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神医狂妃:妖孽王爷宠妻无度最新章节!
六月下旬,大萧军已收复过去三个月中被北宁军侵占的八座城池,班师回朝。
北宁王得知原本能拥有的八座城池又被夺了回去,勃然大怒,把落败而归的宁奕训斥一顿,命他在府中反省,反省期间不得参与朝政。
而没有完成之前向北宁王许下承诺的宁辰,一股脑把这次败北的缘由推到宁奕身上。
然后说他年少时未曾在北宁国久待,如今回来了,怎么也得好好看看北宁的大好山水。
北宁王从小就对宁辰心怀愧疚,听到他这么说,竟无力反驳,挥了挥手任由他去了。
北宁众朝臣面对这个结局面面相觑,当初北宁可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出兵的。
一方面,作为弱小的一方,出兵意味着北宁过去十年来对大萧的示好都是虚情假意;另一方面,主动打破与大萧维持了十几年的友好关系,不仅意味着失去一个朋友,还多了个敌人。
如今,北宁与大萧已经撕破了脸皮,双方损失皆惨重,北宁不仅没有像预料中那样收复十几年前割让给大萧的十五座城池,还折损了六万精兵。
大萧也没好到哪去,虽然最后还是守护了短暂被侵占的八座城池,但是也牺牲了八万将士。
大萧尚且可以将八万将士是为了守卫家国而献身这笔帐算到北宁身上,那北宁呢?
北宁虽然拥有辽阔的疆域,可子民却只有大萧的四分之一,经此一役,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已经经不起任何战争了。
所以没有捞到任何好处的北宁,开始担忧大萧喘了这口气之后,就要跟他们算账了。
于是众朝臣开始懊悔当初怎么就没拦住想要扬眉吐气的北宁王和不知天高地厚的辰亲王呢?
然而当事人辰亲王却丝毫不在意文武百官的担忧,过起了游山玩水的日子。
不是宁辰心大,而是他知道,只要大萧有萧衍等人在,只有北宁有自己在,北宁与大萧虽恢复不到之前的友好邦邻状态,却也不会再拔剑相对。
当然,这都是后话。
如今,两国刚打完仗,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百姓,彼此还是很敏感的。
战报早就送入了大萧京都皇帝的手里,然而得知失地全被收复的皇帝,看完战报之后却沉默了。
七月初五,是剩余的两万大军以及统帅萧衍,随军的燕王妃,北大营主帅容祈,镇国大将军蒋振楷班师回朝的日子。
一如当初送十万大军上北方战场那般,如今京都百姓亦纷纷挤在城门内外,翘首以盼,等待英雄归来。
当骑着战马行在列首的萧衍进入百姓的视线中时,人群开始骚动。
然而当感激与欣慰过后,人们触及到将士盔甲上干了的血迹,被染红的绷带,却都沉默了,以至于行伍中少了燕王妃这一人物都没有人察觉。
在离京都最近的一个驿站休整时,慕容瑾便提出要提前启程,先回京都。
萧衍没有反对,只是让身子已经恢复如初的莫东一同随行。
所以,此时当萧衍一行人进入皇宫时,慕容瑾已经在燕王府,让下人准备就绪,等着萧衍从皇宫回家。
御书房里,除了凯旋而归的三人,还有六部尚书以及容国公,瑞王萧鸾,康王萧煜。
皇帝穿着一身明黄龙袍,坐在龙案后面,不怒自威地看着以萧衍为首的三人风尘仆仆而来。
一番例行行礼之后,御书房里便只听到萧衍述职的低沉声音。
即便在场大部分人都没有在现场,即便萧衍的语气平稳并无掺杂私人情感,即便众人在脑海里早有想象……
但当他们亲耳听到亲身经历过的萧衍说出那些场景时,也不由皱起眉头,心情沉重,对在场的三人以及殉国的将士们肃然起敬。
良久,御书房十分寂静。
皇帝听完萧衍所言,并没有开口,而是坐在龙椅上,仿佛陷入了沉思。
其他人见皇帝没有对此发表任何言语,亦不敢第一个开口打破这份宁静。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哀痛过后,之前各种各样的想法亦开始冒出来。
就在众人以为要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氛围中度过这漫长的一天时,皇帝开口了:
“这一仗打得艰难,众爱卿辛苦了。”
萧衍等人不敢托大,纷纷说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抗敌。
皇帝那讳莫如深的神情才明朗了些,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萧衍见状直起身子,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双手呈上:
“多谢父皇对儿臣的信任,如今战争已结束,还请父皇将兵符收回!”
