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里,崇祯听说魏忠贤的赃款装车,便装了整整一百多辆马车,气得眉头都深深皱了起来,“老匹夫,真以为朕会让你守着金山银山,安享晚年啊?!”
“啊,陛下”,侍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徐应元惊讶道,“您可是承诺过魏忠贤的,还是让老奴传的话,不好失信于人吧”,上次传话时,在东厂里,徐应元收了魏忠贤四万两银子的贿赂,魏忠贤让他看在同是太监的份上,在关键时刻替他说说话,徐应元倒是个实诚人,觉得眼下便是关键时刻呀,于是开口替魏忠贤求情起来。仗着服侍崇祯多年的功劳,以及现在他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地位,徐应元以为崇祯一定会卖他这个面子。
没想到,面子没等到,等来一个大耳刮子,气急败坏的崇祯,一个耳光,直接抽到徐应元的脸上,将徐应元直接扇倒在地上。“你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才几天啊?就想学魏忠贤,想干预朝政?!「内官不得干政」,这是太祖高皇帝镌刻于卧碑之上的明文禁例,你们一个个的,分明没有放在心上,全然忘了自己的本分!”
看到崇祯动了怒火,徐应元吓傻了,赶紧伏地,叩首请罪。
“朕不杀你,何以正朝纲?!”崇祯阴沉道。
“杀我?”徐应元万万没想到,崇祯竟然如此无情,跌坐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陛下,徐应元这些年,在信王府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饶他一条性命”,大殿另一侧的王承恩,伏地道,“陛下初登大宝,便诛杀潜邸旧人,似为不详,请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息怒,徐公公或许是一时糊涂,因而失言,但他断无魏忠贤那样的险恶之心啊,望陛下明鉴”,看在王承恩的面子上,同在殿中的曹化淳,也就顺道一并求情道。
“哼”,崇祯落座于龙椅,沉吟不语。其实,他的原意是,拿徐应元的人头,来威慑天下人,不要再有僭越之举,但是王承恩、曹化淳先后请求,让他有点为难起来,王承恩、曹化淳是他的左膀右臂,又是他的心腹保镖,他不想落他们俩的面子。半晌后,崇祯帝冷冷道:“看在老王、老曹的面子上,朕饶你不死”。
“谢陛下”,徐应元叩首道。不过,其实他心里真正感激的,是王承恩,徐应元没有想到,这个同在潜邸,自己先前嫉妒有加、甚至设法排挤的人,竟然在关键时刻,为自个儿挺身而出。
“不过,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崇祯帝冷冷道,哪怕不杀徐应元,他还是想拿今儿个的事情,做做文章,借题发挥,敲打天下文臣武将,你看,连潜邸旧人,朕都是公事公办,你们这些人,就更不要想着蝇营狗苟了,否则,真龙一怒,是你们不可承受的,“你既然违了太祖「内官不得干政」的卧碑禁例,便去南京,到太祖的孝陵守着,在孝陵前,好好反思,向太祖谢罪吧”。
“谢陛下”,徐应元叩首道,内心暗道:真是伴君如伴虎啊。徐应元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不过几日,没想到,一转眼,便被罚去南京替太祖守陵去了,这惩罚不可谓不严。
待徐应元踉踉跄跄离宫而去后,崇祯帝看了看王承恩,“你既然替徐应元求情,让其免于一死,那他那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活,便由你替他做了吧”。
“陛下,老奴先前就说过,老奴只想伺候在您身旁,不想去司礼监”,王承恩道。原来,先前崇祯就让他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只是王承恩不肯,这才另行指定了徐应元。当然,王承恩没想到,一不小心,反而将徐应元给坑惨了,徐应元若不是坐在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上,断然不会头脑发热,劝谏起皇帝来。权力,在王承恩看来,是个烫手的山芋,说实话,他不想接。
“你跟老徐不一样,朕信得过你,不用有太多顾虑”,崇祯微微一笑,“徐应元那家伙,私心太多,在潜邸时,便手脚不干净,管理王府时,便拿回扣、吃空额,以为朕不知道,其实朕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罢了。所以,哪怕不是这回,下回,朕其实也会将他撤掉”。
“谢陛下信任,可是……”王承恩道。
“没什么「可是」,这个位子从现在起,是你的了”,崇祯帝道。然后,他转向曹化淳,道:“至于魏忠贤腾出来的「东厂督公」的位子,便是老曹你的了”。
“谢陛下信任,奴才誓死报效陛下”,曹化淳伏地道。他可不是王承恩,曹化淳对权力,还是有些渴望的,东厂督公,那可是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
