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勒爷”,镶蓝旗固山额真穆哈连道,“难道您准备在朝鲜长驻了?”
“有何不可?”高卧榻上的阿敏眯了眯眼,问道。一前一后,两名宫人正在分别给他按摩着头部与腿部。
“呃”,穆哈连欲言又止。
“你们两个退下吧”,阿敏道。
“是,摄政王”,两名宫人柔声道,说完,福一福,退了下去。
“说吧”,阿敏道。
“贝勒爷,既然金、朝和议已然达成,朝鲜已经臣服,您就应该班师了,否则,您便有封疆独立的嫌疑了,恐怕,大汗那儿,会对您起疑心的”,穆哈连道。
“汗位,还有「上三旗」,都被他皇太极给霸占了,老子不过在朝鲜享享乐,难不成,他这都要反对不成?!”阿敏道。
“您与他,毕竟都曾是四大贝勒,他不可能不防着您”,穆哈连道。
“他敢?!”阿敏怒目道。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通禀——“特使到,大汗谕令……”
~~~
“怎样,陆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回辽东?”在莽莽山林中,孔有德问道。他们在这儿,可潜伏了半个月了。
“不急,不急,得朝鲜有消息了,我才能走啊。否则,现在回去,等着被朝中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官僚们,用弹劾的奏折,给骂死吧”,陆扬苦笑道。回去,当然好,你以为陆扬愿意待在这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里啊,但对于陆扬而言,非不愿也,实不敢也。
“唉”,孔有德叹了口气,这出使,一下子,搞了这么多天了,大半时间,都还是在山林里度过的,他都快闷出鸟了。
“对了,毛军门那,消息,应该送到了吧?”陆扬问道。
“这个,放心,我派了三拨斥候,肯定送到”,孔有德道。
“嗯,只要毛军门在女真后方扫荡扫荡,正在与蒙古察哈尔部决战的皇太极,便没法再分兵去朝鲜了”,陆扬沉声道,“如此一来,皇太极必然敕令阿敏班师,等阿敏走了,朝鲜问题,便算是化解了”。
“那倒是。在本朝无法出兵的情况下,用一个若有若无的盟约,暂时息兵,是最好的法子了”,孔有德点头道,“只是,朝中衮衮诸公,他们能体谅您?”
“这个不必忧心”,陆扬微微一笑,“我已有办法”。
“大人、将军”,一名斥候来了,“撤了,撤了,鞑子们撤了”。
“你是说阿敏的镶蓝旗撤走了?”孔有德惊喜道。
“正是”,斥候报道,“是金国大汗下的谕令,命阿敏将镶蓝旗全部拉去蒙古了”。
“好,好,如此一来,我等也可以回朝复命了”,陆扬笑道。
~~~
历经辛苦,陆扬终于从朝鲜返回了皮岛,在皮岛面辞毛文龙后,陆扬告别了孔有德以及那曾经共历艰辛的“孔字营”兄弟,带着自个儿使团原有的两百人,还有收养的小顺儿,回到了京师。
到京师后,陆扬让鲍大柱、瓦姆先带着小顺儿回府,至于他,则直接赴阙,向崇祯皇帝密奏朝鲜事宜。
崇祯帝看着御书房下伏地的风尘仆仆的陆扬,问道:“如此说来,朝鲜暂时无虞了?”
“启奏陛下,正是”,陆扬道。
“只不过,朝鲜转而依附于女真人了,我们在辽东,少了一个重要的盟友啊”,崇祯叹气道。
陆扬听了崇祯的话,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暗忖:别人向你求救时,你怎么没想起它是你“盟友”?!当然,口中只能道:“是微臣无能”。
“你已经很好了”,崇祯终于说了一句人话,“换谁,也不能做得更好了”。
“朝鲜,其实仍然心向大明,只要时机成熟,他们随时可以反正”,陆扬道。
“真的?!”崇祯问道。
“嗯,陛下请看”,陆扬从袖中抽出一封书信,上面写着“大明皇帝陛下亲启”的字样。
“这是?”