站在萧衍身后的容祈看了一眼一旁的双眼放光的萧鸾,心中冷笑一声,不由想道:
正如慕容瑾所言,即便皇帝没有跟萧衍要这兵符,萧衍亦不能留着。
皇帝看着萧衍此举,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用那双精明的双眼看着萧衍好一会儿,见他依旧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这才收回视线,给一旁的刘天庆使了个眼色。
刘天庆便了然,迈着小碎步走到萧衍跟前,说了句“辛苦燕王殿下”,然后便把兵符接了过来。
皇帝威严的神情才有了松动,叹了口气开口:
“此役牺牲的将士有八万,八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八万人家失去了顶梁柱,衍儿,你可明白?”
皇帝悲痛的语气,让御书房再次陷入沉默。
被点名的萧衍皱了皱眉,沉声应道:
“儿臣明白!”
皇帝听到萧衍的回答,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单手撑着太阳穴,一副极其疲倦地样子摆了摆手:
“明白就好,都下去吧!”
众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但最后也只是行礼告退,接二连三地出了御书房。
萧鸾一出御书房,脸上难掩得意之色,还不忘对着萧衍露出嘲讽一笑,随后带着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离开了。
容祈看着他小人得志的模样,忍不住开口对萧衍说:
“皇上一句‘你可明白’便忽视了你这几个月的成果,你接受得倒是坦然。”
萧衍却不以为然地回道:
“只要牺牲的将士家属能得到好的安抚,我无所谓。”
随后便大步流星地走向宫门。
容祈看着他匆匆而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随后与容国公一同出宫。
六月下旬,大萧军已收复过去三个月中被北宁军侵占的八座城池,班师回朝。
北宁王得知原本能拥有的八座城池又被夺了回去,勃然大怒,把落败而归的宁奕训斥一顿,命他在府中反省,反省期间不得参与朝政。
而没有完成之前向北宁王许下承诺的宁辰,一股脑把这次败北的缘由推到宁奕身上。
然后说他年少时未曾在北宁国久待,如今回来了,怎么也得好好看看北宁的大好山水。
北宁王从小就对宁辰心怀愧疚,听到他这么说,竟无力反驳,挥了挥手任由他去了。
北宁众朝臣面对这个结局面面相觑,当初北宁可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出兵的。
一方面,作为弱小的一方,出兵意味着北宁过去十年来对大萧的示好都是虚情假意;另一方面,主动打破与大萧维持了十几年的友好关系,不仅意味着失去一个朋友,还多了个敌人。
如今,北宁与大萧已经撕破了脸皮,双方损失皆惨重,北宁不仅没有像预料中那样收复十几年前割让给大萧的十五座城池,还折损了六万精兵。
大萧也没好到哪去,虽然最后还是守护了短暂被侵占的八座城池,但是也牺牲了八万将士。
大萧尚且可以将八万将士是为了守卫家国而献身这笔帐算到北宁身上,那北宁呢?
北宁虽然拥有辽阔的疆域,可子民却只有大萧的四分之一,经此一役,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已经经不起任何战争了。
所以没有捞到任何好处的北宁,开始担忧大萧喘了这口气之后,就要跟他们算账了。
于是众朝臣开始懊悔当初怎么就没拦住想要扬眉吐气的北宁王和不知天高地厚的辰亲王呢?