“至于御马监提督太监,便让高起潜来做吧,你们二人,认为他如何?”崇祯问道。
王承恩刚想说点什么,说实话,他不怎么看好高起潜这个人,这时,便听曹化淳伏地道:“御马监太监,乃内廷十二监之一,乃掌御厩、兵符等内廷兵事者,职事重要。此等任命,奴才等不敢与闻,惟伺陛下圣心独裁。奴才等唯有听命的本分,不敢妄议”。
如果说司礼监对应的是内阁,内阁首辅是“外相”,那司礼监掌印太监则是“内相”。同样的,御马监对应的则是五军都督府,如果说五军都督府是“外朝枢府”,御马监则是“内廷枢府”。御马监,是地位仅次于司礼监、东厂的第三个太监权力机构,在掌管内廷御厩、兵符外,它还兼管皇帝的内库、草场以及皇庄,与户部尚书分理内外财政,其权不可谓不重。
听到曹化淳的话,王承恩一个激灵,他知道曹化淳说这么多,其实,都是在提醒自己:慎言,慎言。于是,王承恩也道:“惟伺陛下圣裁”。
显然,崇祯帝并不是在咨询王承恩、曹化淳的意见,而是在试探他们的态度,他刚刚废了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徐应元,他自然不希望继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与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再有“内官干政”的倾向。
而且,崇祯帝知道王承恩与高起潜不和,而这,恰恰是他要重用高起潜的原因,他怎么能放心司礼监、东厂、御马监三个核心机构抱成一团、众志成城呢?所以,高起潜的任命,只有一个目的——权力制衡。
听到曹化淳、王承恩的回复,崇祯露出满意的一笑,是啊,他要的就是“圣心独裁”,曹化淳、王承恩能够不逾越下位者的本分,他感到很满意,便道:“既然你们都不反对,那便让高起潜任御马监提督太监了”。
“谨尊圣谕”,王承恩、曹化淳伏地道。
“好了,老曹”,崇祯帝道。
“奴才在”,曹化淳道。
“行文北直隶肃宁县县衙,肃宁县不是魏忠贤的老家嘛,让其县令在魏忠贤归乡后,找个由头,灭了他”,崇祯冷然一笑,“都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可见,对付一个已成布衣的魏忠贤,一个县令绰绰有余矣。魏忠贤他风光、嚣张了一辈子,不知道最后被玩死在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手中,临死前,心里,会是怎样的滋味?”
~~~
“皇帝变了”,走出殿外后,回望了一眼金銮殿,王承恩喃喃自语道。
“你都说了,他是皇帝了,怎能不变”,曹化淳道,“因为他的身份变了”,先前,朱由检是一个闲散的王爷,而且是一个不受他那同父异母的皇兄待见的王爷,他为人处世,自然谨小慎微,不敢行差踏错半步。现在,他是高高在上,脚踏乾坤、口衔日月的皇帝了,受到了权力的加持,他自然不同往昔了。以往那个唯唯诺诺、见谁都笑眯眯的王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杀伐决断、心思深重的帝王。
~~~
数日后,黄昏时分,北直隶河间府阜城县,一支由两百多家将、一百多民丁、一百多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在这县城的郊外荒庙里停了下来,准备过夜,这自然便是魏忠贤的车队。
这儿离魏忠贤的老家肃宁县,还有一百多里的距离。按照车队目前的行程,可能还有两三天左右的样子,便可以到达肃宁了。
庙宇里,一片愁云惨淡,魏忠贤的心腹李朝钦,端着一碗刚出锅的小米粥,来到了魏忠贤面前,“老爷,赶紧趁热喝了吧,待会就凉了”。
“嗯”,魏忠贤道,“来,来,你拿这个碗,也去盛一碗,过来喝点,暖暖身子,这破庙,鬼森森,又阴冷冷的”,魏忠贤难得地体贴起下人来了,让李朝钦好一阵感动。
过了一会儿,魏忠贤、李朝钦两人都将一碗小米粥喝了下肚,魏忠贤问道:“朝钦啊,你认为崇祯会放过我吗?说实话,不要捡那些虚头巴脑的奉承话来说”。
“是,老爷”,李朝钦沉吟片刻后,艰难道,“依照小人的看法,皇帝只怕十有八九不会放过您”。
“啊,陛下”,侍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徐应元惊讶道,“您可是承诺过魏忠贤的,还是让老奴传的话,不好失信于人吧”,上次传话时,在东厂里,徐应元收了魏忠贤四万两银子的贿赂,魏忠贤让他看在同是太监的份上,在关键时刻替他说说话,徐应元倒是个实诚人,觉得眼下便是关键时刻呀,于是开口替魏忠贤求情起来。仗着服侍崇祯多年的功劳,以及现在他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地位,徐应元以为崇祯一定会卖他这个面子。
没想到,面子没等到,等来一个大耳刮子,气急败坏的崇祯,一个耳光,直接抽到徐应元的脸上,将徐应元直接扇倒在地上。“你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才几天啊?就想学魏忠贤,想干预朝政?!「内官不得干政」,这是太祖高皇帝镌刻于卧碑之上的明文禁例,你们一个个的,分明没有放在心上,全然忘了自己的本分!”
