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论鸦片的危害性》,这都写的是什么玩意儿,该死的怎么能这些内容上报呢!
亨利给我滚过来,现在你需要给我一个合理解释……”
正在大发雷霆的是不列颠赫赫有名的鸦片大亨乔治-格兰德,在全世界所有鸦片商中足以排进前十。
作为既得利益者之一,和所有的鸦片贩子一样,乔治-格兰德一直坚定的认为:鸦片是一种万能的药品,贩卖鸦片是为了救赎。
对外界抨击鸦片危害性的观点,乔治-格兰德向来都深恶痛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性,站出来呼吁政府禁止鸦片流通。
为了继续通过鸦片贸易牟取暴利,鸦片商们自然要掩盖这些不同的声音。为此,他们不惜拿出大量的利润收买政府官员、报社、议员。
看似由鸦片贩子主导的鸦片贸易,实际上却是英国官僚、议员、媒体共同参与的分赃会议。
在利益的驱使下,既得利益者们共同发力,才勉强压下了国内禁绝鸦片的声音。
现在看到了报纸刊登揭露鸦片危害性的文章,乔治-格兰德自然不高兴了,这意味着他又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压制不同的声音。
负责舆论公关的亨利,急匆匆的赶来解释道:“爵士,这次的事情非常特殊,舆论的源头不在国内。
可能和最近的国际争端有关系,最先污蔑万能药的是奥地利报纸,国内的报纸只是转载……”
不紧张不行,鸦片贩子都是狠人。像乔治-格兰德这样的鸦片大亨,手底下要是没有几百条人命,凭什么在这个圈子里立足?
要是搞砸了他的事,那是要死人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亨利是才不会接这份高危工作。
作为当事人之一,没人比他更清楚,民间呼吁禁止鸦片销售的声音有多大。
奥地利政府的推动,只是导火索之一。有报纸敢刊登这样的新闻,主要还是国内反对鸦片贸易的群体在壮大。
被鸦片祸害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也不分贫贱富贵,很多英国权贵同样沦为了受害者。
鸦片商的力量虽大,却没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舆论公关,也收买不了所有的报纸,有人敢抨击在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乔治-格兰德看到的报纸已经算比较缓和的了,只是转载国外报纸上的内容,没发表自己的观点。
很多街头小报上面的内容才真正的触目惊心,什么内容都敢往上面刊登。不等他们找上门,人家又换马甲了。
亨利已经清晰的感受到了这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推动,令他担忧不已。
乔治-格兰德打断道:“别和我扯这些没用的,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有把这些声音给我压下去。
要是这些人不接受我们的善意,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挑选这个活跃的出来杀鸡儆猴。
要让外界知道,我们万能药协会不是好惹的!”
面对暴怒的乔治-格兰德,亨利实在是没有拒绝的勇气,忐忑的回答道:“是,爵士!只是奥……”
不待话说完,乔治-格兰德就猛的一拍桌子,咒骂:“该死奥地利杂碎,当初就该废了他们的,现在居然成了气候,还敢把手……”
早在数十年前奥地利立法禁止鸦片贸易的时候,鸦片贩子们就想要进行报复的,怎奈他们英国政府的统治者们不傻。
不管怎么说,奥地利当时也是世界四大列强之一。为了鸦片贸易,跑去和奥地利打一仗,那是脑子进水了的表现。
说动不了政府,仅凭鸦片贩子们自己的力量,自然不可能和奥地利政府硬碰。法律上不允许,就暗地里走私好了。
然而,走私贸易也不好做。奥地利政府一直在严厉打压鸦片贸易,对鸦片贩子是抓住一个咔嚓一个,直接杀到大家胆寒。
虽然没有做到完全杜绝,但大部分鸦片贩子还是被震慑住了。包括乔治-格兰德在内的大鸦片商们,这些年都不敢去奥地利。
在别的地方合法卖鸦片不好么,何必要去奥地利送死呢?