然而当事人辰亲王却丝毫不在意文武百官的担忧,过起了游山玩水的日子。
不是宁辰心大,而是他知道,只要大萧有萧衍等人在,只有北宁有自己在,北宁与大萧虽恢复不到之前的友好邦邻状态,却也不会再拔剑相对。
当然,这都是后话。
如今,两国刚打完仗,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百姓,彼此还是很敏感的。
战报早就送入了大萧京都皇帝的手里,然而得知失地全被收复的皇帝,看完战报之后却沉默了。
七月初五,是剩余的两万大军以及统帅萧衍,随军的燕王妃,北大营主帅容祈,镇国大将军蒋振楷班师回朝的日子。
一如当初送十万大军上北方战场那般,如今京都百姓亦纷纷挤在城门内外,翘首以盼,等待英雄归来。
当骑着战马行在列首的萧衍进入百姓的视线中时,人群开始骚动。
然而当感激与欣慰过后,人们触及到将士盔甲上干了的血迹,被染红的绷带,却都沉默了,以至于行伍中少了燕王妃这一人物都没有人察觉。
在离京都最近的一个驿站休整时,慕容瑾便提出要提前启程,先回京都。
萧衍没有反对,只是让身子已经恢复如初的莫东一同随行。
所以,此时当萧衍一行人进入皇宫时,慕容瑾已经在燕王府,让下人准备就绪,等着萧衍从皇宫回家。
御书房里,除了凯旋而归的三人,还有六部尚书以及容国公,瑞王萧鸾,康王萧煜。
皇帝穿着一身明黄龙袍,坐在龙案后面,不怒自威地看着以萧衍为首的三人风尘仆仆而来。
一番例行行礼之后,御书房里便只听到萧衍述职的低沉声音。
即便在场大部分人都没有在现场,即便萧衍的语气平稳并无掺杂私人情感,即便众人在脑海里早有想象……
但当他们亲耳听到亲身经历过的萧衍说出那些场景时,也不由皱起眉头,心情沉重,对在场的三人以及殉国的将士们肃然起敬。
良久,御书房十分寂静。
皇帝听完萧衍所言,并没有开口,而是坐在龙椅上,仿佛陷入了沉思。
其他人见皇帝没有对此发表任何言语,亦不敢第一个开口打破这份宁静。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哀痛过后,之前各种各样的想法亦开始冒出来。
就在众人以为要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氛围中度过这漫长的一天时,皇帝开口了:
“这一仗打得艰难,众爱卿辛苦了。”
萧衍等人不敢托大,纷纷说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抗敌。
皇帝那讳莫如深的神情才明朗了些,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萧衍见状直起身子,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双手呈上:
“多谢父皇对儿臣的信任,如今战争已结束,还请父皇将兵符收回!”
站在萧衍身后的容祈看了一眼一旁的双眼放光的萧鸾,心中冷笑一声,不由想道:
正如慕容瑾所言,即便皇帝没有跟萧衍要这兵符,萧衍亦不能留着。
皇帝看着萧衍此举,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用那双精明的双眼看着萧衍好一会儿,见他依旧一副不为所动的模样,这才收回视线,给一旁的刘天庆使了个眼色。
刘天庆便了然,迈着小碎步走到萧衍跟前,说了句“辛苦燕王殿下”,然后便把兵符接了过来。
皇帝威严的神情才有了松动,叹了口气开口:
“此役牺牲的将士有八万,八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八万人家失去了顶梁柱,衍儿,你可明白?”
皇帝悲痛的语气,让御书房再次陷入沉默。
被点名的萧衍皱了皱眉,沉声应道:
“儿臣明白!”
皇帝听到萧衍的回答,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单手撑着太阳穴,一副极其疲倦地样子摆了摆手:
“明白就好,都下去吧!”
众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但最后也只是行礼告退,接二连三地出了御书房。
萧鸾一出御书房,脸上难掩得意之色,还不忘对着萧衍露出嘲讽一笑,随后带着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离开了。
容祈看着他小人得志的模样,忍不住开口对萧衍说:
“皇上一句‘你可明白’便忽视了你这几个月的成果,你接受得倒是坦然。”
萧衍却不以为然地回道:
“只要牺牲的将士家属能得到好的安抚,我无所谓。”
随后便大步流星地走向宫门。
容祈看着他匆匆而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随后与容国公一同出宫。