看到崇祯动了怒火,徐应元吓傻了,赶紧伏地,叩首请罪。
“朕不杀你,何以正朝纲?!”崇祯阴沉道。
“杀我?”徐应元万万没想到,崇祯竟然如此无情,跌坐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陛下,徐应元这些年,在信王府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饶他一条性命”,大殿另一侧的王承恩,伏地道,“陛下初登大宝,便诛杀潜邸旧人,似为不详,请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息怒,徐公公或许是一时糊涂,因而失言,但他断无魏忠贤那样的险恶之心啊,望陛下明鉴”,看在王承恩的面子上,同在殿中的曹化淳,也就顺道一并求情道。
“哼”,崇祯落座于龙椅,沉吟不语。其实,他的原意是,拿徐应元的人头,来威慑天下人,不要再有僭越之举,但是王承恩、曹化淳先后请求,让他有点为难起来,王承恩、曹化淳是他的左膀右臂,又是他的心腹保镖,他不想落他们俩的面子。半晌后,崇祯帝冷冷道:“看在老王、老曹的面子上,朕饶你不死”。
“谢陛下”,徐应元叩首道。不过,其实他心里真正感激的,是王承恩,徐应元没有想到,这个同在潜邸,自己先前嫉妒有加、甚至设法排挤的人,竟然在关键时刻,为自个儿挺身而出。
“不过,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崇祯帝冷冷道,哪怕不杀徐应元,他还是想拿今儿个的事情,做做文章,借题发挥,敲打天下文臣武将,你看,连潜邸旧人,朕都是公事公办,你们这些人,就更不要想着蝇营狗苟了,否则,真龙一怒,是你们不可承受的,“你既然违了太祖「内官不得干政」的卧碑禁例,便去南京,到太祖的孝陵守着,在孝陵前,好好反思,向太祖谢罪吧”。
“谢陛下”,徐应元叩首道,内心暗道:真是伴君如伴虎啊。徐应元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不过几日,没想到,一转眼,便被罚去南京替太祖守陵去了,这惩罚不可谓不严。
待徐应元踉踉跄跄离宫而去后,崇祯帝看了看王承恩,“你既然替徐应元求情,让其免于一死,那他那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活,便由你替他做了吧”。
“陛下,老奴先前就说过,老奴只想伺候在您身旁,不想去司礼监”,王承恩道。原来,先前崇祯就让他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只是王承恩不肯,这才另行指定了徐应元。当然,王承恩没想到,一不小心,反而将徐应元给坑惨了,徐应元若不是坐在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上,断然不会头脑发热,劝谏起皇帝来。权力,在王承恩看来,是个烫手的山芋,说实话,他不想接。
“你跟老徐不一样,朕信得过你,不用有太多顾虑”,崇祯微微一笑,“徐应元那家伙,私心太多,在潜邸时,便手脚不干净,管理王府时,便拿回扣、吃空额,以为朕不知道,其实朕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罢了。所以,哪怕不是这回,下回,朕其实也会将他撤掉”。
“谢陛下信任,可是……”王承恩道。
“没什么「可是」,这个位子从现在起,是你的了”,崇祯帝道。然后,他转向曹化淳,道:“至于魏忠贤腾出来的「东厂督公」的位子,便是老曹你的了”。
“谢陛下信任,奴才誓死报效陛下”,曹化淳伏地道。他可不是王承恩,曹化淳对权力,还是有些渴望的,东厂督公,那可是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
“至于御马监提督太监,便让高起潜来做吧,你们二人,认为他如何?”崇祯问道。