“此乃朝鲜王李倧亲笔书写的陈情书”,陆扬道。
崇祯点点头,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便走了过去,将“陈情书”取了过来。崇祯将书信展开,只见李倧在书信中,表达了对明朝王化的仰慕,以及目前不得不与女真人虚与委蛇的痛苦。此封书信感人至深,看得崇祯频频点头,一方面是因为它让崇祯对朝鲜有了“同情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满足了崇祯的“天朝上国”的宗主的虚荣感,你看,人家虽然身在曹营,但心犹在汉啊。此外,李倧在该封书信中,还浓墨重笔地赞扬了陆扬在朝鲜的所作所为。
看完“陈情书”,崇祯面色大好,笑道:“陆爱卿,此次出使,不费一兵一卒,便保下朝鲜百万生灵免遭鞑子屠戮,说吧,你要何赏赐?”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微臣不敢妄求”,陆扬伏地道。
“朕命你说”,崇祯笑道。
“嗯”,陆扬沉吟道,“如果一定要赏赐的话,微臣希望,陛下能封赏毛文龙总兵”。
“哦,为何?”
“一方面,若非毛总兵出兵女真后方,此次朝鲜,或许很难那么顺利解围,毛总兵这「海外长城」的令誉,倒真不是吹的;另一方面,有毛总兵在鸭绿江坐镇,朝鲜的投降派,多少会有更多的顾虑,不敢胁迫其国主投靠女真人”。说白了,其实陆扬还是不放心袁崇焕,所以替毛文龙邀赏,毛文龙越是受到朝廷重视,袁崇焕便越是有所顾忌。
“好,准奏了,传旨,加授皮岛总兵毛文龙为骠骑将军”,说完,崇祯帝笑道,“至于你,是你自己不要,就不要怪朕不赏赐你了,退下吧”。
“谢陛下”,陆扬叩首道。
~~~
“你怎么看陆扬这小子?”崇祯笑道。
“陛下非要老奴说,老奴便说说吧”,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道,“陛下派陆大人前往险地,他毫不推诿,还能说出「,」那样的忠言,可见是个忠肝义胆的忠臣;建功而返,又不求封赏,是个良臣。对此,老奴想说的,只有一句话”。
“什么话?”崇祯好奇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此忠良之臣”,王承恩笑道。
“你这老东西,你这是兜着圈子,逗朕开心呢”,崇祯笑骂道,“不过,你说得对,他陆扬确实是忠良,在这一点上,我那糊涂皇兄倒是没有看错人,既然是忠良,则不可辜负,传旨……”
“有何不可?”高卧榻上的阿敏眯了眯眼,问道。一前一后,两名宫人正在分别给他按摩着头部与腿部。
“呃”,穆哈连欲言又止。
“你们两个退下吧”,阿敏道。
“是,摄政王”,两名宫人柔声道,说完,福一福,退了下去。
“说吧”,阿敏道。
“贝勒爷,既然金、朝和议已然达成,朝鲜已经臣服,您就应该班师了,否则,您便有封疆独立的嫌疑了,恐怕,大汗那儿,会对您起疑心的”,穆哈连道。
“汗位,还有「上三旗」,都被他皇太极给霸占了,老子不过在朝鲜享享乐,难不成,他这都要反对不成?!”阿敏道。
“您与他,毕竟都曾是四大贝勒,他不可能不防着您”,穆哈连道。
“他敢?!”阿敏怒目道。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通禀——“特使到,大汗谕令……”
~~~
“怎样,陆大人,咱们什么时候回辽东?”在莽莽山林中,孔有德问道。他们在这儿,可潜伏了半个月了。
“不急,不急,得朝鲜有消息了,我才能走啊。否则,现在回去,等着被朝中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官僚们,用弹劾的奏折,给骂死吧”,陆扬苦笑道。回去,当然好,你以为陆扬愿意待在这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里啊,但对于陆扬而言,非不愿也,实不敢也。
“唉”,孔有德叹了口气,这出使,一下子,搞了这么多天了,大半时间,都还是在山林里度过的,他都快闷出鸟了。
“对了,毛军门那,消息,应该送到了吧?”陆扬问道。
“这个,放心,我派了三拨斥候,肯定送到”,孔有德道。
“嗯,只要毛军门在女真后方扫荡扫荡,正在与蒙古察哈尔部决战的皇太极,便没法再分兵去朝鲜了”,陆扬沉声道,“如此一来,皇太极必然敕令阿敏班师,等阿敏走了,朝鲜问题,便算是化解了”。
“那倒是。在本朝无法出兵的情况下,用一个若有若无的盟约,暂时息兵,是最好的法子了”,孔有德点头道,“只是,朝中衮衮诸公,他们能体谅您?”
