵扯太大的话,相比较与借助魏忠贤的事情,向一些朝庭大员们逼捐,其实他更想要做的事情,或许还是抄家。
毕竟,这多实在!
想到这里,黄立极忍不住对朱由检高看了一眼。
但他没有那么做,毫无疑问,不是不敢,也不是不想,更大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希望朝庭里面的大臣们,可以更快的稳定下来,避免因为党争引起内耗。
出于这种考虑,他甚至于不惜给阎鸣泰下了一道那样的圣旨。
这本身就应该是一种信号,一种安抚朝庭大臣们的信号。
但是,黄立极却觉的,即便皇帝这么想,也不可能像批发一样,给朝庭的魏党们,每人一块免死铁券。
或着说保证书。
这实在有损朝庭的脸面。
所以,国债的推行,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而王元翰这个傻瓜,会那么冲动,也就有了更合理的推断。
他分明就是因为看出了皇帝的这个想法,方才愤怒出头。
因为不推掉他们这群魏党,那么他们这些自诩为正义之士的东林党们,便肯定无法出头。
在这种情况之下,做为言官的六科给事中,想要凭借愤怒来吓住皇帝的旨意,让一切回到正途,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一通百通之下,一切都显得豁然开朗。
甚至于对皇帝想要发行国债的目的,也忍不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黄立极分析着,后背情不自禁的冒出了冷汗。
做首辅也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朝庭的弊端,不但他清楚,其它很多大臣,也很清楚。
但为什么没有人去碰触军屯还有宗室这两个大头。
无它,唯利益尔。
大明朝原本就重文轻武,军屯,可以说是地位不高的武将们,唯一可以名正言顺的获取外块的唯一途径。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规模的整治军屯,无异于剥他们的筋、抽他们的骨。所以这一点,绝对不能轻易触碰。
一旦触碰,那么现在看起来还算稳定的各地驻军们,肯定遍地烽火,造反给你看。
这种局面之下,朝庭肯定会找替罪羊,也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那就是谁都知道,但是谁都不说。
至于宗室,也是一样的原因,谁喷谁死。
可是现在,黄立极就说了。
这固然是因为,在没有人的情况下,黄立极想给朱由检刷一下好感。
另外,其实黄立极也是真的想要做出一番功业!
毕竟,谁不想看到国富民强。
当年苦读诗书的时候,也不是为了混两钱,才这么努力的!
可是现在,就因为这么一句话,朱由检就激动了起来。
这不能不让黄立极深思。
在那一刻,黄立极没来由的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只有死人,才不会说话。
可是,皇帝很明显不想杀他,那么,就只有看他怎么做了。
黄立极认真的思索着,开口说道:“臣冒犯圣恩,这是朝堂重臣们都知道的事情。所以依臣之见,臣不得不罚。”
黄立极说完,跪倒在地道:“臣愿意自请入狱,全陛下威严。”
朱由检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你很聪明。”
黄立极默然无语。
尴尬中,朱由检开口问道:“那么你觉的除你以外,谁会更适合做内阁首辅?”
不知道为什么,黄立极突然想哭。
他自然知道,他的政治生涯,完了。
不是皇帝现在不想用他,而是局势不行。
甚至于,也许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待在诏狱里,一个人都见不到的数数玩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感激皇上。
认真想了一下,黄立极开口道:“现在内阁的话,除李国普尚算正直以外,施凤来、张瑞图三人,皆阿谀奉承之辈,臣觉的亦是不堪大用。”
黄立极说完,看向了朱由检的眼睛。
朱由检面无表情道:“除这些人以外,朝中可有其他人选,朕说的,是合适人选,哪怕是赋杂在家,或着是在监狱里面,都没有关系。”
“这样的话,选择面就广了!”
黄立极放飞着自己的思绪,努力分析着朱由检的爱好,一个人的名字,慢慢的浮出了水面。
黄立极看着朱由检试探着问道:“陛下可听说完何熊祥此人?”
朱由检皱起了眉头,不动声色道:“说说你推荐他的理由。”
黄立极眉头舒服道:“何熊祥,万历二十年进士,为人正直,官声很好,更是曾以一人之力,兼任过南京的六部尚书之职。”
“这么牛?”朱由检说着,皱起了眉头。
老实说,他并不太喜欢南京的六部系统,在他看来,那边的官员系统,更像是一个养老院。
用来给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官员们,养老用的。
但是,这也不排除,里面真的有一些能用的官员。
毕竟,以前的形式如此,说不定真有一些聪明的官员们,选择了明哲保身,跑到那边种种花、养养草,等待朝局清明以后,再次出山。
不过,从长远来说,这套官员系统,还是有必要清除的。
朱由检想着,问道:“那么,他现在在哪里,负责何职?”
黄立极估摸了一下朱由检的心态,他觉的自己可能赌对了。
脸上不由的露出了放松的神情,躬身道:“禀陛下,此人现在赋闲在家。”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奇怪的神情:“按你所说,他应该是很牛气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赋闲在家呢?”
“莫非诺大的朝庭,连一个职位都给他留不住吗?”
黄立极笑了起来,开口说道:“自然不是,天启三年之时,他多次请辞,方获允准。”
黄立极说完,叹了一口气:“据臣所知,他离职之时,京郊路上送行的人塞满通途,众大臣纷纷赋诗赠别。所以,他不是被罢免的,而是自己请辞的。”
焦灼不安的愣了一会以后,黄立极冷静了下来。看着朱由检开口躬身行礼道:“除了诏狱外,臣想不到有什么可以让陛下更相信臣的办法。”
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间里,黄立极想了很多很多。
毫无疑问,皇帝只所以会做出刚才的反应,是因为自己话的缘故。
那么,自己刚才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才说出那些话的呢?
