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赵老大提出让义学控制一下生源的问题,倒也不是因为义学这个组织过于庞大了。

    而是在他看来,让读过书的年轻后生去当兵吃粮,有些太过于浪费人才了。

    况且那些义学毕业的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很多商贾,也都喜欢聘请他们担任一些管事之类的职务。

    都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谋生职业了,哪还会愿意去背井离乡当兵吃粮,赵老大的意思应该是让义学少招一些农家穷娃,让民间多一些目不识丁老实本份的年轻后生,这样以后才能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兵源。

    “陛下,这义学里的学生,凡年满十四,必须结业离校,与募兵不会冲突吧?”

    “哎,你有所不知呀,百姓人家的子弟,受义学教化明礼之后,大多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活计,怎还肯受招募入军伍,去那边疆苦寒之地,再者,义学中虽不教四书五经,却也都是读书明礼之士,怎好再将他们招入军中,成为粗鄙武夫,之前心血,岂不白费?”

    这差不多也是古代募兵的一大特色了,喜欢招募农人中那些健壮彪悍的青壮,说白了就是把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好惹事生非,蛮横粗矿的不稳定青壮招募到军中。

    如此一来,军队的战力有了保障,民间也能安定很多,当真一举两得。

    至于义学的毕业生,怎么说都算是一个读书人了,读书人通常会被安上一个文弱且安分守己的标签,不但与不稳定因素毫无关系,反而在民间这样的人多了,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养都养不出来,怎还舍得再把他们打入军伍,又还原成一个不安定的粗鄙武夫,这不是开倒车嘛。

    “陛下,义学的学生,虽读书识字,却也不是四体不勤的孱弱文人,且大都明纪守法,胸怀报国之志,当是从军入伍的好苗子才对呀……”

    “唉……这个……”

    赵匡胤本想说把这些好苗子招募到军中,那不是暴殄天物嘛,想了想还是咽了回去,怎么说自己也是武人出身,也太好意思给武人打上一个那什么标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本就是男儿本色,陛下尽管招募便是,臣以为义学的毕业生们还是会很乐意响应陛下的号召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语精辟呀王浩,说得好,说得好呀!”

    赵匡胤闻言顿时双眼一亮,又想到了之前惯用的一种手法——激励法,军队需要激励,百姓也需要激励,只要发一道热血翻滚的募兵诏书,说不定还真能打动不少有识之士投笔从戎,保家守土呢。

    若真的能从义学毕业生当中抽调出一支军伍,那日后的兵源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而且读过书的农家子弟,怎么说都明理很多,也不会像如今那些武人那般不太好管理。

    想到这里,赵匡胤心中计议已定,随即开口继续言道。

    “那便这样,朕先下诏,从各地招募五千义兵自成一军,遣宿将调教打熬,先看看能不能成吧。”

    一开口便要走五千,王浩心中略微有些心疼,眼见着大好青年就要被送到战场,着实惋惜。

    却也是没办法的事,终究是要有所付出的嘛,而且这只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但愿他们能好好训练,尽量完好无损的回来吧。

    从皇宫出来,王浩径直去了五里坡义学,如今的五里坡,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坡了,几乎都快成为一座五里城了。

    汴京城也这两年扩展了好多,单单内外城显然已经无法容下百多万的京城市民,早先年前,城外那些连城一片,狭小而又拥挤的流民窝棚区,现在也都早已经被改造成了繁华街道民居,外貌式样早已经与城内无异。

    最外围的建筑群,几乎与义学的那一片建筑群相连。

    已经有朝臣提出,在汴京城外城之外再设外城,趁现在国库充盈,又有轮窑厂提供取之不尽的砖石,不如再筑一道周长达百余里的周城城墙。

    由此打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大都市。

    不过此议一出,马上就被人给喷了回去,城周百余里的都城,这想法太疯狂了,太浮夸了,隋炀帝营建的东都洛阳才多大,你这周长百余里的城墙,那还不得动用数百万的民力,真是刚吃了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如果让他们知道大司农砸了数百万贯的钱财到宋辽边境搞走私贸易,他们倒是可能会转而支持把这钱砸到营建城墙上去了。

    不过城墙太长其实也没什么实际意义,更长的城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将士来拱卫,百余里的周长,数万数万的禁军撒下去,也会变得稀稀拉拉,若真有外敌入侵的那一天,防守的难度也会变得无限大。

    对于这个看似疯狂的提案,王浩倒是觉得无所谓,周长百余里,换算成面积,差不多也就一百多个平方公里,像这样面积的大城,在此时当然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了,不过在后世,也就一个普通中等城市的面积而已。

    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吧至少,估计也就一个寻常地级市的规模,实在算不得什么。

    同样,对于从义学毕业生当中招募新兵,小蝶也觉得很正常,早就有心理准备了,这一天迟早都是要到来了。

    应征入伍嘛,是每个人的义务,读过书怎么了,读过书的义学子弟,更知道什么是纪律,什么责任,什么荣誉,更懂得什么是保家卫国,什么是舍身取义。

    “老爸,要不给咱们义学出去的军人们取一个名字吧……?我们有禁军,厢军,乡勇,那义学来的,就叫义勇……”

    “这事轮不到你管……”

    最后一个字还没出口,就被老爹迅速的出言打断了,其实王浩最先想到的,也是那三个字,可那也太那个啥了,况且这事也的确轮不到一个小丫头片子来管。

    说到小丫头,如今的小蝶早已经不是小丫头了,她终于开始长身体了,个子也终于开始蹭蹭蹭地往上长,不过还是偏瘦偏小,至于容貌,也没有继承她娘亲的优质基因,倒也不至于长残,顶多算中等吧……

    即便这样,小蝶自己倒是很满足了,终于可以放下一件最担心忧虑的事情了。

    只是一件忧心事刚刚消弭,另一件忧心事又上眉梢,听说曾经同窗,终于要应征入伍了,嘴上说早有心理准备,心里还是非常担心的。

    战争曾经离她们这些义学的学生很远,如今却一下子变得近在咫尺,终究会让人感到些许的忧愁。

    能做的也非常有限,除了叮嘱,也就剩下祝福了吧……

章节目录

北宋小商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一个苦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个苦力并收藏北宋小商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