“这个不必忧心”,陆扬微微一笑,“我已有办法”。
“大人、将军”,一名斥候来了,“撤了,撤了,鞑子们撤了”。
“你是说阿敏的镶蓝旗撤走了?”孔有德惊喜道。
“正是”,斥候报道,“是金国大汗下的谕令,命阿敏将镶蓝旗全部拉去蒙古了”。
“好,好,如此一来,我等也可以回朝复命了”,陆扬笑道。
~~~
历经辛苦,陆扬终于从朝鲜返回了皮岛,在皮岛面辞毛文龙后,陆扬告别了孔有德以及那曾经共历艰辛的“孔字营”兄弟,带着自个儿使团原有的两百人,还有收养的小顺儿,回到了京师。
到京师后,陆扬让鲍大柱、瓦姆先带着小顺儿回府,至于他,则直接赴阙,向崇祯皇帝密奏朝鲜事宜。
崇祯帝看着御书房下伏地的风尘仆仆的陆扬,问道:“如此说来,朝鲜暂时无虞了?”
“启奏陛下,正是”,陆扬道。
“只不过,朝鲜转而依附于女真人了,我们在辽东,少了一个重要的盟友啊”,崇祯叹气道。
陆扬听了崇祯的话,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暗忖:别人向你求救时,你怎么没想起它是你“盟友”?!当然,口中只能道:“是微臣无能”。
“你已经很好了”,崇祯终于说了一句人话,“换谁,也不能做得更好了”。
“朝鲜,其实仍然心向大明,只要时机成熟,他们随时可以反正”,陆扬道。
“真的?!”崇祯问道。
“嗯,陛下请看”,陆扬从袖中抽出一封书信,上面写着“大明皇帝陛下亲启”的字样。
“这是?”
“此乃朝鲜王李倧亲笔书写的陈情书”,陆扬道。
崇祯点点头,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便走了过去,将“陈情书”取了过来。崇祯将书信展开,只见李倧在书信中,表达了对明朝王化的仰慕,以及目前不得不与女真人虚与委蛇的痛苦。此封书信感人至深,看得崇祯频频点头,一方面是因为它让崇祯对朝鲜有了“同情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满足了崇祯的“天朝上国”的宗主的虚荣感,你看,人家虽然身在曹营,但心犹在汉啊。此外,李倧在该封书信中,还浓墨重笔地赞扬了陆扬在朝鲜的所作所为。
看完“陈情书”,崇祯面色大好,笑道:“陆爱卿,此次出使,不费一兵一卒,便保下朝鲜百万生灵免遭鞑子屠戮,说吧,你要何赏赐?”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微臣不敢妄求”,陆扬伏地道。
“朕命你说”,崇祯笑道。
“嗯”,陆扬沉吟道,“如果一定要赏赐的话,微臣希望,陛下能封赏毛文龙总兵”。
“哦,为何?”
“一方面,若非毛总兵出兵女真后方,此次朝鲜,或许很难那么顺利解围,毛总兵这「海外长城」的令誉,倒真不是吹的;另一方面,有毛总兵在鸭绿江坐镇,朝鲜的投降派,多少会有更多的顾虑,不敢胁迫其国主投靠女真人”。说白了,其实陆扬还是不放心袁崇焕,所以替毛文龙邀赏,毛文龙越是受到朝廷重视,袁崇焕便越是有所顾忌。
“好,准奏了,传旨,加授皮岛总兵毛文龙为骠骑将军”,说完,崇祯帝笑道,“至于你,是你自己不要,就不要怪朕不赏赐你了,退下吧”。
“谢陛下”,陆扬叩首道。
~~~
“你怎么看陆扬这小子?”崇祯笑道。
“陛下非要老奴说,老奴便说说吧”,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道,“陛下派陆大人前往险地,他毫不推诿,还能说出「,」那样的忠言,可见是个忠肝义胆的忠臣;建功而返,又不求封赏,是个良臣。对此,老奴想说的,只有一句话”。
“什么话?”崇祯好奇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此忠良之臣”,王承恩笑道。
“你这老东西,你这是兜着圈子,逗朕开心呢”,崇祯笑骂道,“不过,你说得对,他陆扬确实是忠良,在这一点上,我那糊涂皇兄倒是没有看错人,既然是忠良,则不可辜负,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