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骀随后又规定,今后郑国所有的公职人员和军人工资的钱币部分全都统一拨付到郑国中央银行,公职人员和军人需要自行前往银行提取。

    这个时代没有电脑,也没有银行卡,只能用账本和存折,那么就需要非常严格的监督制度。

    郑骀设立了银监局,专门监督、管理银行。银监局目前主要的责任便是核对银行账目。

    银行要想得到发展,其安全性也是重中之重。当然,郑国中央银行防盗、防窃的能力还是有的,这里的安全性是指存折、兑票等账户的安全性。

    郑骀借鉴了清朝票号的一些防伪举措,比如使用特殊纸张,给存款日期、金额等设置文字或者符号密码等手段。

    这个时代的钱币主要是铜钱,携带非常不便,而且治安也非常差,可以说是盗匪林立,这便给了银行发展的空间。郑骀相信郑国中央银行不出三年,一定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郑骀不会坐在那里等着银行被人们所接受,来自后世的他非常清楚宣传的意义。

    贵族的钱基本上都进多出少,他们的钱都被堆在了库房或者窖藏了起来或者被用来铸成了青铜器,他们肯定会觉得银行没有他们的库房或者地窖或者铸成青铜器安全,所以郑骀不会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而商人要买卖,买卖就是钱财的流通,钱财流通就会有不便和风险,所以郑骀准备从商人入手。

    郑骀为郑国中央银行策划了一场盛大的开业典礼,邀请了许多在郑国境内的富商巨贾。

    天禄三年八月初十清晨,郑国中央银行总行门外的空地上摆满了桌椅,一旁还准备了丰盛的酒水、茶水、水果和点心。

    巳时初刻,受邀参加郑国中央银行开业典礼的商贾陆续皆已到场。

    巳时三刻,郑骀携相邦王怍玄、银监局局长赵辛、中央银行行长刘威郑国中央银行总行门外。

    郑骀等人一到,本来嘈杂的人群瞬间便安静了下来。

    郑骀与众人互礼过后,便说到:“诸位皆是受邀前来参加郑国中央银行的开业典礼的,孤相信诸位都应该感到很疑惑,疑惑郑国中央银行到底是做什么的?与诸位又有什么关系?孤现在便为诸位解惑。”

    郑骀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到:“郑国中央银行目前主要有储蓄和兑换两项业务。所谓储蓄,即将钱放在银行,由银行代为保管。金额至少要达到一千钱才能进行储蓄,银行也会收取百分之一的储蓄费。银行会给储蓄者开据存着或者存票,只要是银行的工作时间,储蓄者随时都可以凭存折或者存票到银行提取现钱。郑国目前有七家银行,分别在新郑、嵩州、虢州、共州、密州、向州和宋州,储蓄者无论将钱存在哪一家银行,都可以在其他银行提取现钱。”

    郑骀随即拿起一本由几张纸装订的存折和一张纸质的存票,一边展示给众人看,一边说到:“这存折和存票携带都非常的方便。”

    由于目前郑国中央银行还没有开通贷款业务,而且以目前的技术水平,银行保管储户存入银行的钱会非常麻烦,若不收取出储蓄费会亏死。

    即便郑国中央银行的储蓄业务要收取百分之一的储蓄费,还是能够对商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商人随身携带大量现钱不仅麻烦,而且还非常的不安全,需要增加人手来押运钱财,增加人手所花费的钱粮甚至还会比银行收取的储蓄费高出不少,并且就算增加了人手也不一定能保证安全。

    虽说银行储蓄业务的好处明显,但在座的商人对银行更多的是不信任,所以都闭口不言,仿佛郑骀说的事与他们都无关。

    郑骀对此情形早有预料,好在他早有准备。郑骀明白商人们会有怎样的担心,所以他准备借鉴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武公与“商人”订立盟誓的做法。

    要说郑武公与“商人”订立盟誓的旧事,首先要从郑国的首任国君郑桓公说起。

    郑桓公,名友,乃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

    郑桓公于周宣王二十二年被封于镐京以东百余里处的郑地,授伯爵,后来周宣王之子周幽王又拜郑桓公为王室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

    周幽王继位后沉迷酒色,任用奸臣,不理朝政,使得百姓怨愤,诸侯离心。

    郑桓公觉得周王朝随时都有可能大乱,而郑地距离镐京仅有百里之遥,太过靠近周王朝的权利中心,一旦周王朝大乱,郑国也将处于危险之中。于是郑桓公便萌生出了将郑国迁离郑地,远离镐京的想法。

    掌管王室典籍的太史伯见多识广,对天下的形势了然于胸,郑桓公与之又是好友,于是郑桓公便前去请教太史伯郑国该何去何从。

    郑桓公向太史伯问到:“王室多变难,我该往哪里逃避灾祸呢?”

    太史伯稍加思考后便答到:“只有洛邑以东,河水、济水以南的地区可以居住。”

    郑桓公疑惑的问到:“为什么呢?”

    太史伯答到:“那里靠近虢国和郐国,虢、郐之君贪财好利,百姓都不依附。而今公任司徒,安抚百姓,使百姓和协,深受百姓爱戴。公如果请求居住在那里,虢、郐之君见公正当权,轻易的便会分给公地。公如果居住在那里,虢、郐之民便都是公之民。”

    虽然太史伯说的很有道理,但郑桓公也有一些想法,于是他便问到:“我到南方江水以北的地方居住,怎么样?”

    太史伯答到:“当年祝融为高辛氏火正,祝融的功劳巨大,然而祝融的后代在周王朝并没有兴盛起来,楚国便是祝融的后代。但周室衰微后,楚国必然会兴盛,楚国兴盛后便会对郑国不利。”

    郑桓公又问到:“我想居住在西方,怎么样?”

    太史伯摇头说到:“西方的百姓贪财好利,难以长久的居住。”

章节目录

回到战国当国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看看网只为原作者陈一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一鸣并收藏回到战国当国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