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屑地道:“你以为你是谁,还要大将军亲自举荐?”
有人附合道:“想得倒是挺美……”
突然,纷纷扬扬的众人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他们看到院长田丰正陪着一个年轻男子向他们走过来,有人连忙扯了扯那个正在说话的人,那人这才反应了过来。
田丰看了一眼众人,道:“甘吉说得没错,是谁举荐入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学有所成,才不枉举荐的人把你们举荐进来,更不枉大将军创办学院的一番苦心!”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又道:“若是学不好,不仅可能会遭到清退,被人瞧不起,而且还会影响举荐你们入学的人,甚至沦为他人的笑柄!”
田丰挥了挥手道:“全都散了,再有下次,一律严惩!”
众人均是如逢大赦,闻言纷纷都作鸟兽散。
若是遇到其他的人,他们或许可以不在意。然而田丰不仅仅是巨鹿书院的院长,而且也是大将军韦尤最倚重的人,根本就不会给举荐他们入学的人留有什么情面,他们怎么可能不畏之如虎?
“你刚才说的很好!”
韦尤留下甘吉谈话,道:“不过我希望你能做的更好,很多道理大家都很清楚,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往往很少。别说是你,就是我有些时候也要敬你姐姐三分,好好努力吧!”
他见到甘吉能够如此明白事理,也是感到松了一口气。
作为学院的创办人,韦尤可不希望他举荐的人被清退,那就真的要成大笑话了。
甘吉此后更加努力,在田丰的严厉教导下,众学生也都渐渐地改变攀比举荐人,虚心向学,以免遭到学院的清退。
“幽州是冀州北边的重要屏障,我让你负责镇守中山,就是为了维护北边安宁!”
随后,韦尤路经常山前往中山,顺道找徐庶好好谈谈,道:“现在幽州的局势发生了变化,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他将最近的发展状况跟徐庶简要地谈了下,询问徐庶对于朝廷以刘和为幽州牧、孔融为青州刺史、荀攸为并州刺史、陈登为徐州刺史这件事的看法。
徐庶略一沉吟道:“大将军这么快就从徐州回到冀州,可见徐州应该没有问题;而荀攸仍然留在徐州,显然并州也不会有事;而孔融到北海赴任后很是踌躇满志,自以为才智和谋略都不输给当世任何豪俊,颇有乘乱世一展大抱负的意图!他招兵买马,炫耀军威,小小的渤海国相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雄心了,他要经营整个海岱地区,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与群雄一争长短。”
“孔融不甘于做庸庸碌碌的地方官,仰人鼻息、循规蹈矩、看着别人雄踞一方颐指气使,而自己只能奉迎捧场的委屈日子。他招揽人才,充实幕府,但他只偏爱奇异之士,而这些人往往是轻狂有余,踏实不足。至于真正学问深厚的大学问家,他也是毕恭毕敬,崇礼有加,但大政方针他却从不跟这些人探讨。”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平时在衙门办公,孔融喜欢和同僚高谈阔议,所用都是高雅的词句,如同吟诵;所出政令,文采洋溢,却多不切实际难以施行。他张罗起事来,风风火火,但跟进落实,却往往漏洞百出;年终看账,发现赋税严重不达标,他一怒之下,处决了五个分管专员;而市面上奸民作乱,基层恶吏贪腐成风,他却全无办法。”
徐庶笑着道:“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成就大事?”
他这几年虽然在中山,可是对天下各个诸侯势力还是多有了解。
“孔融确实不足为虑!”
韦尤微微点头道:“那幽州的事情呢?”
