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之后,原身虽然一直都有努力且积极的修炼,但是上面要应付公婆,下面要应付自己的丈夫,还得应付妯娌,管理家里资产铺子。
平日连读书的时间都得硬挤。
又哪还有多少时间修炼?
等到怀孕生子时。
看书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了。
所以自从结婚之后,原身的文道修为就基本没怎么进步过了,直到几个孩子长大了,大婚生子,这才重新有点时间,又花了不少年。
好不容易突破到所谓举人境。
不过人年纪大了,天赋,记忆力,思维逻辑之类的都跟不上年轻的时候,再加上孩子结婚生子后虽然会闲一点,但倒也不至于真的能闲到少女时那种无拘无束的程度。。
所以突破举人境界之后,原身又花了十几年时间,直到前几日。
才有点可能突破进士的征兆。
要知道,原身这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她实在是有些担心自己继续拖下去,有生之年还有没有继续突破的机会,所以在一发觉有突破的征兆时,便立刻抓紧时间突破。
但是原身过去并没有突破进士的经验,也没有人教她,再加上还缺少科举体系中进士位格的保护。
以及略微有些急功近利。
所以最终可不就突破失败,文气失衡,跟走火入魔没什么区别。
而且本人还直接去世了。
在梳理完这些记忆的同时,乔木还顺利地从原身的记忆当中,获知到了一些基础的文道修行方法。
明白了如何修行。
以及这方世界的特殊之处。
就乔木自己理解来看,这个世界的文道修行应该分成两个阶段。
一个是上古年间至春秋。
还有一个就是春秋之后。
上古年间至春秋,总共出现了六个文圣人,而他们能够成就文圣人的根基,基本都在于对天地的阐述,伏羲的连山易是对天地自然道理的阐述,仓颉的完善文字,是对天地万物的阐述,成汤的归葬易是对连山易的延伸和扩展,核心主要在于对大地生发万物的一种阐述。
至于说姬昌的周易,毫无疑问是对连山归葬的再一次延伸扩展。
从八卦延伸至六十四卦。
将天地至理阐述的更为详细。
以阴阳衍生万物。
再之后的李聃,虽然写了道德三千言,但他证道的根基,不是在于后面阐述治国治民理念的德章。
而是在于最开始的道章。
他是靠道章里面阐述的宇宙万物的至理,从而得以证得文圣位。
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道圣位。
而最后的孔丘,他的圣位相对前者而言就有些取巧了,他只是总结了前人经验,学习并兼容,最后又借着大肆收徒,获取了人道气运和文道气运的加持,这才能成圣。
而且他也是唯一死后成圣的。
随着他的学说传播开来,获取了大量气运加持,这才最终成圣。
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乔木总结出的一个核心就是,这些所谓的文圣人,必须得对天地间的至理有一定的了解阐述,甚至于扩展。
只单纯的讲人讲治国之类的。
很难靠自身成为圣人。
就比如说后面的那些个诸子百家之流,他们写的那些文章,发表的见解,基本都已经不再去阐述天地至理,而是转而开始探讨人的人性,探讨治理国家的方法,这一情况无疑使得他们能够得到一定的人道加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促使人道与文道融合,互为表里。
但是,却也带歪了后来者。
他们把文道当成了人道,只讲人,不再去阐述天地至理,或者说去参悟天地至理,所以后来再无文圣人出世,特别是随着科举出现之后,大多数人更是只知道走前人圣贤的路,很少有自我的创新等等。
这方面自然就更为衰败。
到如今,半圣都极为罕见了。
亚圣更是当朝未曾出过。
梳理完原身记忆,并且自己分析总结了一下的乔木,很快就有了想法:“按照我的分析看,只有阐述世界宇宙至理才能够成为文圣人。
宏观哲学方面我不太懂。
可是理科不也能算世界至理?
数学,物理,化学,不都是在探究世界本质吗,这些难道不比所谓的周易之类的书,更为详细吗?
也许可以试一试!”
既然文
道修行的核心是理,理论上来讲,天地间的道理又比人类生存的普世道理更为重要,那么是不是也就意味着理科方面的各种知识,就算不能让她证得圣人位,也应该能够让她的修为提高许多吧。
不过有此想法的乔木。
此时并不打算立刻实验。
毕竟她走火入魔还没解决呢。
目前的当要之急,当然还是先恢复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慢慢说。
所以,乔木很快就平复好了自己的心情,然后便按照自己对文道修行方法的理解,在原身的松果体文宫空间内部,铭刻与原身原本的认知相贴切的,各种道理的认知。
乔木活了那么久,又经过了那么多的世界,这方面的认知水平自然不会低,随便写写,就攒够了足够自己晋升成为进士的相应道理。
不过原身当初也是这个感觉。
然后就晋升失败了。
所以到这一步的时候,乔木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铭刻自己的相应认知道理,随后出于担心这方面道理不够硬,更是顺带着铭刻上了对水的认知和对火焰空气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方面的基础认知。
之后才继续原身失败的突破。
其实突破方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引动自己文宫内部的那些个道理,与外界的天地沟通,只要得到认可,那就能够获取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古圣人写一篇文章,便直接从普通凡人变成圣人的原因。
这个世界的法则相当特殊。
只要你的道理得到世界认可。
就能够一步登天。
原本乔木以为自己已经准备的十分充足,突破也会毫无问题,但是,在她用自己文宫内的道理与外界天地沟通的时候,却发现她铭刻的一部分道理并不为外界所接受。
随后更是有汹涌反噬而至。
一时间仿佛天地皆敌。
平日连读书的时间都得硬挤。
又哪还有多少时间修炼?
