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殿中百官之间,王浩手捧传单,发的异常仔细,确保人手一张,绝不遗漏。

    反正都已经玩大了,管他娘的,不是哥说大话,今日这一手,只是第一道开胃菜。

    或许会有人以为自己这样做会把人彻底的得罪完,其实不然。

    身居高位者,或许会以为这样做会让朝堂之上永无宁日。

    心怀鬼胎者,会从此将自己当作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滥竽充数,打屁混日者,会从此远离自己这个祸乱之源,将自己视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但是,除了这些,还会有一种人,他们胸怀报复,愤世嫉俗,耿直不阿,视人情世故如狗屎,永远用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世界,——俗称愤青。

    这类愤青常常因为自身性格问题,而在朝中混的都比较艰难,郁郁不得志,常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感叹。

    他们通常也不会站在金殿上,而是分散在京城各个衙门的角角落落,做着最累的活,领着最低的俸禄,当着最没前途的官。

    这类人会很欣赏王浩今天的表现,甚至会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今日在朝堂上对着百官啪啪打脸的这出好戏,也必将在他们当中口口相传。

    越传越离谱,越传越神奇,王浩的偶像地位也会随之越传越稳固。

    而此时的朝堂之上,则是眼神各异,有愤怒的,有无奈的,有幽怨的,有叹息的,竟然还有忍不住憋笑的。

    那憋笑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端坐龙椅上的赵老大,看着底下众生相,又看着王浩整出来的这一出荒唐事,感觉自己的朝堂原来是如此的儿戏一般。

    看着王浩终于将那劳什子的传单发完,极不耐烦的挥手示意退朝,连话都懒的再说一句。

    直至转到屏风之后,方才低声吩咐随在身后的海公公。

    “待百官散去,就将那殿外的告示牌给拆了,另外再派人给朕盯紧了,无论是谁,皆不得张榜公布那什么私有财产公示表!可记住了?!”

    赵匡胤也深知这东西不能贴出来,留着一纸空表在百官手中,就已经足够有警示作用了。

    “遵……遵令……”

    方才那一幕,海公公也是真真切切看在眼里的,听到陛下说要将这事就此掐断,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没办法,黄白之物,谁不喜欢,自己虽没啥捞钱的门路,多少却也是有那么一些外快的。

    这王老弟,才来第一天就整出这么大的动静,也是个不让省心的呀。

    此时,不省心的大司农刚刚将自己那一纸公示表贴到了新立的公示牌上。

    期间还不忘提醒侧避疾行一众百官,什么财产公示光荣,隐匿不明来源财产可耻,做一个沐浴在阳光下的好官员之类的屁话张口就来。

    待人群散的差不多了,王浩也准备拍拍屁股走人了,自己那太府寺衙门都还没去过呢。

    不知道那里面,又会是一副什么鸟样,约摸着也会是上下内外沆瀣一气,试图将自己孤立起来吧。

    包括今天施御史的弹劾,这些应该都是赵二给自己使的绊子,当然日后的绊子自然也不会少,看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呀。

    悻悻然,刚迈出几步,身后有一记苍老的说话声传来。

    “大司农留步。”

    王浩闻言转头望去,来人乃是次相沈义伦,一个七十来岁的糟老头。

    白须白发,身上的官袍也因为过于陈旧而显得微微有些发白,这是个一只脚已经迈进棺材的耄耋老古董。

    沈义伦也算是赵老大最早期的那一批追随者了,资历深资格老,乃是大宋朝元老级的肱骨之臣,为人清介醇谨,处事谨小慎微,政绩卓著且两袖清风,标准的儒家孔门子弟,是位值得令人尊敬的老先生。

    “沈相言重了,叫小子小王就可以了……”

    王浩连忙略显夸张的拱手施大礼。

    “唉……也是个滑头的呀。”

    沈义伦摇头轻叹一声继续道。

    “大司农如此行事,可有想过后果?”

    “自然也是有想过一些,小子不能坐以待毙,因此……”

    王浩轻挠后脑勺,略显急促,这事的确大了些,尤其是薛相沈相这种以治国安邦为己任,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的真君子来说,的确是冒犯过甚了。

    “御史言官风闻奏事,也是职责之所在,大司农着实不应该这样死顶着不让,如此行事,怕会为朝堂官场起一个不好的头呀……唉。”

    说白了就是王浩这样子会坏了规矩,对朝廷而言,稳定才是第一准则,身正者何惧弹劾,在家歇上两日,这事也就过去了。

    像王浩这样不但当场硬顶御史,还顺手将朝中百官一块拉着往沟里拖,当真是大大的坏了规矩。

    “小子初涉官场,年轻不懂事,行事难免鲁莽,有欠考虑。”

    王浩异常郑重的说了句场面话,把后半截“时间久了,您也会慢慢习惯的”话咽回了肚子。

    沈义伦闻言又是微微一摇头,看得出来,这小子的话并不是真心的。

    迈着苍老的步伐行至公示牌前,小心翼翼的揭下施御史的那张公示表,仔细折叠之后收入袖中。

    又将另一张公示表也小心翼翼的揭了下来递还给了王浩,接着言道。

    “这个还是收起来吧,这牌子,立不过今晚的,施御史乃是正人君子,今日之后怕也是难在朝堂立足了,望大司农能留一步。”

    “沈相说的是,小子受教了。”

    王浩仍旧是一副极为恭谨的诚恳模样。

    “大司农设义学,兴工坊,奉行教化,广纳流民,看得出来,也是个知百姓疾苦之人,只是这官道一途,望大司农能走得稳一些,如此才能为我大宋百姓多做些事情。”

    知道这小子恭谨模样不过只是摆摆场面,沈义伦也不理会,继续絮絮叨叨的自顾自说着。

    双手接下沈相递过来的公示表,随在老头身侧离了鼓楼,一老一少行走在长长的木廊之下,继续听他的谆谆教导,也继续讲着诚恳受教的场面话。

    听的出来,老头子对自己的映像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自己创办的那个义学,赞赏有加,并且希望能够早日重开。

    同时也侧面提醒了王浩莫要再传出那些地圆地盆之类让人惊世骇俗的言论出来了。

    并表示若是缺少合用的教学西席,他可以帮忙牵头协调一二啥的。

章节目录

北宋小商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一个苦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个苦力并收藏北宋小商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