富贵险中求,那是一穷二白的屌丝才需要的,他们这些家大业大主,根本就没必要去冒险。
原来可以忍,那是因为有更多的市场可以选择。现在不行了,要是英国政府跟进,那就是在断乔治-格兰德的根基。
新仇旧恨之下,乔治-格兰德也顾不上什么贵族涵养了,尽情的开始发泄。
这可苦了亨利,走又不敢走,劝又不敢劝,只能尴尬的站在那里,努力做出很认真倾听的表情。
发泄完心中的怨气过后,乔治-格兰德渐渐冷静了下来,涉及到国际政治争端,本身就不是他有能力掺合的。
属于资本的时代还没有降临,玩儿的太嗨,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别看他也顶着贵族头衔,但是乔治-格兰德非常清楚,买来的爵位和真正的贵族相比,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停顿了一会儿过后,缓缓说道:“政治上的事情,你不用管了。我会和同行们沟通,共同发力度过危机。”
能够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乔治-格兰德自然不是等闲之辈。民间对鸦片贸易的深恶痛绝,他自然是清楚的。
1868年出台的《毒品药店法案》,就是在民间的强烈不满情绪下制定的。
只不过涉及到自身利益,舍不得放手罢了。
要知道仅1888年,不列颠本土的鸦片相关产品销售金额就有上千万英镑,涉及周边产业链更是高达上亿英镑。
海外就更不用说了,能够获得的利益,绝对要比本土多得多。
一旦政府出台了禁鸦法案,不光本土的利益没了,海外的收益也会锐减。
……
唐宁街,格莱斯顿首相现在非常的头疼,公众的视线确实从“公使案”转移了,但是不列颠还是在舆论漩涡的中心。
“英军在阿富汗地区的暴行”、“不列颠的殖民黑历史”、“欧陆战争中的最大幕后黑手”、“人类历史上的最大奴隶贩子”、“毒品帝国”……
这一系列的舆论焦点,矛头都指向了他们。在事实面前,他们的所有辩白都显得苍白无力。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局面会失控的话,格莱斯顿首相宁愿抗下“公使案”压力,大不了就是和俄国人打一仗。
现在这么一折腾,不仅英俄战争无法避免,还搞得自己声名狼藉。
欧洲各国对他们拖人下水的手段非常反感,各大殖民帝国都是黑历史一堆,有的甚至还在继续进行中,再怎么洗也洗不白。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只能推一个更过分的出来垫背,吸引公众的视线。
奥地利起了一个头,大家顺手推了一把,不列颠就凭实力霸占了榜首。
还是那种上去了就下不来的,黑历史远超第二三四五六的总和,成为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格莱斯顿首相:“国际舆论对我们越来越不利,现在我们随便做点儿什么,都会被人放大化。
事实已经证明,我们转移公众视线的计划失败了。欧洲各国非常不满我们揭露他们的黑历史,这只是报复行动的开始。
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后面还会遇到更多的麻烦。大家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直接和不列颠对着干,没有几个国家敢,可是暗地里下黑手,大家就没有压力了。
反正揭开盖子的是奥地利,冲在第一线的是俄国人,大家只是敲敲边鼓。
英国政府想要报复,也要先解决掉两个领头的才行,要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殖民大臣普里姆罗斯回答道:“首相说得不错,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不过眼下我们能做的不多,任何过激手段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只会对我们更加不利。
根据以往的经验,要压下一个舆论焦点,那就只能制造更大的舆论焦点。
我们这次转移公众视线失败,最主要的还是树敌过多,现在应该吸取教训。
本质上这次事件只是一次意外,并不具备实质性的利益,没有必要死撑下去。
俄国人已经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了,阿富汗保卫战势在必行。我觉得可以安抚各国的不满情绪,然后挑起英俄矛盾,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
这次的舆论影响到了部分资本家的利益,相信他们会帮我们引导舆论的。至于国际舆论,就随他们去吧!”
鸦片贸易虽然不是政府的重要财源,但鸦片贩子绝对是报社、官僚、议员们的大金主。
这年头不列颠商人控制了全世界绝大部分毒品贸易,其中近半的利益,都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官僚和议员的腰包里,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
尽管很多人对这个利益集团不感冒,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团体的势力强大。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格莱斯顿首相点了点头,能够成为英国首相,他的眼睛里自然容得下沙子。
……
“《论鸦片的危害性》,这都写的是什么玩意儿,该死的怎么能这些内容上报呢!