王承恩刚想说点什么,说实话,他不怎么看好高起潜这个人,这时,便听曹化淳伏地道:“御马监太监,乃内廷十二监之一,乃掌御厩、兵符等内廷兵事者,职事重要。此等任命,奴才等不敢与闻,惟伺陛下圣心独裁。奴才等唯有听命的本分,不敢妄议”。
如果说司礼监对应的是内阁,内阁首辅是“外相”,那司礼监掌印太监则是“内相”。同样的,御马监对应的则是五军都督府,如果说五军都督府是“外朝枢府”,御马监则是“内廷枢府”。御马监,是地位仅次于司礼监、东厂的第三个太监权力机构,在掌管内廷御厩、兵符外,它还兼管皇帝的内库、草场以及皇庄,与户部尚书分理内外财政,其权不可谓不重。
听到曹化淳的话,王承恩一个激灵,他知道曹化淳说这么多,其实,都是在提醒自己:慎言,慎言。于是,王承恩也道:“惟伺陛下圣裁”。
显然,崇祯帝并不是在咨询王承恩、曹化淳的意见,而是在试探他们的态度,他刚刚废了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徐应元,他自然不希望继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与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再有“内官干政”的倾向。
而且,崇祯帝知道王承恩与高起潜不和,而这,恰恰是他要重用高起潜的原因,他怎么能放心司礼监、东厂、御马监三个核心机构抱成一团、众志成城呢?所以,高起潜的任命,只有一个目的——权力制衡。
听到曹化淳、王承恩的回复,崇祯露出满意的一笑,是啊,他要的就是“圣心独裁”,曹化淳、王承恩能够不逾越下位者的本分,他感到很满意,便道:“既然你们都不反对,那便让高起潜任御马监提督太监了”。
“谨尊圣谕”,王承恩、曹化淳伏地道。
“好了,老曹”,崇祯帝道。
“奴才在”,曹化淳道。
“行文北直隶肃宁县县衙,肃宁县不是魏忠贤的老家嘛,让其县令在魏忠贤归乡后,找个由头,灭了他”,崇祯冷然一笑,“都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可见,对付一个已成布衣的魏忠贤,一个县令绰绰有余矣。魏忠贤他风光、嚣张了一辈子,不知道最后被玩死在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手中,临死前,心里,会是怎样的滋味?”
~~~
“皇帝变了”,走出殿外后,回望了一眼金銮殿,王承恩喃喃自语道。
“你都说了,他是皇帝了,怎能不变”,曹化淳道,“因为他的身份变了”,先前,朱由检是一个闲散的王爷,而且是一个不受他那同父异母的皇兄待见的王爷,他为人处世,自然谨小慎微,不敢行差踏错半步。现在,他是高高在上,脚踏乾坤、口衔日月的皇帝了,受到了权力的加持,他自然不同往昔了。以往那个唯唯诺诺、见谁都笑眯眯的王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杀伐决断、心思深重的帝王。
~~~
数日后,黄昏时分,北直隶河间府阜城县,一支由两百多家将、一百多民丁、一百多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在这县城的郊外荒庙里停了下来,准备过夜,这自然便是魏忠贤的车队。
这儿离魏忠贤的老家肃宁县,还有一百多里的距离。按照车队目前的行程,可能还有两三天左右的样子,便可以到达肃宁了。
庙宇里,一片愁云惨淡,魏忠贤的心腹李朝钦,端着一碗刚出锅的小米粥,来到了魏忠贤面前,“老爷,赶紧趁热喝了吧,待会就凉了”。
“嗯”,魏忠贤道,“来,来,你拿这个碗,也去盛一碗,过来喝点,暖暖身子,这破庙,鬼森森,又阴冷冷的”,魏忠贤难得地体贴起下人来了,让李朝钦好一阵感动。
过了一会儿,魏忠贤、李朝钦两人都将一碗小米粥喝了下肚,魏忠贤问道:“朝钦啊,你认为崇祯会放过我吗?说实话,不要捡那些虚头巴脑的奉承话来说”。
“是,老爷”,李朝钦沉吟片刻后,艰难道,“依照小人的看法,皇帝只怕十有八九不会放过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