他对孔融不是很在意,却是对幽州有点放心不下。
徐庶神色平静的道:“田豫是明白人,有他在幽州坐镇,必然不会出现动乱,大将军尽可放心。”
驻守中山这么几年,徐庶跟田豫打过不少的交道,比较清楚田豫的为人品性。
“我也希望幽州不要出现动乱,这样就可以放心的把你调到兖州那边去坐镇。”
韦尤跟刘和、鲜于辅接触得少,又坑过刘虞五千幽州骑兵,因此对幽州的情况没什么把握,才会亲自率人前往。
他让田豫坐镇幽州,张郃攻取并州,郭嘉、张燕坐镇青州,荀攸、赵云、高顺坐镇徐州,留下徐庶、徐荣、黄忠在冀州,下一步的目标显而易见是曹操和吕布正在争夺的兖州。
徐庶欣喜的道:“那真是太好了!”
他在冀州中山多年,还是希望可以换个地方呆呆,尤其是徐庶听说他故乡颍川眼下还处于战乱之中,他当然希望可以早日的平定下来。
韦尤与徐庶交谈后,便去了甄府。
他再次见到甄宓,才恍然发现不知不觉她已然满了十三岁,到了该出嫁的年岁。
从当初稚气小萝莉出落成一个绝世大美女,身材修长曼妙,清丽无双。
“我听说你前几个月拿下了徐州,还在那边纳了几个妾室?”
甄宓让韦尤看得有点不太好意思,漫不经心地道:“想不到你还有空会来这里?”
她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上次韦尤到中山接受张燕率黑山军归顺的时候,已经过去有半年多时间。
“和纳公孙萼一样,为了顺利地接收徐州,我纳了前徐州牧陶谦别驾从事糜竺之妹为妾。”
韦尤不由一笑,道:“最近朝廷下诏想分裂我手下的势力,再加上要兴办学院,一直都没有时间过来看你。我想你也知道我的心思,愿意留在我的身边吗?”
他对这唯一能够与貂蝉相媲美的绝代洛神始终是念念不忘,现在甄宓已然长大,也是时候将事情定下来了。
“我年岁尚小,若是你能答应我一件事情,我自然会答应!”
甄宓嫣然一笑,道:“听说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有人吃人的现象发生,我希望你能早日平定战乱,挽救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
她虽然很少出府门半步,可是对天下间的事却知道的非常清楚。
有人附合道:“想得倒是挺美……”
突然,纷纷扬扬的众人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他们看到院长田丰正陪着一个年轻男子向他们走过来,有人连忙扯了扯那个正在说话的人,那人这才反应了过来。
田丰看了一眼众人,道:“甘吉说得没错,是谁举荐入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学有所成,才不枉举荐的人把你们举荐进来,更不枉大将军创办学院的一番苦心!”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又道:“若是学不好,不仅可能会遭到清退,被人瞧不起,而且还会影响举荐你们入学的人,甚至沦为他人的笑柄!”
田丰挥了挥手道:“全都散了,再有下次,一律严惩!”
众人均是如逢大赦,闻言纷纷都作鸟兽散。
若是遇到其他的人,他们或许可以不在意。然而田丰不仅仅是巨鹿书院的院长,而且也是大将军韦尤最倚重的人,根本就不会给举荐他们入学的人留有什么情面,他们怎么可能不畏之如虎?
“你刚才说的很好!”
韦尤留下甘吉谈话,道:“不过我希望你能做的更好,很多道理大家都很清楚,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往往很少。别说是你,就是我有些时候也要敬你姐姐三分,好好努力吧!”
他见到甘吉能够如此明白事理,也是感到松了一口气。
作为学院的创办人,韦尤可不希望他举荐的人被清退,那就真的要成大笑话了。
甘吉此后更加努力,在田丰的严厉教导下,众学生也都渐渐地改变攀比举荐人,虚心向学,以免遭到学院的清退。
“幽州是冀州北边的重要屏障,我让你负责镇守中山,就是为了维护北边安宁!”