亨利给我滚过来,现在你需要给我一个合理解释……”
正在大发雷霆的是不列颠赫赫有名的鸦片大亨乔治-格兰德,在全世界所有鸦片商中足以排进前十。
作为既得利益者之一,和所有的鸦片贩子一样,乔治-格兰德一直坚定的认为:鸦片是一种万能的药品,贩卖鸦片是为了救赎。
对外界抨击鸦片危害性的观点,乔治-格兰德向来都深恶痛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性,站出来呼吁政府禁止鸦片流通。
为了继续通过鸦片贸易牟取暴利,鸦片商们自然要掩盖这些不同的声音。为此,他们不惜拿出大量的利润收买政府官员、报社、议员。
看似由鸦片贩子主导的鸦片贸易,实际上却是英国官僚、议员、媒体共同参与的分赃会议。
在利益的驱使下,既得利益者们共同发力,才勉强压下了国内禁绝鸦片的声音。
现在看到了报纸刊登揭露鸦片危害性的文章,乔治-格兰德自然不高兴了,这意味着他又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压制不同的声音。
负责舆论公关的亨利,急匆匆的赶来解释道:“爵士,这次的事情非常特殊,舆论的源头不在国内。
可能和最近的国际争端有关系,最先污蔑万能药的是奥地利报纸,国内的报纸只是转载……”
不紧张不行,鸦片贩子都是狠人。像乔治-格兰德这样的鸦片大亨,手底下要是没有几百条人命,凭什么在这个圈子里立足?
要是搞砸了他的事,那是要死人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亨利是才不会接这份高危工作。
作为当事人之一,没人比他更清楚,民间呼吁禁止鸦片销售的声音有多大。
奥地利政府的推动,只是导火索之一。有报纸敢刊登这样的新闻,主要还是国内反对鸦片贸易的群体在壮大。
被鸦片祸害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也不分贫贱富贵,很多英国权贵同样沦为了受害者。
鸦片商的力量虽大,却没有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舆论公关,也收买不了所有的报纸,有人敢抨击在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乔治-格兰德看到的报纸已经算比较缓和的了,只是转载国外报纸上的内容,没发表自己的观点。
很多街头小报上面的内容才真正的触目惊心,什么内容都敢往上面刊登。不等他们找上门,人家又换马甲了。
亨利已经清晰的感受到了这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推动,令他担忧不已。
乔治-格兰德打断道:“别和我扯这些没用的,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有把这些声音给我压下去。
要是这些人不接受我们的善意,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挑选这个活跃的出来杀鸡儆猴。
要让外界知道,我们万能药协会不是好惹的!”
面对暴怒的乔治-格兰德,亨利实在是没有拒绝的勇气,忐忑的回答道:“是,爵士!只是奥……”
不待话说完,乔治-格兰德就猛的一拍桌子,咒骂:“该死奥地利杂碎,当初就该废了他们的,现在居然成了气候,还敢把手……”
早在数十年前奥地利立法禁止鸦片贸易的时候,鸦片贩子们就想要进行报复的,怎奈他们英国政府的统治者们不傻。
不管怎么说,奥地利当时也是世界四大列强之一。为了鸦片贸易,跑去和奥地利打一仗,那是脑子进水了的表现。
说动不了政府,仅凭鸦片贩子们自己的力量,自然不可能和奥地利政府硬碰。法律上不允许,就暗地里走私好了。
然而,走私贸易也不好做。奥地利政府一直在严厉打压鸦片贸易,对鸦片贩子是抓住一个咔嚓一个,直接杀到大家胆寒。
虽然没有做到完全杜绝,但大部分鸦片贩子还是被震慑住了。包括乔治-格兰德在内的大鸦片商们,这些年都不敢去奥地利。
在别的地方合法卖鸦片不好么,何必要去奥地利送死呢?
