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现在何处安身?”陆扬问道。
“府里被抄了,暂时没有地方去了,过几日,等老妇那孙儿有消息了,老妇便领着府里面的女眷回山东德州府临邑县老家去了”。
“既然这样,不如先来我府里咱歇吧”,陆扬道。
“不,不,已经叨扰大人不少了”,说完,老妇领着众眷,道了声福,走了,她们要去刑部天牢外等着。
看着远去的老妇,陆扬道,“来人,去府里面,让鲍大柱取两百两银子,赠给王部堂的家眷”。既然,王府已经被抄家了,她们自然也没有了归乡的盘缠。唉,还真是伴君如伴虎啊,王洽,昨日还贵为部堂高官,女真人消息一来,皇帝便杀了他顶罪,还累及家人,独子被远配边疆,女眷们流离失所。
“大人,咱们现在去哪?回府吗?”车夫问道。
“去刑部吧”,陆扬叹了口气道。
~~~
来到刑部,陆扬的车夫提上名刺,结果,刑部衙役告知,王在晋已经归府了。于是,陆扬直接奔赴王在晋府邸。在王府外,再次递上名刺,终于在王府正厅见到了王在晋。
“下官,拜见王部堂”,正厅上,陆扬稽首道。
“这会儿,不在公堂,小陆大人,不必如此客套,坐吧”,王在晋笑道,“来人,上茶”。
“谢部堂大人”,陆扬道。
“此番来访,所为何事呢?”王在晋问道。
“晚辈为王洽大人的独子而来”,陆扬直奔主题。
听到王洽的名号,王在晋眯了眯眼,他与王洽,同僚多年,一个是刑部尚书,一个是兵部尚书,常言道“刑起于兵”、“兵刑不分”,他们二人岂会没有往来。叹了口气,王在晋道:“不是老夫不肯帮他,只不过,女真人来犯京畿,圣上震怒,总得让他有个出气的地方吧,圣上金口玉言,要让王府成年男丁远戍,可是,谁成想,王府唯有一名独子,他不远戍,还能怎么办呢?”
“部堂,那王氏独子,不过十五岁的样子,本朝以十六岁为成丁,他也不算成丁吧”,陆扬恭恭敬敬道。
“话虽如此,可是,圣上要出气,为人臣者,又能如何呢?”王在晋道。
“一旦远戍九边”,陆扬叹气道,“那王氏独子,有死无生啊,他可是王洽大人唯一的后嗣啊”。
“嗯,放心,老夫不会让他一直呆在九边的,等圣上气消了,老夫会立刻签押,让他归来”,王在晋道。
“部堂宅心仁厚,不过,只怕到时,部堂您已经不在刑部了,新任刑部尚书未必会如您一样,念及同僚情分,而有此怜悯心啊”,陆扬道。
“老夫为何不在刑部?!”王在晋讶道。
“王部堂,您任刑部尚书前,先后任过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甚至还出任过辽东经略,现在王洽大人倒了,您认为圣上会让谁出任下一任兵部尚书?”陆扬道。
“不是有孙阁老兼任着兵部尚书吗?”
“此乃权宜之计,孙阁老年事已高,内阁事务又繁忙,等女真人退走后,他又岂能还有精力兼顾兵部呢?”陆扬道,“更重要的是,女真人入寇,王洽大人是第一个倒霉的,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你是说?”
“袁督师也得跟着倒霉”,陆扬道,“恕晚辈直言,您与袁督师,可谓是一向不和,由来已久。如今,辽东事坏,王洽大人倒霉是个开头,但朝野上下都知道,辽东防线的真正执掌者,并不是王洽大人那个兵部尚书,而是同样也挂着兵部尚书衔、奉诏督师辽东的袁崇焕大人,您认为他袁大人能逃过这一劫吗?哪怕能免于一死,这辽东督师,还能让他继续做吗?”