随后,韦尤路经常山前往中山,顺道找徐庶好好谈谈,道:“现在幽州的局势发生了变化,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他将最近的发展状况跟徐庶简要地谈了下,询问徐庶对于朝廷以刘和为幽州牧、孔融为青州刺史、荀攸为并州刺史、陈登为徐州刺史这件事的看法。
徐庶略一沉吟道:“大将军这么快就从徐州回到冀州,可见徐州应该没有问题;而荀攸仍然留在徐州,显然并州也不会有事;而孔融到北海赴任后很是踌躇满志,自以为才智和谋略都不输给当世任何豪俊,颇有乘乱世一展大抱负的意图!他招兵买马,炫耀军威,小小的渤海国相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雄心了,他要经营整个海岱地区,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与群雄一争长短。”
“孔融不甘于做庸庸碌碌的地方官,仰人鼻息、循规蹈矩、看着别人雄踞一方颐指气使,而自己只能奉迎捧场的委屈日子。他招揽人才,充实幕府,但他只偏爱奇异之士,而这些人往往是轻狂有余,踏实不足。至于真正学问深厚的大学问家,他也是毕恭毕敬,崇礼有加,但大政方针他却从不跟这些人探讨。”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平时在衙门办公,孔融喜欢和同僚高谈阔议,所用都是高雅的词句,如同吟诵;所出政令,文采洋溢,却多不切实际难以施行。他张罗起事来,风风火火,但跟进落实,却往往漏洞百出;年终看账,发现赋税严重不达标,他一怒之下,处决了五个分管专员;而市面上奸民作乱,基层恶吏贪腐成风,他却全无办法。”
徐庶笑着道:“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成就大事?”
他这几年虽然在中山,可是对天下各个诸侯势力还是多有了解。
“孔融确实不足为虑!”
韦尤微微点头道:“那幽州的事情呢?”
他对孔融不是很在意,却是对幽州有点放心不下。
徐庶神色平静的道:“田豫是明白人,有他在幽州坐镇,必然不会出现动乱,大将军尽可放心。”
驻守中山这么几年,徐庶跟田豫打过不少的交道,比较清楚田豫的为人品性。
“我也希望幽州不要出现动乱,这样就可以放心的把你调到兖州那边去坐镇。”
韦尤跟刘和、鲜于辅接触得少,又坑过刘虞五千幽州骑兵,因此对幽州的情况没什么把握,才会亲自率人前往。
他让田豫坐镇幽州,张郃攻取并州,郭嘉、张燕坐镇青州,荀攸、赵云、高顺坐镇徐州,留下徐庶、徐荣、黄忠在冀州,下一步的目标显而易见是曹操和吕布正在争夺的兖州。
徐庶欣喜的道:“那真是太好了!”
他在冀州中山多年,还是希望可以换个地方呆呆,尤其是徐庶听说他故乡颍川眼下还处于战乱之中,他当然希望可以早日的平定下来。
韦尤与徐庶交谈后,便去了甄府。
他再次见到甄宓,才恍然发现不知不觉她已然满了十三岁,到了该出嫁的年岁。
从当初稚气小萝莉出落成一个绝世大美女,身材修长曼妙,清丽无双。
“我听说你前几个月拿下了徐州,还在那边纳了几个妾室?”
甄宓让韦尤看得有点不太好意思,漫不经心地道:“想不到你还有空会来这里?”
她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上次韦尤到中山接受张燕率黑山军归顺的时候,已经过去有半年多时间。
“和纳公孙萼一样,为了顺利地接收徐州,我纳了前徐州牧陶谦别驾从事糜竺之妹为妾。”
韦尤不由一笑,道:“最近朝廷下诏想分裂我手下的势力,再加上要兴办学院,一直都没有时间过来看你。我想你也知道我的心思,愿意留在我的身边吗?”
他对这唯一能够与貂蝉相媲美的绝代洛神始终是念念不忘,现在甄宓已然长大,也是时候将事情定下来了。
“我年岁尚小,若是你能答应我一件事情,我自然会答应!”
甄宓嫣然一笑,道:“听说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有人吃人的现象发生,我希望你能早日平定战乱,挽救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
她虽然很少出府门半步,可是对天下间的事却知道的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