等到怀孕生子时。
看书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了。
所以自从结婚之后,原身的文道修为就基本没怎么进步过了,直到几个孩子长大了,大婚生子,这才重新有点时间,又花了不少年。
好不容易突破到所谓举人境。
不过人年纪大了,天赋,记忆力,思维逻辑之类的都跟不上年轻的时候,再加上孩子结婚生子后虽然会闲一点,但倒也不至于真的能闲到少女时那种无拘无束的程度。。
所以突破举人境界之后,原身又花了十几年时间,直到前几日。
才有点可能突破进士的征兆。
要知道,原身这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她实在是有些担心自己继续拖下去,有生之年还有没有继续突破的机会,所以在一发觉有突破的征兆时,便立刻抓紧时间突破。
但是原身过去并没有突破进士的经验,也没有人教她,再加上还缺少科举体系中进士位格的保护。
以及略微有些急功近利。
所以最终可不就突破失败,文气失衡,跟走火入魔没什么区别。
而且本人还直接去世了。
在梳理完这些记忆的同时,乔木还顺利地从原身的记忆当中,获知到了一些基础的文道修行方法。
明白了如何修行。
以及这方世界的特殊之处。
就乔木自己理解来看,这个世界的文道修行应该分成两个阶段。
一个是上古年间至春秋。
还有一个就是春秋之后。
上古年间至春秋,总共出现了六个文圣人,而他们能够成就文圣人的根基,基本都在于对天地的阐述,伏羲的连山易是对天地自然道理的阐述,仓颉的完善文字,是对天地万物的阐述,成汤的归葬易是对连山易的延伸和扩展,核心主要在于对大地生发万物的一种阐述。
至于说姬昌的周易,毫无疑问是对连山归葬的再一次延伸扩展。
从八卦延伸至六十四卦。
将天地至理阐述的更为详细。
以阴阳衍生万物。
再之后的李聃,虽然写了道德三千言,但他证道的根基,不是在于后面阐述治国治民理念的德章。
而是在于最开始的道章。
他是靠道章里面阐述的宇宙万物的至理,从而得以证得文圣位。
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道圣位。
而最后的孔丘,他的圣位相对前者而言就有些取巧了,他只是总结了前人经验,学习并兼容,最后又借着大肆收徒,获取了人道气运和文道气运的加持,这才能成圣。
而且他也是唯一死后成圣的。
随着他的学说传播开来,获取了大量气运加持,这才最终成圣。
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乔木总结出的一个核心就是,这些所谓的文圣人,必须得对天地间的至理有一定的了解阐述,甚至于扩展。
只单纯的讲人讲治国之类的。
很难靠自身成为圣人。
就比如说后面的那些个诸子百家之流,他们写的那些文章,发表的见解,基本都已经不再去阐述天地至理,而是转而开始探讨人的人性,探讨治理国家的方法,这一情况无疑使得他们能够得到一定的人道加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促使人道与文道融合,互为表里。
但是,却也带歪了后来者。
他们把文道当成了人道,只讲人,不再去阐述天地至理,或者说去参悟天地至理,所以后来再无文圣人出世,特别是随着科举出现之后,大多数人更是只知道走前人圣贤的路,很少有自我的创新等等。
这方面自然就更为衰败。
到如今,半圣都极为罕见了。
亚圣更是当朝未曾出过。
梳理完原身记忆,并且自己分析总结了一下的乔木,很快就有了想法:“按照我的分析看,只有阐述世界宇宙至理才能够成为文圣人。
宏观哲学方面我不太懂。
可是理科不也能算世界至理?
数学,物理,化学,不都是在探究世界本质吗,这些难道不比所谓的周易之类的书,更为详细吗?
也许可以试一试!”
既然文
道修行的核心是理,理论上来讲,天地间的道理又比人类生存的普世道理更为重要,那么是不是也就意味着理科方面的各种知识,就算不能让她证得圣人位,也应该能够让她的修为提高许多吧。
不过有此想法的乔木。
此时并不打算立刻实验。
毕竟她走火入魔还没解决呢。
目前的当要之急,当然还是先恢复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慢慢说。
所以,乔木很快就平复好了自己的心情,然后便按照自己对文道修行方法的理解,在原身的松果体文宫空间内部,铭刻与原身原本的认知相贴切的,各种道理的认知。
乔木活了那么久,又经过了那么多的世界,这方面的认知水平自然不会低,随便写写,就攒够了足够自己晋升成为进士的相应道理。
不过原身当初也是这个感觉。
然后就晋升失败了。
所以到这一步的时候,乔木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铭刻自己的相应认知道理,随后出于担心这方面道理不够硬,更是顺带着铭刻上了对水的认知和对火焰空气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方面的基础认知。
之后才继续原身失败的突破。
其实突破方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引动自己文宫内部的那些个道理,与外界的天地沟通,只要得到认可,那就能够获取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古圣人写一篇文章,便直接从普通凡人变成圣人的原因。
这个世界的法则相当特殊。
只要你的道理得到世界认可。
就能够一步登天。
原本乔木以为自己已经准备的十分充足,突破也会毫无问题,但是,在她用自己文宫内的道理与外界天地沟通的时候,却发现她铭刻的一部分道理并不为外界所接受。
随后更是有汹涌反噬而至。
一时间仿佛天地皆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