“袁崇焕一倒,圣上必然会改弦易辙,从头部署关、宁战略,而一直坚决反对袁崇焕的老夫,自然而然,则成为了兵部尚书的首选”,王在晋喃喃道。
“正是如此”,陆扬道,“在此时,若您能帮帮前任兵部尚书王洽的独子,相信兵部上上下下都会认为您有情有义。来日,等您执掌兵部,他们肯定会更加心悦诚服的,在此多事之秋,部院内的上下一心,意义尤其重要啊”。
“是啊,你说的对,多事之秋啊,出任兵部尚书,也不知是福是祸”,王在晋沉重地叹了口气,“好,老夫明日便另行签押,让王洽独子改流到山东临邑故里,到那儿的卫所充军去吧,算是给王洽大人留点香火”。
“部堂仁慈”,陆扬衷心道。
“老夫这么做,倒也不指望兵部上上下下有何感念,只不过,希望,如果将来有那么一日,老夫亦如王洽一样,倒霉了,也有人出来,保一保老夫的后嗣、家眷吧”,王在晋悲道。
“部堂大人……”陆扬想宽慰两句,但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说什么。
“若不是袁崇焕,辽东局势,断然不会如此!”沉默片刻后,王在晋悲怆道,“老夫曾多次上疏圣上,极力推崇皮岛总兵毛文龙,并陈说毛文龙乃辽东唯一的希望,可惜圣上不听,一意孤行,重用袁崇焕。袁崇焕是什么人,老夫又岂会不知?!往日在辽东时,老夫是辽东经略,他是老夫帐下部将,老夫屡屡劝他要沉稳,不要动不动就自专、自擅,可是他袁崇焕倒好,动不动便来一句——「我不惜命」,又一次,老夫实在有些生气了,训斥他道:「性命与封疆孰重?」不过,念在他袁崇焕毕竟是条好汉,老夫从来没有苛待过他,结果倒好,等到孙阁老督师辽东,袁崇焕抱上了孙阁老的大腿,在孙阁老那屡进谗言,还得老夫被罢去辽东经略一职,被贬去南京赋闲一年有余。现在倒好,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自毁长城,将女真人引了来,事情无可收拾,却又轮到老夫我上场了”。
“部堂认为袁督师与女真人有无勾结呢?”袁崇焕在后世争议极大,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汉奸,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千百年后,仍是疑案一桩。陆扬其实也莫辨真伪,听到王在晋说,他是袁崇焕的老上司,于是,便顺口一问。
“不,他不是那样的人”,王在晋沉声道,“虽然老夫非常厌恶袁崇焕,但他绝对不会是那等奸佞小人,坊间,现在流言四起,十有八九是皇太极放出来的谣言,不过,依圣上的性子,只怕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看来袁崇焕确实是要倒霉了。”
“府里被抄了,暂时没有地方去了,过几日,等老妇那孙儿有消息了,老妇便领着府里面的女眷回山东德州府临邑县老家去了”。
“既然这样,不如先来我府里咱歇吧”,陆扬道。
“不,不,已经叨扰大人不少了”,说完,老妇领着众眷,道了声福,走了,她们要去刑部天牢外等着。
看着远去的老妇,陆扬道,“来人,去府里面,让鲍大柱取两百两银子,赠给王部堂的家眷”。既然,王府已经被抄家了,她们自然也没有了归乡的盘缠。唉,还真是伴君如伴虎啊,王洽,昨日还贵为部堂高官,女真人消息一来,皇帝便杀了他顶罪,还累及家人,独子被远配边疆,女眷们流离失所。
“大人,咱们现在去哪?回府吗?”车夫问道。
“去刑部吧”,陆扬叹了口气道。
~~~
来到刑部,陆扬的车夫提上名刺,结果,刑部衙役告知,王在晋已经归府了。于是,陆扬直接奔赴王在晋府邸。在王府外,再次递上名刺,终于在王府正厅见到了王在晋。
“下官,拜见王部堂”,正厅上,陆扬稽首道。
“这会儿,不在公堂,小陆大人,不必如此客套,坐吧”,王在晋笑道,“来人,上茶”。
“谢部堂大人”,陆扬道。
“此番来访,所为何事呢?”王在晋问道。
“晚辈为王洽大人的独子而来”,陆扬直奔主题。
听到王洽的名号,王在晋眯了眯眼,他与王洽,同僚多年,一个是刑部尚书,一个是兵部尚书,常言道“刑起于兵”、“兵刑不分”,他们二人岂会没有往来。叹了口气,王在晋道:“不是老夫不肯帮他,只不过,女真人来犯京畿,圣上震怒,总得让他有个出气的地方吧,圣上金口玉言,要让王府成年男丁远戍,可是,谁成想,王府唯有一名独子,他不远戍,还能怎么办呢?”