觉的自己肯定会死吗?
嗯,有很大的可能。
还有一种就是,自己被夺职罢官,当然,家产估计也不会给自己留多少。
甚至于黄立极怀疑,如果不是害怕牵扯太大的话,相比较与借助魏忠贤的事情,向一些朝庭大员们逼捐,其实他更想要做的事情,或许还是抄家。
毕竟,这多实在!
想到这里,黄立极忍不住对朱由检高看了一眼。
但他没有那么做,毫无疑问,不是不敢,也不是不想,更大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希望朝庭里面的大臣们,可以更快的稳定下来,避免因为党争引起内耗。
出于这种考虑,他甚至于不惜给阎鸣泰下了一道那样的圣旨。
这本身就应该是一种信号,一种安抚朝庭大臣们的信号。
但是,黄立极却觉的,即便皇帝这么想,也不可能像批发一样,给朝庭的魏党们,每人一块免死铁券。
或着说保证书。
这实在有损朝庭的脸面。
所以,国债的推行,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而王元翰这个傻瓜,会那么冲动,也就有了更合理的推断。
他分明就是因为看出了皇帝的这个想法,方才愤怒出头。
因为不推掉他们这群魏党,那么他们这些自诩为正义之士的东林党们,便肯定无法出头。
在这种情况之下,做为言官的六科给事中,想要凭借愤怒来吓住皇帝的旨意,让一切回到正途,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一通百通之下,一切都显得豁然开朗。
甚至于对皇帝想要发行国债的目的,也忍不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黄立极分析着,后背情不自禁的冒出了冷汗。
做首辅也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朝庭的弊端,不但他清楚,其它很多大臣,也很清楚。
但为什么没有人去碰触军屯还有宗室这两个大头。
无它,唯利益尔。
大明朝原本就重文轻武,军屯,可以说是地位不高的武将们,唯一可以名正言顺的获取外块的唯一途径。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规模的整治军屯,无异于剥他们的筋、抽他们的骨。所以这一点,绝对不能轻易触碰。
一旦触碰,那么现在看起来还算稳定的各地驻军们,肯定遍地烽火,造反给你看。
这种局面之下,朝庭肯定会找替罪羊,也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那就是谁都知道,但是谁都不说。
至于宗室,也是一样的原因,谁喷谁死。
可是现在,黄立极就说了。
这固然是因为,在没有人的情况下,黄立极想给朱由检刷一下好感。
另外,其实黄立极也是真的想要做出一番功业!
毕竟,谁不想看到国富民强。
当年苦读诗书的时候,也不是为了混两钱,才这么努力的!
可是现在,就因为这么一句话,朱由检就激动了起来。
这不能不让黄立极深思。
在那一刻,黄立极没来由的想到了一句话,那就是:只有死人,才不会说话。
可是,皇帝很明显不想杀他,那么,就只有看他怎么做了。
黄立极认真的思索着,开口说道:“臣冒犯圣恩,这是朝堂重臣们都知道的事情。所以依臣之见,臣不得不罚。”
黄立极说完,跪倒在地道:“臣愿意自请入狱,全陛下威严。”
朱由检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你很聪明。”
黄立极默然无语。
尴尬中,朱由检开口问道:“那么你觉的除你以外,谁会更适合做内阁首辅?”
不知道为什么,黄立极突然想哭。
他自然知道,他的政治生涯,完了。
不是皇帝现在不想用他,而是局势不行。
甚至于,也许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待在诏狱里,一个人都见不到的数数玩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很感激皇上。
认真想了一下,黄立极开口道:“现在内阁的话,除李国普尚算正直以外,施凤来、张瑞图三人,皆阿谀奉承之辈,臣觉的亦是不堪大用。”
黄立极说完,看向了朱由检的眼睛。
朱由检面无表情道:“除这些人以外,朝中可有其他人选,朕说的,是合适人选,哪怕是赋杂在家,或着是在监狱里面,都没有关系。”
“这样的话,选择面就广了!”
黄立极放飞着自己的思绪,努力分析着朱由检的爱好,一个人的名字,慢慢的浮出了水面。
黄立极看着朱由检试探着问道:“陛下可听说完何熊祥此人?”
朱由检皱起了眉头,不动声色道:“说说你推荐他的理由。”
黄立极眉头舒服道:“何熊祥,万历二十年进士,为人正直,官声很好,更是曾以一人之力,兼任过南京的六部尚书之职。”
“这么牛?”朱由检说着,皱起了眉头。
老实说,他并不太喜欢南京的六部系统,在他看来,那边的官员系统,更像是一个养老院。
用来给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官员们,养老用的。
但是,这也不排除,里面真的有一些能用的官员。
毕竟,以前的形式如此,说不定真有一些聪明的官员们,选择了明哲保身,跑到那边种种花、养养草,等待朝局清明以后,再次出山。
不过,从长远来说,这套官员系统,还是有必要清除的。
朱由检想着,问道:“那么,他现在在哪里,负责何职?”
黄立极估摸了一下朱由检的心态,他觉的自己可能赌对了。
脸上不由的露出了放松的神情,躬身道:“禀陛下,此人现在赋闲在家。”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奇怪的神情:“按你所说,他应该是很牛气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赋闲在家呢?”
“莫非诺大的朝庭,连一个职位都给他留不住吗?”
黄立极笑了起来,开口说道:“自然不是,天启三年之时,他多次请辞,方获允准。”
黄立极说完,叹了一口气:“据臣所知,他离职之时,京郊路上送行的人塞满通途,众大臣纷纷赋诗赠别。所以,他不是被罢免的,而是自己请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