富贵险中求,那是一穷二白的屌丝才需要的,他们这些家大业大主,根本就没必要去冒险。
原来可以忍,那是因为有更多的市场可以选择。现在不行了,要是英国政府跟进,那就是在断乔治-格兰德的根基。
新仇旧恨之下,乔治-格兰德也顾不上什么贵族涵养了,尽情的开始发泄。
这可苦了亨利,走又不敢走,劝又不敢劝,只能尴尬的站在那里,努力做出很认真倾听的表情。
发泄完心中的怨气过后,乔治-格兰德渐渐冷静了下来,涉及到国际政治争端,本身就不是他有能力掺合的。
属于资本的时代还没有降临,玩儿的太嗨,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别看他也顶着贵族头衔,但是乔治-格兰德非常清楚,买来的爵位和真正的贵族相比,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停顿了一会儿过后,缓缓说道:“政治上的事情,你不用管了。我会和同行们沟通,共同发力度过危机。”
能够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乔治-格兰德自然不是等闲之辈。民间对鸦片贸易的深恶痛绝,他自然是清楚的。
1868年出台的《毒品药店法案》,就是在民间的强烈不满情绪下制定的。
只不过涉及到自身利益,舍不得放手罢了。
要知道仅1888年,不列颠本土的鸦片相关产品销售金额就有上千万英镑,涉及周边产业链更是高达上亿英镑。
海外就更不用说了,能够获得的利益,绝对要比本土多得多。
一旦政府出台了禁鸦法案,不光本土的利益没了,海外的收益也会锐减。
……
唐宁街,格莱斯顿首相现在非常的头疼,公众的视线确实从“公使案”转移了,但是不列颠还是在舆论漩涡的中心。
“英军在阿富汗地区的暴行”、“不列颠的殖民黑历史”、“欧陆战争中的最大幕后黑手”、“人类历史上的最大奴隶贩子”、“毒品帝国”……
这一系列的舆论焦点,矛头都指向了他们。在事实面前,他们的所有辩白都显得苍白无力。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局面会失控的话,格莱斯顿首相宁愿抗下“公使案”压力,大不了就是和俄国人打一仗。
现在这么一折腾,不仅英俄战争无法避免,还搞得自己声名狼藉。
欧洲各国对他们拖人下水的手段非常反感,各大殖民帝国都是黑历史一堆,有的甚至还在继续进行中,再怎么洗也洗不白。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只能推一个更过分的出来垫背,吸引公众的视线。
奥地利起了一个头,大家顺手推了一把,不列颠就凭实力霸占了榜首。
还是那种上去了就下不来的,黑历史远超第二三四五六的总和,成为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格莱斯顿首相:“国际舆论对我们越来越不利,现在我们随便做点儿什么,都会被人放大化。
事实已经证明,我们转移公众视线的计划失败了。欧洲各国非常不满我们揭露他们的黑历史,这只是报复行动的开始。
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后面还会遇到更多的麻烦。大家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直接和不列颠对着干,没有几个国家敢,可是暗地里下黑手,大家就没有压力了。
反正揭开盖子的是奥地利,冲在第一线的是俄国人,大家只是敲敲边鼓。
英国政府想要报复,也要先解决掉两个领头的才行,要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殖民大臣普里姆罗斯回答道:“首相说得不错,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不过眼下我们能做的不多,任何过激手段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只会对我们更加不利。
根据以往的经验,要压下一个舆论焦点,那就只能制造更大的舆论焦点。
我们这次转移公众视线失败,最主要的还是树敌过多,现在应该吸取教训。
本质上这次事件只是一次意外,并不具备实质性的利益,没有必要死撑下去。
俄国人已经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了,阿富汗保卫战势在必行。我觉得可以安抚各国的不满情绪,然后挑起英俄矛盾,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
这次的舆论影响到了部分资本家的利益,相信他们会帮我们引导舆论的。至于国际舆论,就随他们去吧!”
鸦片贸易虽然不是政府的重要财源,但鸦片贩子绝对是报社、官僚、议员们的大金主。
这年头不列颠商人控制了全世界绝大部分毒品贸易,其中近半的利益,都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官僚和议员的腰包里,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
尽管很多人对这个利益集团不感冒,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团体的势力强大。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格莱斯顿首相点了点头,能够成为英国首相,他的眼睛里自然容得下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