“部堂,那王氏独子,不过十五岁的样子,本朝以十六岁为成丁,他也不算成丁吧”,陆扬恭恭敬敬道。
“话虽如此,可是,圣上要出气,为人臣者,又能如何呢?”王在晋道。
“一旦远戍九边”,陆扬叹气道,“那王氏独子,有死无生啊,他可是王洽大人唯一的后嗣啊”。
“嗯,放心,老夫不会让他一直呆在九边的,等圣上气消了,老夫会立刻签押,让他归来”,王在晋道。
“部堂宅心仁厚,不过,只怕到时,部堂您已经不在刑部了,新任刑部尚书未必会如您一样,念及同僚情分,而有此怜悯心啊”,陆扬道。
“老夫为何不在刑部?!”王在晋讶道。
“王部堂,您任刑部尚书前,先后任过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甚至还出任过辽东经略,现在王洽大人倒了,您认为圣上会让谁出任下一任兵部尚书?”陆扬道。
“不是有孙阁老兼任着兵部尚书吗?”
“此乃权宜之计,孙阁老年事已高,内阁事务又繁忙,等女真人退走后,他又岂能还有精力兼顾兵部呢?”陆扬道,“更重要的是,女真人入寇,王洽大人是第一个倒霉的,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你是说?”
“袁督师也得跟着倒霉”,陆扬道,“恕晚辈直言,您与袁督师,可谓是一向不和,由来已久。如今,辽东事坏,王洽大人倒霉是个开头,但朝野上下都知道,辽东防线的真正执掌者,并不是王洽大人那个兵部尚书,而是同样也挂着兵部尚书衔、奉诏督师辽东的袁崇焕大人,您认为他袁大人能逃过这一劫吗?哪怕能免于一死,这辽东督师,还能让他继续做吗?”
“袁崇焕一倒,圣上必然会改弦易辙,从头部署关、宁战略,而一直坚决反对袁崇焕的老夫,自然而然,则成为了兵部尚书的首选”,王在晋喃喃道。
“正是如此”,陆扬道,“在此时,若您能帮帮前任兵部尚书王洽的独子,相信兵部上上下下都会认为您有情有义。来日,等您执掌兵部,他们肯定会更加心悦诚服的,在此多事之秋,部院内的上下一心,意义尤其重要啊”。
“是啊,你说的对,多事之秋啊,出任兵部尚书,也不知是福是祸”,王在晋沉重地叹了口气,“好,老夫明日便另行签押,让王洽独子改流到山东临邑故里,到那儿的卫所充军去吧,算是给王洽大人留点香火”。
“部堂仁慈”,陆扬衷心道。
“老夫这么做,倒也不指望兵部上上下下有何感念,只不过,希望,如果将来有那么一日,老夫亦如王洽一样,倒霉了,也有人出来,保一保老夫的后嗣、家眷吧”,王在晋悲道。
“部堂大人……”陆扬想宽慰两句,但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说什么。
“若不是袁崇焕,辽东局势,断然不会如此!”沉默片刻后,王在晋悲怆道,“老夫曾多次上疏圣上,极力推崇皮岛总兵毛文龙,并陈说毛文龙乃辽东唯一的希望,可惜圣上不听,一意孤行,重用袁崇焕。袁崇焕是什么人,老夫又岂会不知?!往日在辽东时,老夫是辽东经略,他是老夫帐下部将,老夫屡屡劝他要沉稳,不要动不动就自专、自擅,可是他袁崇焕倒好,动不动便来一句——「我不惜命」,又一次,老夫实在有些生气了,训斥他道:「性命与封疆孰重?」不过,念在他袁崇焕毕竟是条好汉,老夫从来没有苛待过他,结果倒好,等到孙阁老督师辽东,袁崇焕抱上了孙阁老的大腿,在孙阁老那屡进谗言,还得老夫被罢去辽东经略一职,被贬去南京赋闲一年有余。现在倒好,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自毁长城,将女真人引了来,事情无可收拾,却又轮到老夫我上场了”。
“部堂认为袁督师与女真人有无勾结呢?”袁崇焕在后世争议极大,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汉奸,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千百年后,仍是疑案一桩。陆扬其实也莫辨真伪,听到王在晋说,他是袁崇焕的老上司,于是,便顺口一问。
“不,他不是那样的人”,王在晋沉声道,“虽然老夫非常厌恶袁崇焕,但他绝对不会是那等奸佞小人,坊间,现在流言四起,十有八九是皇太极放出来的谣言,不过,依圣上的性子,只怕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看来袁崇焕确实是要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